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炮兵某通信團團長周傳剛的辦公室裡,到處都是書。無論是厚厚的「大部頭」,還是幾十頁的小冊子,大多被他翻毛了邊,書中批註密密麻麻。
2013年5月,周傳剛從第二炮兵機關處長崗位調任通信團團長。臨行前,到一位領導辦公室辭行,周傳剛站在領導的書櫃前挪不動步:「從您這兒借幾本聯合作戰的書讀讀。」精挑細選,他捧著24本「兵書」走了。
「嗜書如命,求知若渴。」團政委萬晉這樣評價周傳剛。
有一年春節放假,別人都是走親訪友,周傳剛卻貓在國家圖書館裡,一待就是7天,記下8萬多字的讀書筆記。
從基層部隊調到二炮機關工作後,周傳剛報考了北京科技大學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專業博士研究生。白天忙工作,夜裡研學術,他結合本職工作研究的課題《部隊作戰信息化能力評估研究與實踐》被評為優秀論文。
博士畢業當年,周傳剛進入解放軍通信指揮學院軍事指揮學博士後工作站,成為第二炮兵機關首位博士後參謀、戰略飛彈部隊唯一的博士後團長。
在任命他當團長之前,上級領導專門徵求他的意見:「這個團是第二炮兵信息化建設的先鋒部隊,使命任務特殊、人員成分複雜,願不願意挑這副重擔?」周傳剛當場表態:「堅決服從,不負厚望。」
周傳剛當上團長後,先與全團官兵來了一次集體談心。他率先給自己立下規矩:「作為一團之長,我當守土盡責,絕不說空話、不耍花槍、不圖虛名。」
百端待舉,打仗為先。為立起戰鬥力標準,周傳剛帶領業務骨幹奮戰一個多月,繪就一張《團全面抓建概要圖》,包括「核心能力狀態」「戰鬥力等級申報」「年度工作統籌」「日常值班運轉數據分析」等12張圖表,將強軍目標細化到營連排班,落實到一人一崗。
在周傳剛眼中,只要關係「打仗」的事,分毫必究。一次戰鬥力等級評定,兩名機關股長、3名營連主官被評為「不及格」。黨委會上,周傳剛態度明確,5人均被免職。此事很快「捅」到上級機關,工作組一番調查,離開時帶走一份經驗,推廣了他們抓強軍目標在基層落地生根的做法。
前幾年,部隊建設加速發展,多型飛彈武器列裝,陣地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卻「一個型號一個樣」,難以形成整體作戰能力。官兵無奈地打比方說:「線有千萬條,就是不結『網』。」
官兵的話,像刺一樣扎著周傳剛的心窩:「咱搞的是信息化建設,打起仗來聯不上、用不了,那就是千古罪人!」
周傳剛帶領相關部門畫出多型飛彈陣地通信綜合服務職能「拓展圖」,編寫出《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設計規範》,對照打仗要求一條一條梳理,一項一項規範,逐漸統一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內容、規模、指標,「方言」變成「普通話」,部隊戰鬥力大幅提升。
有一年夏天,駐地遭遇泥石流災害,2000多名火箭兵聞令而動參與搶險救災,複雜的地理環境讓現場組織通信保障的周傳剛焦頭爛額。
完成任務回營後,他針對救災行動中60多處薄弱環節,多次深入調研,修訂完善上百份數據資料,規範了14種通信組織指揮關係、6類基本保障行動模塊,撰寫的《非戰爭軍事行動通信能力建設》在業內引起強烈反響。
周傳剛又將這些成果向作戰行動延伸,率先在全軍開展無線密碼通信實傳實用,實現了單電路語音指揮、窄信道數據指揮、大容量網上指揮、常態化聯合指揮「四級跳」,推動中國戰略飛彈部隊全域懾戰能力大幅提升。
去年8月,中國戰略飛彈部隊某作戰實驗室裡,全軍首屆聯合作戰指揮員培訓進入紅藍對抗演練階段。來自三軍精銳部隊的優秀指揮員展開激烈的對壘拼殺。擔任藍軍參謀長的周傳剛,運用「課目聯動」「回合升級」等模式,頻頻出手、招招「致命」,獲得了演練個人成績最高分。
有人找到周傳剛,探究「制勝秘笈」,卻在他床頭發現了20多本關於聯合作戰的書籍,還有一本10多萬字的讀書筆記,其中不乏戰爭模式的探索思考。深諳紅藍對抗之道的老教授陳昌明感慨地說:「一名通信團團長戰勝無數作戰旅長,真是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