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資源網2017年12月22日消息:全球航空安保在這一周(12.16-12.22)有哪些新動態、新趨勢?民航資源網帶您盤點相關要聞,讓您對重要資訊一覽無遺。
【海外安保要聞】
1.主人不在 行李被大韓航空飛了12小時
韓國大韓航空被曝出現安保漏洞,在客機裝載乘客行李飛行了12個小時後,航空公司才發現行李的主人並未登機。根據韓國現行法律,為防止恐怖襲擊,乘客未登機時其行李也不能上飛機,若在飛行途中發現乘客未登機,應按規定返航。
大韓航空負責人表示,工作人員確認乘客身份時出現疏忽,同時行李安檢也不到位,才導致了此次烏龍事件。報導稱,韓國國土交通部將對這一事件展開調查,並按規定對過失方予以處罰。
2.英航在洛杉磯推出生物識別技術實現自助登機
英國航空成為第一家在美國機場出港國際航班上使用生物識別登機技術的航空公司。針對美國洛杉磯國際機場離港的部分國際航班,英航正在為旅客測試生物識別登機自助服務。
旅客無需在登機閘口出示護照或者登機牌,只要在登機之前看向特定攝像頭,等待驗證他們的生物識別數據,然後便可以正常登機。這樣一來,旅客只要在辦理乘機手續處和安檢口出示證件即可,大大提升了通行效率。
3.英國將對雷射照射飛機行為加重處罰
根據英國政府近日提交的《雷射不正當使用草案》,濫用雷射的行為人將會面臨最高五年的牢獄之災和無上限的罰款,而此前這種行為最多只會帶來2500英鎊的罰款。英國民航局去年共收到1258起雷射事件通報,這些事件正給航空安全帶來越來越多的威脅。
4.越來越多的航司禁止「智能行李箱」託運
美聯航和夏威夷航空宣布,從明年1月15日起,將禁止託運裝有不可拆卸鋰電池的智能行李箱。本月已有包括達美和西南航空在內的多家航司公布了類似的規定。根據FAA的測驗結果,鋰電池會有引發火災的風險。
5.EASA:航司需告知旅客鋰離子電池運輸規定
歐洲航空安全局於12月19日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在繁忙的聖誕出行季期間,各大航司應當提醒旅客有關含有鋰離子電池的電子設備的運輸規定,告知旅客此類設備需帶入客艙。此前有研究表明,鋰離子電池有引發火災的風險,而各航司也都相繼出臺了各自的運輸規定。
6.日本機場將在2018年普及人臉識別技術
日本松下公司12月15日發布了可在機場對日本人護照進行「人臉識別」從而簡化出入境手續的新技術。這項技術首先於今年10月開始在東京成田機場推廣使用,並計劃於2018年度起繼續推廣到大阪關西機場、名古屋中部機場以及福岡機場。
【國內安保要聞】
1.民航飛院航空安保教學科研實踐基地在山航成立
近日,在山航天宮會議室,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與山航空保支隊(空警十二支隊),舉行了「航空安保教學科研實踐基地」成立揭牌儀式。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院長陳俊、書記王旭,山航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於博、空警十二支隊(山航空保支隊)支隊長成保國等領導蒞臨揭牌儀式。
2.景德鎮機場升級安檢驗證系統
景德鎮機場安全護衛部近期對驗證信息系統做了進一步的升級更新。
新一代的驗證系統在保留了原有的登機牌讀取信息的基礎上,升級了身份證讀卡器的數字功效,在讀取旅客個人有效身份信息後,還能通過攝像頭拍照並進行自動人臉識別,由公安系統聯網精準識別並確認旅客身份信息,進而判定是否加蓋驗訖章予以放行。另一方面,還加裝了護照識別器,擺脫了完全依靠肉眼識別護照防偽措施的方式,由電子識別器給予更有效的信息認證,增加了安檢信息驗證的安全性。
【近期會展信息】
1.Passenger Terminal EXPO2018(第24屆)
此次會展將於將於2018年3月20日至22日在斯德哥爾摩舉辦,是世界上領先的與機場相關的國際大會。每年都會吸引來自100多個國家的7000多名代表參加。
1薦聞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