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若英導演的《後來的我們》上映了,電影中的三首歌唱哭了很多人。
五月天的《後來的我們》,「後來的我們,依然走著,只是不再並肩了」。
田馥甄的《愛了很久的朋友》,「最痛苦的分手,總有快樂的理由」。
陳奕迅的《我們》,「我最大的遺憾,就是你的遺憾與我有關」。
每一首歌都動人心弦,每一句歌詞都唱到人心深處。
但我覺得陳奕迅的另一句歌詞才是真正地道破了這部電影隱藏的殘酷的愛情真相。那就是他唱的《紅玫瑰》,裡面的那句「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林見清和方小曉分手多年,他們互相是對方得不到的人,所以他們都有「騷動」。
在飛機上重逢的時候,林見清明明已經有妻有子,但還是忍不住主動和方小曉打招呼,去關心她,並且把自己的房間騰一半給她。
林見清無疑是騷動的,他是一個有家室的人,卻跟前女友躺在一張床上,一起回憶青春,回憶愛情,甚至回憶當年的性愛。
方小曉也是騷動的,她在知道林見清有家室之後跑了出去,但是後來呢,林見清追出去之後,他們一路從河堤聊到了車裡,她跟林見清說「我一直愛你」。
她甚至拉著林見清的手往酒店跑,如果不是因為半路遇見林見清的同事,被誤會成小三,他們是不是就回到酒店做了點什麼。
還幸虧有這個誤會,像兜頭的一盆冷水,澆醒了方小曉的「騷動」,不然她就真成了小三。
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在電影中也是一再被驗證的。
林見清和方小曉在一起之前,林見清單戀方小曉,方小曉是被偏愛的那個,所以她有恃無恐。她為自己物色北京戶口、有錢有房的男朋友,一邊和別人談著戀愛,一邊卻又享受著林見清對她的好。
而在林見清的婚姻裡,他恐怕也是被偏愛的那個,隻身在外,妻子會打電話來關心他,會唆使兒子幫忙查崗。但林見清呢,瞞著妻子和兒子,心安理得的跟前任在一起,孤男寡女共處一室,甚至向方小曉表白「我也很想你」,這不是一個已婚男人,一個孩子的父親該做的事。
愛情是個很複雜的東西,得不到的時候心心念念,得到了的卻又不知珍惜。
就如林見清問方小曉,如果當時我們沒有分手呢,方小曉說那我們之後也會分手。林見清說如果當時不管不顧的結婚了,方小曉答那我們已經離婚很多年了。
因為這就是愛情的殘酷真相,我們最後沒有在一起,不算得到,所以我們懷念,我們騷動。
但如果當時在一起了,結婚了,得到了彼此,那我們很有可能不會珍惜,還是會分手,會離婚。
在愛情裡,太多人看不清自己的心,才會有「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有恃無恐」的殘酷真相。
如果方小曉和林見清都能一直保持本心,懂得珍惜,逃脫這樣的定律,那本可以是一個很美好的結局。
你們說是不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