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跨年的眼科論壇正在上海進行中,2020年12月31日至2021年1月3日,第十屆「關愛近視·微笑論壇」在上海舉行。中華醫學會雷射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眼視光學研究中心主任周行濤透露, 十年來,以全飛秒SMILE和眼內鏡ICL植入術為代表的屈光手術新技術蓬勃發展,突飛猛進,在全國幾十個城市500多家單位生根開花,帶來光明與微笑。目前,全飛秒和眼內鏡ICL技術國際領先。
「全飛秒」手術大大提高了手術的精準性和安全性,開啟了近視雷射手術「無瓣」「微創」的新時代。周行濤教授團隊自2010年在國內率先開展全飛秒手術,至今已經完成12萬臺VisuMax飛秒雷射手術,是全球全飛秒手術量最多及發表SCI論文最多的團隊;國內最早開展超高度近視屈光晶體植入術手術,並帶動該技術的規範與推廣,成立「亞太ICL/TICL研究教育基地」,為高度近視患者帶來福音。
隨著全飛秒雷射角膜屈光手術(SMILE)的問世和發展,角膜基質透鏡這一手術中常規被廢棄的「透鏡」大量出現。這一小小透鏡為拓寬角膜移植供體來源、緩解角膜供體不足提供了新的途徑,同時也為構建組織工程角膜基質提供了新的選擇。對SMILE來源的角膜基質透鏡的再利用已成為全球眼科再生醫學研究的熱點。
前期大量臨床研究證實,SMILE來源的角膜基質透鏡可用於遠視、老視矯正,治療圓錐角膜、角膜潰瘍和穿孔修復等諸多眼科疾病。由於SMILE手術角膜透鏡的採集與臨床應用在時間、地點上通常存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間隔,故使得角膜透鏡的保存和規範化管理及安全再利用成為必要,急需建立規範化運作的人源角膜透鏡庫。
近視防重於治,需要早篩查、早幹預。本屆論壇上,周行濤教授對《3-6歲兒童近視防控前置方案》進行專家解讀。近年來,眼耳鼻喉科醫院積極推進近視防控康聯體建設,聯合上海市多家醫療機構形成眼視光聯盟,在徐匯、閔行、浦東等多個區域試點探索「學校-醫院-社區」眼視光康聯體的上海模式。醫院視光學科醫生深入社區和學校,培訓社區醫生、中小學校醫、教職工等開展兒童青少年近視篩查。2020年,團隊已完成閔行區浦錦街道8所中小學校共9000餘人和12所幼兒園共5300餘人的入校入園眼科檢查和屈光篩查工作,完成了對徐匯區和閔行區等衛生保健老師的線上科普培訓近2萬餘人次。
眼耳鼻喉科醫院視光學科於2015年成立了由周行濤教授、瞿小妹主任醫師領銜,薛楓、周佳奇、陳志博士為核心成員的上海角膜塑形鏡研究團隊致力於近視防控領域的臨床與機制研究。團隊採用角膜塑形鏡(OK鏡)、功能性框架眼鏡、低濃度阿託品等多種科學手段及聯合方法為兒童青少年制定個性化近視防控措施。來源:周到
【來源:周到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