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不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任何一款劇情深邃、設定新奇的遊戲作品都會衍生出各式各樣的亞文化產物。這些產物可能是同人畫作、同人音樂、同人CG動畫等等,諸如《玩具熊的午夜後宮》、《傳說之下》、《班迪與墨水機器》、《茶杯頭》等等,都是在近幾年極具討論度的遊戲作品。
縱觀較為火熱的同人衍生作品,不難發現,由於原作本身包含了些許暗黑系的內容與設定,導致絕大多數同人作品也基本是圍繞這一核心基調進行創作,而這也就導致這些作品在一般人看來雖然不明所以,但就是能夠給人一種「很酷」的感覺,從而對原作產生興趣進而入坑。
上述的遊戲作品大多是獨立遊戲出身,其獨特的創意也是這些作品能夠被玩家們口口相傳的原因之一。
而有這樣一款遊戲,同樣有著十分新奇的創意,同時也有著十分獵奇另類的遊戲設定,其劇情也引發了無數玩家爭相討論,卻並沒有像其他作品那樣火出圈,其身為一款恐怖遊戲甚至還推出了面向兒童用戶的故事圖書。
無論在哪一個平臺,這部作品的評價都趨於兩極分化之勢,這便是《你好鄰居》,一個恐怖遊戲領域當中最特立獨行的作品。
晦澀難懂的恐怖遊戲
從本質上來看,《你好鄰居》是一款採用第一人稱視角的冒險解謎遊戲,但從遊戲的畫面來看,整個遊戲的卡通畫風比較抽象,同時遊戲的整體色調也非常的鮮豔,但從表面上看去似乎與「恐怖」二字並沒有什麼聯繫。
遊戲中玩家將扮演一個小男孩,由於對住在馬路對面的鄰居的種種行為感到可疑,因此便打算潛入鄰居的家中一探究竟。
絕大多數純粹的恐怖遊戲本身並沒有什麼特別大的可玩性,無論是遊戲的玩法還是遊戲的系統相對都比較簡單,畢竟對於一款恐怖遊戲而言,重點無疑是為了能夠為玩家營造恐怖刺激的遊戲氛圍,而通常接觸恐怖遊戲的玩家也大多是為了從遊戲當中尋找刺激感。
從技術方面而言,渲染一個驚悚恐怖的遊戲氛圍並不難,因此若是希望遊戲能夠在恐怖遊戲的基礎上讓整體立意得到升華,則一個良好的劇本絕對是必不可少的,為的是能夠讓玩家在恐怖驚悚之餘還能夠從遊戲的故事當中得到感悟,本身恐怖遊戲就屬於一種比較小眾的類型,若是一款恐怖遊戲的劇情不夠出彩,則想要得到玩家們的認可無疑是難上加難。
恐怖遊戲中的敘事方式有很多,有的是通過過場與對白向玩家闡述劇情,也有的是將遊戲的劇情與故事散布在遊戲中讓玩家收集,但無論如何能夠讓玩家獲知遊戲的劇情都是建立在有文本基礎的情況下。
而在《你好鄰居》當中,整個遊戲不僅沒有一句對話,甚至連幾條像樣的文本也完全沒有,而玩家若是想要了解遊戲的劇情,則需要在破解謎題的同時對於遊戲中的幾個場景與物件以及各種非常晦澀的橋段自行感悟。
這種敘事方式在業內被稱之為場景敘事。
在許多沉浸式遊戲當中被廣泛運用,但在恐怖遊戲當中卻是十分少見,主要原因在於玩家在體驗恐怖遊戲的過程中注意力大多會集中在對危險的預判以及如何破解謎題上,很難再分心到場景觀察當中。
而對於恐怖元素相對比較薄弱的《你好鄰居》而言,則完全沒有這方面的顧慮。從嚴格的角度來看,整個遊戲的過程無非是在躲避鄰居追捕的同時破解謎題,而這種遊戲形式其實更加貼近潛行類遊戲,而當玩家將場景當中零零散散的線索拼湊在一起,則會得到一個細思恐極的故事劇情,由於涉及劇透,這裡便不再提及。
解放思維,深受青少年玩家的青睞
在海外著名媒體網站Metacritic上,《你好鄰居》的媒體平均分只有38分,甚至還有許多比較有名的媒體根本就沒有為這款遊戲進行打分,但這款遊戲在Steam平臺上的評價卻是「多半好評」,足以證明這款遊戲的口碑兩極分化到了相當一定水準。
而之所以這款遊戲的媒體評價如此之低,主要原因在於遊戲本身的設計存在許多不合理的硬傷。
比如遊戲當中向玩家提供的功能非常少,因此玩家從遊戲當中想要獲取信息就會比較困難,同時遊戲當中謎題的設計基本不存在任何邏輯,同時遊戲當中也沒有給玩家提供相應的引導,且上文中提到遊戲中除去菜單界面基本沒有出現過文本,幾乎讓所有玩家在進入遊戲之後都會感到一頭霧水。
《你好鄰居》的發行商TinyBulid曾經表示,《你好鄰居》整個系列遊戲包含一部正傳、一部前傳以及一部衍生多人聯機遊戲。
而將所有遊戲的用戶基數歸攏到一起,則能夠發現《你好鄰居》系列遊戲的主要用戶群體大多為8~16歲的兒童以及青少年玩家,而地域範圍則以亞洲北部、南北美洲和德法兩國為主,合計玩家數量高達3000萬,而也正是由於青少年市場的龐大,使得開發商從中看出了商機,並專為青少年群體推出了相關衍生圖書並從中獲益。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一款讓成年人理解起來都非常困難的遊戲,會這般受青少年玩家的青睞?
這其中的主要原因在於,絕大多數成年人玩家會以遊戲行業的常規標準來審視這款遊戲,而《你好鄰居》顯然在任何一個方面都與其他常規遊戲背道而馳。
由於遊戲中有許多內容的設計風格天馬行空、思維發散,有些十分新奇古怪的想法只有小孩子能夠理解並運用,配合上遊戲當中極高的場景互動元素,有的時候成年玩家想不出的辦法在孩子們的想像當中才能夠得到實現,而成年人理解不了的場景敘事有時孩子們就能一語道破。
不可否認的是《你好鄰居》確實存在許多技術上的硬傷,但或許正是由於審視角度上的不同,從而使得這一IP更加受到孩子們的青睞。
總結
作為一款劇情相當晦澀難懂的遊戲作品,或許對於青睞這款遊戲的玩家而言,確實需要藉助一點外界的幫助,才能夠更好的理解遊戲當中的劇情,而這也是官方願意為遊戲推出衍生圖書的原因所在,為的就是希望能夠幫助青少年玩家們更加直觀地理解遊戲劇情。
儘管遊戲的口碑兩極分化,但無論是遊戲的銷量還是圖書的收益都非常可觀。
相較於其他架空式黑暗基調的作品,《你好鄰居》的故事顯然不是為了「圖一樂」而設計,若是對於遊戲的劇情有所了解,則基本都能意識到遊戲的劇情相對比較嚴肅,完全毫無任何娛樂性可言,或許這也是遊戲雖然人氣不低、但卻不像其他遊戲那樣有同人衍生作品頻繁出現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