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大家現在上街買東西付款的時候都是用手機,很少人會隨身攜帶現金了。甚至還出現了相關熱搜,說自己突然忘了現金叫什麼名字,都能夠給別人描述說自己忘帶實體錢。這簡直是時代的巨大進步,給我們展現了什麼叫數位化的未來。基於這個現狀,對於紙幣方面我國發行的肯定會減少,最近也有消息說最新版的人民幣誕生了,和數位化有很大關係的。有人就做出猜測說紙幣將會被淘汰,這是真的嗎?
央行即將發行的數字版人民幣,這個定義和大家所理解的那種數字貨幣還是有很大差距的。簡單來說,人民幣和比特幣不是一個意義上的貨幣。兩者最本質的差距是在於我國的數字人民幣是有國家信用背書的,這也意味著其地位就和現在大家所使用的現金是一個道理。就算實踐的方式比較特殊,這種貨幣的幣值是不可能容易發生改變的,有較穩定的市場,而且還是我國的法定貨幣。
有不少人感到非常疑惑說難道支付寶和微信又迎來了一個強勁的對手,央行也要加入數位化進程了?這個想法是非常錯誤的,央行才是制定貨幣的那一方,支付寶和微信只是我們平常付錢的一種手段,他們和貨幣是扯不上關係的,兩者之間沒有競爭關係,而是一個妥妥的合作關係。其中有區別的就是人們到商家付款的時候,如果其機構或個人不接受支付寶或微信付款,在法律上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有了電子貨幣之後,到時候他們要是拒絕數字貨幣或者現金的時候,那麼就是違法的。
總結這個區別來說,就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支付,在法律效益上面是不具備的。如果店主實在是不方便使用這兩者,拒絕進行收款處理是可以的。完全不存在一個違法的行為,可是如果到時候數字貨幣頒發了,這家店鋪或者店主說,不想接受這種付款的方式,讓他用現金或支付寶支付,那麼這個時候你完全可以投訴他,維護屬於自己的合法權益。
電子貨幣的上線應該不會太快,後期還要進行一個準備工作,畢竟網際網路很多因素都存在著隱患。如果能夠將各方面的安全問題都解決之後,後期操作數也很簡單。可是網絡線路非常難以防範,網絡世界又是那麼的寬廣,還是需要人們進行一定的探索的。
如果真的有了數字貨幣之後,當然也不要太過於煩惱該如何去使用,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走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