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叫肝血管瘤。
我是血管瘤家族的成員之一,作為一種疾病,我並不是窮兇極惡的壞蛋,多數情況下屬於「良民」,就是你們說的良性疾病。
我的家族成員,都是些血管異常生長所形成的團塊,因此,雖然我的名字裡有一個腫瘤的「瘤」字,但我屬於良性腫瘤,並非癌症。
根據生長的地方,我們會有各種各樣的名字,比如兒童經常有生長在皮膚上的血管瘤,有時候也會長在腦內,叫腦動脈瘤。
而我生長在肝臟內,是肝臟最常見的間葉組織良性腫瘤。所謂的間葉組織,通俗地說,就是指肝細胞之間或周圍的組織。有人還把我切開,能看到好多海綿狀的間隙,所以又稱我們為「海綿狀血管瘤」。
在肝臟裡面,我通常是獨來獨往,沒有夥伴,醫學上叫做「單發」,當然也有「多發」的。我的身體有大也有小,通常小到數毫米,大到超過20釐米。不過,大多數小於5釐米。那些大於5釐米的,叫做「巨大血管瘤」。
01肝血管瘤常見嗎?
我在人群中還是很常見的。不過,往往是在體檢的時候被查出來,因為我通常並不會導致人們有明顯的不舒服,這或許就是我的生存之道,默默陪伴著我的主人,深藏功與名!
有人統計過,大概0.4%~20%的人的肝臟裡面有我的身影,平均患病率為5%~10%。而我尤其喜歡藏身在30~50歲的女性肝臟中,大約佔60%~80%。大多數年輕女性,還因為有我的存在而更可能抱怨有各種各樣的不舒服。
所以,你有血管瘤嗎?您身邊的人如果有10個人的話,可能還有一個人有,說明您並不孤單,you are not alone。
02血管瘤的發病原因
導致肝血管瘤的發生原理,目前並不太清楚,這會引起一些人的擔心。但我們雖然叫做「瘤」,卻其實並不是一種細胞的無限生長和擴大,而是血管的擴張,或者可以稱為先天性的血管畸形或錯構瘤。
和那些實質細胞的無限制增長,抱團後長成腫瘤,並侵入周圍臟器或者轉移的真腫瘤相比,我是完全不一樣的性質。所以,我並非十惡不赦,大家就不要這麼糾結我的存在了吧。
有時候,在女性妊娠期,或者在用雌激素或黃體酮治療期間,我們的體積會增大,但停止治療之後又會回縮。這說明,我們可能跟人體內激素水平的變化有一定的關係。
但這也不是絕對的,因為在一些絕經後的女性,沒有使用雌激素治療的,其肝血管瘤也會生長。而且,我們的表面也沒有發現有更多的雌激素受體。
03肝血管瘤的微細結構
要了解我們,可以把我們切開,看看我們到底長什麼樣。
在做過肝血管瘤手術的患者現場,您可以看到,我們是邊界清楚的、表面上覆蓋了一層薄薄的、顏色比較深的、囊狀的、可能還有蒂的「瘤」。
切開來以後,可以看到紅棕色的海綿狀結構,有時可能會出血,還會發現有疤痕和鈣化,這說明我們可能在某個時期合併過炎症。
為了看得更細,切片可以放在顯微鏡下觀察,能夠看到更細微的結構,主要是有大小不等的海綿狀血管腔,腔的內表面的內皮細胞內充滿著血液,可能會發現血栓、結節和鈣化。
04肝血管瘤有什麼症狀?
如果一個人的肝臟裡面有我們的身影,是否出現症狀,跟我們的體積是不是很大有關。如果大於4釐米,大約有40%的人會出現相應的症狀;大於10釐米的話,90%的人會有症狀。
這些症狀中,最常見的是腹痛、腹部不適感、右上腹悶脹、腹部脹滿感。這個大家可以理解吧?如果你們吃得太飽了,或者喝得太多了,是不是也會有這種感覺?
但是,當一個人發現肝血管瘤,同時又有症狀的時候,是不是表明這個症狀一定是我們引起的呢?
也不一定。
據統計,大約54%的患者出現的腹痛和我們沒有關係,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有些肝血管瘤的患者,由於症狀嚴重去做手術了,但是做完手術之後,這些症狀並沒有得到改善,發現是其他的問題引起的腹痛等表現。
也有一些人。會出現一些少見的症狀,比如噁心、厭食、早飽、反胃,這些倒有可能是我們引起的,因為我們體積很大的時候,可能會壓迫旁邊的臟器,比如胃和胰腺等等。
嚴重的時候,我們會引起急性腹痛,多半是因為我們發生了血栓形成或者出血,或者同時伴有炎症、牽拉導致的。
血栓形成和炎症的時候,症狀可能會持續3周以上,同時伴有發熱和肝功能異常等表現。
更嚴重的是發生在兒童的巨大肝血管瘤,可能會出現高輸出量性的心衰和甲狀腺功能減退,當然這是比較罕見的。
05肝血管瘤有什麼檢查發現?
有肝血管瘤的患者,檢查身體的時候通常是看不到摸不著的,但是偶爾也能夠摸到肝臟的腫塊,那是因為我們靠近肝臟的表面,有時候用聽診器還能聽到血管雜音。
檢查肝功能通常是正常的,但當出現血栓形成、出血,或者膽管樹受壓的時候,也會出現轉氨酶、膽紅素升高,或者類似於梗阻性黃疸的表現。
有一種腫瘤標誌物叫做甲胎蛋白,在有肝臟惡性腫瘤的情況下通常會升高,但是由於我們是良性的「瘤」,甲胎蛋白是不會升高的。偶爾由於我們的存在,患者會出現鹼性磷酸酶的升高。
06肝血管瘤的自然病程
人們對我的自然病程尚未完全了解,因為我們有時候變化不定,時而表現得非常淡定,基本上沒什麼變化,有時候又會不斷地長大,甚至有時候還會消失,使大家琢磨不透。
但是科學家並沒有停止對我們的觀察,很多人對我們觀察了1~10年,發現我們的進展率是18%~39%。
比如有一個研究團隊,觀察了47例68個肝血管瘤1~6年,發現:有56個肝血管瘤是沒有任何改變的,佔82%;有3個消失了;7個縮小至不明顯;1個變小;只有1個增大。
還有一些研究人員對我們觀察了15~20年,發現大多數人都是沒有症狀的,生活質量也沒有任何的影響,有的即使有症狀也不會加重。
甚至,在有對我們有記載的100年歷史當中,只有28例發生了嚴重的事件,那就是我們的身體自己破裂了。
要引起注意的是,我們體積更大的時候是更有可能增長的。所以,如果你的體內發現我們明顯在增大,而且有症狀,最好是果斷地把我們切掉。
07如何診斷肝血管瘤?
大多數人發現我們的存在,是在體檢過程中,檢查的手段包括X線平片、超聲、磁共振、CT和血管造影,等等。
X線片
往往不能看到我們完整的輪廓,但是可能會顯示我們內部的。
彩超
做超聲檢查的話,你會發現我們與肝臟周圍組織邊界是清楚的,互不幹擾。我們內部的結構比較均勻,呈高的或強的回聲腫塊。但是,並非所有人的血管瘤都是高回聲的,大約67%~79%的人是這樣的。
少部分人可能會表現為低回聲,這個多見於脂肪肝的患者,由於我們的周圍肝實質通常有一些明亮的信號,幹擾了超聲的顯示。
不過當我們的體積大於5釐米的時候,由於內部有血栓或者纖維化形成,可能會出現混合性的回聲。
這裡面有一點就要特別引起注意了,因為有一些惡性的疾病,比如說肝癌和肝轉移性的腫瘤,如神經內分泌肝轉移瘤或肺癌肝轉移,他們的超聲變化是相似的,需要做解析度高的其他檢查來診斷。
這些解析度更高的檢查,就是對比、增強的CT或者磁共振檢查。如果依然不能確定,需要3~6個月後複查,看看病灶是否穩定。如果懷疑是肺癌肝轉移,需要同時做胸片或者胸部的CT。
CT
要看清楚我們,CT檢查是更清楚的。在CT下的我們,也是邊界清楚的,呈低密度的腫塊。大約10%的我們,可以同時發現裡面有一些鈣化灶。
磁共振
磁共振是更準確的無創性檢查,檢查的敏感性和特異性都是很高的,表現為呈邊界清楚的、光滑的、均勻性質的腫塊。但也有一些會跟血液供應豐富的癌症轉移灶類似,要引起注意。
其他檢查
血管造影的檢查,對於做增強CT和磁共振仍然不能確診的,或者有惡性腫瘤病史和慢性肝病史者,懷疑不是血管瘤的,可能需要做血管造影。
其他的一些檢查,包括甲胎蛋白檢查、細針穿刺活檢,但活檢是有爭議的,因為很可能會出現致命性的出血,而且診斷的檢出率是比較低的。
08肝血管瘤如何治療?
這是人們最關心的問題。有的人發現我們以後會很焦慮,恨不得馬上讓我們消失。但是,你可以暫時打消這個想法,因為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是不會為非作歹的。
第一、安撫和觀察。
對於心理比較脆弱的人或者沒有相關疾病知識的人,最重要的是做必要的安撫和思想工作,同時對血管瘤予以觀察。主要是定期複查,每隔6~12個月查一次,建議至少要做一次CT或者磁共振。
第二、鑑別診斷。
對於有症狀的患者,要評估引起疼痛的是否有其他的原因,是否有併發症,比如說有沒有破裂出血或者腹膜內出血,能不能排除惡性腫瘤,等等。
第三、手術治療
大多數情況下不需要手術,只有2%的我們的同類需要手術治療。
手術的辦法包括:肝部分切除、血管瘤剜除術、肝動脈結紮和肝臟移植等。
還有一些其他的治療,由於太專業了就不說得那麼詳細了。對於普通的人來說,了解也沒有多大的意義,或者說,如果需要了解的話,可以直接去醫院就診。
這些治療,包括:經導管肝動脈栓塞,用於治療急性出血,不過這種辦法容易引起肝膿腫;血管瘤-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症候群的患者可能需要放療;使用重組人幹擾素α2a,用於治療嬰兒危及生命的肝外血管瘤。
前面說過,我們的發生跟妊娠和雌性激素治療有一定的關係。那麼,是否有肝血管瘤的女性要避免妊娠呢?這個仍然存在一定的爭議。但是,有這樣問題的患者,需要和醫生進行良好的溝通,以免在妊娠和分娩過程中出現疾病的變化。
09小結
我是肝血管瘤,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存在於人的肝臟內,並不會興風作浪,所以是不需要吃藥的。只有少部分會出現症狀和其他的一些併發症的人,需要積極治療。
無論什麼時候,病人有慢性肝病或者惡性腫瘤病史,B超或者CT發現肝血管瘤存在時,應該要提高警惕,因為血液供應豐富的惡性病變,有時候也有和我們類似的改變。
好了,我的自我介紹就到這裡了,你了解了嗎?歡迎在評論區討論。
最後,強調一句,如果你的體內確定有我存在,首選的治療是:不治療!
我是一位熱愛科普的臨床醫生,看病、諮詢,答疑、解惑,科普醫學知識,在匆忙的臨床工作中,體會溫暖文字的力量!
如果這篇文章對您有用,歡迎點讚、評論、轉發、讚賞和收藏。想了解更多的醫學知識,敬請關注龍醫生!
#冬天會養生健康不踩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