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謝頭條,讓我能在這裡和大家分享生活當中遇到的關於繪畫的點點滴滴。我從小喜歡畫畫,可以毫不避諱地說我是靠畫畫考上的大學,也就是大家說的藝考生,藝考生活有苦有甜,卻是最難忘卻的一段經歷。有的人會說分享畫畫就分享畫畫,你扯那麼多沒用的幹什麼?其實繪畫就來源於生活,生活和繪畫是一體的,可能有的人相信,有的人不相信。不相信沒關係,接下來我會分享一段親身經歷,其中包含提高成績的秘訣,能看懂的朋友也算是一種緣分。
在我上小學的時候,我就特別喜歡畫畫,那個時候條件艱苦,上不起培訓班,我就經常坐在家門前畫門口的大樹,畫著畫著我慢慢發現大樹經過春夏秋冬四季,每過一季它都會換一件漂亮的衣服。到這裡其實還看不出來什麼,僅僅就是因為喜歡畫畫觀察到了大樹的一個自然變化而已。
真正迎來轉折點的是後來學校組織的一場作文比賽,是寫關於大樹的作文。我寫了一篇《原來大樹會換衣服》,寫這篇作文的時候仿佛考神附體,瞬間有種文思泉湧的感覺,結果就是一舉奪得金獎,獲得在校報上刊登發表一個月的機會。就是這次得獎,讓我下半個學期的語文成績從平平無奇,到突飛猛進。一方面是自身自信心爆棚,自信是一切動力的源泉。另一方面就是老師對我的關註明顯上升了許多,自從得了獎之後,老師就時常表揚我,所以我對語文非常感興趣,也就非常樂意去學。自己學習和被動學習是完全不一樣的,效率提高了一倍多,由此可以看出老師的關注對學習成績提高的重要性。
這段經歷展示了繪畫和生活密不可分的狀態。寶寶從出生那一刻起,就開始了精彩有趣的生活,他們接觸到的繪畫世界,最直觀的就是用眼睛觀察。一般來說寶寶剛出生就是有視力的,隨著寶寶月齡慢慢增加,視力也會慢慢的提高。寶寶兩個月的時候就能做出眨眼的反應了,這是一種正常的視覺反應。寶寶的眼睛會根據物體的移動而移動。這個時候父母們就可以下意識的鍛鍊寶寶的視覺了,眼睛是繪畫啟蒙的窗戶。寶寶四個月的時候已經能看到顏色了,所以這個時候父母們也可以給寶寶看一些色彩分明的東西,這就是最早的色彩啟蒙。
所以孩子什麼時候學畫畫比較好?其實出生開始就可以邊玩邊啟蒙了,畫畫不一定要拿筆畫出來才叫畫畫,前期的啟蒙是後期學習畫畫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四個月之前給寶寶看黑白卡片,四個月之後給寶寶看色彩卡片。
一歲的寶寶,處於塗鴉期,會拿筆在本子上畫線。他們眼中的世界逐漸從二維平面過渡到三維立體,這個年齡段的寶寶,視力相當於成人標準的 0.2,能夠看到幾米外的細微事物。除此之外,他們還能觀察到事物之間的空間關係,判斷物體的大小、上下、內外、前後和遠近等等。
寶寶1-2歲就可以鼓勵他們在本子上塗鴉,最好是大人帶著他一起,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畫筆,創造出屬於他們的畫作。
到2-3歲時,寶寶已經能分辨垂直線與橫線,有些寶寶也能區別多種顏色了,這個時候重點就是教他認識顏色,感知七彩斑斕的世界。
寶寶5-6歲的視力水平已經接近於成人,前期繪畫啟蒙基礎打的很牢的寶寶就可以學習各種繪畫技巧,慢慢成長為優秀的繪畫寶貝啦!
碼字不易,點讚就是鼓勵,希望這次分享能幫到大家(ღ˘⌣˘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