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在《羋月傳》裡宣太后懷嬴芾時,本來遭到嬴稷與大臣的強烈反對,但是宣太后決意要將其生下,稱嬴稷一個人活在世上沒有兄弟會孤單。嬴芾出生以後,義渠君本想將他帶回大草原,後來遭到宣太后的勸說,稱讓他留在秦國日後可繼承王位。
拜孫儷主演《羋月傳》宣傳,被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太后的羋八子走進大眾視線。羋八子和宣太后是對同一個女人的稱呼。
在歷史上,宣太后確實是位了不起的女性,她的一生可謂跌宕起伏,充滿傳奇。
她出身於楚國世家羋氏,嫁給了秦國國君秦惠文王,因被冊封為八子,所以被稱為羋八子。「八子」是秦國後宮中的妃嬪稱號,秦國後宮妃嬪分八級: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八子只是一個地位比較靠下的宮妃名號,可見這位「羋八子」在丈夫秦惠文王在世的時候地位並不高,也談不上多麼得寵,不過她倒是為惠文王生了三個兒子,這也說明她還是比較得丈夫喜歡的。
三個兒子分別是贏稷,贏芾,贏悝,不過在《羋月傳》裡贏芾、贏悝成了她和義渠王的兒子。不過史書只記載她與義渠王生有兩子,具體名字不知。
我們還是先來了解這位羋八子的個人奮鬥史吧。從她的奮鬥史裡我們也能明白她為何能對情夫痛下殺手?
本來在後宮,她有兒子傍身,日子也不會太差。惠文王死後,惠文后兒子贏蕩即位為王,即秦武王。惠文后容不得羋八子,把她的心肝寶貝兒子嬴稷送到燕國去當了人質。如果真的一成不變,就沒有後來的宣太后了。
歷史總是充滿變數,那個尚「武」的秦武王喜歡炫耀自己的武力。一次,在手下武士慫恿下比賽扛鼎。可惜他的運氣實在太差,竟然被沉重的青銅大鼎砸斷脛骨,結果一命歸西。
秦武王在位僅僅四年,並沒有留下兒子繼承王位。於是,選誰為秦王擺在了惠文后的面前。
她肯定不願讓公子稷回來接王位,她更中意比較好控制的公子壯,於是權力鬥爭由此開始。
而羋八子的同母異父弟弟魏冉,早在秦惠文王時期就已經在秦國任職,這時挺身而出,和姐姐以及在背後撐腰的燕趙兩國一起,擁立自己的外甥公子稷為王。
經過長達三年的「季君之亂」,魏冉所代表的公子稷一方最後勝出,成為秦昭襄王。倒黴的公子壯、惠文后以及其他惠文王的王子們,都被魏冉殺得乾乾淨淨。
公元前306年,公子稷登基,是為秦昭王,其母羋八子成為太后,即宣太后。秦昭王當時年僅18歲,且又在燕國待了多年,對秦國政務難免有些生疏。宣太后自然而然承擔起輔政的責任,掌握了秦國的朝政實權。
羋八子在王位爭奪中,明智地創立了將軍一職並由弟弟魏冉擔任,宣太后掌權後,立即將自己的近親加官晉爵:拜魏冉為相國,封為穰侯;封同父弟弟羋戎為華陽君;封兩個親生兒子,公子悝為涇陽君,公子芾為高陵君。這四位君侯各個手握重權,勢力龐大,被稱為「秦國四貴」。
宣太后很認可商鞅變法,她繼續推行商鞅留下的治國政策,並不斷向外擴張,秦國勢力不斷壯大。公元前288年,秦昭王自稱西帝,尊齊國國君為東帝。這一舉動等於向其他諸侯國宣告,秦昭王已經是半個天下的君王。這其中有宣太后的功勞。
她執掌秦國大政三十餘年,為秦國開疆拓土,可謂一個極其彪悍、潑辣的女政治家。
可她也是一個風華正茂的女人,擁有無上權力也難掩寂寞空虛。不過,不得不承認,宣太后是個出色而大膽的女政治家,她公然納情夫也是為國家考慮,這一點在她跟義渠王私通的事情上就可以看出。
義渠王是匈奴的領袖,秦惠文王在世時,義渠歸附秦國,儘管已經臣服秦國,但老是不安分,時刻威脅秦國北部的安寧。秦昭王繼位不久,義渠王代表匈奴前來恭賀,叛逆之心流露無疑。
宣太后覺得這個匈奴人在欺負秦國新君,也難怪他想欺負秦昭王,一個因為昭王年輕,二來當時義渠國勢很盛,勢力已經可以跟秦國抗衡,如果不加以遏制,將來必成大患。對於這樣一個國家,強攻並不是上上之策,弄不好會兩敗俱傷,如此便會給其他諸侯國可乘之機。百般思索之下,宣太后選擇了美人計,用自己做籌碼,換得秦國的長久安泰。
就這樣,宣太后用自己美貌成功俘虜了義渠王,以一國太后的身份,使他成了自己的情夫,義渠王自然戾氣大減,叛亂的心思也就少了。秦國穩定了後方,可以放手處理和關東諸國的關係。
不過,宣太后私通義渠王似乎也不全是出於政治目的,她年紀輕輕便守寡,她也需要從男人那裡尋找感情寄託,幾十年相處,她對義渠王有感情不用懷疑,並且還為他生了兩個兒子。
但是宣太后是個十分理智的人,她總是能分得清什麼是政治,什麼是感情。經過三十年的準備,秦國已經足夠強大,該出手了。
於是,公元前272年,宣太后將情夫誘到甘泉宮去「度假」,然後就在甘泉宮殺了這個交往了30年的情夫。義渠王前腳被殺,秦昭王后腳就派兵攻打義渠,消滅了秦國在北方最強勁的敵人,順勢拿下隴西、上郡、北地,為秦國統一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很多人關心那兩個兒子怎麼樣了?對不起,偏偏史書沒記載。
長大後,公子悝為涇陽君,公子芾為高陵君,個個有領地有權力,並稱為秦朝四貴,後來秦昭王採納範雎建議,削弱他們權力,他們應該是自然去世。
歷史上對於兩個兒子後來的情況沒有相關記載,對其下落通常有兩個猜測:
一是隨著義渠王一同離世,宣太后為絕後患,沒有使二子活下來。憑她果斷狠辣的性格,也是有可能的,雖然他們是她的兒子,可是萬一他們反抗秦國,也是長子秦昭王的麻煩。
二是兩個孩子早年就夭折了,兩個兒子的離世,讓她對義渠王動起手來更無顧慮。
具體真相如何,只有有待歷史考證。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