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做最美奮鬥者
——湖南省軍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先進典型人物事跡摘登
編者按:
8月1日,在建軍92周年之際,省軍區黨委舉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先進典型事跡報告電視電話會議,旨在以表彰先進、宣揚典型的形式,引導省軍區各級爭做最美奮鬥者,激發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精神動力。會上,7名基層先進典型人物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用樸實無華的語言,講述了他們立足崗位無私奉獻的先進事跡,本報特對他們的事跡進行摘登。
張家界市永定區人武部部長安守金——
把人武部建成備戰打仗的平臺
安守金
2013年3月,安守金被任命為永定區人武部部長。基層武裝陣地建設整體滯後,人武部本級營院條件差、遺留問題多,民兵訓練水平低,是擺在他眼前的「三大難題」。安守金立下軍令狀:幹不好就打背包走人。
第一次部黨委會分析基層建設形勢,他提出「示範先行、劃片包幹、整體推進、全面建成」的建設思路,並利用「區裡支持一點,人武部籌措一點,鄉鎮出一點」的三級經費解決渠道,一年半後,全區鄉鎮武裝部建設全部達標,村級民兵營(連)「一家一室」建設完成率達95%。
從第一次組織集訓起,安守金堅持全程跟訓督訓,早上帶頭出操,白天一同操課,晚上一起學習和晚點名。憑著這股「狠勁」,永定區在2013年底軍分區組織的專武幹部、民兵骨幹比武考核中,拿下了總分第一名和6個單項第一的好成績。
6年來,基層陣地建設、營院建設和民兵訓練,曾經面臨的三大難題被一一破解,當初立下的軍令狀圓滿完成,安守金笑著說:「我終於不用打背包走人咯!」
省軍區綜合訓練隊教練班班長焦玉琳——
當兵就要當精兵
焦玉琳
焦玉琳,省軍區綜合訓練隊的一名教練班班長。2013年9月懷揣夢想,來到了省軍區原教導大隊新兵連。在新兵連參加政治教育時,焦玉琳逐漸認清了軍隊使命和軍人職責,了解了省軍區的地位作用,更加懂得,選擇軍營,就是人民軍隊的一份子,就是要報效國家,就要精武強能作貢獻。
既來當兵,就當精兵。第一次拉單槓,手上的水泡就冒了出來,手心就被磨掉了一層皮。班長把他拉到一旁,攤開自己布滿厚厚老繭的雙手,對他說:「看看我們,都是這樣練出來的。」那一刻,他的心裡受到了觸動:「省軍區的兵也是兵,崗位雖然平凡,但訓練不能平庸。」
由於訓練刻苦,他的綜合素質大幅提升,結業考核時,各項成績全部優秀,綜合排名集訓隊第三名,被評為優秀學員。
比自己當好精兵更重要的是帶出更多的精兵。他的帶兵法則就是,訓練場上,光靠嚴格要求不行,只有叫響「看我的」,大家才會跟著上。參訓學員左書將說:「焦班長組訓,就是來勁!看他那麼賣力,我們不好好學都不好意思!」
堅定理想,接續奮鬥,方能點燃青春夢想,綻放青春光芒。作為一名普通戰士,焦玉琳矢志精武強能,努力做一名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使命的革命軍人,為點亮強軍夢注入青春正能量。
漣源市人武部政委段德學——
擔當使命,永葆幹事激情
段德學
漣源市人武部政委段德學自2013年任職以來,和部裡的幹部職工一起擼起袖子加油幹,通過幹實事贏得了支持、贏得了榮譽。
段德學上任之初,面對的是一個基礎設施滯後,多年與先進無緣的單位。他下定決心:必須徹底改變落後面貌。當他提出全面改善營院環境,有的同志卻提出不同意見:「人武部就這麼幾個人,差不多就行了,沒必要太折騰。」但段德學態度很堅決:「人武部是一級軍事機關,就必須有軍營的樣子!」
經過一年的努力,人武部營院舊貌換新顏,設施齊全、秩序正規、乾淨整潔,終於有了軍營樣子。
七星街鎮仙洞村基礎設施落後,全村增收途徑匱乏,幫扶工作隊換了一茬又一茬。當市裡把幫扶任務交給人武部時,段德學當即表態,軍隊就是要能打仗打勝仗,這個任務交給我們就是對我們的信任,一定堅決完成好。
受領任務後,段德學帶上工作隊走村串戶,訪貧問計,歷時1個月把底數摸清楚,最後確定將養牛、種藥、種藕作為減貧增收的主要途徑。仙洞村在2017年底脫貧出列。
如今,儘管段德學已經不再年輕,但他表示,只要還穿著這身軍裝,就會繼續保持好奮鬥姿態,堅持做強軍路上的追夢人。
長沙警備區戰備建設處文職參謀馮肇熙——
初心照亮文職路
馮肇熙
2018年5月,聽從習主席號令,馮肇熙由現役轉改文職,千裡南下,到長沙警備區戰備建設處任參謀。一年來,他始終不忘初心、保持本色,對工作充滿激情,對事業充滿信心,努力在文職崗位上不懈奮鬥、繼續前行。
剛報到不久,馮肇熙就趕上「湘江—2018」實兵演習,他負責現場傳輸通聯保障任務。之前從事這項工作的老參謀轉業、老士官復員,馮肇熙當時兩眼一摸黑。但警備區機關人手少,為了熟悉裝備技術性能和操作流程,馮肇熙蹲在機房幾天沒出來,對設備反覆研究,在外場頂著烈日對畫面採集點位反覆比對,多次調試都確保沒有問題後,才鬆了一口氣。
但意外仍不期而至,演習前一天晚上,通聯突然中斷,馮肇熙急得滿頭大汗,馬上召集技術人員連夜一個設備一個設備查,一段光纜一段光纜過,直到凌晨三點多,終於發現是一顆螺絲釘鬆動導致故障。排除後為了確保萬無一失,當晚他在演習保障現場和衣而睡。第二天,演習順利進行,通聯無一差錯。
演習任務結束的那一刻,馮肇熙突然有一種感想,現役也好文職也罷,每個人就像是強軍工程裡的一顆螺絲釘,崗位有區別,責任有大小,但都不可或缺,只有人人都鉚在崗位上做貢獻,強軍偉業才能匯聚起強大的能量。
長沙第四幹休所門診部主任田立峰——
以真心換真情
田立峰
田立峰出生於一個軍人家庭。他的父親是上世紀60年代的志願兵,受父親的影響,他2001年從湖北中醫藥大學畢業時選擇了特招入伍,後來被分配到省軍區原樟木壩幹休所衛生所工作。在幹休所工作的18年裡,田立峰在醫療工作這個平凡的崗位上,不忘初心、盡職盡責、砥礪奮進。
2017年,在原樟木壩幹休所的基礎上調整組建了省軍區長沙第四幹休所。在所裡,有很多病了也不願去醫院的老幹部。為了能讓他們在所裡得到更好的治療,身為長沙第四幹休所門診部主任的田立峰,一方面千方百計改善所裡的醫療保健條件,另一方面堅持加強自學,每年都要抄寫十幾萬字的讀書筆記,自學考取了中南大學在職研究生,畢業時還在SCI發表了論文。田立峰說:「老首長們幹革命苦了大半輩子,讓他們病的時候少受點罪,走的時候多送一程,是我一直以來最樸實的想法。」
以真心換真情,堅持不懈的付出使田立峰收穫了不少「粉絲」,老幹部們都把他當成了親人。田立峰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他時刻把自己的「初心」旗幟高高飄揚在精神高地上,並為之不懈努力,於細微處感受人生的價值,於付出中享受無窮的快樂,於平凡裡書寫精彩的人生。
辰谿縣人武部職工周明香——
在平凡崗位上綻放人生精彩
周明香
辰谿縣人武部職工周明香,曾在韶山毛澤東同志故居警備班服役3年。在耳濡目染中,他立下志向:永遠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永遠聽黨話,哪裡需要到哪裡。
1997年5月,周明香退伍回到辰溪,選擇到縣人武部當了一名普通職工。
上班後,他被安排到人武部民兵武器裝備倉庫當保管員。「一個院子、兩條狗、三間房、四周空蕩蕩」,每天生活單調而枯燥,慢慢地感到了厭煩和迷茫。時任人武部政委看出了他的心思找他談心說:「你是為毛主席故居站過崗的戰士,這不應該是你的狀態,只要你想幹事,就總會有展現自己的機會。」聽了政委的話,他幡然醒悟又重新振作起來,虛心向部領導和老同志學習,只要沒有倉庫值班任務,就跑到部機關跟班作業,衝鋒舟操作、滅火器使用、汽車駕駛、公文處理……樣樣學了個遍,還先後通過了國家計算機等級考試和電工職業資格考試。
22年來,他始終無悔於自己的選擇,他早已把人武部當成自己的家。去年學習王繼才同志的先進事跡後,更使他受到了極大的觸動,在學習筆記上寫道:一個普普通通的民兵,能夠舍小家為國家,堅守小島32年,自己也要像王繼才那樣,繼續在本職崗位上好好幹下去。
常德市鼎城區灌溪鎮武裝部部長周建軍——
以專心詮釋初心
周建軍
他,小時候的夢想就是當一名軍人,穿上綠軍裝。雖因身體原因與軍營失之交臂,但綠色軍營夢一直在心頭縈繞,並激勵他在鎮武裝部部長崗位上做出了驕人的成績。他,就是常德市鼎城區灌溪鎮武裝部部長周建軍。
作為鎮黨委委員,周建軍在主抓武裝的同時,還分管著其他工作,事事都要抓,件件責不輕。
今年初,灌溪鎮決定將長期「髒亂差」的政府街打造成樣板街,當了解到鎮上的商戶有一部分是退役軍人後,周建軍主動請纓負責整治工作。他發揮自己平時與退役軍人接觸多、關係融洽的優勢,發動退役軍人商戶帶頭支持街道整治工作。在退役軍人商戶的帶動下,短短一周時間,舊街換新顏。周建軍心裡清楚,這都是因為平時帶著感情為退役軍人辦實事,關鍵時刻才贏得了他們的支持。
民兵也是兵。基層武裝部長是離民兵最近的帶「兵」人,帶好兵就是要帶好頭。2016年5月,因普降暴雨,灌溪鎮城堰機埠四臺機組出現故障,導致水排不出去,內河水位持續上漲。周建軍立即組織力量,經過近5個小時的奮戰,險情終於排除。剛回家,他一下子就癱倒在椅子上。原來,周建軍患有脊髓多發性硬化症,不久前出院時醫生反覆叮囑不能做重體力活,一旦病情加重,可能會全身癱瘓甚至危及生命。周建軍對自己的病情不是不清楚,但作為武裝部長,在這樣的危急關頭,衝鋒在前是他唯一的選擇!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施泉江 整理)
(本版照片均為韋思俠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