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背景】
某些不法分子會利用企業帳戶假招聘搜集簡歷、再利用「提取器」和「採集系統」批量下載簡歷,繼而拿出去公然在網絡平臺販賣。據新京報報導,有求職者在招聘平臺投遞簡歷後,卻屢遭陌生來電和簡訊騷擾,內容多為介紹「貸款」「博彩遊戲」「兼職刷單」等。有賣家稱,不同平臺的簡歷價格有所不同,總體來說,一手實時簡歷每份3.5元左右,二手簡歷每份1元左右,「遇上收得比較多的單子,一天能掙幾千塊」。而幾家招聘網站客服熱線在收到舉報後均表示對倒賣簡歷情況不了解,會將這些舉報信息進行記錄。
【題目練習】
某些不法分子會利用企業帳戶在招聘平臺假招聘,目的是為了搜集竊取簡歷並進行售賣,導致求職者信息洩露,屢遭陌生來電和簡訊騷擾,對此,你怎麼看?
【參考答案】
簡歷是我們每一名求職者去謀求一個好崗位的利器,所以在簡歷中包含了很多我們的個人隱私信息,但是當下簡歷沒有被保護反而卻被倒賣,這種情況的出現是亟待解決的。
這種違法倒賣簡歷的行為首先會導致簡歷投遞者的正常生活受到極大影響,可能會經常收到一些騷擾簡訊詐騙信息等,而一些個人家庭住址被扒出,甚至會威脅到我們求職者的人身安全;其次,也會使得我們的求職者產生求職恐慌,後續不敢再將自己的簡歷投遞到自己心儀的公司或上傳到求職平臺,這極大地影響到了我們的正常招聘與求職,不利於單位招聘到心儀人才;最後,也會讓我們求職者對收取簡歷的求職平臺產生不信任的心理,進而也會制約平臺的後續發展。因此這種違法倒賣竊取簡歷的行為,可以說會影響到我們多方的利益。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簡歷被倒賣的情況,根本原因還是由於利益的驅使,不法分子為了謀求自身利益而產生了這種不法行為;與此同時也是因為我們的相關招聘平臺缺少社會責任感,沒有對於相關招聘者的簡歷進行有效保護;最後則是當下對於倒賣簡歷的行為監管力度不夠,沒有及時發現此類行為並及時懲處。
為了更好地保護當下求職者的簡歷,避免這種倒賣簡歷屢禁不止的情況,第一,求職者要提升辨別意識,不能隨意向各個平臺或單位發送簡歷,而是要仔細篩查辨別平臺資質以及單位的基本情況;第二,招聘平臺也不能揣著明白裝糊塗,要去嚴格把關求職者簡歷的翻閱權限,完善後臺系統,避免不法分子侵入後臺漏洞竊取簡歷,更不可由平臺主動售賣簡歷;第三,政府部門要完善群眾舉報渠道,當求職者的簡歷被竊取後,應及時調查了解其簡歷的所在平臺以及盜取簡歷的涉事人員,對於相關員依據刑法規定嚴厲懲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