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牆黛瓦,木門虛掩,坐落於千年古鎮中的「網紅」書屋——「南村映雪」是下塘風貌保護區古鎮保護利用的一個縮影。如今,她又多了一重身份:黨群服務點。
為進一步推動「四史」學習教育常學常新,同時,讓那些浸潤於古鎮肌理的公共文化活動與設施,不僅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小確幸」,更豐實人們的文化獲得感。泗涇鎮於12月3日開展「文化涵養古鎮,『四史』浸潤人心」——暨南村映雪黨群服務點啟動式。
凸顯黨建引領
構築「精神堡壘」
「迷你型」黨群服務點標識、醒目的「四史」學習角、寬敞的共享空間……紅色成為整間書屋最靚底色。
「我們應讓站點運作緊扣『四史』學習教育主題,突出政治功能、服務功能、平臺功能,讓這間帶有古鎮韻味的書屋不僅成為社區的驛站,也是與社區相融相生的『城市補給站』」。鎮黨委委員董桂飛對陣地建設提出希望,並現場為黨群服務點揭牌。
3位新發展黨員面向黨旗,在服務點上進行莊嚴宣誓。鎮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工青婦等群團部門為3名同志贈送「四史」書籍。鄭重的承諾、滿滿的「精神食糧」讓3位同志初心致遠,使命敦行。接下來,站點將著重在紅色教育、黨建指導、黨性體驗等方面大下功夫,豐滿紅色陣地建立的「一站式、套餐化」主題黨日活動模式,彌補傳統「三會一課」的不足,構築線下「精神堡壘」。
凸顯功能融合
實現「屋盡其用」
「上海之根在松江,松江之根在泗涇……」活動當日,「老泗涇」周小玲在書屋二樓的共享空間,從「救國不忘讀書、讀書不忘救國」馬相伯的故事開始到解放前後的泗涇歷史,為現場的黨員們奉上了一堂生動的微黨課,實現了讓公共思政課走出室內課堂,融入歷史現場。
一直以來,泗涇鎮注重將黨群服務陣地與文化空間有效結合,進一步整合各類資源,使黨群工作與文化發展相輔相成,更好地服務廣大黨員群眾。南村映雪黨群服務點的成立可謂把傳統意義上的閱讀空間擴展為交流、共享的複合文化空間。圍繞泗涇傳統文化、古鎮歷史,依託書店閱讀氛圍,讓這間書屋「屋」盡其用,令「四史」學習紮根社區、融入生活,讓居民於無聲處受教育、強信心。
凸顯以民為本
開啟「悅享時刻」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泗涇鎮將聚焦黨群服務陣地功能布局再提升,依託紅色平臺,豐富活動形式,在傳統有效的形式與創新活潑的載體之間找到轉化點,創新開設互動體驗區,通過組織線下公益活動,讓周邊居民分享藝術、人文、趣味手工等文化內容。
緊密結合「四史」學習教育,推出「大家微講堂」,讓黨員群眾記得住歷史、記得住鄉愁。通過拓展服務對象,讓黨員、青年、白領、居民、婦女彼此互動,在常規需求與特殊需要之間找到融合點,在「制度共創、陣地共建、項目共推、服務共享」等更廣闊領域實現黨建資源調配共享。進而,讓每位來訪者增強身份上的歸屬感、精神上的滿足感、生活上的幸福感。通訊員 沈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