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上海全市中小學開學。
因為市質監局此前發布的塑料包書膜及書套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預警顯示,超過八成塑料書皮不合格,引發市民的擔憂。2月17日是開學前的返校日,不少學生都到學校領取新書。部分小學提醒家長和學生不要使用塑料書皮,並現場教孩子使用環保紙包書。
不過,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走訪文具市場發現,塑料書皮依然賣得熱火朝天,雖然不少家長看了塑料書皮的報導有些緊張,但苦於無法從外觀、氣味上看出塑料書皮是否含有增塑劑,最後依然敵不過方便省事的誘惑購買了塑料書皮,而文具店售賣的五顏六色的包書紙則幾乎無人問津。
學校:教學生自己動手包書
2月17日上午,在上海黃浦區盧灣一中心小學,學生領完新書後,教師們拿出了一大疊舊檔案袋分發給同學們,並現場教起了孩子如何用舊檔案袋包書,這讓孩子們格外興奮。
該校校長吳蓉瑾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此前,她從未對學生們特別提出過新書必須包書的要求,但提倡孩子們應該愛護書本。她表示,前天看到市質監局關於塑料書皮的風險預警後,立即通過微信、微博提示家長,如果需要包書,建議不要使用塑料書皮,而使用環保紙,比如過期掛曆、舊檔案袋、牛皮紙等。
「另外我還讓老師們趁著今天學生返校領取新書教會學生幾種包書方法,也是學會一些勞動小技能。」吳蓉瑾說。
長寧區綠苑小學校長王晶也表示,她從來沒對學生要求過必須包書,「現在很少有學校會要求學生必須包書,而且我覺得沒必要包,現在的書的封面本來就已經挺硬了,只要注意愛護就可以了。」
她認為,之所以家長如此熱衷包書皮,主要還是以前家長們自己讀書時有包書皮的習慣,因此到了下一代,也習慣於給孩子的新書包上書皮。
家長:苦於無從辨識書皮優劣
陳女士家的小孩就讀小學一年級,得知塑料書皮有危害小孩的成分,她頗為擔心和無奈。
「我們上學期開始上小學,最初我們是請教了一些朋友,得知他們多是在某購物網站上購買了書皮,以透明塑料書皮和紙質書皮為主,因此我也選擇了較為簡易的透明塑料書皮,而且,這種書皮多見於小學門口的地攤和附近的文具店內。」陳女士說,「雖然學校沒有規定書皮的種類,但規定要包書皮的。如今,這樣的書皮如果有安全隱患的話,我們做家長的就真的很無奈,擔憂影響小孩健康,但我自己無從辨識書皮優劣。」
陳女士目前的做法是繼續使用上學期的舊書皮。她表示,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並不知曉塑料書皮的化學具體成分和降解方式,只好自我安慰地猜測可能用的時間長會降低危害的風險。
她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她小孩所在班級的同學基本上都使用透明的書皮,家長們對書皮優劣大都無從辨識,只能夠相信從文具店這樣的「正規渠道」購入是相對安全的。
2月17日,王女士剛從學校附近的文具店裡給孩子買了一套塑料書皮。「基本上每個學期我都會給孩子買一套,舊書皮一個學期下來被孩子五顏六色的筆畫得不像樣了,只能更換。」她說,基本上每個學期在孩子塑料書皮方面的花費在三四十元,而且一般她都會選價格最貴的塑料書皮,如果選擇最便宜的,估計可以控制在二十元以內。
「我也看了昨天的新聞,但我覺得新聞出來得太晚,我早十幾天就買好了,現在是讓我退還是不退?而且我覺得任何一樣東西,只要不過量關係應該也不大,真要到了導致兒童性早熟那一步,得每天都呆在一大堆塑料書皮中聞著才有可能吧?」王女士說。
家住長寧的楊女士則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孩子剛上一年級時,她會選擇使用舊掛曆來給孩子包書皮,覺得這樣一起包書皮的親子活動也挺有意義。
「但是這幾年,掛曆越來越少了,幾乎沒人送,市場上也很少賣了,而且孩子也覺得掛曆包的沒有塑料透明書皮美觀,吵著也要和同學們一樣買塑料書皮,所以後來幾年我都是買的塑料書皮,省時也省心。」楊女士說。
對於此前報導的25批次塑料包書膜中鄰苯二甲酸酯增塑劑項目不符合判定要求的情況,她也很無奈,「我們都是去正規的文具店選擇最貴的書皮,也查看了生產廠家等標誌,也會選擇沒氣味的塑料書皮,但對於鄰苯二甲酸酯增塑劑是否達標,我們不是專業部門,實在無從判斷。」另一位購買塑料書皮的家長也表示,完全無從分辨該買哪種才是沒問題的,只能挑最貴的。
文具店:包書紙幾乎無人問津
2月17日,澎湃新聞記者走訪了多個小學附近的文具店,發現小店中擠滿了前來購買書皮的家長,其中塑料透明書皮依然是家長的最愛,而牛皮紙、顏色紙等包書紙則無人問津。
在愚園路江蘇路附近的一家晨光文具店,澎湃新聞記者看到其塑料書皮全部來自廣東一家企業,除了有零售的,還有複合式書套套裝。記者拿起一套,只見複合式書套套裝封面上寫著「標配上海小學3-4年級,全新的書套使用模式,配套書套規格全集中在一起,從此不再擔心學生書套購買丟三落四」,右下角有公司地址、服務熱線、執行標準及條形碼等。一套售價在25元左右,很受家長歡迎。
在一套小型的書套封面背後,則標有「PP材質,可防潑濺水,保持書本清潔平整」等字樣,每張塑料書皮售價為1.5元。
看到澎湃新聞記者拿著書皮左看右看,店主主動勸記者:「沒關係的,不要覺得有問題,你聞聞看,一點味道都沒有,我們都是正規渠道進貨的,這個是店裡賣得最好的,你看到旁邊幾個空箱子沒有,我們這幾天已經賣了好幾箱了。」當記者詢問有無牛皮紙時,店主指了指高擱在貨架最上端的一卷黃紙說:「在那,這種買去只能自己裁剪了包,沒成品。」
在長寧區江蘇路第五小學對面的小門面文具店裡,也擠滿了前來購買塑料書皮的家長,店家兩個原來放滿塑料書皮的大箱子已然見底。不少家長拿著塑料書皮猶豫不決。
澎湃新聞記者看到,該店售賣的書皮款式較多,其中一款塑料透明書皮略有氣味,大包裝封面寫著材料:聚丙烯(OPP),產品名稱:環保書套。而抽出其中的單個書套,則無任何字樣和標誌。店主表示,這款在店中售價最便宜,僅為1元1個,她強調,雖然便宜,但都是正規渠道進貨,並非三無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