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話重陽,日月相映地久長。」伴隨小海字村舞蹈隊帶來的舞蹈表演,10月12日上午,在美麗的花仙子萬花園內,於家務回族鄉第九屆金秋話金婚活動正式拉開帷幕。五十對金婚夫妻歡聚一堂,在這金秋時節,回憶往昔相伴歲月,共話今朝幸福生活。
於家務回族鄉「金秋話金婚」活動已經連續開展9年,堅持以創新的形式為載體,以傳統文化為內涵,大力弘揚忠貞愛情典範、倡導執子之手的婚姻觀念,弘揚家風家訓代代相傳的魅力,展現夫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既而進一步提升傳統文化的影響力和創新力,打造於家務回族鄉重陽節特色活動品牌,為助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表達心聲。
本次活動不有新奇有趣的絕活表演、延續了領導切蛋糕送祝福的經典環節以及蘊含「家和萬事興」等中華傳統美德、祝福祖國「盛世花開」的文藝節目外,今年工作人員還特別準備了「心」形門,邀請金婚老人攜帶結婚證,在入口處登記、領取小國旗,在「心」門前曬結婚證拍照留念。金婚夫妻攜手走來,向到場來賓展示著他們經過歲月磨礪,相扶相守五十載的滿滿幸福感。
嶽福義 馮淑會夫婦
「這是我們的結婚證,你們年輕人沒見過吧?還那時候的呢。」金婚老人常永明驕傲地向記者介紹手中的結婚證,時代感極強的結婚證訴說著那個時代的愛情故事。提起與老伴兒張桂芹相識,常永明臉上滿是笑容,「經人介紹的,結婚50年讓我最感動的就是她會照顧我媽,我心裡感激,現在就希望她健康長壽!」
常永明 張桂芹夫婦
展示結婚證
「如梭似箭五十春,風雨同舟到如今。喜逢幸福新時代,攜手相扶伴人生。」與金婚老人互動環節成為本次活動亮點,在活動現場,金婚老人代表朱德珍、周士宣夫婦深情回顧了夫妻相伴半個世紀的風雨歷程,他們相識、相知於學校,相敬、相伴於生活,在當下全鄉尊老、敬老、助老的濃厚氛圍中,他們的晚年生活其樂融融。他們也把相濡以沫五十載的愛情密碼傳授給了現在所有人,周士宣說:「愛情需要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另一對金婚老人代表是來自崔各莊村的李洪深、馬鳳仙夫婦,二老語言詼諧幽默,將氣氛推向活動頂點。他們的愛情故事可以概括為「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八個字,想來從年少,一路到古稀,他們的感情在嬉笑中體現的淋漓盡致,令人稱羨。據了解,2019年於家務回族鄉共有473對金婚夫妻,於家務回族鄉與以往一樣,專門開展了「遊第五季· 拍金婚照」活動,邀請全鄉的金婚夫妻暢遊第五季生態園,由專業攝影師在鮮花叢中為金婚夫妻拍攝合影照,此次活動背板中就有他們的身影。
活動現場
甜蜜瞬間
隨著舞蹈《花開盛世》的結束,活動圓滿落下帷幕。老人們品夠了蛋糕,看足了節目,過足了癮,現場好評不斷。「我們很喜歡這樣的活動,熱熱鬧鬧的還吉祥,你看這魔術多棒,還有剛才那特技與人互動,看著真不賴!」北辛店村嶽福義說道。果村蔡金銀、趙玉伶夫婦告訴記者:「正好趕上祖國70周年大慶,很不容易,我們村總共也才4對金婚夫妻,現在祖國國富民強,我們老人得到了很多實惠,希望年輕人多為祖國做貢獻,祝福祖國繁榮昌盛!」
據悉,近年來,於家務回族鄉一直致力於打造「孝德文化」品牌,高度重視老齡事業發展,按照「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全民行動」的原則,在深入挖掘孝德傳統文化、落實惠老助老政策、豐富老年人文化生活、優化老人養老環境等方面,採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通過不斷探索創新養老新模式,現已成功運營五家養老驛站,為老人提供專業的居家養老「六助服務」,並整合資源,積極創新,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引進社會力量參與獨居老人巡視探訪工作,不斷提升居家養老服務質量,形成老齡工作有人抓、老年人的事情有人管、老年人的困難有人幫的社會氛圍。繼續開展「重陽節」慰問活動,為全鄉65歲以上老人發放慰問金,併到各村95歲以上高齡老人家中慰問。2019年,慰問65周歲以上老人4400餘位,發放慰問金332萬元。此外,創辦於家務鄉老年大學,開設豐富多彩的文化課程,使得全鄉老年人物質、文化生活得到雙豐收。下一步,於家務回族鄉黨委、政府將繼續落實助老惠老政策,進一步提高老年朋友們的幸福感、獲得感。(通訊員:崔馨)
集體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