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做家長的在孩子進入青春期後,最擔心的就是「早戀」這個問題了。這個時期的孩子幼稚衝動,為了「愛情」可能什麼事都做得出來,難免讓父母提心弔膽。
去年年底,這樣一則事件引起了廣大網友們的討論——15歲男孩帶12歲女孩私奔,兩個人乘坐高鐵出走。這一對「情侶」是在打遊戲的時候認識的,在一次又一次的「並肩作戰」中互相產生了好感,慢慢地就在一起了。另外,女孩與父母的關係不好,總是吵架,於是她就想暫時「逃離」父母,男孩作為男友,自然是支持她的想法、願意帶她出走的。
還好兩個未成年人乘坐高鐵,還是引起了乘務員們的注意,加上女孩的父母因為女兒不見了,也報了警。在與警方的對話中,男孩稱自己願意打工養活女孩:「我打工每個月有1800元的收入,掙錢之後全都可以交給她。」
最後,警方讓專業人士給他倆做了心理諮詢後,就將他們送回各自的家庭。這件事在網絡醞釀發酵,很快就上了熱搜,多數網友看後的表示「有被甜到」:「被這個男孩的真誠打工了,果然少男少女之間的感情都很純真簡單。」
但也有一些網友覺得他們這樣的行為太衝動,太幼稚,不值得提倡,年少時的孩子戀愛單純,這麼想很正常,要是以後長大了還能這樣想,那才是真男人。
少男少女們在青春期確實會在衝動與感情的驅使下做出各種突然的決定,那麼父母該如何應對青春期時的孩子呢?
耐心
不管在哪裡,耐心都是解決問題最有利的方式。青春期的孩子,衝動、暴躁、叛逆,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不希望父母總是約束自己的行為。父母在面對這樣的他們時就要多一份耐心,嘗試理解他們的想法,不要總是訓斥他們。這很有可能會讓他們變得更加叛逆、不服管教。
包容
前面已經說到,父母最擔心的就是孩子的「早戀」問題了。兩個人感情正好,就可能因為「戀情」導致成績下滑,或者偷嘗禁果,這些後果不是中學生可以明白理解的。但父母在發現他們有「早戀」的苗頭後,最好不要竭力阻止,這就可能會起到反作用,讓「情侶」間的感情急速升溫。
父母可以嘗試著放下怒氣,與子女交談,了解他們在「戀愛期」的感受,做他們的知心姐姐、知心哥哥。同時小心教育他們不要過界,以免年紀輕輕就鬧出「下一代」。這樣的話,子女也容易對父母敞開心扉,「失戀」後還可以依靠父母度過難熬的時光,回歸原本的生活。
文中男孩與女孩的故事雖然讓很多網友都覺得美好,但也不應該大肆宣揚這種觀點——在網友眼中的甜蜜美好,在父母看來卻是毒藥——兩個未成年的孩子離家出走後如果沒有被找到,那他們會經歷什麼沒有人會知道,若是吃不了苦就各自回家還算好的,但一去不返,那他們腳下的道路會有多難走,非親歷者不能體會,兩個家庭也會因此變得無寧日。
今日話題:你如何評價15歲男孩帶12歲女孩私奔這件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