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泌乳|乳腺癌?領養?母乳餵養!

2021-01-20 育人母乳餵養促進中心

知識成就女性,自信成就母親


伊斯蘭的教法是支持母乳餵養的,母親母乳餵養了一個孩子,哪怕這個孩子非她本人「親生」(例如鄰居,朋友,兄弟姐妹等的孩子),也會視作她的親生孩子,與母親和家庭建立終身的親密關係,古蘭經禁止無血緣關係但吃同一個母親乳汁的男女結婚。當然這個母乳餵養的次數是有規定的,比如遜尼派是要至少5次以上滿足的哺乳,而什葉派要求15次以上。


一位44歲的巴林母親,在她獲知可以收養一個8個月大的嬰兒之後,她聯繫了哺乳顧問,尋求「引導泌乳」的幫助。


她曾接受過不孕治療,包括三次體外受精均未成功。20年前左乳房罹患I期乳腺癌,進行局部放射治療,但沒有做過腫塊切除術。


其實,關於乳腺癌病史的女性引導泌乳的報導病例數據非常有限。關於妊娠期間的乳腺癌以及治療方式對母乳餵養結果影響的研究很少。一項研究表明,在孕期診斷患癌的人中,孕期接受化療的母親乳汁產量明顯比未接受化療的母親降低。與產後相比,懷孕期間行乳房切除術不影響母乳餵養的成功率。在這個案例中,媽媽沒有行乳房切除術或化療,恰好更容易成功。


這位巴林母親的泌乳困難與放療引起的併發症有關。由於纖維化改變和輻射引起的腺體萎縮,使得腺體增殖不良。有研究發現,儘管母乳量減少了50%,但有乳腺癌放療史的母親仍可以進行母乳餵養。


母乳餵養的對母嬰的益處無需贅述。這位母親沒有懷孕,但好在懷孕並非哺乳的必要條件。我們也曾聽到很多祖母輩告訴我們的故事,當媽媽的乳汁分泌出現問題時,吸吮祖母的乳房也能讓孩子吃到乳汁。這並非天方夜譚,我們的確可以藉助外力,模擬產後的激素條件,誘導母親泌乳

孕期母親激素變化,刺激乳腺增殖,腺泡發育,為泌乳做好準備,泌乳素是乳汁產生的重要激素,增加泌乳素水平,可以促進泌乳,這是引導泌乳的藥理學基礎


而開始泌乳的重要生理步驟是乳頭刺激,這也會促使垂體分泌和釋放泌乳素,這樣的刺激是引導泌乳的非藥物方法。

引導泌乳的方式取決於幾個因素,包括母親什麼時候能收養嬰兒在身邊,我們需要給乳房產生變化,準備泌乳的時間,就像我們需要9個月的孕期來讓乳房充分準備好一樣。


著名的兒科醫生及哺乳顧問Jack Newman和Lenore Goldfarb創建了asklenore.org網站,並提出了Newman-Goldfarb的引導泌乳指南®: 讓你的乳量最大化(Newman-Goldfarb protocols for Induced Lactation®: The Guide for Maximizing Milk Supply)Lenore本人也是一位代孕寶寶的母親,她通過誘導泌乳實現了8個月的母乳餵養。兩位的誘導泌乳指南中,提到不同時長的準備方案:


常規方案:

通常適用於通過代孕或者很早就能知道孩子準確被領養成功的母親,一般來說母親會有充足的時間來模擬懷孕期乳房的變化,至少半年的準備期使得養母能夠滿足大部分(有些可能達不到全部)的嬰兒需求,哺乳甚至可以維持到斷奶。

註:方案提到,對於大於35歲以上的女性,包括這個媽媽曾經有過的乳腺癌病史,使用雌激素是有風險的,藥物的使用需要得到醫生的支持,建議有不適用雌孕激素聯合避孕藥的情況可使用Provera 2.5(2.5mg醋酸甲羥孕酮)或Prometrium 100 mg(黃體酮)代替Ortho 1/35 (與下面Microgestin成分一樣,劑量不同),本文僅提供信息,具體藥物使用還需諮詢醫生。

 

孩子出生前5個月-4個月,雌孕激素聯合避孕藥+20mg多潘立酮,每天4次,不要超過這個量。

以上劑量維持到孩子出生前6周,停止服用避孕藥,但20mg多潘立酮,每天4次需要繼續,接下來兩周,媽媽開始遵循下面的方式吸奶:

輕柔到(感覺)中等強度的吸力下,吸5-7分鐘

輕柔按摩,搖擺,晃動乳房

再吸5-7分鐘

以上步驟每3小時重複一次。停止雌孕激素攝入並保持多潘立酮服用,是模擬產後雌孕激素下降而泌乳素升高,促進泌乳的過程。


嬰兒出生前一個月,繼續20mg多潘立酮,每天4次,吸奶繼續,晚上至少有一次吸奶。吸奶次數增加比單次吸奶時間增加更重要。開始吸奶後,媽媽可以嘗試各種草藥催奶劑,例如福薊草(每粒390 mg)和葫蘆巴種子(每粒610 mg)。用餐時服用,每天3次,每次3粒。還有一些經驗認為早餐吃燕麥有助於乳量。當然充足的水攝入也非常重要。乳汁由少到多的過程需要時間,每個媽媽的反應都不一樣。


嬰兒出生以後,母親多潘立酮20mg每日4次,加上其他草藥的輔助,並積極吸奶,按照新生兒每日需要哺乳16-20次的規律,持續到她建立起充足的奶量,如果滿足嬰兒需求,她就可以像普通媽媽一樣按需餵養,然後在此基礎上逐漸減少多潘立酮的量,直至停止服用,當然媽媽也可以根據需求做補充餵養。

適用於準備時間很少的媽媽,或者已斷奶,想要再度泌乳的媽媽。與常規方案相比,時間短的準備可能會使得奶量沒有那麼多,但是親餵本身帶來的母嬰交流就超過了提供乳汁本身。

持續服用長效避孕藥Microgestin (活性成分為乙炔雌二醇; 醋酸炔諾酮)30-60天,多潘立酮20mg/次,每天4次。如果在30天內發生明顯的乳房變化,則在維持多潘立酮的同時停止避孕藥,並開始有計劃地吸奶。建議在乳房出現變化後,再停止激素避孕藥。

如果母親只有四個星期或更短的時間,或者嬰兒已經出生,如果母親突然決定要用這個加速方案,她也可以立即開始服用微量孕激素(每天服用一次)(見上述藥物說明部分)以及每天4次服用20mg的多潘立酮。母親可能會因為藥物的快速開始而感到疲勞。如果母親使用Microgestin與多潘立酮至少30天,效果會更好。

後面的步驟與常規方案裡嬰兒出生以後的方案一致。

在這個誘導泌乳的方案中,作者提出,避孕藥和多潘立酮均已獲得美國兒科學會的批准,可用於母乳餵養的母親。


即使女性由於手術切除生殖器官或自然絕經,她仍然可以母乳餵養並提供乳汁。女性不需要子宮或卵巢即可進行母乳餵養。她所需要的只是乳房和垂體功能良好。這個方案需要母親停止激素替代療法,使用Provera 2.5或Prometrium 100 mg,同時使用多潘立酮(第1周每天4次,10mg/次,之後增加到20mg每日4次),堅持使用此組合直到乳房產生明顯變化。如果母親已自然絕經,推薦使用此組合2個月,乳房明顯變化後停止激素使用,堅持使用同劑量多潘立酮並開始使用電動雙邊吸奶器吸奶,至少每3小時吸一次,夜間至少1次,其餘步驟與常規方案裡嬰兒出生以後的方案一致。

本案例中的母親採用了將複方避孕藥換成單方孕激素的加速方案,開始服用多潘立酮,每日4次,劑量從10mg增加到20mg,她的飲食均衡。哺乳顧問是她的家庭醫生,開了葫蘆巴的處方,但在開始之後,有三周葫蘆巴是缺貨的。服藥開始後一周母親就感到了乳房變化,第二周擠奶時發現了分泌物,當然後來的乳汁產量並不一致,最初右側乳房乳汁分泌較多,一周以後乳量相似,母親沒有提出多潘立酮的不良反應。


方案開始兩個月後,媽媽成功餵養了5次,作為一個穆斯林媽媽,這個孩子猶如「親生」,這樣的哺乳過程,她感受到了幸福和滿意。


參考信息: 

1、Newman, J., & Goldfarb, L. (2002). The protocols for induced lactation: A guide for maximizing breastmilk production.  http://www.asklenore.info

2、Zainab AbdulHadi Al-Mohsen, Hasan Frookh Jamal. Induction of Lactation After Adoption in a Muslim Mother With History of Breast Cancer: A Case Study. Journal of Human Lactation. December 4, 2020

3、Johnson H M , Mitchell K B , Young M , et al. ABM Clinical Protocol #34: Breast Cancer and Breastfeeding[J]. Breastfeeding Medicine, 2020, 15(7).


在淘寶、京東、噹噹等各大平臺有售

書籍勘誤請聯繫王玥菲(微信號13681428391)

相關焦點

  • 如何成功母乳餵養之泌乳
    母乳餵養之 泌乳 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母乳餵養,因為母乳餵養對母嬰的好處是得到世界共識的(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所有嬰兒應該在出生後一個小時內進行母乳餵養,並在6個月內進行純母乳餵養,不添加水及其他任何液體和固體食物。同時繼續母乳餵養到孩子2歲及以上,並添加適當食物。)
  • 美德樂第十屆國際母乳餵養與泌乳學術會議舉辦
    母乳幹細胞還有極高的醫療價值,因為母乳幹細胞可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各種重要細胞,比如神經元細胞、肝細胞、胰腺細胞、心肌細胞、骨細胞等。隨著母乳幹細胞的研究進展,我們已經發現了母乳幹細胞與醫學臨床實踐的關聯。比如,哺乳期間某些特定幹細胞數量降低,推測與母乳餵養降低乳腺癌風險有關,早產的媽媽在產後某些特定幹細胞快速增加,有助於促進乳腺的補償性發育。
  • 美德樂第十三屆國際母乳餵養與泌乳學術論壇 母乳: 一兩值萬金
    · 預防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乳腺癌和卵巢癌等母親相關疾病  · 減少全球年度直接醫療保健費用達幾億至數十億美元  · 增加全球年度生產力達數千億美元  2018年3月22日至23日,美德樂第十三屆國際母乳餵養與泌乳學術論壇在法國舉行。
  • 美德樂關注泌乳機理,開展母乳餵養循證實踐
    會議邀請了西澳洲大學的 Leon Mitoulas 博士和美國拉什大學醫學中心的 Paula Meier 教授,從泌乳機理和臨床實踐的角度探討如何確保在院期間的純母乳餵養及早產兒的母乳餵養措施。 1.
  • ...母乳餵養周特別活動-1 您可能不知道的母乳餵養技巧,國際泌乳...
    兒童健康大講堂| 世界母乳餵養周特別活動-1 您可能不知道的母乳餵養技巧,國際泌乳顧問來教您!順利母乳餵養的關鍵點(正確的含乳姿勢和技巧)2. 母乳餵養的常見誤區和正確應對方法3. 解決哺乳中的常見困擾(乳房腫脹的合理應對)本期專家龔梅 主任護師,國際認證泌乳顧問(IBCLC), 母乳餵養媽媽、母乳餵養兒的奶奶。
  • 美德樂第十四屆國際母乳餵養與泌乳學術論壇 全球母乳餵養研究專家...
    美德樂第十四屆國際母乳餵養與泌乳學術論壇 全球母乳餵養研究專家共同呼籲:讓媽媽更自信地母乳餵養!西澳洲大學人類泌乳學研究小組成員Jacqueline Kent博士聚焦於正常母乳餵養模式的重要性。通過收集母親24小時泌乳信息,Kent博士收集到健康純母乳餵養嬰兒母乳餵養正常範圍的重要數據。
  • 世界母乳餵養周 | 母乳餵養,給寶寶100分的愛
    母乳是嬰兒最理想、最安全的天然食物,母乳餵養也越來越多的被年輕媽媽所接受。聽起來簡單的母乳餵養,實操起來卻讓有的新手媽媽「壓力山大」,尤其是剛開始的時候。掌握一些母乳餵養知識對促進母乳餵養有極大的促進作用,現在就一起來學習吧!
  • 世界母乳餵養周 | 我國純母乳餵養率僅2成,有很大進步空間
    2020年8月1日—7日是第29個世界母乳餵養周。今年的主題是——支持母乳餵養、守護健康地球。寓意倡導母乳餵養,減少母乳代用品的消費和使用,從而減少對地球資源的浪費和汙染。1、母乳餵養的優勢寶媽選擇放棄母乳餵養常見的原因有:回歸職場,沒時間哺餵;覺得奶量不夠且沒有營養,等。
  • 第8屆國際母乳餵養與泌乳學術會議四月召開
    >與泌乳學術會議 促進母乳餵養科學從基礎會議將匯集9位國際著名學術專家,演講專題覆蓋母乳餵養、人乳以及如何將相關研究和科學知識應用於日常臨床實踐。從會議創辦以來,國際母乳餵養與泌乳學術會議已經成為母乳餵養專家、兒科/新生兒科專家、助產士、泌乳顧問等各學科專業人士多專業相互交流的重要平臺。
  • 世界母乳餵養周 | 關注母乳餵養,守護寶寶健康
    ,主題為「支持母乳餵養,守護健康地球」,旨在呼籲社會各界更多關注母乳餵養,重視母乳餵養與環境保護和氣候變化之間的重要關聯,激勵大家通過支持母乳餵養來改善地球和人類的健康。2.母乳餵養對媽媽的好處母乳餵養可促進產後恢復。寶寶吸吮刺激催乳素產生的同時,也促進縮宮素的產生,可以促進惡露排出及子宮恢復,減少產婦產後出血的發生。降低媽媽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風險;有研究顯示,母乳餵養還可以降低媽媽將來絕經後骨質疏鬆、骨折的發生率。泌乳會幫助身體消耗脂肪,母乳餵養有利於產婦更好地控制體重,儘快恢復體型。
  • 母乳餵養難題知多少?媽媽生病能繼續母乳餵養嗎?
    [摘要]8月3日14:30-16:00,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主管護師、國際泌乳顧問周菲菲通過騰訊新聞APP為大家解答母乳餵養的各種難題。每年8月1日至7日是世界母乳餵養周,今年是第25個世界母乳餵養周,主題為:母乳餵養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8月3日14:30-16:00,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主管護師、國際泌乳顧問周菲菲通過騰訊新聞APP為大家解答母乳餵養的各種難題。
  • 國際泌乳顧問帶您走出母乳餵養四大誤區
    原標題:國際泌乳顧問帶您走出母乳餵養四大誤區   每年的8月1日-8月7日是世界母乳餵養周。眾所周知,母乳是上天賜給寶寶最好的食物,但是在堅持母乳餵養的道路上,很多媽媽卻總被各種聲音所左右,以致迷失方向。
  • 楊千嬅堅持哺乳 母乳餵養可降低乳腺癌患病機率
    多種研究表明,哪怕僅僅哺乳幾個月,患乳腺癌的機率會大大少於從未哺乳的婦女。與從未哺乳的婦女相比,哺乳期超過25個月的媽媽們患乳腺癌的機率要減少三分之一。而且,母乳餵養的女嬰今後患乳腺癌的機率也少於沒有吃到母乳的女嬰。哺乳還可預防卵巢癌、尿路感染和骨質疏鬆。3、哺乳是一種自然的計劃生育。
  • 美德樂第9屆國際母乳餵養與泌乳學術會議4月召開
    2013年於丹麥哥本哈根召開的美德樂第8屆國際母乳餵養與泌乳學術會議 美德樂第9屆國際母乳餵養和泌乳學術會議上,Kent將首次分享這些最新研究成果。她的研究證明,母乳餵養過程中沒有所謂的「常態」,也沒有嬰兒應該或必須滿足的哺乳模式或標準或正確方法。最新的研究揭示,每對母嬰的母乳餵養都是獨特的,而且哺乳期間會變化調整。從個體來看,差異是非常顯著的,但並不意味著母乳不足或者哺乳問題。
  • 4月國際泌乳支持研討會-推動母乳餵養需要更多專業人士
    4月17日,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主辦、懿英教育協辦的國際泌乳支持研討會在新華醫院舉行,以IBCLC理念和知識體系為引領,結合循證及臨床案例分析,圍繞著泌乳新知展開。參加本次研討會的是活躍在華人地區孕產護理領域一線的工作者,旨在釐清國內泌乳誤區、學習國際泌乳新知。
  • ...餵養周特別活動-1 您可能不知道的母乳餵養技巧,國際泌乳顧問來...
    兒童健康大講堂| 世界母乳餵養周特別活動-1 您可能不知道的母乳餵養技巧,國際泌乳顧問來教您!順利母乳餵養的關鍵點(正確的含乳姿勢和技巧)2. 母乳餵養的常見誤區和正確應對方法3. 解決哺乳中的常見困擾(乳房腫脹的合理應對)本期專家龔梅 主任護師,國際認證泌乳顧問(IBCLC), 母乳餵養媽媽、母乳餵養兒的奶奶。
  • 母乳餵養準備工作從孕期開始
    母乳餵養準備工作從孕期開始母乳餵養對子代的健康成長和母親的產後恢復均十分重要,對嬰兒和母親都是最好的選擇。絕大多數婦女都可以且應該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嬰兒,任何代乳品都無法替代母乳。成功的母乳餵養不僅需要健康的身體準備,還需要積極的心理準備。
  • 國際認證泌乳顧問葉豔:堅持母乳餵養的媽媽,你超級棒的!
    為了更好地照顧孩子,她完成第一個目標後索性辭職,在家繼續完成母乳餵養的目標,一直堅持到孩子2周歲的時候才離乳。  成為全職媽媽之前,葉豔是一名中藥師。母乳親餵經歷,讓葉豔深刻體會到母子之間骨肉相連的深厚感情。於是她開始活躍在貼吧、論壇中,與媽媽們分享母乳餵養心得。由於當時關於母乳餵養的資訊比較少,她經常要為媽媽們解答一些專業問題,她專業的醫學背景更加容易被媽媽們和其他家庭成員接受。
  • 母乳餵養多久最好 母乳餵養有這些好處
    很多產婦都選擇了母乳餵養的方式,覺得健康又安全,那麼對於母乳來說,母乳餵養多久最好呢?母乳餵養有哪些好處呢?相信大家非常想了解一下,下面就讓我們來好好看一下吧。母乳餵養多久最好母乳餵養時間,一般認為以6個月到2歲為佳。母乳餵養多久才好,也要根據乳母的身體狀況決定。
  • 母乳餵養真的可以降低患乳腺癌風險嗎?
    2020年8月1-7日是第29個世界母乳餵養周,主題是「支持母乳餵養,守護健康地球」,強調倡導和推進全社會支持母乳餵養,保障兒童健康,同時減少母乳代用品的消費和使用,從而減少相關生產和消費環節對地球資源的消耗和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