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優質課程平臺,支持和服務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與應用

2020-12-25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集聚資源 融合共享 服務教學 助推教改

2018-01-15 來源:教育部

高等教育出版社 蘇雨恆

  在本次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認定中,共有愛課程中國大學MOOC、學堂在線、智慧樹、人衛慕課、華文慕課等9家國內課程平臺為入選課程提供支持和服務。作為課程平臺建設方,我們在教育部的指導下,與全國高校和教師團隊密切合作、協同創新,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在此,結合多年來的探索與實踐,我代表9家平臺與各位媒體朋友分享一些認識和體會。

  一、準確定位,支持建設,服務應用

  1.有效的技術支撐。平臺建設是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的基礎,不僅要在技術上具有先進性和前瞻性,更要具備完善、高效的課程製作、內容編輯和用戶服務等,為課程建設和應用提供有效的支撐。

  2.完善的運營服務。平臺要在課程建設過程中主動參與內容建設,做好課程資源整合和內容呈現的最優化方案,為學習者提供個性化的運營服務。在平臺功能迭代、服務模式創新、課程開放應用上,持續進行研究和提升。

  3.大數據應用支持。平臺提供大數據儲備和數據分析支持,為高校教師提供教學和學習行為數據,為學習者提供學分記錄、存儲和轉換的技術支持,為不同學校間課程共享與學分互認提供環境支持和技術保障,同時為行政部門、高校和學習者提供相應的數據分析、諮詢等服務。

  4.網絡安全保障。承擔課程服務和數據安全保障的主體責任,嚴格遵守國家制定的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規範,建立全方位的安全保障體系,實施對課程內容的有效監管,防範和及時制止網絡有害信息的傳播。

  5.智慧財產權維護。高度重視智慧財產權保障,與高校、課程團隊籤訂智慧財產權保障協議,明確各方權利和義務,切實保障各方權益,不斷完善和提升在線開放課程智慧財產權保護。

  二、融合創新,助推教改,推進公平

  1.服務教學。課程平臺要持續關注學科、專業和科技發展,加強與課程建設團隊和應用高校的合作,根據高校需求的變化,及時提供課程、資源和教學活動定製和整體解決方案,做好在線開放課程的運行、服務、宣傳推廣,不斷提升技術水平,助推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改革、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改革。

  2.融合共享。各課程平臺間要保持開放包容的心態,協同發展,打通學習接口,探尋和實現課程資源及教學基本信息、統計數據等深度共享的有效途徑,營造開放合作的網絡教學與學習空間。根據平臺定位和目標受眾,發揮自身優勢,形成合力,以實現在更大範圍內服務教學,推進應用。

  3.堅守社會責任。課程平臺不僅要通過多種模式推廣在線開放課程,實現自身發展訴求,更要肩負起社會責任,保障公益性,讓優質課程資源惠及更廣闊的學習者群體,推進教育公平,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今後,愛課程網將繼續在教育部指導下,與全國高校、教師和學習者攜手前行,構建更加科學的運行服務體系、精準的大數據支撐體系、全方位的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和各類應用服務體系,力爭成為品牌化的在線開放課程平臺,構建符合我國國情的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和服務生態系統。同時,愛課程網願意與其他課程平臺廣泛開展合作,實現在線課程、學習數據以及相關資源的開放共享。力爭為服務學習型社會建設做出更大貢獻,為實現公平而優質的教育不懈努力!

(責任編輯:忠建豐)

相關焦點

  • 構建有中國特色的在線開放課程體系和課程平臺
    《關於加強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與管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以借鑑國際先進經驗,發揮我國高等教育教學傳統優勢,推動我國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走上「高校主體、政府支持、社會參與」的積極、健康、創新、可持續的中國特色良性發展道路。
  • 教育部關於加強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與管理的意見
    主動適應學習者個性化發展和多樣化終身學習需求,立足國情建設在線開放課程和公共服務平臺,加強課程建設與公共服務平臺運行監管,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促進優質教育資源應用與共享,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 教育部出臺《關於加強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與管理的意見》
    在教育部的積極引導下,我國高水平大學率先開展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更多高校積極參與探索和創新適合我國國情的多種類型在線開放課程應用,「愛課程網」的「中國大學MOOC」、清華大學「學堂在線」、上海交通大學「好大學在線」以及多個高校、網際網路企業開發的各種類型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平臺紛紛上線。
  • 教育部:構建有中國特色在線開放課程體系和平臺
    中新網4月28日電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近日出臺《關於加強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與管理的意見》,《意見》指出,要構建有中國特色的在線開放課程體系和課程平臺。
  • 重慶高校在線開放課程平臺上線
    10月18日上午,「重慶高校在線開放課程平臺上線儀式暨應用培訓會」在重慶科技學院舉行。未來,該平臺將成為全市5.6餘萬在職教師、100餘萬學生官方指定的唯一高校在線學習平臺。  據了解,重慶高校在線開放課程平臺(以下簡稱平臺)作為重慶市教委信息化建設重點項目之一、「網際網路+教育」的市級教育資源服務平臺,其建設與運營模式在全國高等教育領域實屬首例。
  • 武漢大學|22家在線課程平臺在疫情防控期間支持高校在線教學服務...
    :1、免費提供3464門慕課及國家級、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首批優選出720門本科慕課及298門高職慕課;2、配合線上開課工作,提供教學大數據支持;3、免費開通「一平三端」智慧教學系統所有教學功能的使用權限;4、針對已在學銀在線平臺開課及計劃使用學銀在線專業課程開課的院校,免費提供全方位服務支持;5、免費提供平臺應用指導視頻及直播培訓支持;6、免費向高校及師生員工提供「新型冠狀病毒防疫安全公益課」。
  • 重慶高校在線開放課程平臺上線 未來將建設600門精品課程
    重慶高校在線開放課程平臺上線。手機截圖  華龍網10月18日15時58分訊(記者 劉豔)今(18)日,「重慶高校在線開放課程平臺上線儀式暨應用培訓會」舉行,這標誌著重慶高校在線開放課程平臺正式上線,我市高校學生可在線選學平臺上的精品課程。  近年來,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又稱「慕課」)等新型在線開放課程和學習平臺興起。
  • 河海大學著力加強在線開放課程建設
    中國水利網站訊 為深入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和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河海大學紮實推進一流課程「雙萬計劃」建設,著力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鼓勵和支持教師開展教學方式改革創新,探索新的課程教學模式,打造品牌「金課」,不斷提高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水平和課堂教學質量。  創新教學理念,推動課堂革命。
  • 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與應用推進會舉行 學堂在線成精品慕課行業典範
    北京2018年1月16日電 /美通社/ -- 為寫好高等教育「奮進之筆」,深化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教學改革,示範帶動我國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與應用深入發展,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實現高等教育質量的「變軌超車」,教育部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與應用推進會於2018
  • 交大之聲|西安交大持續面向社會共享優質大規模 在線開放課程
    作為一種新形態的課程資源,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MOOC)在推動優質資源共享、促進教育公平和重構傳統教育教學模式方面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近年來,西安交大主動作為,發揮大學的文化傳承和社會服務重要職能,將優質課程資源建成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並大力推動課程的共享和應用,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
  • 粵港澳大灣區高校加強在線開放課程聯盟建設
    中新社廣州12月19日電 (記者 郭軍)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高校在線開放課程聯盟年會19日在暨南大學召開。記者解到,大灣區高校在線開放課程聯盟建設與合作進一步加強,聯盟會員高校增至82所,其中包括7所港澳高校。
  • 清華大學:加強在線開放課程建設
    清華大學:加強在線開放課程建設來源:中國教育網 2017-02-28清華大學以慕課為抓手,構建基於網絡的高等教育優質資源共享平臺,推動深化「網際網路+」時代下的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健全工作機制。出臺《清華大學關於加強在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將在線教育工作作為學校發展的重要戰略。
  • 如何建設及應用「以學生為中心」的在線開放課程?
    尤其是2020年疫情帶來的「網絡教學大考」,更是將在線課程的建設推到了重要的戰略地位,如何建設在線課程、應用在線課程促進教改,實現「實質等效」,是當下備受關注的熱點問題。 為助力全國各普通高等院校、高等職業院校深化「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教學理念,聚焦線上金課建設及其在混合式金課中的應用,我單位將舉辦「以學生為中心的在線課程建設及應用線上工作坊」。
  • 清華大學要打造中文開放在線課程平臺
    本報訊(記者陳竹)日前,清華大學宣布推出中文Mooc(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平臺「學堂在線」(www.xuetangx.com)。    據清華大學副校長袁駟介紹,「學堂在線」平臺是基於edX發布的OpenEdX開源課程創建系統建立的,但不是edX的中文鏡像,而是希望打造成具有中國特色的中文MOOC平臺,能夠引進更多的中國大學優質課程資源。
  • 重慶高校在線課程平臺上線 不同學校可互選課程學分互認
    18日上午,「重慶高校在線開放課程平臺上線儀式暨應用培訓會」在重慶科技學院舉行,重慶市將從今年開始,計劃用3年時間立項建設600門市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未來還將實現高校間的「課程互選、學分互認」。
  • 在線開放課程需要建以致用
    《教育部關於加強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與管理的意見(教高[2015]3號)》(以下簡稱[2015]3號文)可視作我國在「十三五」期間高等教育課程改革方面的綱領性文件。作為參加過精品課建設和申報、負責過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和申報、在edX和學堂在線平臺率先開設慕課並且使之在不同層次學校得以順利落地實施的大學教師,我認為整個[2015]3號文的核心之處,就是指出了「建以致用」是在線開放課程的根本建設思路。
  • 安寧一高校課程被評為國家在線開放課程!
    ,決定認定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工業機器人實操與應用技巧」等99門課程為2020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高職),現予以公布(名單見附件)。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高職)的建設堅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適應「網際網路+職業教育」新要求,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和擴招後高職教育教學工作過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並創新發展形成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也是今後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點方向之一。
  • 清華大學終身教育處召開在線開放課程工作總結及表彰會
    他表示,教學是教師的基本職責,對於教學的重視和實踐探索,一直是教師和學校長期積累的優秀傳統,感謝參與在線課程建設與應用工作的各位教師和工作人員在教育教學方面的投入。在線教育是新的教育模式,清華大學希望能藉此提供更多時時可學、處處可學、人人可學的平臺,讓更多人享有清華優質的教學資源。希望各位教師能繼續參與到在線教育工作之中,提出更多寶貴的意見。
  • 學堂在線免費開放課程 疫情期間服務全民學習
    為了更好地服務全民終身學習,學堂在線將繼續通過慕課的形式向全球用戶提供3000門課程的學習服務,並新增雨課堂直播服務增加慕課學習的體驗和獲得感。  各級各類學校由於無法按時到校開展線下教學,教學秩序和教學計劃受到的影響最大。
  • 重慶市高校在線開放課程平臺啟動
    北京大學的《美學》、南開大學的《中華詩詞之美》……這些名校的精品課程,重慶市高校大學生今後都可以通過在線平臺選修了。10月18日,「重慶高校在線開放課程平臺」正式啟動。    根據國家《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0-2020)》等文件,重慶市自2015年初開始啟動高校在線開放課程平臺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