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高超 攝
直播南陽訊 滿城綠色半城水,遍地繁花接青天。
大美南陽有多綠?這裡是綠的世界,2005年,被建設部命名為「國家園林城市」;2018年,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確定為「國家森林城市」。
大美南陽有多美?這裡是花的海洋,2000年,被國家林業局、中國花卉協會命名為「中國月季之鄉」;2018年被中國花卉協會評選為「國家重點花文化基地」;南陽月季花會、中國月季展、世界月季洲際大會,讓南陽月季香飄五洲。
南陽是綠的世界、花的海洋,南陽的市民悉心愛花、細心護綠,「愛花愛樹愛草坪」被列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南陽市民文明行為二十條」,廣大市民積極踐行,用心守護美麗家園。
人人愛花處處護花 月季故裡香飄五洲
「月季故裡,香飄五洲」。1995年,月季被確定為南陽的「市花」。25年來,月季產業作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的民生產業、綠色產業、朝陽產業,在南陽經濟社會發展、生態文明建設中做出了花團錦簇的精彩文章,為大美南陽、幸福南陽增添了生動註解、澎湃活力。隨著一屆又一屆南陽月季花會、中國月季展、世界月季洲際大會的成功舉辦,南陽月季一步一步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真真正正地實現了「香飄五洲」。
作為「中國月季之鄉」、「世界月季名城」的居民,南陽人愛花,發自心底地愛,人人爭做「護花使者」。城市因為漂亮的月季而更美麗,月季因為愛花的人們更嬌豔,愛花護花成為與月季景觀相得益彰的城市文明風景線。
作為全國最大的月季繁育基地,南陽目前有10萬人從事月季產業,湧現出眾多「月季大咖」,孜孜不倦地培育月季新品、精品,引領月季產業產、學、研新潮流,他們是最忠實的「愛花人」。月季大師李付昌與他的父親組建南陽月季集團,打造出馳名全國的集月季研究、品種繁育、鮮花生產、種苗銷售「四位一體」的專業化月季生產基地。「因為愛月季,我們把全部心血奉獻給月季,大力弘揚南陽月季文化,希望更多的人喜歡南陽月季、喜歡大美南陽。」李付昌接受採訪時說。
中心城區的大街小巷、遊園社區,3000多個品種的月季奼紫嫣紅、爭奇鬥豔。市民們紛紛表示:「現在,整座城市處處都是月季花,讓我們的生活環境賞心悅目。有這麼多這麼好看的花,大家都自覺愛花護花,就像保護自家的花園一樣保護它們。對於我們來說,愛花,就是愛我們的家。」
「一到春末夏初,我們小區門口的月季花就開了,美得讓這裡成了有名的『網紅打卡地』,甚至有人專門來這裡拍婚紗照。」市民海女士說,她的孩子非常喜歡月季花,天熱的時候,經常拎著小水桶去為月季澆水,「這麼小的人兒,就知道愛花、愛護公共設施,這是咱們南陽『創文』最重要的意義、最有價值的收穫。」
親手植綠悉心護綠 森林城市共建共享
「森林走進城市,城市走進森林」。目前,我市森林面積達到1468萬畝,森林覆蓋率40.51%,森林蓄積量4083萬立方米;中心城區新建遊園綠地26個、12.56萬平方米,提升垂直綠化123處、16843米,顯著改善生態環境,全面釋放「綠色福利」,切實實現「綠色惠民」。
本報連續5年舉辦「共植晨報林」植樹活動,倡樹「人人奉獻一片新蔭、共建共享美麗家園」綠色理念,廣大市民踴躍參與,尤其是以晨報小記者為主的青少年,更是「共植晨報林」的「主力軍」。在「共植晨報林」活動中,市八小晨報小記者陳少旭為她親手種下的小樹準備了一份精心製作的禮物:她利用廢棄紙盒裁剪了一個方形卡片,在卡片上手繪一棵小樹、一個心,還認認真真地寫下「茁壯成長」4個字。她告訴記者,希望小樹和她一起茁壯成長,成為棟梁之材。
驕陽似火,踏著滾滾熱浪行走在大街小巷,鬱鬱蔥蔥的樹木撐起亭亭綠蓋,為人們送上沁心的清爽。志願者們與園林工作者一道,一邊為綠化帶裡的花草樹木修枝剪葉,一邊清理綠化帶裡的垃圾。一位志願者告訴記者:「這些花草樹木為我們營造了舒適、美好的宜居環境,是我們這座城市裡所有居民的寶貴財富,每個人都應該好好愛護它們,讓它們長得更好、長得更美,扮靚我們的家園。」
市民吳先生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這些年,我們的綠化做得非常好。晨報曾經做過一次關於中心城區林蔭大道的報導,介紹綠化工作做得特別好的街道,圖文並茂,我印象非常深刻。現在,中心城區的綠化又升級了,不僅綠,而且美,車站路、工業路、濱河路等街道打造出了以銀杏、烏桕、水杉等為特色的景觀樹帶。我帶著女兒從這些街道經過時,就會告訴她這些樹木的品種,讓她認識樹木、了解樹木,從小培養愛護樹木、珍惜環境的良好意識和習慣。」
愛花護綠扮靚家園 增光添彩助力「創文」
「一花一草皆風景,一枝一葉總關情」。紅花綠樹,提升城市「顏值」;愛花護綠,彰顯文明水平。
「暑假裡,我和同學們自發組織起來,只要有空,就一起去清理遊園、花壇裡面的果皮、紙屑。」市實驗學校一名小學生志願者告訴記者,學校組織開展暑假實踐活動,他們班的學生自發成立「環保小分隊」,主動參與環保行動,爭當「環保小衛士」,為「創文」作貢獻。
今年以來,中心城區全面推進「拆牆透綠」,31條主要道路兩側已完成拆除違建、臨建及拆遷遺留38處39090平方米,拆除圍牆、圍擋、圍欄111處23736米,新建遊園、綠地26個12.56萬平方米,提升垂直綠化123處16843米,實現了規劃建綠、見縫插綠,取得了遊園建設新的突破。
「我非常喜歡我們小區旁近的小遊園,把它當成自己家的『後花園』。」市民許女士說,每天早上、晚上,她都會和家人一起到小區附近的小遊園裡散步,大家都很注意愛護花草樹木、保護環境衛生,「景美,人們的文明行為更美。」
市民呂先生接受採訪時說,「創文」以來,大家越來越注重愛護城市環境。每次帶著年邁的父母出門散步,地面上幾乎看不到垃圾;走一段路,就能看到供大家休憩的長椅,椅子上沒有一點灰塵,讓人感覺整座城市都洋溢著濃鬱的文明氣息。
家住濱河東路的王先生經常到白河國家城市溼地公園休閒,他對記者說:「現在,咱們南陽碧水藍天、紅花綠樹,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這樣好的成績,非常不容易,每一位市民都要自覺踐行『創建全國文明地市南陽市民文明行為二十條』,愛花愛樹愛草坪,從點滴做起,從自身做起,保護我們的城市環境,扮靚我們的幸福家園,提升我們的文明水平,為『創文』增光添彩。」
記者 楊青
編輯:馮長順
審核:周若愚
終審:柏伴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