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賣東西可費勁了,要麼站路邊賣、要麼去趕集賣、要麼等人來收,賣不上價兒,有時還爛在地裡。現在不一樣了,大伙兒在村物流配送微信群裡打個招呼,第二天就有『老客兒』到地頭兒來收『黃菇娘』。」大安市月亮泡鎮煥新村張玉華大娘喜笑顏開。剛剛賣完「黃菇娘」的張玉華老兩口高興地告訴記者,自家種了一垧「黃菇娘」,這一上午一共摘了200斤,一次性都賣給來收貨的商戶,收入了1000塊錢。
「我們支持物流企業建立了縣、鄉、村三級服務網點,就是為了解決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的『最初一百米』和『最後一百米』問題。」在大安市電商物流園立達物流園區,大安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王延哲介紹,大安市的花生、菇娘、西瓜、江魚等特產遠近聞名,但由於送貨難,很多農產品多是自產自銷,能「走」進縣城已是「一大關」。近年來,大安市交通運輸局著力扶持農村物流企業發展,實現農村物流信息進村入戶,最大程度解決農民「賣難」和「買難」問題,實現農民不出村、服務送上門,讓廣大農民兄弟享受現代物流發展帶來的方便,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現在,大安市內建立了物流(配送)中心,各鄉(鎮)依託客運站點設立了交通運輸綜合服務站,村、屯建立了物流配送點(電商服務站),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節點已全面建成,構築了農產品和日用消費品在城鄉間的流通渠道,城鄉生產生活物資實現平等、及時交換,城鄉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不斷提升。
在大安市電商物流園立達物流分揀中心,無人快遞全自動分揀線正在進行運行前的最後調試。「自動分揀線馬上就可以投入使用,電腦掃描、自動分揀、流水作業、準確無誤,不僅降低了人工成本,更重要的是效率更高了。」大安市立達物流公司總經理貢立召介紹,公司整合了全市的物流、快遞運力資源,在大安市建立了最大的物流倉配中心,設立南、北兩條城鄉物流專線,大車承擔從市區到鄉(鎮)的幹線配送,再由18輛小型貨車承擔鄉鎮到所有村、屯網點的支線配送。目前,500多個配送網點幾乎覆蓋全市所有鄉(鎮)和村、屯,既送貨,也收貨,農民足不出戶就可以接收快遞和所需要的生產生活物資,農村自產的農副產品也可以隨時進城發送至全國各地。
來到月亮泡鎮交通運輸綜合服務站,小小的站點加掛著「大安市鄉鎮農村物流服務站」「月亮泡鎮電商服務中心」「大安網城鄉購物平臺」「電商便利店」等多塊牌子。室內,包括客運站乘車須知、班次時刻表、物流服務項目、物流價格表、運營線路圖等指示圖表一目了然,進門處有兩排候車座椅,一旁的貨架上擺放著零食、瓶裝水和簡單的日用品,另一側的架子上放著二三十個快遞包裹,一旁還豎著兩個長約2米的大件包裹。貢立召告訴記者,這兩年,隨著農村私家車的興起,農村客運的客流量沒有從前那麼大,他們就將網點設在了客運站點,將這裡拓展為集「客貨運輸、物流配送、收發快遞、農村電商、連鎖超市、信息金融」等六大功能為一體的農村綜合運輸服務站。現在,鎮上的居民無論乘車、寄件取件、辦理保險金融等業務,進「一個門」就夠了。
記者一行跟隨一輛從月亮泡鎮交通運輸綜合服務站「下行」至村級物流網點的小貨車來到煥新村。煥新村電商服務站站長李豔波迎了出來,與司機一道將小件包裹拿到了站內。「有了這個電商服務站後,村民們買東西不難、賣東西不愁,大家的經營方式發生了轉變,生產積極性也大大提高。」李豔波告訴記者,服務站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為村民提供上行和下行服務,除了電商線上平臺,她還在村裡建了兩個「大(微信)群」,一個群通知大家取包裹,另一個群負責收貨,誰家有要賣的農副產品,在群裡招呼一聲就行,需要包裝袋、包裝盒的村民,還可以在服務站平價進行包裝。現在,村裡的弱鹼性大米、雞蛋、鴨蛋、「黃菇娘」等土特產品可以通過電商平臺銷往全國各地,僅今年春天,村裡的土雞蛋就銷售出去5萬枚,月亮泡野生魚銷售2萬斤。
「你說屯子裡有這麼個人,我們多方便!」張玉華大娘提起李豔波讚不絕口。在張大娘看得到的地方,服務站教會了她如何網購,大件商品送貨小哥直接送到屋裡,賣雞蛋、賣「菇娘」上網說一聲就行,這邊「給貨」那邊「點錢」;在張大娘看不到的地方,大安市的三級物流網絡在悄無聲息地建立、完善著,物流配套設施的完善、服務功能的累加、扶持政策的推動,共同支撐起從點到面的生產生活方式轉變,支撐起農民兄弟生活中越來越多的小美好。
【來源:中國吉林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