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疫情不止,在中國入學的留美大學生

2020-09-06 財新健康

導讀

大批留美學生在家門口開啟了留學生涯,被國內高校接收後,網課仍是教學主要部分,如何保障學生的課程體驗成為挑戰;教育部稱對留學生的各項保障政策正在研究制定當中

當地時間2020年8月25日,紐約大學(NYU)的學生在學院外面接受新冠肺炎病毒檢測。圖/人民視覺

文丨實習記者 王濟之 王怡然 記者 宿慧嫻

此時本該坐在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藝術學院的教室裡攻讀碩士學業裡的張思,對如今的留學生活「完全沒有了最初的期待」。學校多次拒絕她申請的「Defer(推遲入學)」,並給出在上海紐約大學入學的備選項。但即便在上海入學,網課依然是主要授課形式,「和在家差不多」。躊躇再三,秋季開學,張思還是決定呆在家裡。

家住北京的葉敏,則對能在家門口「留學」的安排很興奮。葉敏是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統計、經濟雙專業的本科三年級學生,按照康奈爾大學「Study Away項目」的安排,她已經報名了秋季在清華大學入學。在海外疫情肆虐之時能夠安穩地待在國內上學,葉敏和她的家人都鬆了一口氣。

秋季學期已經到來,全球大流行尚未平息,歐美等國疫情更是反覆不斷,留洋學子的跨國求學路障礙重重。在疫情「重災區」美國,康奈爾大學、紐約大學和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UIUC)等高校相繼與他國合作,支持留學生在生源所在國入學。在這一政策下,張思、葉敏和他們的同學們,在國內繼續著留學生活(參見「紐約大學3000餘中國留學生將上海入學 中美多所高校合作招生」「康奈爾中國留學生可申請清華北大臨時學習」)。

自3月起,新冠病毒在全球大範圍蔓延,歐美疫情肆虐,而英國和美國是中國學生的熱門留學國。一場疫情襲來,對留學生們來說,回國難,出國也難(參見「新冠阻隔留學路」「特稿|新冠疫情下的英國留學之旅」)。如今,不同於疫情趨緩的英國已逐步啟動複課,美國的新冠感染仍居高不下,留學形勢並不明朗。

不少美國高校早早就開始做準備。康奈爾大學國際事務副教務長Wendy Wolford對財新記者表示,從4月開始,就已經在同世界各國的高校商談合作安置留學生的政策。7月,上海紐約大學名譽校長俞立中也告訴財新記者,學校早就在考慮接收今年入學紐約大學的中國學生以及已經在國內的歷屆紐約大學中國學生。

……

(本文來自新聞原創付費閱讀網站「財新網」。如有意閱讀全文,可直接訂閱。謝謝!)

紐約大學3000餘中國留學生將上海入學 中美多所高校合作招生[2020-07-17]

全球疫情持續蔓延,留學生赴海外求學之路異常艱難。疫情「震中」美國多次調整留學生政策,更使得留美學生波折重重。針對中國留學生,包括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和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等多所美國高校調整秋季開學安排,採取與中國高校合作的形式,保證留學生順利開展學業。

7月17日,上海紐約大學官方確認,今年秋季,學校將根據紐約大學發布的「Go Local」學習模式,迎接來自紐約大學和紐約大學阿布達比分校的約2300名中國籍本科生和800名中國籍研究生。上海紐約大學除使用原有教學樓以外,還在附近租用了七層WeWork辦公空間,作為臨時擴展校園。

康奈爾中國留學生可申請清華北大臨時學習[2020-07-02]

新冠疫情之下,多國持續嚴控邊境人流。隨著2020年秋季學期開學日期臨近,如何安排無法拿到籤證或入境的國際學生,成為海外高校亟待解決的問題。美東時間6月30日,美國常青藤大學之一的康奈爾大學宣布,為國際生推出「遠程學習」計劃(Study away),來自中國內地、中國香港、歐盟、越南、韓國等地的國際學生秋季學期可以在當地指定大學暫時學習。

康奈爾大學校長Martha E. Pollack在公開信中表示,校方了解到許多國際學生因旅行限制和籤證處理的延遲無法在秋季按期返回學校,因此與全球十多所高校合作,國際學生將在這些本地大學學習生活,參加康奈爾的線上課程和本地學校的線下課程,集體住在學校宿舍,享受和本地大學學子一樣的校園設施。

擁有中國國籍或居住權的康奈爾學生可申請入讀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農業大學、首都師範大學、東華大學,香港永久居民可以申請在香港城市大學就讀。

特稿|新冠疫情下的英國留學之旅[2020-08-11]

「想感受歐洲的文化,想去看極光。」23歲的張琪琪對自己本將迎來的英國留學生涯充滿美好的想像,然而這一切被洶湧襲來的新冠疫情打破。在比較疫情形勢之後,她和家人決定放棄曼徹斯特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商科專業的錄取通知。

經歷了暑期的語言班網課後,羅丹對在線教學有些「心灰意冷」。網絡平臺不穩定、老師緩慢的上課進度,都讓她感到與想像中留學生涯的落差,花費近5萬元學費的語言班讓她覺得「白讀了」。得知將要入學的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秋季課程仍將採取在線教學後,她決定放棄今年入學,明年重新申請。

今年9月,英國學校將全面複課。然而,關於網課效果、學費調減的顧慮,籠罩著後疫情時代下的留學生群體。如張琪琪和羅丹一般,許多 「留洋夢」開始搖擺。

責編|任波

版面|劉登輝 王伯文

本文首發於財新網

我們堅持並尊重原創版權,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轉載授權、投稿及爆料請聯絡財新健康管理員

郵箱:denghuiliu@caixin.com

恰詢:caixinhealth@caixin.com

相關焦點

  • 中國留美學生的特殊開學季
    圖為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學院為中國留美學生開設的「跨文化交流」通識課。圖為因疫情無法赴美的中國留美學生在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學院報到入學。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學院黨委副書記王玉芬說,來到浙大的這批中國留美學生,會和浙大學生一樣享受到各類校園服務,浙大還為該批學生配備了教師和助教開展線下討論,並開設了中國近現代史、跨文化交流等通識課程。
  • 這一屆留學生 在中國「留美」
    趙楠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即使現在赴美航班更多更便利了,也會因為對當地疫情管控的顧慮而推遲啟程時間。  一定程度上,回不去的美國大學,為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爭取到了更多的時間和熱度。  中外合作項目增加  上海紐約大學的Go Local項目是為疫情定製的。
  • 留學生在中國「留美」 中外合作辦學或成最大贏家
    「疫情打亂了我的學習計劃。」原本應在今年秋天進入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就讀本科三年級的趙楠,為了躲避新冠肺炎疫情匆忙回到國內,接下來仍將因為疫情無法如期赴美國繼續學業。   他所在的學校定於9月30日開學,也已向學生發了通知,明確接下來的一個學期將全部以網課形式授課。趙楠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即使現在赴美航班更多更便利了,也會因為對當地疫情管控的顧慮而推遲啟程時間。
  • 這一屆留學生在中國「留美」,中外合作辦學成最大贏家?
    「疫情打亂了我的學習計劃。」原本應在今年秋天進入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就讀本科三年級的趙楠,為了躲避新冠肺炎疫情匆忙回到國內,接下來仍將因為疫情無法如期赴美國繼續學業。他所在的學校定於9月30日開學,也已向學生發了通知,明確接下來的一個學期將全部以網課形式授課。趙楠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即使現在赴美航班更多更便利了,也會因為對當地疫情管控的顧慮而推遲啟程時間。
  • 這一屆留學生在中國「留美」,中外合作辦學成最大贏家?
    「疫情打亂了我的學習計劃。」原本應在今年秋天進入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就讀本科三年級的趙楠,為了躲避新冠肺炎疫情匆忙回到國內,接下來仍將因為疫情無法如期赴美國繼續學業。他所在的學校定於9月30日開學,也已向學生發了通知,明確接下來的一個學期將全部以網課形式授課。趙楠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即使現在赴美航班更多更便利了,也會因為對當地疫情管控的顧慮而推遲啟程時間。
  • 記者手記:疫情之下,泰國人傾力關愛動物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曼谷4月24日電記者手記:疫情之下,泰國人傾力關愛動物新華社記者任芊正午的陽光強烈而刺眼,披著一頭棕色長髮的金妮聽到飼養員的招呼自動物園3月18日因新冠疫情而關閉以來,金妮第一次見到陌生人,一邊仔細地吃著水果冰磚,一邊歪著腦袋用兒童般的好奇眼光打量來訪的記者。綠山動物園園長阿塔蓬對記者說,動物園關閉之初,動物們似乎有些不習慣如此安靜的環境,好像在想以前總是熙熙攘攘來看它們的人都到哪裡去了。但隨著時間推移,動物們也變得怡然自得。「它們可以利用這一機會好好休息和放鬆,享受難得的清靜」。
  • 記者手記:疫情下的英國——「雲」端中醫別樣紅
    新華社倫敦4月6日電記者手記:疫情下的英國——「雲」端中醫別樣紅新華社記者於佳欣 桂濤打開聊天軟體,通過在線視頻或照片給病人看舌苔、察氣色、問症狀,然後配藥送藥……這成了當下不少英國中醫師的日常工作。「很少像現在這麼忙,關於新冠病毒治療的諮詢和問診量從疫情暴發初期的每天幾十個增加到現在的近百個,現在的中藥需求量是平時的5至10倍。」英國中醫論壇主席、英國中醫聯盟網創始人王天俊說。疫情在英國暴發後,英國中醫聯盟網幾十名有資質的中醫醫師在英國發起中醫抗疫援助活動。
  • 美媒:中國留美學生遭遇美新冠疫情和反華歧視雙重夾擊 不再流連準備回國
    中國小康網9月4日訊 老馬 自從疫情今年3月在美國爆發,到最近秋季新學期開始,中國留學生在美國的生活不斷經受衝擊:新冠疫情引發的經濟衰退和高失業率加劇了勞工市場的競爭,同時,美中關係也在急速下滑。這些因素影響留學生的未來規劃,離開美國逐漸成為他們最終可能做出的選擇。
  • 記者手記:日本熱盼中國遊客 文化體驗漸成風尚
    新華社東京2月6日電記者手記:日本熱盼中國遊客 文化體驗漸成風尚  新華社記者姜俏梅  隨著中國農曆新年來臨,日本街頭增添許多中國元素。此外,照顧到中國遊客的支付習慣,目前日本各大城市多數商場和藥妝店等都引進了支付寶、微信等支付方式。  據日本觀光廳統計,2018年赴日中國大陸遊客達838萬人次,比上年增加13.9%,創歷史最高紀錄。今年1月,日本進一步放寬對中國大學生和多次訪日人群的籤證申請條件。春節前夕加班趕籤證的日本駐中國大使館人員表示,今年中國遊客赴日籤證申請數量比上年增加了一至兩成。
  • 記者手記:別樣的世界衛生日
    新華社聯合國4月7日電記者手記:別樣的世界衛生日新華社記者王建剛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今年的世界衛生日註定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因為當下,在新冠疫情肆虐的所有地方,無數為人類健康與生命奮戰的一線醫護人員
  • 留學生看抗疫⑳|疫情下在美大學生就業陰影
    受疫情影響,許多行業都陷入停滯或轉為遠程辦公,隨之而來的收益降低則意味著公司需要考慮減薪或裁員,有些公司甚至在一段時期的停滯之後面臨運轉困難問題,更別提再招新人了。而對於今年五月畢業的中國留學生來講,他們的處境又更為尷尬。本身在美工作對於他們就是一段艱難旅途——既得靠實力找到工作又得靠運氣抽籤,突如其來的疫情讓這段旅途變得更加坎坷。
  • 疫情下留在中國的日本人,武漢的大學生幾乎都吃過他的咖喱
    島田先生說,「我所居住的武昌區聚集了來自中國各地的大學生,在咖喱店的免費日語教室和中日交流會上,我接觸到很多年輕人,他們很真誠,學習努力,也很善良,這是我喜歡武漢的原因之一。」丹子撥通家人的視頻電話,島爺爺就像看到家人一樣高興。2.
  • 記者手記:中國年俗進入更多英倫尋常人家
    新華社倫敦2月7日電記者手記:中國年俗進入更多英倫尋常人家新華社記者張代蕾今年春節,倫敦唐寧街10號英國首相府大門頭一次貼上春聯;攝政街不少商家照例把「中國紅」商品擺在櫥窗顯眼位置;幾大博物館的春節活動現場依舊人滿為患
  • 記者手記:敖德薩迎來久違的「幽默節」
    新華社烏克蘭敖德薩4月1日電記者手記:敖德薩迎來久違的「幽默節」新華社記者 陳俊鋒4月1日,烏克蘭南部港口城市敖德薩市數萬人遊走街頭,熱鬧非凡:人們夾道觀賞盛裝巡遊,為滑稽小品開懷大笑,在露天音樂會場聞歌起舞……這一天本是西方國家傳統的
  • 2020年疫情影響下中國留美學生現狀調查
    根據教育部的統計,2018年中國有60多萬中國學生出國留學,其中很大一部分選擇去美國留學。而年初的一場疫情,也讓數以萬計赴美留學的中國學生受到不同程度影響。鳳凰網教育發起2020年疫情影響下中國留美學生現狀調查問卷,以期了解留美學生所面臨的困難,呼籲各方關注並共同尋找解決方案。
  • 留美的中國學生比去年同比上升!
    疫情當前,很多事情,憑自己的判斷似乎都是錯的,因為疫情的現在,大家對疫情的信息和資源整合都是聽說的,看到的,但在自媒體橫行的現在,看到的也不一定是真相,不知道讀者們是否贊同。在調查列明的前五名赴美留學的國家中,中國是唯一人數同比去年留學生的數量有顯著上升的國家。
  • 【記者手記】越南河內大學生畢業季:相聚在文廟
    中國日報河內11月10日電(記者 王健) 2014年11月9日,星期天,筆者來到越南國家級名勝古蹟河內文廟,看到文廟圍牆外遊客人頭攢動,旅遊車沿著文廟前的國子監街魚貫而行,熱鬧非凡。筆者打探後得知,這些人絕大部分是來自河內各高校的學生,是利用星期天相約到文廟拍攝畢業照的。
  • 記者手記:貴州採訪心得
    原標題:記者手記:貴州採訪心得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夏樂):借二戰勝利七十周年之際,中國今年也開展了大量追憶歷史的工作。我們國際廣播電臺的一行人也因此去了貴州,目的是儘可能多的發掘關於1939年至1945年間在貴陽圖雲關幫助中國人民抗日的國際援華醫療隊的故事。
  • 留美學生籤證又「變臉」!中國留學生求學路多艱難?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8年5月24日,美國麻薩諸塞州,哈佛大學舉行畢業典禮。24歲的莉薩來自非洲,她所在的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在秋季學期只開設網課。根據籤證新規,她可能要被迫離開美國、回到自己的國家上網課,而她的國家又不具備可以支持網課的網絡環境。據統計,2018到2019學年,全美各高校國際留學生總數近110萬,其中近37萬為中國留學生,他們同樣受到巨大的影響。
  • 【記者手記】講好小康路上的「她故事」(一)
    桂雪英的女兒談起媽媽的辛酸經歷,哽咽到說不出話來;自稱「書讀得不多、普通話講得不好」的華嬤嬤,說起做泡菜來卻一臉堅定與自豪;曾樹英把當地農產品擺上貨架,露出發自內心的喜悅笑容;張海晶坐著輪椅,從兩側牆壁滿是自己畫作的走廊間悠然穿過……這些畫面都留在了我的腦海裡。採訪中,常常有笑也有淚,有悲也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