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九一八事變」以來,日本開始了罪惡和血腥的侵華戰爭。為了快速徵服中國,日本使用了很多滅絕人性的手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南京大屠殺」和「731部隊」。接下來,我們一起還原和揭露731部隊的真相。
所謂731部隊,公開名稱叫做「關東軍駐滿洲第731防疫給水部隊」,最早始建於1936年。表面看起來,這是一支負責「防疫」和「給水」的後勤保障部隊。實際上,它純粹就是一支秘密的生化武器和細菌武器的研發與生產單位,大範圍進行著令人髮指的活人體實驗。
這支部隊的駐址位於哈爾濱以南的平房鎮一帶,由石井四郎負責管理,隸屬於關東軍。
剛剛成立時,731部隊主要負責日軍的部隊防疫和疫苗研發工作,並不涉及人體實驗。但是,石井四郎不僅是一個野心勃勃的陰謀家,更是一個頑固死硬的軍國主義分子,他通過「諾門坎戰役」而成功證明了731部隊的價值。
作為關東軍,他們最主要的任務不是為了侵略中國,而是為了防備蘇聯。
由於各自的侵略本性和地緣衝突,日本和俄國在歷史上就曾經多次交戰,雙方互有勝敗。滿清末期,中國東北早先曾是俄國的勢力範圍,日本通過「日俄戰爭」才逐漸將勢力侵入到了東北地區。
但是,俄國並不就此甘心,於是開始在外蒙古扶持自己的代理人,繼續保持強大的軍事存在。到了1921年,俄國扶持外蒙古獨立,而日本在「九一八事變」後扶持了溥儀建立偽滿洲國。自此,俄國的「偽蒙古國」和日本的「偽滿洲國」開始相鄰,雙方在不少地段都發生了邊境糾紛。
從1935年起,日本關東軍開始以此為藉口,不斷在邊界地區尋釁滋事,藉機試探蘇聯和「偽蒙古國」的軍事實力。隨著挑釁的升級,日本和蘇聯都開始大舉陳兵,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一觸即發。
1939年5月,在新巴爾虎左旗境內的諾門坎一帶爆發了震驚全世界的局部戰爭,交戰雙方雖然表面是「偽滿洲國」和「偽蒙古國」,但實際參戰的部隊卻是日本和蘇聯。
日本認為,蘇聯面臨德國的強大壓力,根本無力顧及偏遠的遠東地區。因此,關東軍希望攻取諾門罕後侵入蘇聯,進而實現自己蓄謀已久的「北進計劃」。
想法是豐滿的,但現實卻是骨感的。史達林雖然在與希特勒的交鋒中處於守勢,但對付小小的日本卻是遊刃有餘。這場戰役很快就結束了,日本關東軍被蘇聯的機械化部隊打懵圈了,只得全線收縮。
不過,作為後勤補給的731部隊卻在此期間非常搶眼,石井四郎成功展現了自己的價值,得到了日本統帥部和關東軍的重視。在接受嘉獎的同時,731部隊被準許擴編,開始向細菌和生化研究的領域擴張。
擴編後,這支部隊的原名稱不變,兵力卻達到了3000人,開始秘密進行活人體實驗。這些被用作實驗的人,大都是中國的俘虜和平民,被稱為「馬路大」,日語就是「圓木」或者「樣本」的意思。
這些人被關入731部隊後,會按照不同的年齡、性別以及健康狀況進行分區關押,以便實驗時進行針對性的選擇。這些秘密實驗,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比如凍傷實驗、鼠疫實驗、細菌實驗等。
日軍專門花費巨資建立了凍傷研究室,實驗人體在寒冷情況下從生到死的症狀和過程。根據不同年齡和性別,記錄人體在零下十度、零下二十度、零下三十度、零下四十度等溫度下凍傷後到死亡的全過程。
鼠疫被認為是二十世紀最恐怖的瘟疫,日軍特意在731部隊建造了一批適合老鼠生存的房舍。從老鼠身上提取出大量的跳蚤,放入關押俘虜和平民的牢房中。活人被感染鼠疫後,日軍不僅會進行詳細的記錄,而且還會進行活體的解剖和研究,尋找可以治療鼠疫的疫苗用於自己的部隊。
研究人員將配製的各類細菌放置在特殊容器內,或者索性直接注射進俘虜的體內。活人在感染細菌後,會被提供足夠的飲食,以使細菌儘可能的長時間存活,便於進行詳細的研究,掌握第一手的資料和數據。
除了以上的實驗外,731部隊進行的活體實驗還有很多,比如燒傷、梅毒、血液、軀體等等。所有的這些活體實驗,都是破壞性的,被實驗者無一倖存都將死在實驗過程中。
對待每天堆積的屍體,731部隊一開始只是拉出去秘密掩埋。但是,隨著後期實驗的增多,越來越多的屍體已經無法處理,他們索性建立了焚屍爐,每天都會將中國人的屍體拉進去火化處理。
日本戰敗投降前後,為了銷毀自己滅絕人性和反人類的罪行,731部隊燒毀了整個基地和所有的文字資料。之後,歷屆日本政府都矢口否認曾經存在過這支秘密部隊。
直到近年來,面對國際社會的巨大壓力,日本政府才逐漸鬆口,首次承認了731部隊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