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蠟,越來越受到收藏愛好者的喜愛,但火熱的市場上也出現了五花八門的仿製品,一不小心就會讓人掉入「陷阱」而不自知。由於仿品的出現,關於蜜蠟的鑑別也是五花八門,其中一種就是鹽水鑑別。
鹽水鑑別是傳言中的一種鑑別蜜蠟手段。方法很簡單,說白了只有一句話:在清水中下沉、在飽和鹽水中上浮。
在給這個方法下定論之前,我先給大家講講鹽水鑑別的方法步驟:
鹽水鑑別
第一步:我們需要準備工具,一個大碗,並保持乾淨,沒有其他影響操作的附著物,將蜜蠟,去掉繩線配飾,待用。
第二步:在碗中倒入純淨水,將蜜蠟放置在水中,這個時候的蜜蠟應該是沉底的狀態。
第三步:將食用鹽一點點地加入到水中,並持續的攪拌,是鹽分儘快的融入水中,當水中的鹽分含量達到一個臨界值的時候,你會看到碗底的琥珀和蜜蠟會慢慢的漂浮起來。
第四步:接下來繼續向碗中投放食鹽,並持續地攪拌,使水中的鹽分含量趨於飽和,這個時候就能看見蜜蠟已經完全漂浮在水面之上。
第五步:這個時候,繼續加入食鹽,一直到後加入的食鹽不再融化,這個時候的鹽水,已經是飽和狀態的鹽水了,在飽和鹽水的狀態下,我們用手指將蜜蠟戳向碗底,蜜蠟會慢慢的上浮。
但是需要告訴大家的是,以上操作屬於理想狀態。因為通過鹽水法檢測的琥珀蜜蠟並不一定都是天然品,而未通過檢測的也未必就是假貨!
這麼說可不是沒有原因的,鹽水法可以簡單地區別琥珀和某些仿琥珀以及塑料等,但對同樣是用琥珀原材料製作的高仿品的檢測,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對琥珀的無損傷檢測除了使用鹽水法還需要配合眼觀、手感等經驗法。
如果實在對上述檢測不能放心,在確保對晶石無損傷的前提下,可以將琥珀蜜蠟送交有關國家權威檢測部門上儀器進行檢測,並出具鑑定證書。
那我們接下來看看什麼情況下「真蜜蠟」無法在鹽水中浮起來:
1、帶皮的琥珀原石
其實啊,很多琥珀原石不一定都能在鹽水中上浮,因為琥珀幾千萬年地沉積在沉積層中,表皮受沉積環境環境影響,常被礦物質、礦石沁入,或者緊密地附著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整體,在這種情況下,沒有經過打磨去皮的琥珀原石往往不能在鹽水中上浮。
同理,經過金屬鑲嵌的琥珀也無法在鹽水中上浮。
2、鹽水飽和度不夠
除了琥珀本身的原因,對於鹽水也有一定的要求,必須是飽和鹽水才行。
什麼是飽和鹽水呢?就是將鹽,也就是氯化鈉不斷加入一定容量的水中,不停攪拌,一直攪拌到確定無法再繼續溶解的時候,就基本是飽和鹽水了。
一般來說,室溫下100克水可溶解氯化鈉36.5克左右,用氯化鈉的重量除以水加氯化鈉的重量,比例相近於1:4,所以,也常把飽和鹽水稱為1:4鹽水。
小貼士:鹽水法雖然是最廣為人知的一種鑑定方法,但是具有一定局限性,所以小夥伴們切記不可迷信鹽水法,還是權威鑑定機構的證書更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