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碗櫃讓遵義老人周顯明和紅軍結下80載不解之緣

2020-12-12 長城原創

  長城網遵義8月7日訊(聯合採訪組記者 賀宏偉 寧曉雪 李全)周顯明老人臥室上鎖的柜子裡,藏著一個布包。小心翼翼打開,一本大紅的榮譽證書「露」了出來。周顯明的家人說,老人「可稀罕這個證書了,一般人來還不讓看」。

  證書來自遵義會議紀念館,頒發時間是1992年。「周顯明同志:您長期保管的有紅軍標語碗櫃,捐獻給我館收藏。為文博工作作出了積極貢獻,特發此證,以資表彰。」短短45個字,記錄著老人和紅軍的不解之緣。

周顯明老人接受聯合報導組記者採訪。長城網 李全 攝

  8月7日,「從偉大轉折到偉大勝利——從遵義走到西柏坡」紀念建黨95周年暨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大型主題報導活動聯合採訪組記者在遵義桐梓的九壩鎮找到了已經82歲高齡的周顯明老人。因為老人雙耳失聰,採訪只好在聯合採訪組記者的字條「提問」和老人的講述間展開,一段長徵故事穿越時空而來。

  「紅軍領導曾在我家樓上開會」

  1935年1月至2月,中央紅軍攻克遵義後,為了殲滅北逃之敵,鞏固遵義,總參謀長劉伯承同志布置紅一軍團第二師第四團奪取婁山關,佔領桐梓縣城,完成粉碎敵人反撲的任務。

  紅軍前往習水的路上,途經九壩鎮休整,有一部分便住在周顯明的家中。「聽老人說,紅軍領導就在我們家樓上開會,研究怎麼攻打婁山關。」那時候的周顯明,還是個剛滿周歲的嬰兒,故事大都來自於父輩祖輩的傳述。

  周顯明不知道的是,恰恰就是從自家樓上傳出去的一條條命令,使紅軍主力在4日之內,連克桐梓、婁山關和遵義,擊潰黔軍八個團,殲滅蔣軍兩個師,俘敵3000餘人,繳獲槍枝彈藥2000餘件,取得了長徵以來的第一次重大勝利。

  「寫有紅軍標語的碗櫃進了紀念館」

  周顯明印象深刻的是自家做生意裝雜貨的一個大柜子,「紅軍來的時候在上面寫了標語。」周顯明清楚地記得其中一句:「只有蘇維埃,才能救中國。」

  十幾年後,「土改」。周顯明「晉升」當地兒童團團長,正是這樣的機遇,他才「讀懂」了自家柜子上的這句標語。

  「那時候,有位首長教我革命的歷史。」周顯明完整地記住了紅軍爬雪山、過草地,打土豪、分田地的歷程,「中國共產黨愛老百姓,恨地主土豪。」從此,周顯明把家裡留有紅軍標語的柜子當成了寶貝。

  當時,改革的環境難以避免地複雜,周亞明發現,總有不懷好意的「壞分子」想要破壞紅軍標語,曾經就有地主出高價想要買柜子,但都被周顯明拒絕了。

  為了「保護」柜子,周顯明專門找了一個四川木匠,將柜子改成了碗櫃,把標語藏到了裡面。而這碗櫃一用,便是幾十年,當年長徵留下的紅軍標語也在周顯明的家中「安然無恙」地度過了「烽火歲月」。

  1992年,周顯明老人將碗櫃無償捐贈給了遵義會議紀念館。

  長徵勝利80周年之際,老人說,感恩當年的首長對自己的薪火相傳,感念當年的自己完成了一件重要的使命。

相關焦點

  • 一定是特別的緣分,讓這位老人與中國結下了不解之緣
    原標題:一定是特別的緣分,讓這位老人與中國結下了不解之緣波札那前總統、波札那中國友好協會榮譽主席費斯圖斯·莫哈埃「再過兩個月,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日,巧合的是,再過兩個星期,我就80歲了!
  • 102歲老人學英語 退休後與教育結下「不解之緣」
    102歲老人學英語 退休後與教育結下「不解之緣」時間:2018-03-15 19:05   來源:第1眼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102歲老人學英語 退休後與教育結下不解之緣 第1眼消息,如果100歲,你會選擇怎樣的一種生活?
  • 貴州遵義:紅軍街上的「紅色合唱團」
    新華社記者李驚亞攝新華社貴陽2月1日電(記者李驚亞)「夜半三更喲盼天明,寒冬臘月喲盼春風,若要盼得喲紅軍來,嶺上開遍喲映山紅……」上午九點半,貴州遵義市紅軍街上,傳來整齊嘹亮的歌聲,引得不少遊客駐足。紅軍街位於遵義市紅花崗區老城街道紀念館社區,是著名的遵義會議會址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不忘初心,一家五代人堅持守護紅軍墳83載
    1936年,18歲的趙文榮,是一名紅軍戰士;29歲的鄒學孔,是名「保長」。長徵途中,身負重傷的趙文榮無法繼續跟隨大部隊繼續前行,戰友將他委託給了盤州市平關鎮勝境村龍家溝的鄒學孔。短暫的相處,兩人結下了不解情緣,由於缺醫少藥,兩個月後,趙文榮終因傷勢惡化去世,鄒學孔安葬了趙文榮。
  • 楊青山一家三代人傳承紅軍精神
    年代開始,爺爺、父親到楊青山三代人無怨無悔地看護著庾家河會議舊址和紅軍烈士墓地——繼承遺志楊家父輩為兒取了烈士名字23日,記者在丹鳳縣庾嶺鎮街道上一處白牆紅門的院落看到,大門上方掛著「中共鄂豫皖省委第十八次常委會議舊址」、「中國工農紅軍紅二十五軍軍部指揮舊址」、「商洛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多個牌子,門口一位身體健壯、精神抖擻,身穿紅軍衣服的老人正在打掃衛生。
  • 遵義會議前後的周恩來 全力舉薦毛澤東領導紅軍
    周恩來擁護毛澤東的領導,協助毛澤東工作,共同為中國革命的成功和建設事業的勝利寫下了不朽的歷史篇章,兩位偉人的親密合作,開始於遵義會議前後,這正是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轉折點。遵義會議的成功召開,周恩來功不可沒。遵義會議的召開,曾經歷了一個長時間的醞釀過程。
  • 四川省天全縣紅軍村96歲老人王世珍80年後,再納鞋墊送「紅軍」
    原標題:四川省天全縣紅軍村96歲老人王世珍80年後,再納鞋墊送「紅軍」  3月下旬,第13集團軍某團紅一連收到來自四川省天全縣紅軍村的一份特殊禮物——96歲老人王世珍親手縫製的7雙鞋墊。這是老人時隔80年後,再次給這個連隊送鞋墊。
  • 紅軍幹部在遵義吃辣子雞丁,夥計竟敢欺負他,用豬肉代替雞肉
    當時的遵義城,是西南地區少數的具有現代文明氣息的城市,紅軍攻克遵義後,進行了十幾天的休整,將士們還發了補貼,於是,遵義城裡很多飯館都生意興隆起來。紅軍幹部團的何滌宙,在日記中就記錄了這段「美好的時光」,即使在今天看來,仍然讓人羨慕!
  • 貴州八旬老人娶42歲嬌妻,新娘:不知道上輩子誰欠誰的
    貴州前幾天上了熱搜的「新娘內衣拒婚事件」發生在遵義,說的是貴州遵義一小夥迎親,因為內衣買小遭到拒婚。事情發酵之後受到網友廣泛關注,目前,雙方各執一詞,但已決議離婚。此事前前後後鬧了好些天,據說新娘有諸多委屈,所以擇偶需謹慎,結婚是一輩子的大事。沒想到,同樣是在貴州遵義,又發生了一件「八旬輪椅老人娶小四十歲新娘」的稀奇事兒。
  • 「公考考點清單」關於「遵義會議」你知道多少?
    2.遵義會議,在中國革命的危急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我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3.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列主義基本原理解決自己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的會議。
  • 我的幫扶故事:我與貧困戶王正敏一家結下了不解之緣
    從此,我與王正敏一家結下了不解之緣。接到幫扶任務時,我內心忐忑,因為曾在網上看到一些扶貧幹部與貧困戶發生衝突的事例,我不知道迎接我的將是什麼。當在幫扶名單上看到我的名字與王正敏等7戶貧困戶的名字連在一起時,我深深地知道自己肩負的擔子很重。
  • 「中國女紅軍之路」路跑遵義土城開跑
    3月8日,全民心長徵系列賽第一站——「中國女紅軍之路」路跑在遵義土城拉開帷幕,本次賽事由貴州省婦女聯合會與貴州省體育局聯合主辦,遵義市婦女聯合會、中共習水縣委和習水縣人民政府承辦,貴州司坡馳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執行。據統計,賽事報名參與人數1000人以上,賽事現場超過5000人。
  • 遵義會議後,「軍事指揮團」成員之一的王稼祥,晚年的結局如何?
    他出生於1906年,早年和博古有著相似的經歷,也是在蘇聯深造過的知識分子,與博古、王明等人在蘇聯結下了友誼。因為能力優異,回國後沒多久就受到了重用,還曾經擔任紅軍總政治部主任。按理說,他和博古都是留學生,應該格外有共鳴才對,可是王稼祥的性格和為人處世的風格卻和博古完全不一樣,前幾次的反「圍剿」讓王稼祥看到了主席帶領指揮下紅軍的強大,可是自從博古帶領隊伍後,隊伍卻連連遭遇敗績,而且連根據地都沒能守住,這讓王稼祥對博古的指揮能力產生了懷疑。
  • 長徵中挽救黨和紅軍的「六次會議」
    油畫作品中的遵義會議現場。 資料圖片 翻開紅軍長徵史料,會發現這樣一個特點:紅軍在長徵途中經常是一邊行軍一邊頻繁地開會。這種現象在湘江戰役後尤為明顯。 在縱橫十餘省、長驅數萬裡的長徵中,黨和紅軍召開的這些重要會議,正確解決了關係黨和紅軍前途命運的三個全局性問題:一是引領紅軍向哪裡去的戰略方向問題;二是怎麼使黨和紅軍擺脫被動局面的軍事指揮問題;三是結束「左」傾教條主義錯誤及同張國燾分裂黨和紅軍的錯誤作鬥爭的問題。由此,保證了黨的正確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確保了紅軍的生存和長徵的最後勝利。
  • 「紅色之旅」:一個83歲土城老人的紅色記憶
    據了解,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率領紅軍第一、三、五、九軍團以及中央縱隊共3萬餘人撤離遵義後,一度全部住在土城鎮。    走在古鎮高低起伏的石板路上,我們隨處可以看到標有「毛澤東住居」、「朱德住居」、「紅軍住居」的門牌。    「習水是紅軍的主戰場。紅軍在習水縣境內與國民黨軍周旋時間長達62天,進行大小戰鬥20餘次,其中猶以土城、青槓坡、梅溪河和三鍋樁戰鬥最為激烈。」
  • 【網絡媒體走轉改】紅軍長徵經過的遵義,這四個村子殊途同歸
    【編者按】今年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儘管時光荏苒,長徵精神卻從未遠離。2016年7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寧夏回族自治區三軍會師紀念館時指出,「我們要繼承和弘揚好偉大的長徵精神」,「長徵永遠在路上」。
  • 遵義周末遊推薦:從土城聖地客棧出發,探索土城的精彩去處
    夏天總是十分短暫不要讓沒時間成為藉口有想法就要付諸行動畢竟上班族的壓力需要釋放暑假宅家的熊孩子需要「教育」上了年紀的老人們總愛回憶過去的崢嶸歲月01土城古鎮位於貴州遵義習水縣,是一個因航運而興的古鎮,也是一個因四渡赤水而馳名的土城。
  • 美國猶太人和中餐是如何結下不解之緣的?
    美國猶太人和中餐是如何結下不解之緣的?我好奇的問他學習中文的動機,他笑得有些羞澀:「我和一個臺灣姑娘戀愛了,我想在她生日那天,寫一封中文長信給她。」但轉而又正色說道:「其實我從小也沒少受中華文化的影響,更準確的說,是中華美食的薰陶,這也讓我想更多的了解這個歷史悠久的國家。」
  • 王者榮耀:國服關羽連續三年投身公益,和山裡娃娃結下不解之緣!
    和其他主播的"年少輕狂"相比,大錘哥毫不輕佻。他成熟內斂,淡淡的鬍渣帶著一股飽經滄桑之後的睿智。熟悉大錘哥的粉絲都知道,大錘哥出生於四川,和從小泡在蜜罐裡的孩子相比,對生活有更深一層的理解。因此,在很多粉絲看來,看大錘哥視頻,玩的是遊戲,學的是人生。也正因如此,大錘哥和公益結下了不解之緣。
  • 6種與佛教有關係的樹,上至涅槃下至誕生,結下了不解之緣
    這6種樹與佛教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上至涅槃下至誕生,結下了不解之緣眾所周知,佛的一生,上至涅槃下至誕生,均與各種各樣的樹結下了不解之緣,正如《華嚴經》所著,樹即眾生,成佛的必要條件便是廣度眾生。因此,今天小花就給大家帶來了六種與佛教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植物,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