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死」的拜登,靠什麼拯救墜落中的美國?

2020-12-12 騰訊網

拜登勝選了。北京時間凌晨1點左右,美聯社(AP)宣布,拜登在賓夕法尼亞州以0.8%的優勢獲勝,拿下該州20張選舉人票,總票數超過270票。隨後,內華達州也宣布拜登在本州勝選,拿下6張選舉人票。目前,美國已有多家主流媒體宣布了拜登勝選的消息。

1973年1月3日,年僅30歲的拜登當選參議員,是美國歷史上第六年輕的參議員;2020年,77歲的拜登勝選,將成為美國歷史上最老的總統。

他的一生很坎坷。

《紐約時報》稱,拜登屢遭挫折的命運和過去四年「受傷的美國」相聯結起來了:「他提出了一個主流的民主黨議程,但吸引了許多選民的不是他的政策綱領,而是他的經歷。在首次參加競選的半個世紀後謀求美國的最高職位,拜登已處於自己職業生涯的晚期,作為一名候選人,他把自己遭受挫折、重新振奮的人生故事作為這個受了傷的國家的寓言,呈現給選民。

下面,是拜登為何以77歲高齡參選,並且能勝出的故事。

2017年8月11日,越來越多的美國人集中到美國維吉尼亞州夏洛茨維爾鎮,他們將在這裡舉辦一場集會。

這些人屬於三K黨、另類右翼等團體的白人至上主義者,他們在集會演講中,向唐納·川普與阿道夫·希特勒致敬,並稱,集會的目的是為了實現唐納·川普的承諾。

警方估計,這場集會吸引了數千人參加。反對者很快也來了,雙方爆發了激烈的衝突。一名示威者駕車衝進了和平抗議的人群;示威者還將反對者包圍,並與之發生衝突。最終,這場極右翼的集會,造成了數十人受傷,3人死亡。

2017年夏洛茨維爾鎮的極右翼集會

圖源:BBC中文

美國前任副總統拜登在媒體上看到了這場衝突。

「那一刻,我意識到,這是我一生中見過的,對美國的最大威脅,如果川普先生再次當選,這種場景將會再次發生,他將永遠改變這個國家的本質,我無法旁觀。」拜登說,他因此決定要參選2020年的美國總統。

2019年4月25日上午六點,美國前副總統拜登在Youtube上發布視頻,宣布將參加2020美國總統大選。

視頻中,他提及了這段經歷,並對川普做出了強烈批評。他說,歷史將會作出判斷,川普的第一個總統任期是「歷史中的一個反常時刻」。在接下來的總統競選當中,「令美國成其為美國的一切都將在存亡之間」。

在民主黨主要大佬桑德斯,沃倫等陸續參加競選後,喬·拜登,這位被稱作唯一能戰勝川普的男人終於加入了戰團。

拜登贏得黨內初選後,成為對抗川普的男人

圖源:獨立報

01

打不死的拜登

對於美國人來說,拜登一直給人接地氣、親民的印象。他不像小布希、甘迺迪一樣出生於政治世家,也不像柯林頓、歐巴馬一樣畢業於常青藤名校,更不像川普一樣是天生富豪,他是美國中產階級的典型代表。

拜登出生在賓夕法尼亞,10歲時,舉家搬到了德拉瓦州,大學就讀於雪城大學,攻讀歷史系與政治系雙學位。這所大學名氣無法與常青藤比肩,卻也是個美國政治家搖籃,培養出800多高官。

年輕時候的拜登

圖源:紐約時報

拜登的人生有過不少挫折。

小時候,他因口吃受到同學嘲笑,最終靠對著鏡子背誦長詩克服了語言障礙。在他首次當選參議員的幾周後,妻子和小女兒就在一次車禍中喪生,兩個兒子也嚴重受傷,他在同事和朋友的勸說下才最終決定到參議院上任。

拜登的從政經歷在歷任總統參選人中,除了老布希之外無人能及。

他30歲就當選聯邦參議員,是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參議員之一。在長達36年的參議員生涯中,拜登曾長期擔任參議院司法委員會主席,兩度擔任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

他曾在1988年和2008年兩次競選總統,但均未獲得黨內提名。

1988年,首次參選的拜登

圖源:紐約時報

2008年大選中,拜登退出黨內競爭後,成為歐巴馬的競選搭檔,最終成為美國副總統,並在4年後連任。長期的從政經歷讓拜登不僅建立了深厚的根基和廣泛的人脈,也積累了足夠的內政外交經驗。

陪歐巴馬度過8年時光後,外界認為拜登迎來距離總統寶座最近的時刻,即將實現夢想之前,噩夢又一次降臨到他身上。拜登愛子博·拜登於2013年患了腦癌。

在經過手術、放療、化療後,博·拜登在2015年逝世。兒子的離世給拜登很大的打擊,讓他退出了2016年總統大選。

兩次失去至親的經歷讓他比一般政客更懂得人間疾苦和家的溫暖,也更能夠得到選民們的同情與共鳴。再加上學歷背景一般和「好爸爸」的親民形象,使拜登更接地氣,也更受美國人的喜歡。

對外,拜登形象一直是完美的紳士,得體的穿著,克制的言辭讓他廣受歡迎。「71歲的他,額頭閃耀著光芒,就像從體育館歸來的祖父一樣,」2014年,《紐約客》歐逸文的一篇文章是如此讚揚他的風度。

相比激進的桑德斯,身為女性候選人的沃倫、哈裡斯,民主黨更希望拜登這樣溫和的「老白男「出戰,挑戰川普。

如果沃倫或桑德斯成為民主黨候選人,共和黨的所有派系都將迅速合併以及凝聚,瘋狂保衛川普。

在川普的不斷強化下,這兩位在共和黨選民的心目中已經和社會主義者劃上等號。

桑德斯強硬的社會主義路線已經廣為人知,而沃倫的富人稅計劃也讓華爾街心驚膽戰,他倆註定無法得到美國統治階層的支持。

桑德斯、拜登和沃倫(從左到右)

圖源:CNN

而根據CNBC的民調顯示,無論是民主黨中的極左派,還是共和黨中的極右派,都不會對拜登當總統有特別抗拒。CNN評論說,拜登之所以打不死,是因為他代表著民主黨的主流意見,所以無論怎樣,民主黨的選票最終還會回到他身上,事後初選的經歷也證實了這一語言。

「這就是大選,我將於川普對決,」去年10月,拜登在南卡羅來納州佛羅倫斯的市政廳前向美聯社發表講話,「川普最不想的就是面對我」。

02

黨內大佬的支持

2019年10月15晚上,俄亥俄州哥倫布市奧特本大學,CNN演播室,這裡正在進行2020大選民主黨初選的第四次辯論。臺中間從左至右,依次站立著民主黨領先的三員大將:桑德斯,拜登和沃倫。

喬·拜登身穿黑色西服,打著紅色領帶,與右邊的沃倫就全民醫保以及富人稅方案展開了激烈的辯論。

沃倫說,自己有詳細的方案,並且在歐巴馬政府期間幫助創建了消費者金融保護局,並與當時的副總統拜登有過交流。

這個時候,拜登突然發作了,他轉過頭來,用手掌指著沃倫,提高嗓門向她喊道,「那是我的成績,我相信大家會為此投我一票。」然後,他又狠狠補了一刀,「你的工作一塌糊塗(You did a hell of a job at your job)。」

突然失態的拜登

圖源:CNN

這是拜登競選中唯一失態的一次,即使之後大選辯論面對川普小丑式的挑釁戰術,拜登依然保持著冷靜,但黨內激烈的初選,讓他失去了紳士風度。

第一次初選辯論中,拜登就遭遇了窘境,當時,拜登日後的副手,加州參議員議員卡馬拉·哈裡斯攻擊拜登曾經支持號召種族隔離的議員,指責他是一個種族歧視者,這一指責直接讓拜登無言以對。第一次初選辯論後,拜登的民調就狂跌10多個百分點。

去年7月30日,在密西根州底特律市舉行的第二次辯論中,拜登再次被邊緣化,並被其他候選人集群攻擊,尤其是哈裡斯,一直執著於拜登之前的「劣跡」不放,這使得初選辯論完全成了拜登阻擊戰。由於拜登被群毆,桑德斯和沃倫成為了第二次初選辯論的主角,之後的民調,拜登的支持率將進一步下滑。

終於,在第四次辯論中,面臨著民調和競選資金雙雙下滑的困境,拜登忍耐不住了,對拜倫發動了人身攻擊,但這並沒有讓他挽回頹勢。

2020年2月3日,民主黨內第一場選戰在愛荷華州舉行。佛蒙特參議員桑德斯贏得了最多選票(26.5%),但由於黨團會議複雜的選舉規則,得票數第二的南本德市市長布蒂吉格獲得14張承諾代表(pledged delegates)票,比桑德斯的12票多兩票,拜登只拿到6張。

桑德斯和布蒂吉格以優勝者的姿態來到新罕布夏州,兩人的州內民調也一直保持領先。2月11日的新州初選,結果也與一周前如出一轍:桑德斯和布蒂吉格的得票數分列前兩位(四捨五入後,兩人獲得相同的承諾代表票,拜登這次僅僅獲得第五,甚至落後於沃倫和明尼蘇達州參議員克洛布。

當所有人都認為拜登大勢已去的時候,這位政壇老手卻發動了絕地反擊。在新州出票當晚,他直接飛到了非裔選民眾多的南卡羅來納州進行競選造勢,將南卡作為反擊的開始。

由於歐巴馬的關係,非裔選民佔60%的南卡一向被認為是拜登的鐵票倉。在南卡初選前三天的2月26日,命懸一線的拜登團隊獲得一劑強心針——民主黨黨內三號人物、眾議院多數黨黨鞭、黨內最高排位的黑人領袖、南卡聯邦眾議員克萊本(Jim Clyburn)宣布支持拜登競選美國總統。

拜登是歐巴馬的副手,兩人不僅是好搭檔,私交也很好。2016年歐巴馬就表示支持拜登參加總統選舉

圖源:紐約時報

2月29日,在高達61%的非裔選民壓倒性支持下,拜登以絕對優勢贏下了南卡初選,他贏下了該州所有46個縣,其48.7%的得票率比第二、三、四、五名的總和還多。相比之下,排名第二的桑德斯只獲得了14%的非裔選民的支持。

南卡初選後,拜登和桑德斯兩人並列,進入到3月3日的「超級星期二」決戰。在這一天,參選人將在15個州爭奪多達佔總數34.1%的1357張承諾代表票,包括美國人口前兩大州的加利福尼亞和德克薩斯都在這一天舉行初選。

值得一提的是,億萬富翁,前紐約市長布隆伯格也加入了超級星期二的選戰。在這之前,他自掏腰包投入兩億美元在媒體為自己造勢,這讓選戰更加複雜。

決戰前夕,民主黨內部達成一致,黨內政治機器運作起來,整合黨內溫和派力量,全力支持拜登。

3月1日早上,民主黨搬出前總統吉米·卡特與布蒂吉格吃早飯,告誡他要顧全大局,下午布蒂吉格宣布退選。3月2日,另一位前總統歐巴馬又給布蒂吉格打來電話,告訴他「有籌碼,就要儘量利用」,當天下午,這位民主黨新星就跑去為拜登站臺。

當天,克洛布也宣布退選並支持拜登,將明尼蘇達交了出去。緊接著,德州民主黨參選人貝託背書拜登,讓他穩贏德州。

這一天,多位歐巴馬資深白宮高層,包括他以前的幕僚長、駐聯合國大使等等宣布背書拜登。

全黨發出了強烈的信號:投拜登。

在眾多民主黨大佬的加持下,3月3日晚,拜登成為「超級星期二」最大贏家——他贏下了15個州和地區中的10個。

這其中不僅有他在選前民調便極高的一眾南方州,也有東北部新英格蘭地區的緬因州和麻薩諸塞州、中西部白人選民佔比高達85%的明尼蘇達州和西南部拉丁裔選民佔比極高的德克薩斯州。

「超級星期二」之後,民主黨內戰實際已經結束,布隆伯格和沃倫相繼中止競選,轉而支持拜登。

4月8日,繼續堅持了一個月之後,拜登最大的對手,苦苦支撐的桑德斯終於宣布退出競選。「在這個艱困的時刻,有些重要的事情需要我們所有人的投入,我的良心沒辦法容許我繼續為一場不能獲勝的選戰分散心力」,桑德斯在對家鄉佛蒙特州的支持者進行直播時說。

齊心協力扳倒川普成為民主黨內共識

圖源:USA Today

4月14日,他和拜登一起在拜登的網絡直播中露面。他對拜登說:「我們必須讓川普成為只任職一屆的總統,我們需要你入主白宮,我將盡我所能讓這成為現實。」

2020年8月18日,在民主黨代表大會上,拜登正式獲得提名。這個川普最害怕的對手終於殺了出來,與他展開最後的對決。

03

川普助攻拜登

2020年9月29日,美國總統大選首場辯論在俄亥俄州克利夫蘭登場。這場辯論如同本次大選的縮影,毫無理性,充滿了混亂和人身攻擊。

主持人華萊士多次試圖控制場面,不過白費力氣。兩名候選人你來我往互嗆,甚至出言不遜互相羞辱,這也使得他們難以明確陳述各自的觀點。

「你可以閉嘴嗎,老兄?這很沒有總統的樣子」,在針對最高法院議題的第一段辯論中頻頻被川普打斷後,惱火的拜登對川普這麼說。拜登把川普稱為「小丑」、「種族主義者」,並對川普說:「你是美國有史以來最糟糕的總統。」

「你能閉嘴嗎,老兄?」

圖源:網絡

就著川普的最大的軟肋——新冠疫情——拜登發動了攻擊,他指責因為川普無能導致了美國新冠大爆發,二十多萬人因此死亡。川普的回應則顯得蒼白無力,漏洞百出。他稱美國情況已經在好轉,並稱新冠疫苗很快就將問世。

頗為諷刺的是,辯論結束之後,川普就被確診新冠。

新冠疫情是川普的滑鐵盧,也是拜登獲勝的關鍵。

雖然拜登在2019年底就預言川普政府未能準備好應對下一場大流行,但那時,他和川普都不會料到新冠疫情對大選的影響是如此深遠。

在新冠疫情考驗下,川普的表現證明了自己是一位無法應對危機的總統。

每10天死於新冠的美國人,相當於美國軍隊在伊拉克和阿富汗19年戰爭中死亡總數。而據經濟學家戴威·卡特勒(David Cutler)和勞倫斯·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估計,新冠疫情在美國造成的經濟損失將達16萬億美元。

面對如此嚴重的疫情,川普幾乎是從一個錯誤走向另一個錯誤。

他不鼓勵戴口罩;政府從未推行過接觸者追蹤,錯過了隔離感染者和暴露者的機會;沒有充分保護療養院;其發布的建議是對問題的混淆而不是澄清,並把責任交給沒有準備好採取行動的州和地方。

川普的競選集會上,基本沒有人戴口罩;相比之下,為了防止疫情擴散,民主黨呼籲選民採用郵寄的方式投票

圖源:Vox

「它會消失,」川普在2月27日表示。「有一天,它會奇蹟般地消失。」他不停淡化疫情的威脅,嘲笑戴口罩的人,在9月29日的辯論中還嘲笑拜登戴著「特大號的口罩」。

為了經濟數字好看,他急切要求各州加速復工復產復學復市。這不僅加速美國社會分裂,也加速了疫情的蔓延速度,讓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疫情災區。

拜登顯然更尊重科學,他是戴口罩的模範,舉行競選集會必定遵從CDC指引,讓美國看到了另一種態度。

根據NPR10月份報導,拜登的競選團隊說,拜登贏得選舉後,「你會看到一種由科學和科學家驅動的方法」,與其讓「不同的州做不同的事情」,目標應該是讓所有的州都遵守同一套規則。

例如,拜登計劃將指示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提供具體指導,基於社區傳播的病毒程度,何時重開或關閉企業和學校,何時對集會規模施加限制,或何時需要全員居家等信息。

川普和美國頂級防疫專家福奇一直互看不順眼,他稱上臺第一件事要「炒掉」福奇,但拜登說,要和福奇一起「炒掉」川普

圖源:網絡

由於拜登還未上任,這種應對方式是否能控制疫情還未可知,但最少讓美國人見到了希望。

美國大選的歷史表明,美國處於嚴重危機時,選民將支持穩定、經驗更豐富並被認為更可靠的候選人,以領導這個國家。8年前的二戰前夕,美國選民對羅斯福總統戰勝大蕭條充滿信心,他連續三次當選美國總統。40年後,因未能處理好伊朗人質危機和美蘇冷戰,美國選民支持了共和黨候選人隆納·雷根,而不是民主黨時任總統吉米·卡特。

這一次,美國人同樣做出了理性的選擇。

這場大選實際上是對川普的一次信任投票,拜登拿到的不僅是自己支持者的選票,更多是那些討厭川普的票數。拜登採用了以靜制動的競選策略,讓川普盡情地表現,盡情地拉仇恨,盡情地將中間派推向自己一方。

無論川普怎麼表現,他的基本盤都會投他的票,從這種方式來說,他的集會幾乎對自己是沒有加分的。但另一方面,他的每一句不理智的話都會被媒體放大,把更多人推往拜登一側。民主的基本盤,尤其是少數族裔是以投票率低著稱的,希拉蕊在2016年就沒有辦法讓黑人出來投票,但川普推特上一句「white power」,就讓拜登多出了無數黑人選票。

拜登雖然勝選,2021年1月20日就職後,他面臨的是一個川普留下的爛攤子。新冠危機要解決,失業率要降低,種族衝突要緩和,更不用說盟國的各種不信任。

贏得大選只是第一步,治國必須俯首深耕。

相關焦點

  • 拜登1.9萬億美元的「美國拯救計劃」對市場意味著什麼?
    拜登1.9萬億美元的「美國拯救計劃」對市場意味著什麼?01發生了什麼?北京時間周五(1月15日)凌晨,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在演講中宣布了大規模刺激方案「美國拯救計劃」(American Rescue Plan)細節,該方案總規模達1.9萬億美元。
  • 川普拒不合作交接,拜登警告:美國會死更多人
    文\唏兮自美國2020年總統大選期間乃至之後的計票環節,美國新增新冠病毒確診人數出現了激增的情況,截至目前為止,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經超過1100萬例,更何況現在即將進入冬季,秋冬流感的爆發會導致美國疫情處於前所未有的危險。
  • 拜登的考卷:如何拯救美國塌陷的中產階級?
    來源:《財經》新媒體文 | 邵宇 陳達飛2020年美國大選選情逐漸明朗,拜登當選美國第46任總統是確定性事件。其執政的精神內核是帶領所有美國人「重拾美國的靈魂」,重建美國世界燈塔的地位,其潛臺詞是:從川普手中拯救美國。川普做對了什麼,又錯了什麼?
  • 川普丟的臉靠拜登撿?警惕美陰陽臉再打中國牌
    也有部分人會傾向於世界主義的觀點,認為講道德還是很重要的,因為單憑實力說話,對方不一定心悅誠服,因此後患無窮。我在這裡,想推薦一下美國著名學者、軟實力之父約瑟夫奈的書《強權者的道德》,奈在書中評估了二戰之後美國歷任總統在外交上的道德表現。
  • 拜登一聲咳嗽嚇壞美國人:要死了?還是得新冠了?
    據美國媒體12月15日報導,周一(12月14日),在選舉團投票結束後,喬·拜登發表簡短的勝利演講,但觀眾發現,演講時他的聲音沙啞、咳嗽不停、喉嚨不清,推特上頓時一片吵鬧:許多網友在問,「喬快死了嗎?還是得了新冠病毒?」
  • 當美國正在疫情中苦苦掙扎的時候,中國正在拯救世界
    文/行走斯圖卡最近美國有兩個護士出名了,其中一個是來自南達科他州的急診室護士喬迪·多林(Jodi Doering),她在推特上分享了一件讓她崩潰的事:在過去一段時間,有好幾個病人一直到去世前一刻,都認為他們不是死於新冠病毒,也不相信美國正在遭遇新冠疫情
  • 拜登能拯救美國嗎?日本學者道出實情,讓美國尷尬不已
    實際上,從白宮政府允許向拜登提供「總統每日簡報」開始,拜登入主白宮一事就已經向前邁進了一大步。而拜登也在積極地適應「美國總統」的身份,並公布了首批內閣成員名單。就在很多美國人將拜登當成美國未來四年的「救世主」時,日本學者卻毫不留情地道出實情:美國衰敗誰也救不了?拜登未上臺已尷尬!
  • 美國支配世界是一種錯覺,拜登無法恢復美國的主導地位,也不應該嘗試
    加美編譯,不代表本站立場。四年前,拜登準備離開副總統職位時,他在世界經濟論壇上表示,美國將繼續領導「自由的國際秩序」,並「履行我們作為不可或缺的國家的歷史責任」。接下來的幾年對拜登的承諾並不友好。川普拒絕讓美國扮演世界秩序維護者的角色,而是釋放「美國優先」的民族主義。
  • 美國大選塵埃落定,真正的「敵人」已然出現,拜登恐無力回天
    但拜登的上臺並不代表美國會恢復往日的「榮光」,「想讓美國再次偉大」拜登還需要面對一個更強大的敵人,而這個敵人不是美國政客臆想的中國與俄羅斯,而是美國自身的民主制度。
  • 誰來拯救美國?最新美民調:領先9%,2020大選 拜登勝算比川普大
    文/匯通網編輯:沁夢根據一項最新的美國民意調查,前副總統拜登目前領先現任總統川普9個百分點; 前副總統拜登是民主黨前三名總統參選人中領先川普最多的,此外,民主黨參議員桑德斯領先川普7個百分點,女參議員伊莉莎白·沃倫則領先川普5個百分點
  • 打了美國疫苗「變鱷魚」,考驗拜登時候到了
    然而近段時間美國疫苗多次被曝出負面消息,許多人接種後出現嚴重副作用,這給許多期盼美國疫苗的人潑了一盆冷水。更糟糕的是,美國疫苗還遭遇巴西總統和川普的反戈一擊,近日巴西總統博索納羅公開抨擊美國疫苗,表示打了美國疫苗「變鱷魚」,暗示接種美國藥企疫苗後可能出現嚴重副作用。
  • 臺灣「川粉」到美國在臺協會臉書留言攻擊拜登,連網紅都看不下去了!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美國總統選舉結果仍未出爐,但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所獲的選舉人票數已領先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臺灣中時新聞網等臺媒11月6日報導稱,這令遠在臺灣的川普粉絲「川粉」感到崩潰,他們在美國在臺協會(AIT)臉書下留言「垃圾民主黨」等攻擊拜登的談論。
  • 拜登政府對於美國邊境安全意味著什麼?
    早在2006年11月27日,拜登在南卡羅來納州哥倫比亞扶輪社會議的問答中,就有過邊境鷹派的立場。值得注意的是,拜登過去在移民問題上的記錄一直面臨批評。歐巴馬/拜登驅逐了300萬非法移民。川普政府在過去3年多的時間裡驅逐了不到100萬。當然,法庭爭鬥還將繼續。川普政府的一些舉措仍在司法程序中努力。
  • 拜登上任後,美國會改變嗎?
    拜登戰勝川普,從普選看不過是險勝,民主黨人和眾多民調機構事先期待和預料的一邊倒情況並未出現,而且美國眾議院的議席,共和黨不減反增。拜登贏得艱難,川普輸得不甘,後患又留下了。雖然拜登已經開始過渡程序,但川普依然在進行各種抵制反抗,他還會做什麼也許沒人知道,但他必定會做什麼幾乎無人懷疑。
  • 什麼是拜登的「中間路線」
    川普不停地發出噪音,拜登被動地被牽著走——這其實正是很多人對於目前兩人競選情況的總體印象。 尤其是拜登——在美國,拜登有一個不好聽的綽號叫「地下室總統」。為什麼呢?因為很多美國人覺得他的競選策略,就是躲在地下室裡,靜等川普犯錯,然後時間一到,就能自動當選總統。顯然,這個綽號是在嘲諷他在競選過程中,完全沒有佔據主導權。
  • 就任美國總統的首日,拜登有件大事要幹
    當天,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就任總統的首日,美國將重新加入《巴黎協定》,我將立即開始與全球其他國家合作,竭盡全力開展工作,包括就任總統100天內召集主要經濟體國家領導人,舉行氣候峰會等。」美國政府曾於2019年11月4日正式通知聯合國,要求退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根據規定,退出過程需1年時間。
  • 《速度與激情》:感謝美國再一次拯救全世界!網友:看睡著了
    其他什麼影評先不說,首先要感謝一下,感謝美國再一次拯救了全世界,感謝我再一次被別人給拯救了!然後再聊聊電影,毫無疑問這部電影你猜想的情節它有,你期待的亮點很遺憾沒有出現。《速度與激情:特別行動》繼承了美國好萊塢大片一貫的風格,那就是一個字「燃」, 激烈的追逐場景很刺激,打鬥場面也是拳拳到肉,爆炸特效也是十分驚險,特別是反派的摩託車也是科技感十足。
  • 宋魯鄭:拜登勝選,對中國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由於西方國家紛紛站在法國一邊,這位歷史老師的舉動、法國的舉動正是把整個西方和伊斯蘭世界拖進一場對抗中。這時候,美國和歐盟還有什麼資格再打人權牌?如果西方打著保護穆斯林的旗號向中國施壓,只怕不但沒有效果,還反而會引發自己國內民眾的反對。
  • 拜登誓言重建美國,對華態度如何重建?吃碗炒肝變不成親華派!
    雖然「炒肝」的梗讓一些人至今依然堅信拜登是個親華派,但實際只要頭腦稍微冷靜些就知道,指望靠79塊錢的一套「炒肝」套餐就能讓拜登為中國鞍前馬後,顯然是太過自以為是的幻想。拜登對中國的態度其實他自己就早有定論:「中國不是美國的盟友,但卻能成為美國的朋友。」
  • 這一次,拯救世界的不是美國英雄,是黃皮膚的中國人
    在美國人創作的漫威作品中,每當全球遇上不可戰勝的危機,總有美國英雄出場來拯救世界。在2020年,新冠病毒不知從何而來,在短短幾個月內席捲全球上百個國家,累計已經有超過15萬人確診感染,上千人死亡。但是,這一次漫威中的美國英雄沒有出現,沒有美國隊長,沒有鋼鐵俠,沒有蜘蛛俠,有的只是川普信誓旦旦地對外宣稱:「沒有人比我更懂病毒,這次病毒的死亡率不會超過1%,只是一個大號流感。」為了挽救瀕臨破裂的股市泡沫,川普將心思都放在了刺激經濟上。哪怕是疫情已經席捲全球,美國也是視而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