圖:星島
近日各項高校國際排名陸續公布,香港高校在多項排名中名次下跌。有教育界人士認為,校園政治化長遠拖累香港學術發展,造成人才流失。
據新華網報導,英國QS全球教育集團27日發布最新亞洲大學排名,新加坡國立大學蟬聯首位;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分別排名第三、第八和第十,3所學校均較去年下跌一位。QS分析稱,三所院校排名跌幅屬正常年度變化,但認為,香港持續社會動蕩對大學的長遠影響尚未明顯反映。
網絡圖片
另外,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於上周公布的世界大學學科排名顯示,香港部分高校個別學科出現較大跌幅,例如中文大學的法律學科由去年第四十九暴跌至第九十一位,理工大學的工程與科技學科由第七十位跌至第九十六位。這一機構於9月公布的世界大學排名也顯示多所港校排名下滑,原因包括教學和研究環境上得分相對不穩定。
香港教育政策關注社主席張民炳表示,雖然上述排名結果未必實時反映目前社會暴力事件對高等教育的影響,但他擔心校園政治化持續,將對高校的教學和研究帶來負面影響。
張民炳指出,大學排名收集數據需時間,有關數據未必可即時反映當下香港局勢對相關大學的影響。不過,他說,學界對香港的大學前景感憂慮,中學校長及家長對院校信心不大,又憂慮中大、理大等校園長時間難以復原,整體大學校園學習氣氛也需要長時間回復原狀,非本地研究生及海外學者等人才卻步,必定影響香港院校教研工作。加上香港數月的暴亂影響,恐怕香港高校會被鄰近的新加坡、內地院校超越。
「自2014年發生違法『佔中』後,香港高等教育出現政治化的情況越來越嚴重。這些不必要的政治氣氛衝淡了學術、研究等的重要性。」他說。
最近一段時間,部分香港高校淪為暴力肆虐之地,校園設施被嚴重破壞,滿目瘡痍,不禁讓人憂慮香港高等教育接下來的發展。
從事教育工作多年的張民炳慨嘆,沒想到大學居然變成人們肆意打架、傷人的地方。而除了肢體暴力攻擊,也有文宣攻擊,這樣的情況下,大家未必能很放心地表達不同的意見,學術自由也受到影響。
張民炳指出,欠缺安寧和不受幹預的校園環境也降低了香港高校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尤其世界各地大學都在招攬人才,國際級學者和素質高的學子在香港之外還有很多選擇。
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日前發表網誌說,人才是香港最寶貴的資源,暴力倘若持續,將政治凌駕教育之上,對這一代學生造成的損害難以彌補。而人才逐漸流失,教學和科研進度受到阻礙,以及大學國際聲譽受損等,將會窒礙香港經濟發展和削弱香港競爭力。
11月11日起,激進示威者發起所謂的「三罷」行動,香港幾所大學也陸續成為重災區,先後被暴徒佔領。他們先在香港中文大學以及尖沙咀區一帶大肆破壞,佔領學校所有的主要出入口,縱火打砸,甚至從校外運輸物資入大學以大量製造汽油彈;17日起,暴徒又連日盤踞香港理工大學,並與香港警方展開對峙,不斷衝擊警方防線。
在經歷暴徒佔領破壞後,香港中文大學24日宣布,正積極復修及清理校園,於11月25日恢復校園運作。
而在香港理工大學校園內,警方一共檢走3989枚汽油彈,1339件爆炸品,601枝腐蝕性液體,及573件武器。並於今天中午正式解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