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治語言學:方向與議程

2020-12-13 中國社會科學網
國際政治語言學:方向與議程

2014年04月16日 10:11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孫吉勝

字號

內容摘要:【核心提示】國際政治語言學作為國際關係與語言學之間的一個新的跨學科研究領域,已經取得了一些理論研究進展。政治語言學是在政治背景下對語言的研究,可以包括對政治的語言研究和對語言的政治研究,還包括對權力關係和語言的社會理解的研究。具體而言,政治語言學主要是研究政治背景下的語言以及把語言作為在社會上獲取優勢或是統治的一種工具來研究語言的權力地位以及對語言的社會認識,前者可以理解為是語言與政治,或是政治的語言,後者可以理解為語言政治。鑑於語言在國際關係研究中的重要性以及現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國際政治語言學作為國際政治下設的一個分支,主要是在以上研究範疇下重點研究國際政治中的語言或是語言中的國際政治因素。

關鍵詞:國際關係;話語;關係理論;政治語言學;國家安全;外交;理論研究;認知;外語;實踐

作者簡介:

  【核心提示】國際政治語言學作為國際關係與語言學之間的一個新的跨學科研究領域,已經取得了一些理論研究進展。而對其未來研究方向與議程的探討也顯示出它在學理研究和政策研究領域的發展前景。它不僅會繼續豐富未來的國際關係研究,為國際關係研究帶來活力,同時也可以為外交實踐提供啟示。 

  國際關係理論在向其他學科的不斷借鑑過程中經歷理論突破,體現出跨學科研究對國際關係理論發展的重要影響。而語言學、語言哲學也是國際關係理論在其發展過程中借鑑較多的一個領域,由於這種借鑑,國際關係理論無論是針對語言在國際關係中的本體研究還是從認識論角度進行研究都取得了不少成果。同時,國際關係理論向語言學、語言哲學等領域借鑑的發展過程也催生了一個新的領域的產生,即國際政治語言學。

  國際關係與語言密不可分 

  國際政治語言學的產生首先是出於國際關係需要研究語言的必要性。國際關係之所以要研究語言、引入語言學研究的視角,主要是因為國際關係與語言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語言的政治性、權力性、建構性等特點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國際政治的進程與結果。政治通過語言得到表述,語言反映政治,語言為政治服務。而政治語言尤其體現語言的政治性,體現政治意圖,在一定程度上是對政治實踐的反映,它對社會現實的發展有導向和指引作用,潛在地限定著社會的發展方向。

  政治語言學是在政治背景下對語言的研究,可以包括對政治的語言研究和對語言的政治研究,還包括對權力關係和語言的社會理解的研究。具體而言,政治語言學主要是研究政治背景下的語言以及把語言作為在社會上獲取優勢或是統治的一種工具來研究語言的權力地位以及對語言的社會認識,前者可以理解為是語言與政治,或是政治的語言,後者可以理解為語言政治。鑑於語言在國際關係研究中的重要性以及現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國際政治語言學作為國際政治下設的一個分支,主要是在以上研究範疇下重點研究國際政治中的語言或是語言中的國際政治因素。其重點可大致沿著兩個路徑展開。一個是把語言作為一個國際關係中的要素、一個研究對象,就如同國際政治中對利益、身份、認同、認知等進行的研究。另一個是借鑑語言學中的前沿研究成果,並把這些成果、研究理論用來研究國際關係中的諸多相關現象。研究內容可以集中在學理研究與政策研究兩個領域。

  圍繞語言,拓寬國際關係理論研究 

  語言既然被作為一個重要的理論要素,對語言的全面認知將成為深入和拓寬理論研究的基礎。例如,語言哲學突出對語言的作用的哲學基礎,即語言究竟為何物;而心理學則會突出語言在大腦中的生成、理解、反映等過程,如言語信息如何被大腦接收、加工。這些學科對語言的多維認識將可以為我們研究國際關係中的語言奠定一個全面的基礎,可以指導我們進一步來研究國際關係中的語言這一要素及其對國家行為的影響,以此來解釋國際關係的諸多現象。因此,從跨學科的角度加強對語言的理論認識,將拓寬現有的國際關係理論研究範圍。實際上,文本、言語行為、隱喻、話語、社會意義、文化等與語言聯繫密切的內容都是國關理論第四次論戰期間學者們所關注的對象。

  第一,從理論層面探討語言、文化、思維與國家行為的關係。國際關係中圍繞語言有很多理論問題需要探討。一個重要的方面是語言、思維、文化與國家行為的關係。中國人幾千年的文化積澱以及話語實踐毫無疑問會影響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中西方不同的語言,也會導致不同的思維方式。而思維方式的差異反過來也會導致對世界認知的差異。通過這些研究可以提煉出中國特色的內容,如中國人自身的話語特色對中國思維影響的內向研究。在國際關係領域,學者們經常談到的建立國際關係理論的「中國學派」,就是希望把中國特色的內容提煉出來,對西方的國際關係理論進行補充和完善。

  第二,國際政治語言學可以加大對話語的理論研究。話語交流不僅僅是行為體之間相互表述的過程,也是製造意義和權力的複雜的互動過程。該過程不僅涉及語言,還涉及雙方之間的語境和認知背景。只有解決了與話語相關的基本理論問題才可以對話語有比較全面的把握,才可以真正解決中國所面臨的一些話語困惑。例如,雖然人們認可語言建構的力量,但為何並不總能建構出想達到的效果;為何有些話語並不總是為人接受。實際上,語言建構並不是任意的,對語言的理解、接受和語境關係密切。我們在選擇某種特殊語言時要研究言語對象的文化背景和認知基礎。語言輸入、語言加工,到話語生成、話語傳播,到主導話語,到最後主體間認知和社會意義的形成,涉及很多認知語言學和心理語言學方面的內容,比如信息加工理論、圖示理論、話語傳播理論等。因此,借鑑認知心理學和心理語言學的研究成果就可能解決以上問題。

  第三,要加強話語權的研究。在國際政治中,霸權話語是一個重要的研究領域。話語在一定的物質實力和話語權的支持下就可能演變、發展為霸權話語。霸權話語會壓制其他話語,使其他話語邊緣化。霸權話語在國際政治中經常會快速傳播,產生規範作用,直接影響國際政治進程與結果。例如,美國在冷戰後建構了「失敗國家」、「無賴國家」、「邪惡軸心」等概念,這些詞語不但被美國政界和學界多次使用,其他國家的學術界和新聞界也不斷應用,逐漸演變為一種霸權話語。美國在不知不覺中利用這種霸權話語產生的過程把自己對國家分類的標準傳向了世界。而在國際關係的研究界,這種霸權話語也是非常普遍的。國際關係理論中很多新的概念都是由美國學者或政界人士提出,如軟實力、巧實力、G2、利益攸關方等,並能夠在世界範圍引起研究熱潮,實際上這些概念的提出首先是基於美國的國情和國際環境。因此,在理論研究中,如何能夠更好地提出一些新的理念和概念,引領研究議程,使其被國際學者所接受也是我們需要關注的問題。

  為外交實踐提供指導 

  除了學理研究之外,國際政治語言學還應該關注一些政策性問題研究,為外交實踐提供一定的指導,如國家語言戰略與語言能力建設、話語與國家安全等。

  首先需要關注的是語言戰略與國家外語能力。一個國家的語言戰略與語言政策越來越對國家利益產生影響。國家安全意識的變化要求國家在外語政策制定中必須考慮國家安全因素。實現語言戰略的主要途徑是語言規劃與語言政策。美國國家安全戰略作為其國家安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首要目標是維護美國的國家安全,尤其是非傳統安全領域的國家安全。語言問題因此被提升到了國家安全高度,國家的外語教學要服務於國家安全戰略。2006年1月布希總統正式推出美國「國家安全語言計劃」,戰略意圖與戰略目標明顯。相對而言,從中國的外語教育現狀看,尚缺少清晰的外語戰略和外語發展規劃,也沒有專門的部門來負責語言戰略問題和規劃問題。在一些關鍵時刻,就有可能因為外語人才缺乏而導致信息不對稱。因此,我國也必須建立國家安全語言戰略,以預防國家語言危機的發生。

  此外,我們要研究話語建設問題。儘管中國這些年一直在強調國際話語,中國的話語建設和傳播還是存在很多問題,因此我們需要重點研究中國的話語與世界通用話語的關係,以及中國的話語建設問題;需要研究中國的話語與世界通用話語之間的主要差異,如話語主題、詞彙選擇、敘事差異、傳播手段等。只有對以上問題進行紮實的研究,我們才可能形成自己的話語策略,建立比較適合的話語評估體系,這無論是在理論層面還是在政策層面都將具有重要意義。

  在公共外交與國家形象研究中要把語言作為一個重要因素來對待。根據國家形象的相關研究,國家形象通常通過外交形象、公眾形象和媒介形象三種形式體現出來。所有這些形象的形成過程,除了行為的影響外,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對語言的應用,如選取哪些主題進行敘述、如何框定主題、採用何種敘事風格、採用何種修辭手段、使用何種比喻進行自我形象和他者形象的塑造。對於外國的公眾來說,他們對一個國家的認知主要來自於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語言的作用不可忽視。近年來,儘管中國的公共外交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也還存在一些問題,其中不少與語言使用密切相關。

  由此可見,國際政治語言學作為國際關係與語言學之間的一個新的跨學科研究領域,已經取得了一些理論研究進展。而對其未來研究方向與議程的探討也顯示出它在學理研究和政策研究領域的發展前景。它不僅會繼續豐富未來的國際關係研究,為國際關係研究帶來活力,同時也可以為外交實踐提供啟示。

  (作者單位:外交學院英語系) 

分享到: 0轉載請註明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編:宓存)

相關焦點

  • 通知公告|第十二屆全國國際關係、國際政治專業 博士生學術論壇議程
    2019年11月23日(周六)時間/地點會議內容08:00-08:30籤到08:30-09:00開幕式主持人:莊俊舉(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編審、《國際政治研究》編輯部主任)發言人:胡曉陽(北京大學研究生院培養辦公室主任)        歸泳濤(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副教授)        馬方方(北京語言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教授)         王逸舟(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國際政治研究》主編)09:00-09:10
  • 政治關鍵詞·議程|兩會議程是怎麼確定的?為啥要開記者會?
    【編者按】2019年全國「兩會」正在進行中,這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列寧說,政治是科學,也是藝術。政治是理解現代國家的鑰匙,也是深刻理解日常生活實踐的知識和素養。澎湃新聞和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上海市政治學會聯合推出「政治關鍵詞」專欄,旨在通過解釋新聞與生活中的政治關鍵詞,普及政治學常識。做好任何事情都要有章法,方能在規定期限內取得預期成效。「兩會」作為我國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的舉行自然也是有章法、有遵循的。這就需要會議議程,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會議的議事程序,二是列入會議的各項議題。
  • 中文語言學方向及學校
    寫在前面 現在一般說的「語言學」專業,其實指的是外語專業的「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不是中文下面的二級學科「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之前轉過一篇《語言學的幾個分支》,說的也是外國語言學。寫中文語言學的文章不多,所以今天來簡單說一下。
  • 大拿雲集,國際中文語言學學會年會特約報告 IACL24
    題圖為北語遠近聞名的冬妮婭穆斯林餐廳的烤羊排,每日有新疆空運羊肉供應。漢語堂會議信息配圖通例為會議舉辦地的美食,與大會組織方無關,請參會代表自費品嘗。國際中國語言學學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nese Linguistics,IACL)是一個具有世界性影響的國際學術組織,是全世界唯一研究中國語言學的國際性專業學術團體。學會於1992年6月在新加坡成立。
  • 2018漢語言文學考研方向解讀: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漢語言文學專業考研是近幾年的熱門專業,它的考研方向有八個,具體該如何選擇,考生要依據自身情況謹慎對待。下面對各個方向進行詳細解讀,供各位考生參考!  2018漢語言文學專業考研方向解讀: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050102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專業簡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以中國境內語言為研究重點,分析、歸納人類語言的發生學關係和內在規律。
  • 考研專業介紹: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一、學科概況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是一個相對新興的專業。 除了語言學本體理論研究之外,更關注語言的應用研究。研究的範圍非常廣泛,主要研究語言在各個領域中實際應用的語言學分支。它著重解決現實當中的實際問題,一般不接觸語言的歷史狀態,也不大介入一般理論上的爭辯。可以說,它是鑑定各種理論的實驗場。
  • 2019考研專業: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中國教育在線訊 2019考研,對考研專業了解越多,考研人越易選出適合自己的方向,中國教育在線考研頻道將陸續推出2019考研業解析系列,進行基本的專業介紹,探析就業前景與方向,推薦知名院校,介紹相近可調劑專業,並以一所高校為例對課程設置進行說明。
  • 「2018北京大學系統功能語言學國際論壇」在北京大學舉行
    2018年10月20日至21日,「2018北京大學系統功能語言學國際論壇」(International Forum of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在北京大學舉行。
  • 翻譯還是語言學研究:談英語專業的就業方向
    從最傳統的角度來看,翻譯方向就業情況最好,就業面比較廣,主要從事文化、科研、學校、新聞出版、經濟、旅遊以及其他企事業單位、行政管理部門的翻譯、管理、研究、教學等工作。中國現有在崗聘任的翻譯專業人員約6萬人,翻譯從業人員保守估計達50萬人,而有關抽樣調查顯示該數字可能達到100萬人。
  • 上海大學624英語語言學備考
    本專業細分研究方向介紹 上海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考研主要分為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外國語言文學以及翻譯碩士三個方向。 1.3就業情況/發展前景 目前英語已經成為事實上的國際通用語言。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將英語指定為官方交流語言。
  • 北京外國語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英語教育方向)課程...
    經過幾十年的創業與奮鬥、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北外目前已發展成為一所多語種、多學科、多層次,以培養高質量、創新型一流外語人才及外語類複合型優秀拔尖人才為目標的國際一流外國語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是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外國語大學國家重點學科「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主體單位。
  • 2021考研,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考研專業解析
    考研熱門專業: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簡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是一個相對新興的專業。除了語言學本體理論研究之外,更關注語言的應用研究。研究的範圍非常廣泛,主要研究語言在各個領域中實際應用的語言學分支。它著重解決現實當中的實際問題,一般不接觸語言的歷史狀態,也不大介入一般理論上的爭辯。可以說,它是鑑定各種理論的實驗場。
  • 第六屆形式語言學國際研討會在清華召開
    交流探索 學習共進第六屆形式語言學國際研討會在清華召開  清華新聞網11月20日電 11月8日至9日,第六屆形式語言學國際研討會暨語言獲得、語言障礙及語言評估國際研討會在清華大學舉辦。圖為大會發言現場。
  • 北京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學科發展論壇舉行
    本次論壇的核心議題是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以下簡稱「外國語言學」)學科定位與未來發展,具體研討問題包括外國語言學學者和學生的研究特點、外國語言學學科未來的發展方向、外國語言學學科的學生培養模式等。王丹祝賀語言所成立十周年,並從學術研究、人才培養,社會服務和師資建設方面回顧了語言所十年中所取得的成績,對各位專家以及兄弟院校對北大外院語言所給予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 東北財經大學英語(國際商務方向)
    英語(國際商務方向)專業注重英語語言綜合素質和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融語言教學與國際商務為一體,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國際商務交際的能力,要求學生通過全國專業英語八級考試。
  • 2021西南交通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考研成功經驗指導
    最後進複試52人,複試比應該是2:1,複試就是分方向進行的了,語言學方向共7個人進複試名單,6個錄取了,還有一個同學應該是沒來考試,我全程都沒見到這個人。二、初試複習經驗語言學/文字學專業的初試科目是646古代漢語、843語言學理論和現代漢語,英語一和思想政治理論,總分500。我初試總成績是368分,其中646古代漢語115分、843語言學理論和現代漢語114分、英語一73分、思想政治理論66分。
  • 知點考研:2020武漢理工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考研經驗分享
    一、關於考研擇校和定專業(1)我一開始因考博因素就定了學碩方向,其次定的是考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方向,因為我不擅長文學方向,而語言學方向偏邏輯分析,較好把握。(2)武漢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外國語言文學方向一共四個專業:「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英語語言文學」、「法語語言文學」、「日語語言文學。2020年報考這四個專業的人數加起來一共230人,招26人,其中「法語語言文學」、「日語語言文學」各一到兩人,外應方向和英語語言文學方向分剩下大概23—24個名額。
  • Thoth索思 · 語言學講座
    他為我們帶來了一些在學習語言學的過程中的經驗分享。Hello大家好,我是楊軼。我本科是在東京大學讀的東亞研究,畢業論文寫的是日本聾啞人的身份認同,然後碩士是在牛津讀的區域研究語言學方向,主要研究的是日本敬語和多元文化論。
  • 神經語言學國際熱點與趨勢的科學知識圖譜分析
    鑑於此,本文擬基於Web of Science核心資料庫,通過CiteSpace可視化工具,對近十餘年國際神經語言學的研究現狀和前沿趨勢做科學知識圖譜分析,以釐清神經語言學的動態和發展軌跡,為國內相關研究帶來啟發。      1)神經語言學國際核心論文的發文量、發文國家和作者有何特徵?      2)神經語言學國際核心論文的高被引期刊、文獻和作者有何分布特點?
  • 2020屆必看西南交通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考研成功經驗談
    最後進複試52人,複試比應該是2:1,複試就是分方向進行的了,語言學方向共7個人進複試名單,6個錄取了,還有一個同學應該是沒來考試,我全程都沒見到這個人。646古代漢語、843語言學理論和現代漢語,英語一和思想政治理論,總分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