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編導等傳媒類藝考專業發展迅速,招生院校也不斷增加。隨之相伴的是,市場上的培訓機構也多了起來,根據媒體報導,這些培訓機構整體亂象叢生,正規機構相對比較少。
值得注意的是,傳媒類藝考專業對於文化課的要求越來越高。近兩年來,教育部對特殊類型招生錄取更嚴格規範,特別是要求逐步提高對考生文化課成績的錄取要求。中國傳媒大學的播音與主持藝術、戲劇影視導演、影視攝影與製作等各專業從去年起就在錄取時綜合考察考生文化成績與專業成績,按照二者綜合成績從高到低進行錄取。編導等專業對文化知識要求更高,高考成績需達到一本線以上。
這種背景下,仍有一些無良藝考培訓機構為了謀取巨額的商業利益,顛覆專業課和文化課之間的關係。根據21世紀教育研究院專家介紹,播音編導表演等藝考專業屬於速成專業,在所有藝術類專業中屬於亞藝術,並不需要像美術等專業長年累月學習,一般學習基礎班、提高班、衝刺班三期就可以了,前後投入時間在三個月左右最為合理。而有些機構為什麼針對傳媒類藝考專業開設長達半年甚至七八個月的長期班呢?原因無非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這些機構是把商業利益放在首位,拉長藝術類專業培訓時間,自然就可以多收取學費、住宿費等名目繁多的費用,以此降低這些機構的房租、人力等成本費用,而這樣做是以違背專業規律為前提,以犧牲考生的文化課學習為前提。
其次,這些機構和個別文化課輔導機構利益捆綁,狼狽為奸。有些舉辦藝術類長期班的藝考培訓機構,號稱開設文化課,其實這是一個幌子。以北京為例,北京藝考培訓機構學員來自全國各地,藝術培訓機構的文化課培訓不可能兼顧全國的文化課教學大綱,因為全國各地的文化課教材和高考考卷是不一而足的,有些機構雖然和一些文化課機構合作,在周末時間培訓文化課,表面上看實現了文化課和專業課的兼顧,實際上這些文化課機構只是為了忽悠這些學員到其機構繼續繳費上課,並不會真正按照教學大綱正常講授文化課內容,而是一味作秀,課程含金量非常低,耽誤了考生寶貴的高三時間,這一點對於全國的藝考家長一般都是不知道實情的,需要格外注意,謹防上當。位於中國傳媒大學西校區內的中藝縱橫是全國最好的編導藝考機構,根據公開報導,2019年藝考,5名中藝縱橫學員進入中國傳媒大學專業前10名,3名中藝縱橫學員進入北京電影學院專業前10名。而在2020年中國傳媒大學4月底公布的最新藝考成績中,僅僅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文學一個專業,在全國共招生35人的情況下,中藝縱橫學員獨斬17張,創造全國之最。根據中藝縱橫藝術教育機構的經驗,編導類專業全稱班控制在10周左右是比較合理的!
最後,一些機構開設傳媒藝考長期班,師資力量無法保證,甚至拿一些低年級的大學生濫竽充數,降低了教學質量。最後,即便專業能取得合格證,大多數長期班的學員也輸在了文化課上。實際上,高校招生,考官關注考生的潛質,而不是考生已經學到什麼樣的水平。展現出能夠成為合格主持人的潛力,考官就會給你打高分。因此,沒必要學的過深,我們 要了解考官最希望我們展現的是什麼,這些內容根本不需要長時間的集訓學習,關鍵是授課老師知不知道考官的思路和學校的標準。傳媒類藝考專業學習特點是在老師的正確指導下做大量練習,需要一個沉澱、消化、提高的過程,才能達到量變到質變。因此,暑期基礎集訓、十一提高、十一月強化集訓、考前衝刺是最佳方案。每次集訓後必須給考生留出自我消化、練習的時間,才能達到培訓的效果。
據了解,傳媒類藝考培訓學校開設長期班的藝考機構已經寥若晨星,但是還是有個別無良機構鋌而走險,既不尊重專業學習規律,也傷害了大多數考生的切身利益,不少考生最終竹籃打水一場空,即便專業課過關,最終也不能順利升入理想的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