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金加工生產車間裡,一排排藍色的機械手將四方形的鋁合金板與其他零部件焊接起來,然後排著隊被送往智能視覺系統檢測,最後入箱包裝,一張銷往美國的可升降電腦桌就完工了。
這個生產場景,以視頻形式展現在佛山市迪賽納科技有限公司今年7月在美國召開的經銷商大會上。這部「科幻大片」展示了迪賽納用於生產可升降電腦桌的智能化生產線,其中提到的「智能視覺識別和檢測技術」來自佛山締樂視覺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締樂視覺」)。
坐落於廣工大數控裝備協同創新研究院,締樂視覺是由三位廣東工業大學教授共同創立,專注於提供智能視覺檢測系統和方案,為工業機器人打造一雙「火眼金睛」。
裝上「眼睛」的機器人能夠「看到」複雜的情況,然後作出相應的判斷和操作。/受訪者供圖
有「眼」機器人檢測效率高
作為創新企業大軍的一員,締樂視覺為佛山製造業帶來了高精度智能視覺識別技術,幫助企業提高檢測效率及準確率。
締樂視覺總經理蔡念本身是廣工大教授,兩年前參與了許多視覺檢測技術的產學研項目。其中一個是為巨輪集團開發的輪轂模具缺陷自動檢測系統。「輪轂模具一套就幾十萬元,而且該模具應用於上萬個輪轂的生產中,如果出現缺陷,將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以往在實際生產檢測中,企業都是採用人工檢測,費時而且可能造成漏檢。蔡念帶領研發團隊基於機器視覺和機器學習方法設計了一套智能視覺檢測系統,代替肉眼檢測,準確率高達99%,大大提高檢測效率。
隨後,蔡念與兩名廣工大教授來到佛山,立志於將他們的研究成果進行產業化。蔡念表示,團隊選擇落戶佛山,是因為智能製造裝備在佛山具備良好的政策條件和產業需求。「佛山產業以傳統製造業為主,製造業企業引入智能視覺裝備,能夠提升檢測效率,保證產品質量。」
按照蔡念的解釋,智能視覺系統相當於給機器人裝上「眼睛」,讓機器人「看到」物體的色彩、位置、形狀和尺寸,然後作出相應的判斷和操作。視覺系統中植入的智能學習算法使得機器人擁有出色的辨識能力,即使外觀相近的物品依然能被快速準確地區分出來。
有了「火眼金睛」後,機器人不僅能夠辨別生產線上的零件是否漏放、重放或者錯放,還可以快速識別金屬、玻璃面板、外包裝盒上的字符,能夠「讀懂」包括中文、英文和韓文等多國語言。目前,締樂視覺自主研發的整套機器視覺解決方案,已廣泛應用於半導體金線鍵合視覺三維檢測儀尺寸檢測、3C電子、五金工件、紡織等行業。
助佛企提升效率穩定質量
在產品研發成功後,締樂視覺積極拓展佛山市場。在蔡念看來,佛山製造業對智能視覺系統的需求非常大。「在研究院裡,每天都有三四批人來參觀,每次都會有企業過來詢問我們的系統。」
今年3月,締樂視覺為佛山一家紡織龍頭企業開發了一套智能視覺檢測裝備——熱轉印標籤檢測裝備,用於檢測服裝上膠片類標籤的質量缺陷。
「以前1名工人每天要檢查上萬個標籤,極容易出現漏檢、錯檢的情況。」蔡念舉例說,智能視覺系統能夠辨識出汙點、變形、脫落、表面膠水、表面陰影等多種缺陷類型。經過初步測試,漏檢率已達到0%,錯檢率達到千分之一。
蔡念團隊也為迪賽納開發了一套視覺解決方案,以自動識別貨櫃號和車牌號碼。在該企業的生產車間裡,每天有幾百個箱子發往不同的國家,工人必須將發往同一個地區的貨物放到指定的貨櫃,然後由指定的貨車運走。如果搬運機器人有了「眼睛」,便可自動完成這個過程。
「例如,按照要求,發往洛杉磯的貨物必須放到1號貨櫃,由A 車運走; 而發往休斯頓的貨物必須放到2號貨櫃,由B車運走。搬運機器人裝上『眼睛』後,可識別貨櫃號以及貨車的車牌號碼,自動將發往洛杉磯的貨物運到1號貨櫃,再運往A車。」蔡念解釋說,這套視覺解決方案能夠給生產物流乃至整個物流行業帶來重大變革。
接下來,蔡念將帶著團隊開發景德鎮的市場,推廣智能視覺塗膠機,為日用陶瓷企業實現陶瓷底部的智能塗膠,使日常使用的陶瓷製品底部具有防滑、防割、消音的功能。「公司正在為幾家企業開發測試視覺智能方案,預計到8月底,訂單量將達到300萬元。」
文/佛山日報見習記者林嘉慧
編輯丨梁楚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