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熱搜】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很多人平時下班回家吃完晚飯之後,都很喜歡跟家人一起去逛超市,購買一些生活用品。對於一些自己租房子在外面住的年輕人來說,更是會利用周末到超市進行大採購一番才行,要是碰到超市裡面有促銷活動,那是非常划算的事。
而說到打折的東西,就不得不提到超市裡幾乎全年都在打折的商品——牛奶。很多人會發現,每次去超市牛奶區買牛奶的時候,都能看到一些品牌的牛奶箱上掛著「買一送一」的標籤,就連一些酸奶也是。為什麼超市中經常出現「買一送一」的活動?這背後又隱藏著什麼樣的奧秘呢?
激發消費者「購買慾」
擴大企業市場份額
「以前一直以為這些打折牛奶是快過期的那種,可是看了日期才知道其實還有一段時間才過期,而且促銷的都是一些有名的牌子,反正孩子每天都要喝,所以我覺得還挺划算的。」剛買完兩箱牛奶的市民徐女士說。
如今,在市面上的牛奶品牌很多,競爭也相對激烈,為了提高自己品牌的知名度,不少公司會選擇採取相應的措施來讓更多的人購買本公司的東西,達到擴大市場份額的商業目的,而打折促銷的方式無疑是常用且有效的方式之一。
「平時偶爾會喝喝牛奶,因為牛奶比較有營養,一般遇到超市裡搞活動,牛奶半價銷售或者買一贈一的時候就會多買一些回去囤著,同樣的價格可以買兩份,何樂而不為呢。」市民吳女士告訴記者。
實際上,大部分消費者會有「佔小便宜」的想法,購買牛奶一般就是衝著優惠去的。因此,牛奶公司以「買一送一」的方式來吸引消費者購買自己品牌的牛奶,長此以往就能形成一個良好的消費循環。
「通過『買一送一』活動,我們發現能夠有效增強消費者對我們品牌的消費欲望,提升我們公司品牌的知名度,從而擴大市場佔有率,畢竟這價格說起來也是相當便宜的。」嘉興一家牛奶企業相關負責人說。
降低銷售成本
減少商品庫存積壓
眾所周知,牛奶的保質期不長,屬於易發腐易變質的食品,而超市的商品流動特別大,進貨品類也特別多,所以這些牛奶必須要在保質期之前賣出去,這時牛奶公司會通知經銷商調回即將過期的牛奶。
「如果經銷商真的把這些快要過期的牛奶給退回去,那麼牛奶公司的損失就大了,不僅沒過期的牛奶沒賣出去,還有過了期的牛奶,所以還不如做些活動。」相關行業內專家說,將這些快要過期的牛奶利用「買一送一」的活動快速地賣出去,不僅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公司的虧損,還能為公司帶來一些利潤。
當然,為了降低成本,牛奶公司也會給予經銷商一定的費用補貼。商家往往將新鮮的牛奶與快要過期的牛奶捆綁銷售,從而達到促銷牛奶的目的。這樣不但能夠把一起拿的積壓的庫存給清理掉不少,還能夠推廣牛奶的品牌。
「大部分常溫純牛奶的保質期都比較短,又是乳製品企業的核心產品,產能較大。一旦銷售走軟,就可能造成渠道積壓,影響企業業績和運營。」嘉興一牛奶經銷商說,依靠費用補貼做一些促銷活動,無論是銷售成本,還是庫存積壓的壓力都能得到明顯的緩解。
不過這種情況也有例外,有的時候超市裡面積存貨特別多,為了清空倉庫進行資金周轉時,還會將禮盒裝的牛奶擺放在收銀臺旁邊的展銷位置。
「一般牛奶的保質期也就是6個月左右,而在牛奶保質期到了4個月之後,還沒有銷售出去,那麼這種牛奶就變成了一種促銷商品。」嘉興一家超市經理告訴記者,在超市裡面賣牛奶的利潤十分微薄,但是銷售量特別大,所以超市有時會選擇做一些牛奶的營銷活動來增加人流量,從而進一步帶動超市裡其他產品的銷量,提升自己的利潤。
【趣味經濟學】
超市經常有牛奶「買一送一」的活動可以用「捆綁銷售」的經濟學原理來解釋。「捆綁銷售」是指將兩種產品捆綁起來銷售的銷售和定價方式。純粹的「捆綁銷售」是只有一種價格,消費者必須同時購買兩種產品。混合搭售則是一種菜單式銷售,企業既提供「捆綁銷售」的選擇,也提供單獨購買其中某種商品的選擇。
不是所有的企業產品和服務都能隨意地「捆綁」在一起。「捆綁銷售」要達到「1 1gt;2」的效果取決於兩種商品的協調和相互促進,而不存在難以協調的矛盾。捆綁後的商品單價相對來說比單件要便宜一些,這樣在產品品質、功能都差不多的情況下,就會使本來打算購買相似產品的消費者轉而購買該產品,而本來打算買單件該產品的消費者增加了購買量,從而使商家達到提高市場佔有率、增加銷售量的目的。
文中的牛奶企業、經銷商與超市共同開展「買一送一」的活動實際上就是「捆綁銷售」概念中的一種形式,即共生營銷。它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品牌或公司在促銷過程中進行合作,從而擴大它們的影響力,它作為一種跨行業和跨品牌的新型營銷方式,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企業重視和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