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推進社區工作者職業體系建設的意見

2020-10-18 陸水湖畔

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省委辦公廳關於新時代加強和改進全省基層黨建工作的意見》和市委市政府《關於新時代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實施意見(試行)》等要求,進一步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現就推進社區工作者職業體系建設制定實施意見如下:

一、目標任務 

按照知識化、專業化、職業化的發展要求,把統一身份、 統一員額、統一招聘、統一使用、統一考核、統一待遇「六統一」作為社區管理體制改革的突破口,強化社區工作者職業體系建設,進一步提升社區工作者崗位吸引力,培養造就一支高素質的專業社區工作者隊伍,為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打好堅實基礎。

二、主要措施

(一)統一身份 

凡在社區工作的人員身份統一稱為社區工作者,取消社區「協理員」「網格員」等稱謂。每個社區設置專職社工崗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人社局)。社區工作者崗位分為五檔:①主職崗位:社區黨組織書記、居民委員會主任;②副職崗位:社區黨組織副書記、居民委員會副主任;③委員崗位:社區黨組織、居民委員會委員;④專職社工崗位:從事社區工作的專職社工;一般崗位:不在上述崗位工作的其他社區工作者,主要指原「協理員」「網格員」(責任單位:各街道辦)

(二)統一員額。

社區「兩委」班子成員,根據需要,嚴格按5-9人標準配備;專職社工每個社區配備1人;一般崗位社區工作者人數原則上按網格數配備。社區工作者總數由社區申報,街道審核,報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審定,並報市委組織部備案。超配人員不納入職業體系建設範籌,由相關街道辦自行消化,在2022年底之前全部完成消化任務。(責任單位:各街道辦、市民政局、市人社局)

實行三個層級的人員分工負責制。第一層級為組織領導層,由社區主職擔任,負責抓班子帶隊伍,主持社區全面工作,統籌協調社區各項事務,督辦社區重難點工作。第二層級為工作協調層,由社區副職人員組成,負責分管社區各項具體工作,對下下沉到窗口、片區和網格,牽頭抓落實,對上反饋上報工作,實行一崗多責,負責窗口和網格管理。第三層級為工作落實層,分為窗口服務崗和外勤工作崗。每個社區設置 1-3個綜合窗口,窗口服務人員實行「全科」式服務,負責為居民提供事務諮詢辦理。外勤工作崗主要負責街巷巡查、入戶走訪等基層治理工作,收集數據、報送信息、化解矛盾、處置問題、服務群眾。(責任單位:各街道辦、蒲紡工業園區)

(三)統一招聘。

1.實行「逢進必考」制度。嚴格實行「逢進必考、選聘分離」。社區主職崗位、副職崗位、委員崗位人員依法依規由選舉產生(責任單位:各街道辦)。專職社工採取公開招聘方式進行(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人社局)一般崗位社區工作者採取選聘制,每三年為一個聘期,期滿後由市人社局、市民政局統一組織重新招聘,採取公開招錄、逢進必考的方式擇優聘用,由街道辦事處與其籤訂勞動服務合同,報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備案;上一聘期內年度考核達2次「優秀」等次的,可免試參加續聘;出現「不稱職」等次的,原則上下一聘期不再續聘(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各街道辦)。市直部門、街道辦事處不得自行招聘工作人員派駐社區。社區工作者出現缺額或特殊情況需增加的,由社區申報,街道辦事處採取購買服務的方式解決(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各街道辦)

2.探索專業化、職業化建設路徑。鼓勵社區工作者參加職業資格考試,對獲得初級、中級社會職業資格的,優先推薦進入社區「兩委」班子,並按政策給予職業津貼。(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各街道辦) 

(四)統一使用。

1.明確管理使用權限。社區黨組織負責社區工作者的日常管理和使用;街道辦事處負責人事、檔案和調整交流、考核等;市民政局、市人社局負責業務指導。其他市直部門不再直接管理使用社區工作者。社區工作者調整任用由所在街道辦事處黨委研究決定,跨街道人員調整報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審定。(責任單位:各街道辦、市人社局、市民政局) 

2.打通晉升通道。鼓勵和推薦優秀的社區工作者參加上一層級崗位的選聘(選舉、選錄),打通社區工作者崗位職務晉升通道。凡取得助理社會工作師和社會工作師的社區一般崗位工作人員,可優先招聘為專職社工(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優秀專職社工,可優先推薦為社區「兩委」班子候選人預備人選(責任單位:各街道辦);加大選拔優秀社區書記、主任進入事業單位、公務員隊伍力度(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各街道辦)。

3.強化教育培訓。每年採取駐點培訓、外出學習考察等方式,對社區工作者進行全覆蓋培訓,不斷提升社區工作者綜合素質和履職能力。市直相關職能部門、街道辦事處做好社區工作者的常態化業務培訓。社區要加強對社區工作人員的教育和輪崗鍛鍊。(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各街道辦)  

4.建立退出機制。社區「兩委」班子每五年一屆,屆滿後在新一屆的「兩委」選舉中落選者,退出社區工作崗位(責任單位:各街道辦)。從大中專畢業生中新招錄的專職專業社工,3年內未取得助理社會工作師的,退出專職社工崗位(責任單位:市民政局)社區一般崗位人員,三年聘用期滿後聘用合同自行終止;聘期內,工作不上心、不履職、不稱職者,街道社區有權在聘期內予以解聘或辭退(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各街道辦)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社區工作者,按照法定程序勸退、辭退或者開除。①連續兩年年度考核不合格;②嚴重違反社區工作規章制度,給居民利益造成重大損害;③因違法違紀被開除黨籍或被判刑;④無故曠工一年內累計超過三十天;⑤由於能力有限或其他原因,無法勝任工作等情形的;⑥其他街道認定可列入不稱職情形的(責任單位:各街道辦、市人社局、市民政局)  

(五)統一考核。

1.各街道辦事處結合自身實際制定社區工作者考核辦法,考核結果作為社區工作者續聘、解聘、績效獎罰、崗位晉升的重要依據,考核結果報市委組織部、市民政局備案。原則上,考核分為優秀、稱職、基本稱職、不稱職四個等次,優秀比例控制在30%以內(責任單位:各街道辦)。取消市直各部門對社區進行的單項業務考評和排名,需考核的工作納入街道辦事處年度綜合考核內容一併組織實施(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  

2.推進崗位目標管理制,街道辦事處要根據崗位要求,統一制訂社區工作者崗位職責,並通過支部主題黨日、社區公開欄向全體黨員、居民公開,接受監督。(責任單位:各街道辦) 

3.加強對社區工作者的日常考核,採取日晨會、填寫工作周記、專項工作檢查、考勤等方式進行,社區工作者日常考核結果納入年度綜合考核指標體系。(責任單位:各街道辦) 

(六)統一待遇。

1.規範工作報酬。社區工作者工作報酬分主職崗位、副職崗位、委員崗位、專職社工崗位、一般崗位五個等級。按照不低於上年度本地城鎮職工平均工資標準逐年核定社區主職幹部工作報酬,形成動態調整、逐年遞增機制。上年度本地城鎮職工平均工資標準統計數據出臺前,工作報酬標準保持不變。副職崗位、委員崗位、專職社工崗位和一般社區工作者崗位工作報酬分別按照主職崗位的80%、75%、70%、50%確定。退出(含解聘、勸退、辭退或者開除)社區工作崗位的人員,自退崗次月起停發工作報酬。(責任單位:各街道辦) 

2.強化績效考核。社區工作者工作報酬由基本報酬、績效報酬兩部分構成。基本報酬佔85%,按月發放;績效報效佔15%,根據年度考核結果一次性發放。(責任單位:各街道辦)  

3.落實職業津貼。社區工作者取得專業從職資格的,發放職業津貼。職業津貼按助理社會工作師(初級)每人每月補貼標準為 100 元、社會工作師(中級)每人每月補貼標準為200元落實,職業津貼從取得證書且在崗的當月起計發。(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各街道辦) 

4.建立社保制度。社區已退養的工作人員退養金按原渠道執行。在崗人員統一辦理城鎮職工社會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退出社區工作崗位的人員,社區不再承擔相關的保險費用。(責任單位:各街道辦) 

5.完善經費保障。社區主職、副職、委員崗人員工作報酬由市、街道、社區按比例分別予以保障,市財政承擔50%,街道社區共同承擔50%。專職社工工作報酬全額納入財政預算。一般崗位工作人員工作保酬在保持原有籌措渠道不變的情況下,市財政另承擔其工作保酬的50%。(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各街道辦) 

三、組織保障

1.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城市基層黨建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牽頭抓總、統籌協調。各相關單位部門要根據本方案,認真落實「六統一」要求。各街道辦事處要負起推進「六統一」工作的主責,按照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加強分類指導,及時研究解決推進「六統一」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財政局、市委編辦、各街道辦) 

2.強化宣傳發動。做好社區工作人員的思想教育和引導工作,積極宣傳推行「六統一」的主要內容及意義,引導社區工作人員牢固樹立危機意識,主動順應改革潮流,積極履行工作職責,不斷提升專業能力。(責任單位:各街道辦)  

3.注重探索創新。各相關單位要善於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圍繞社工崗設置招聘、社區工作者教育培訓、績效考核、退出機制等進行大膽探索實踐,不斷總結提升,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易學習、可複製、能推廣的社區工作者職業體系建設經驗。(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財政局、市委編辦、各街道辦)

相關焦點

  • 江蘇鎮江市京口區:用心打造新時代社區工作者職業體系建設的「京口...
    一、初心構圖——背景與動因 1、新時代治國理政大格局催生社區工作者職業體系建設。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加強社區治理體系建設,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意見》要求「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江蘇省委組織部《關於全面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意見(試行)》要求「推行社區工作者職業化管理」。
  • 鎮江市京口區探索社區工作者職業體系建設
    「社區工作者是社區治理和服務的主力軍,他們的服務質效直接關係到居民的滿意度和獲得感。」京口區委書記殷敏說。京口區近年來在「雙全」社工、城市基層黨建、居民共治共享等方面進行了創新與探索,出臺社區工作者職業體系建設「1+6」系列文件,構建了由社區工作者員額管理、招聘轉聘及人事檔案管理、職業培訓、「全科+全能」社工考聘、崗位職責和績效考核、「3崗18級」職業薪酬體系構成的「職業體系建設鏈條」,形成「六有六化」社區工作者職業體系建設工作格局,社區治理和服務居民的質效得到較大提升。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鎮江打造社區(村)工作者職業體系「新模式」
    2018年底,鎮江市潤州區出臺了社區(村)工作者職業體系「1+5」文件,構設社區(村)工作者職業藍圖。兩年來,潤州區按照文件要求,積極穩妥地推進社區(村)工作者職業體系建設,取得了初步成效和階段性成果。
  • 加強城市社區專職工作者隊伍建設提升社區治理能力新聞發布會
    吉林省政府新聞辦於2020年5月12日上午9時召開加強城市社區專職工作者隊伍建設提升社區治理能力新聞發布會,省民政廳副廳長相瑛出席解讀《關於進一步夯實社會治理基礎提升城市社區治理能力的若干意見》和《關於進一步加強全省城市社區專職工作者隊伍建設的意見》有關情況,省民政廳基層政權和社區治理處處長袁金洪一同出席並回答了記者提問。
  • 社工時事 | 關於加強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加快推進社會工作發展的意見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省委十四屆歷次全會精神,進一步創新社會治理,激發社會活力,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現就加強我省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加快推進社會工作發展,提出如下意見。(一)指導思想。
  • 呼和浩特市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順利開考
    呼和浩特新聞網6月22日訊 據《呼和浩特日報》報導(記者 雲靜)6月21日,2020年呼和浩特市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筆試順利開考,本次公開招聘考試共設置社區工作者崗位1000個,6269名考生參加考試,設7個考點、209個考場。
  • 《關於推進天津市區級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的實施意見》解讀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10日訊 日前,《關於推進天津市區級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的實施意見》出臺。天津市文化廣播影視局負責同志就《意見》進行了解讀。  為全面貫徹十九大精神,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有效整合公共文化資源、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效能、促進優質資源向基層傾斜和延伸,豐富群眾性文化活動,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根據文化部等五部委《關於推進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的指導意見》(文公共發〔2016〕38號),結合我市工作實際,市文化廣播影視局、市新聞出版局、市體育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聯合制定了《關於推進天津市區級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的實施意見
  • 2020年南昌縣招聘社區工作者46人公告
    江西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江西華圖招聘信息:2020年南昌縣招聘社區工作者46人公告,報名時間:,請考生多加關注。更多關於2020招聘,江西南昌招聘,社區工作者,南昌事業單位考試的內容,請關注(江西事業單位考試頻道/江西人事考試網)!加入官方交流群(
  • 切實推進科研評價體系建設
    2020年2月18日,教育部、科技部聯合印發了《關於規範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 渭南市教育局關於加強教師培訓體系建設的意見
    恢復窄屏  渭南市教育局關於加強教師培訓體系建設的意見 索引號 016024605
  • 山東省教育廳關於推進職業院校混合所有制辦學的指導意見
    按照《教育部 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整省推進提質培優建設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的意見》(魯政發〔2020〕3號)「2020年,出臺指導意見,深化職業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要求,在前期充分調研、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我廳組織起草了《關於推進職業院校混合所有制辦學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現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公眾可以通過發送信函或電子郵件的方式提出反饋意見。
  • 關於加強中等職業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意見
    教育部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於加強中等職業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意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各計劃單列市教育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人事、勞動保障)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人事局、勞動保障局:為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
  • 司法部有關負責同志就《關於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建設的意見》答...
    司法部有關負責同志就《關於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建設的意見》答記者問 原標題:   新華網北京9月4日電(記者 王佳寧)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關於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決策部署,加快構建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
  • 關於推進交通強省建設的意見
    各市委、市人民政府,省委各部門,省直各單位,各人民團體:現將《關於推進交通強省建設的意見》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中共江西省委         江西省人民政府      2020年11月18日     關於推進交通強省建設的意見為更好發揮交通先行引領作用,推動交通強省建設,根據中央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意見。
  • 昆明晉寧區推進城鄉社會治理生態、和諧、美麗村(社區)建設三年行動
    近期,晉寧區委、區政府制定印發《關於深入推進城鄉社會治理實施生態、和諧、美麗村(社區)建設三年行動(2020—2022年)的指導意見》,計劃用三年的時間,通過深入實施「12885」工程(以黨建為引領,以做強鄉鎮(街道)、做優村(社區)為基礎,深入推進城鄉社會治理,實施生態、和諧、美麗村(社區)建設三年行動。
  • 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推進適度普惠型兒童福利制度建設的意見...
    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推進適度普惠型兒童福利制度建設的意見杭政辦函〔2015〕174號  各區、縣(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單位:   為進一步促進我市兒童福利事業發展,推進適度普惠型兒童福利制度建設,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孤兒保障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10〕54號)、《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快發展孤兒和困境兒童福利事業的意見》(浙政辦發〔2011〕60號)等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經市政府同意,特提出如下意見。
  • 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實施意見
    甘政辦發〔2016〕49號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70號)精神,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健全完善符合我省實際的分級診療制度,經省政府同意,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 教育部關於推進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的指導意見
    教育部關於推進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的指導意見教職成〔2011〕9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  為全面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關於到2020年形成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和增強職業教育吸引力的要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探索系統培養技能型人才制度,增強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能力,現就推進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 珠海民政信息(第91期)市民政局加快推進社區治理標準化體系建設
    健全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夯實標準化建設基礎。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完善基層治理政策體系,全力打造城鄉社區治理「珠海模式」。不斷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完善社區公共服務體系,優化黨群服務中心空間設置,推進城鄉社區議事協商和農村社區重大事項決策「四議兩公開」,推動群眾工作微信群全覆蓋,建立訴求收集、解決、回應機制,到2021年底基本形成重心向下、資源整合、智慧互聯、一體協作的最具合力基層社會治理體系,為實現社區治理的標準化、規範化打基礎。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實踐,推動標準化建設進程。
  • #濟南發布# 濟南:建立1+247工作體系 推進濟南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建設
    9月18日,從濟南市委市政府新聞發布會獲悉,8月24日,濟南市人民政府正式發布了《關於提質培優建設濟南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實施方案》(濟政發〔2020〕10號),標誌著我市職教創新發展高地建設已吹響了衝鋒號,發出了動員令,這是我市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市的一項重大歷史性事件。濟南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蘇旭勇就《關於提質培優建設濟南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實施方案》有關情況進行了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