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他奶遭做空報告全文:皇帝的新衣

2020-12-11 新浪財經

來源:阿爾法工場

皇帝的新衣從來沒有像此時一樣如此受歡迎。最後,一個小孩子大聲喊道:「但他根本沒穿衣服啊!」

執行摘要

維他奶國際是一家國際豆奶飲品和茶飲生產商和分銷商,其覆蓋的市場包括中國大陸、香港、澳大利亞和部分東南亞國家。成立於1940年的維他奶聲稱其近年來在中國大陸搶佔了大量市場份額,取得突破性的進展,而開始備受投資者矚目。與此同時,公司股價也從2009年的3.50港元飆升至2019年的46.50港元,市值增長十三倍。

但事實上,這支「神票」其中的水分很大,公司管理層在眾目睽睽下隱瞞諸多事實。為了在財報上體現高毛利率,維他奶嚴重誇大它在中國大陸和澳大利亞的利潤和資本支出,同時低報了成本上浮對其的影響。公司在財報中的數字與其在中國大陸和澳大利亞提交的官方數據嚴重不符。

除此之外,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維他奶財報中的資本支出遠低於實際支出。我們對比財報和他們提交給中國工商局的數據,差額巨大。這個證據充分證明維他奶的現金流狀況不佳。而財務欺詐則是他們可以用來騙取大眾相信他們虛高利潤的唯一方法。

由於原料成本上升,維他奶主要的競爭對手統一和康師傅的利潤率都有所下降。經我們與業內專家核實,包裝成本和勞動力成本確實大幅上升,然而,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維他奶的公開數據顯示,這些成本的上升對公司的利潤率幾乎沒有影響。更誇張的是,維他奶公布的毛利潤反升至50%以上,遠高於行業平均的35%。然而,事實的真相真有那麼好嗎?

分銷商的問題也不少。首先,維他奶的庫存周轉天數從15天上升到60天。第二,儘管公司在中國南方有很強的銷售網絡,但在中國北方的發展卻平平。公司在推新品方面舉步維艱,一直以來也只能依賴兩款已經上市了幾十年的豆奶和茶飲。儘管和競爭對手的產品相比,維他奶還保有較大的市場佔有率,但隨著飲料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維他奶的市場份額在逐漸減少。

去年12月,該公司稱其在中國大陸的銷售放緩,低於市場預期。然而,該公司最近公布的這些不盡人意的銷售和利潤數據只是問題的冰山一角——它們的實際情況遠比說的要糟糕。我們堅信即使考慮到公司過去三個月的股價大跌,維他奶的市值仍應遠低於目前的價格。在本篇報告中,我們將一一為您說明。

維他奶虛報中國和澳大利亞的利潤

乍一看,維他奶似乎在打入中國大陸,這個全球最大的市場方面做得很成功。

公司公布的數據顯示,維他奶在中國大陸的業務收入每年持續大幅增長,自2015年以來平均年增長率為27%。相較之下,維他奶在其他市場的收入增速則表現平平。

然而,在利潤率方面,維他奶在各地區的表現似乎都異常突出。

在競爭對手還在苦苦掙扎之際,維他奶是如何保持著高利潤率?是因為一個神奇的豆飲配方?還是管理團隊中有超人?

正如奧卡姆剃刀理論的簡單即有效原理所說,在這種情況下,維他奶公司的問題呼之欲出,它在中國大陸的利潤存在造假。

中國國家工商局的公開數據帶我們揭開了維他奶公司不為人知的另一面,一個大相逕庭的利潤和收入情況。遺憾的是,公眾很顯然已被維他奶蒙蔽許久。

我們對比該公司在財報中向投資者披露的與在工商局所提交的利潤數據。由於公司財年並不按公曆年計算,為排除時間因素的幹擾,我們使用了過去三年的歷史數據。

對比兩組數據,差額令人瞠目結舌。其公司財報稱,三年來平均實現營業利潤人民幣4.51億元,比它在工商局申報的3.21億元人民幣足足高出40%以上。

如果數據差異不大,那我們還可以用不同的會計準則來解釋,但這樣巨大的差額可就是個不容忽視的負面信號。像維他奶這樣大的集團,是如何在如此長的時間內,向投資者虛報財報利潤的呢?

財報上的營業利潤虛增後,營業毛利率也隨之虛高。據工商局的公開數據顯示,維他奶的營業利潤率應該接近6.9%左右,並非財報上的14.4%。這個數字聽著倒還比較靠譜,與它競爭對手的差不多。14%這個數與其成本結構、當前的增長前景和面臨的市場壓力完全不符,這些我們將在後面的報告中慢慢展開。

與此同時,我們發現維他奶在澳大利亞子公司的會計帳目上也在使用同樣的套路。維他奶在澳大利亞的銷售規模遠比在中國大陸和香港的小得多,但即使澳大利亞市場整體收入增長放緩,我們看到維他奶公司在當地的表現仍然非常穩健。在2013年至2018年間,澳大利亞的豆飲零售額的年均增長率僅為1.5%。而維他奶的報告稱該公司在澳大利亞市場的利潤率約為18%,是搜有區域中最賺錢的。

對此我們深表懷疑,在我們研究了該公司在澳大利亞唯一的子公司Vitasoy Australia Products Pte Ltd.的財務報告[1]後發現:公司在報導澳大利亞市場的利潤方式上的套路和在中國的如出一轍。雖然在收入方面,財報與當地政府報告的數據一致,但在利潤上,財報有嚴重虛報的嫌疑 ——因此利潤率也被嚴重高估。我們可以說就算第一次的數據是不小心算錯了,但第二次還能是巧合嗎?亦或是管理層的有意為之?不管怎樣,投資者都應心生警覺。

報告的資本支出與工商局申報不符

我們發現相同的騙術(財報與政府數據不符)也被維他奶應用在資本支出和固定資產上。兩組數字之間差額大到令人費解,無法用常理來解釋。

從2018財年到2019財年,資本支出從4.28億港元飆升至9.86億港元,增幅高達130%。從年報來看,這些費用大部分被投資到中國大陸。

很顯然,兩組數據完全對不上。根據維他奶財報顯示,公司於2017年新增資本支出人民幣2.14億元,2018年為6.89億元。而工商局數據顯示,公司在2017年和2018年的支出分別僅為人民幣4590萬元和1.75億元。天差地別!我們在此能大膽推斷:維他奶公司在持續做假帳,不斷誤導審計公司、投資者和政府,來維持它編造的中國增長神話。

維他奶很可能會用它在東莞投建新工廠一事來自圓其說。甚至用它的財年與公曆年計算方式不同作為藉口(工商局以公曆年為申報周期,而上市公司的財年是到每年3月底)。既然如此,那就讓我們深挖下公司2018財年(或2019財年)的數據,公司在此期間宣布了起在東莞投資人民幣10億元建新工廠的消息。

據工商局2018年12月底的數據顯示,公司耗資4630萬元人民幣(外加無形資產投資9900萬人民幣)用於初期新廠投產。然而,公司在2019年3月31日公布的財報中卻報出了6.89億元人民幣的支出。如果說工商局與財報上的資本支出出入這麼大的原因是投產了東莞工廠,那就說明該公司在短短三個月內就完成了原計劃一半以上的建設——簡直是天方夜譚!

根據會計準則,工程採購合同通常是按完工比例相應去計算成本的,我們猜維他奶可以推脫說財報比政府報告的數據中多出來的3-5億元人民幣支出是因為不同的會計截止日。

同時,在2018年12月31日,維他奶宣布將東莞工廠15%的股份出售給深圳光明集團。這意味著光明將承擔15%的建廠總成本,因而維他奶所投入的金額實際佔比理應比我們原來預估的更高。

但請別忘了,這三個月裡還包含中國的農曆新年(2019年2月),在此期間,施工隊會停工至少2-3周。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斷定維他奶絕不可能在2019年1-3月期間完成所謂的巨額投資和建設。

所有這一切也引出了一個更大的問題:公司是否在過去的幾年內持續使用這種自以為聰明的套路以隱瞞它實際上已經一塌糊塗的利潤率和現金流?維他奶為什麼會出售在東莞工廠的部分股權,是為了彌補公司多年來因虛報利潤而導致的現金流問題嗎?

反常的成本結構

維他奶在財報中的毛利率也表現的特別好。過去三年間,公司毛利率超50%,比競爭對手高出近50%。

維他奶竟然可以在多重成本壓力下,維持甚至於持續提高毛利率,這樣的業績完全有違常理。

1) 在即飲飲料中,包裝是佔比最高的成本。

與康師傅和統一一樣,維他奶的產品也使用利樂包裝。由於原材料成本上升和政府制定的回收政策,利樂包裝的單位成本已經上漲約66%。而包裝約佔商品總成本的40%,利樂包裝的價格漲幅對它這些下遊公司的毛利率影響應該是極大的。我們可以在康師傅和統一的財報上看出兩家公司的毛利率明顯受到擠壓,但維他奶的不知為何卻絲毫不受影響。

如果看維他奶登記在工商局上的數據,一切就說得通了。維他奶在工商局申報的平均毛利率在33%左右,與其競爭對手的數字一致——見上圖中灰線「維他奶(工商局)」。

即使我們將維他奶的其他同品類公司拿出來作比對,例如達利食品(另一大豆飲料品牌豆本豆的母公司)和伊利、蒙牛等乳製品巨頭,維他奶財報上的毛利率仍然遠遠高於他們。是不是特別神奇?

2) 勞動力成本和分銷成本

維他奶的員工人數一直以平均每年5%的速度增長,工資則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長。但這些對整體毛利率幾乎沒有影響。通過與公司前管理層的交流,我們還得知,維他奶的渠道費,包括營銷和分銷成本每年增幅甚至高達20%至30%。然而又一次,維他奶的毛利率絲毫不受任何影響。

3) 新品上市的失敗意味著公司的這些增長完全只依賴於它那兩款老產品。

縱觀維他奶歷年推出的那些以失敗告終的新品,「維他奶健康+」、「咖啡大師專享版豆奶Vitasoy Cafe for Baristas」等等,每年花費數千萬美元,但銷售額只貢獻了公司的2%不到。

銷售放緩的同時競爭日益加劇

公司在中國大陸岌岌可危的事實其實也能在銷售數據上體現出來。我們與公司內部員工核實,維他奶向中國北方大肆擴張的計劃已宣告失敗。事實上,我們從公司內多個銷售團隊打聽下都表示,在中國南方市場銷售已呈飽和的狀況下,維他奶在中國北方的銷售幾乎沒有有機增長。

舉例來說,我們了解到維他奶自2013年初進入中國北方的家樂福超市後,由於缺乏營銷策略和分銷網絡,其產品已從許多門店退出。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北方市場的消費習慣造成的。當地的消費者已常年習慣喝牛奶,因而維他豆奶等替代品無法與之競爭,再加上維他奶在當地投入用來對消費者進行教育和市場推廣的資源也少。北方的的其他主要銷售渠道,包括大潤發和沃爾瑪超市的情況,亦是如此。

公司曾設定2019/2020財年中國大陸的銷售目標為20%的增幅,但2019年上半年的業績顯示維他奶銷售額增幅僅為8%。實際銷量比自己定的目標都差個十萬八千裡。雪上加霜的是,庫存積壓正迅速攀升。經我們核實,庫存周轉天數平均已從15天增加到60天,說明經銷商庫存已嚴重過剩。加之目前持續低迷的市場需求,供過於求的局面感覺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經銷商也紛紛抱怨說公司缺乏清晰的營銷策略,維他奶總部批的營銷預算不足以支持經銷商對產品的推廣。加上我們剛提到的新品上市失敗,我們甚至對公司收入增長能否在中國大陸持平都表示懷疑。

維他奶自認為自己的產品比競爭對手的都更高端,因此稱自己的定價也更高。如果放到幾年前,這可能還是對的,但現如今,它的競爭對手都早已迎頭趕上。市場上許多茶飲和豆飲的價格都與維他奶產品定在同一價位上。而且康師傅和統一等行業龍頭的茶飲價格明顯就是直接對標維他奶。

這些大公司,憑藉他們營銷優勢和已大面積鋪開的分銷網絡,正對著維他奶的這兩個細分市場虎視眈眈。與之前的我們提到的一樣,這些事實也足以表明維他奶所謂的高利潤率是極其虛假且不現實的。隨著市場競爭日益劇增,可口可樂等國際巨頭也都紛紛進入市場來分一杯羹,而維他奶卻眼睜睜的看著市場份額流失。

我們的估值

誇大毛利,高估利潤,成本飆升,外加資本支出也可能是被捏造的。然而,該公司的估值卻有40倍,是康師傅和統一等同業大公司估值的兩倍多——他們的市值是維他奶的3到9倍,估值卻只有20倍。維他奶的財務數字比同業的大公司都牛,這家小小的飲料公司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許多看好維他奶的人認為維他奶在中國大陸的成功會將公司帶向更美好的未來。但我們的報告已說明,他們坐上的維他奶這趟快速列車可能是開往反方向的,車上的投資者都被蒙蔽啦!

剔除維他奶自己編造的中國增長神話後,這家公司看上去就變得小而平淡了。平平無奇而又醜陋不堪,完全不值現在市場上的這個高價。根據我們在工商局上查到維他奶利潤率和利潤,我們認為該公司被嚴重高估。我們剛剛說過,那些比維他奶大3-9倍的競爭對手,估值也僅是它的一半。要知道飲料行業的一大優勢就是規模效應,而這恰恰是維他奶所沒有的呀。

我們根據維他奶在工商局的數據,估算出其真實的營業利潤增長率僅為2.9%,是上市公司財報上公布的34.2%的十分之一。再加上公司前景慘澹,它的估值顯然應該遠低於那幾家競爭對手的。我們相信它的股價只值10港幣/股,比目前價格還要下調65%,當然了,這已經是我們對維他奶國際一個比較保守的估計了。

相關焦點

  • Valiant Varriors沽空全文:維他奶在表演「皇帝的新衣」
    智通財經APP獲悉,1月16日上午,沽空機構Valiant Varriors發表報告稱,維他奶國際(00345)財務造假,該集團管理層嚴重誇大中國內地和澳洲的利潤和資本開支,同時低報成本上浮的影響,從而拉高毛利率至50%以上,遠高於行業平均的35%。
  • Nikola遭做空機構Hindenburg Research做空
    該公司此前針對Hindenburg Research的做空報告發布回應稱,報告虛假且具有誤導性。Nikola此前遭做空機構Hindenburg Research做空。Nikola回應做空報告稱,Hindenburg Research發布報告挑選的時機是在公司與通用汽車(31.18, 0.72, 2.36%)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並由此產生積極的股價反應後,公司認為此舉意在誤導投資者,並對市場進行負面操縱,使賣空者(包括Hindenburg Research本身)在經濟上受益。溫馨提示:美股三大指數集體收漲,道指逼近28000點,特斯拉暴漲逾12%。
  • 雙語全文|渾水做空瑞幸咖啡報告
    今年2月1日,著名的做空機構渾水發布了一份第三方匿名報告,提供了公司業績造假的證據,分析了瑞幸商業模式的內在缺陷。我們從網絡上找到了這份報告雙語全文,供大家交流學習。後臺留言 瑞幸,即可獲取雙語版報告下載連結。
  • 做空機構今年遭受毒打
    雖然後來還經歷了遭SEC調查的風波,但愛奇藝的股價依然堅挺,現在較4月7日的最低點漲近50%。北京時間9月22日凌晨,在距離華住集團在港交所正式掛牌只剩幾小時的檔口,做空機構博力達思研究公司(Bonitas Research)發布研究報告,稱其正在做空華住集團。做空報告對華住的指控主要集中在其隱瞞費用、誇大利潤上,具體包括:在其酒店物業組合的所有權問題上撒謊;利用未披露的關聯方交易隱瞞運營費用,故意虛增財務報告中的利潤。
  • 跟誰學再遭做空 CFO沈楠:拜託以後寫做空報告,了解下公司業務
    原標題:跟誰學再次遭遇做空 公司聲明回應:刻意曲解及汙名化中國上市公司跟誰學再遭做空經濟觀察網記者李靜北京時間4月14日,在線教育企業跟誰學(GSX.US)再次遭遇機構做空。調查機構香櫞(Citron Research)發布報告稱,中概股跟誰學70%的營收是虛構的,應當暫停交易並進行調查。香櫞方面稱,通過調查發現,跟誰學報告的學生人數及收入與實際情況存在很大差距,並無意放慢欺詐的腳步。在報告中,香櫞例舉了諸多事項包括:跟誰學在上市前的一年裡增長率為432%,毛利率為75%,但當其上市時,中國及美國沒有一家媒體對這家公司的增長速度進行讚美。
  • 「豆奶大王」被查,維他奶遭沽空,豆奶市場洗牌加速?
    15年業績增速未減的維他奶也出現業績大幅下滑,並遭沽空。豆奶行業掀起了新一輪的市場爭奪,植物蛋白飲料重新崛起的當下,眾多企業紛紛入局試水,卻並未出現鰲頭企業。在新業態衝擊下,豆奶市場能否再現輝煌,或是只能最終淡出大眾視野?01「豆奶大王」的沒落
  • 跟誰學再遭做空,深夜回應:渾水報告充滿對業務的無知
    中新經緯客戶端5月18日電 在線教育公司跟誰學又遭做空,這次是渾水。對於渾水「虛構80%營收」等指控,跟誰學回應稱,渾水的做空報告數據來源混亂,充滿對公司業務的無知。公司已真實、完整地披露財務數據。對於上述做空,跟誰學深夜回應稱:「我們很遺憾地發現,渾水的這份做空報告數據來源混亂,且充滿了對公司業務的無知。我們對此表示譴責。」跟誰學在聲明中表示,公司堅持合法經營,並已真實、完整地披露財務數據。在跟誰學發布上述回應後,股票跌幅一度收窄至5%左右,不過此後再度下挫,截至發稿,跌逾8%,報32.57美元/股。
  • 「皇帝新衣」式造假破壞社會公平
    安徒生童話裡有一則故事叫《皇帝的新裝》,說的是一個愚蠢的皇帝被騙,穿上了一件看不見的——實際上根本不存在的新裝,赤裸裸地舉行遊行大典的鬧劇,諷刺了皇帝以及大小官吏弄虛作假、自欺欺人的醜惡本質。現實中,有的父母將「皇帝新衣」穿在了自己孩子身上,堂而皇之地打造所謂「神童」。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16歲女孩日均創作300首詞牌、2000首詩、15000字小說,這些「神包裝」的背後,掩藏著孩子父母急功近利的心。為了孩子能上個好學校,升學加分,有的父母使出渾身解數,給孩子貼上許多華而不實的標籤。
  • 高雄的「新衣」,皇帝的新衣?
    今天的高雄人,仿佛是童話《皇帝的新衣》裡的那個皇帝,迷魂湯被灌得飽飽去做一件根本不存在的「新衣」,等到此衣「上身」那刻感受如何呢?知否知否,應是「綠肥民瘦」啊來源:海峽新幹線
  • 瑞幸咖啡遭做空大跌!附渾水報告翻譯及全文
    來源:創事記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來源:深探 以做空中概股聞名的大空頭「渾水研究-MuddyWaters Research」發布了一份對「瑞幸咖啡」股票長達89頁的做空報告。
  • 美國Aiden Research發布:渾水對瑞幸的做空報告 不成立
    全文如下:渾水針對瑞幸咖啡轉載發布了一份匿名的做空報告,導致該股大量被拋售。我們發現報告中的分析不充分。 調查樣本可能有偏差,關鍵論點沒有得到很好的支持。該報告不能用作做空Luckin Coffee的支撐,投資者應該等到第四季度的業績結果出來才能做出進一步的判斷。投資決斷我們認為渾水關於Luckin Coffee(NASDAQ:LK)的做空報告沒有充分的根據。 報告可信度和其中的分析令人懷疑。
  • 蔡英文「聯美抗中」戰略成「皇帝的新衣」
    可以說,蔡英文的「聯美抗中」戰略已經成為「皇帝的新衣」。  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創作的《皇帝的新裝》,描述了一個愚蠢的皇帝被兩個騙子愚弄,穿上了一件看不見但實際上根本不存在的新裝,赤裸裸地舉行遊行大典的醜劇。這個故事雖然離奇,但在社會生活中卻時常存在。在臺灣島內的政治活動中,皇帝的新裝處處皆是,尤以民進黨的「聯美抗中論」為代表。
  • 劉夫陽diss吳亦凡的歌曲是什麼 《皇帝的新衣》完整歌詞在哪聽
    好歌聲季軍劉夫陽出新歌,一首《皇帝的新衣》diss吳亦凡。  皇帝的新衣(Skr)  試聽:網易雲音樂  歌手:AR(劉夫陽)  所屬專輯:皇帝的新衣 (Skr)  播放收藏分享下載(72393)  作曲 : AR(劉夫陽)  作詞 : AR(劉夫陽)  伴奏:Slick Rick – Children’s Story  我哥們叫我不要點名樹敵
  • 嘉楠科技上市半年兩遭做空 去年虧10億毛利率為負數
    中國經濟網編者按:近日,美股研究機構White Diamond發布針對嘉楠科技(CAN.US)的做空報告稱,目前8.5億美元以上的市值是不合理的,而應該在1億-2億美元。報告指出,嘉楠科技的業務是出售比特幣採礦機硬體,除此之外,沒有其他重要的業務、也沒有經常性的軟性收入。
  • Valiant Varriors沽空全文:投資者都被蒙蔽了 維他奶(00345)在表演...
    智通財經獲悉,1月16日上午,沽空機構Valiant Varriors發表報告稱,維他奶國際(00345)財務造假,該集團管理層嚴重誇大中國內地和澳洲的利潤和資本開支,同時低報成本上浮的影響,從而拉高毛利率至50%以上,遠高於行業平均的35%。
  • 瑞幸咖啡遭做空大跌,渾水報告下足血本列5大「罪證」
    1月31日,以做空中概股聞名的大空頭「渾水研究-MuddyWaters Research」發布了一份對「瑞幸咖啡」股票長達89頁的做空報告,並在Twitter上表示:「我們收到了一份長達89頁的不明身份報告,聲稱瑞幸咖啡是個騙局:『在2019年第三季度和2019年第四季度,其店面每日商品數分別誇大了至少69%和88%,有11,260小時的門店流量視頻為證。』
  • 飛鶴遭「殺人鯨」做空!股價一度跳水,公司發緊急聲明澄清
    7月8日,沽空機構Blue Orca Capital(殺人鯨資本)發布一份針對中國飛鶴(06186.HK)的做空報告,指飛鶴不僅誇大了其嬰兒奶粉的收入,同時還存在虛報數十億美元的運營費用以及誇大數十億美元資本支出等行為,認為該公司每股只值5.67港元。消息發出後,飛鶴股價一度跳水超過8%,隨後迅速反彈。
  • GMT做空報告之中國交建和蒙牛乳業:通過財會手段掩蓋高槓桿和負債...
    3月6日周三,研究公司GMT發布報告,一口氣做空五家中國企業:58同城、阿里巴巴、中國交建、蒙牛和京東。對於中國交建,GMT認為,對收費公路特許權的過度投資,導致中國交建的槓桿率上升到令人擔憂的高水平。在2016年及2017年,該公司拆分了一系列附屬公司,在帳面上該公司的槓桿率下降。GMT擔憂,這些交易的真實目的似乎是為了將債務隱藏在資產負債表之外。
  • 渾水對輝山股價暴跌感到高興(附中英文做空報告)
    輝山乳業股價遭斷崖式下跌,盤中跌逾90%創歷史最大跌幅,市值瞬間蒸發42億美元。傳言稱,其原因為輝山乳業大股東挪用輝山約30億現金投資瀋陽房產,目前無法收回。「此前渾水做空報告出來後,各家銀行去調查審計,中行發現輝山村子單據造假」。
  • 瑞幸咖啡遭做空大跌!渾水稱其財務等數據造假,附報告翻譯及全文
    以做空中概股聞名的大空頭「渾水研究-MuddyWaters Research」發布了一份對「瑞幸咖啡」股票長達89頁的做空報告。同時,渾水在Twitter上表示:「我們收到了一份長達89頁的不明身份的報告,聲稱瑞幸咖啡是個騙局:『在2019年第三季度和2019年第四季度,每店每日商品數量分別誇大了至少69%和88%,有11,260小時的門店流量視頻為證。』我們認為這項工作是可信的。」目前瑞幸咖啡尚未針對做空報告作出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