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大批留美學生在家門口開啟了留學生涯,被國內高校接收後,網課仍是教學主要部分,如何保障學生的課程體驗成為挑戰;教育部稱對留學生的各項保障政策正在研究制定當中
當地時間2020年8月25日,紐約大學(NYU)的學生在學院外面接受新冠肺炎病毒檢測。圖/人民視覺
文丨實習記者 王濟之 王怡然 記者 宿慧嫻
此時本該坐在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藝術學院的教室裡攻讀碩士學業裡的張思,對如今的留學生活「完全沒有了最初的期待」。學校多次拒絕她申請的「Defer(推遲入學)」,並給出在上海紐約大學入學的備選項。但即便在上海入學,網課依然是主要授課形式,「和在家差不多」。躊躇再三,秋季開學,張思還是決定呆在家裡。
家住北京的葉敏,則對能在家門口「留學」的安排很興奮。葉敏是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統計、經濟雙專業的本科三年級學生,按照康奈爾大學「Study Away項目」的安排,她已經報名了秋季在清華大學入學。在海外疫情肆虐之時能夠安穩地待在國內上學,葉敏和她的家人都鬆了一口氣。
秋季學期已經到來,全球大流行尚未平息,歐美等國疫情更是反覆不斷,留洋學子的跨國求學路障礙重重。在疫情「重災區」美國,康奈爾大學、紐約大學和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UIUC)等高校相繼與他國合作,支持留學生在生源所在國入學。在這一政策下,張思、葉敏和他們的同學們,在國內繼續著留學生活(參見「紐約大學3000餘中國留學生將上海入學 中美多所高校合作招生」「康奈爾中國留學生可申請清華北大臨時學習」)。
自3月起,新冠病毒在全球大範圍蔓延,歐美疫情肆虐,而英國和美國是中國學生的熱門留學國。一場疫情襲來,對留學生們來說,回國難,出國也難(參見「新冠阻隔留學路」「特稿|新冠疫情下的英國留學之旅」)。如今,不同於疫情趨緩的英國已逐步啟動複課,美國的新冠感染仍居高不下,留學形勢並不明朗。
不少美國高校早早就開始做準備。康奈爾大學國際事務副教務長Wendy Wolford對財新記者表示,從4月開始,就已經在同世界各國的高校商談合作安置留學生的政策。7月,上海紐約大學名譽校長俞立中也告訴財新記者,學校早就在考慮接收今年入學紐約大學的中國學生以及已經在國內的歷屆紐約大學中國學生。
……
(本文來自新聞原創付費閱讀網站「財新網」。如有意閱讀全文,可直接訂閱。謝謝!)
紐約大學3000餘中國留學生將上海入學 中美多所高校合作招生[2020-07-17]
全球疫情持續蔓延,留學生赴海外求學之路異常艱難。疫情「震中」美國多次調整留學生政策,更使得留美學生波折重重。針對中國留學生,包括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和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等多所美國高校調整秋季開學安排,採取與中國高校合作的形式,保證留學生順利開展學業。
7月17日,上海紐約大學官方確認,今年秋季,學校將根據紐約大學發布的「Go Local」學習模式,迎接來自紐約大學和紐約大學阿布達比分校的約2300名中國籍本科生和800名中國籍研究生。上海紐約大學除使用原有教學樓以外,還在附近租用了七層WeWork辦公空間,作為臨時擴展校園。
新冠疫情之下,多國持續嚴控邊境人流。隨著2020年秋季學期開學日期臨近,如何安排無法拿到籤證或入境的國際學生,成為海外高校亟待解決的問題。美東時間6月30日,美國常青藤大學之一的康奈爾大學宣布,為國際生推出「遠程學習」計劃(Study away),來自中國內地、中國香港、歐盟、越南、韓國等地的國際學生秋季學期可以在當地指定大學暫時學習。
康奈爾大學校長Martha E. Pollack在公開信中表示,校方了解到許多國際學生因旅行限制和籤證處理的延遲無法在秋季按期返回學校,因此與全球十多所高校合作,國際學生將在這些本地大學學習生活,參加康奈爾的線上課程和本地學校的線下課程,集體住在學校宿舍,享受和本地大學學子一樣的校園設施。
擁有中國國籍或居住權的康奈爾學生可申請入讀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農業大學、首都師範大學、東華大學,香港永久居民可以申請在香港城市大學就讀。
特稿|新冠疫情下的英國留學之旅[2020-08-11]
「想感受歐洲的文化,想去看極光。」23歲的張琪琪對自己本將迎來的英國留學生涯充滿美好的想像,然而這一切被洶湧襲來的新冠疫情打破。在比較疫情形勢之後,她和家人決定放棄曼徹斯特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商科專業的錄取通知。
經歷了暑期的語言班網課後,羅丹對在線教學有些「心灰意冷」。網絡平臺不穩定、老師緩慢的上課進度,都讓她感到與想像中留學生涯的落差,花費近5萬元學費的語言班讓她覺得「白讀了」。得知將要入學的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秋季課程仍將採取在線教學後,她決定放棄今年入學,明年重新申請。
今年9月,英國學校將全面複課。然而,關於網課效果、學費調減的顧慮,籠罩著後疫情時代下的留學生群體。如張琪琪和羅丹一般,許多 「留洋夢」開始搖擺。
責編|任波
版面|劉登輝 王伯文
本文首發於財新網
我們堅持並尊重原創版權,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轉載授權、投稿及爆料請聯絡財新健康管理員
郵箱:denghuiliu@caixin.com
恰詢:caixinhealth@caix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