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詞應該是最近幾年才興起來的,至少也是最近幾年才被如此廣泛傳播的;我記得在學生年代很少會聽聞這兩個詞,大多是師長告訴我們什麼是不可以做的,告訴我們應該做些什麼,記憶中沒有人告訴我某件事充斥著負能量,也沒有人要求去傳遞正能量。
為什麼要寫這樣一篇文章呢?源於瀏覽資訊的時候看到過一篇小學生的作文上被老師批註傳遞正能量,在這裡並不討論和評論這件事的其他細節和情形,僅僅只是談談自己對正負能量的一些想法,辯證討論,贊同與否,諸君鈞鑑。
正能量
首先就是正能量這個詞了,我並不想細究這個詞的來源,只是單論這個詞;從字面上來看這個詞象徵著積極,樂觀,向上的情懷,有勇敢,勇氣的意味,是正面的,積極的生活態度;傳遞正能量則是向他人,向社會傳遞這樣一種積極的,樂觀的,正面的觀念,促進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相處。
負能量
顧名思義,即與正能量相對,一般多指代消極的情緒,還有很多的諸如仇視社會,破壞規則,極端主義情緒等負面的,與主流價值觀相悖的也都可以歸於此類。並且在社會生活中此類情緒或多或少都有存在,而我們也都有意或是無意的傳遞過此類情緒,比如遇到老人摔倒是扶還是不扶這一問題。
小學生與正能量
我不知道諸君是否認同傳遞正能量應該從小抓起,我自己是認同的;但是我並不能認同刻意的去對學生,特別是小學生強調傳遞正能量,而是應該引導孩子分辨對與錯,正能量負能量太過於空泛,我認為並不適合去強調傳遞正能量,當孩子能分清對錯,明辨是非那不正是在傳遞正能量嗎?相反刻意的對孩子強調傳遞正能量並不能為孩子樹立這樣的觀念。小學生對社會,對世界的認知是極其有限的,不用拿諸如網絡發達,接觸渠道多樣來說事;在孩子有限的認知中保持童真,積極努力的學習生活態度,活潑可愛的樣子,無憂無慮的開懷笑靨本身就是在向外界傳遞著正能量,我覺得真的沒必要刻意的強調。
相反,刻意的對一個孩子強調傳遞正能量反而會引起孩子內心最為本質的困惑,在他們有限的認知中不會去想怎樣才是傳遞正能量,什麼又是傳遞了負能量;他們能想到的大多是我是不是什麼地方做錯了,或是做得不好,但當他們回顧一周卻發現自己無法找到這個錯誤的時候大概率會將自己封閉起來,小心翼翼的觀察周邊,一有風吹草動便會草木皆兵,變得極度敏感;同時,我認為雖然生活無法真正做到黑白分明,但有些事卻是非黑即白的,而對一個孩子強調傳遞正能量這一行為本身就是很負能量的。
怎樣傳遞正能量
怎樣傳遞正能量?怎樣才算傳遞正能量?我覺得並不需要刻意的去追求正能量,過猶不及本身就很負能量。身體力行的做好自己,積極樂觀的面對生活,可以偶爾埋怨一下生活的艱辛,但也要擁有面對它的勇氣。
對待身邊的人和事抱有基本的禮貌和善意,給予他人一個微笑,一份尊重,待人以誠,助人於困,將自己積極的生活態度展現在他人面前。沒有必要刻意的去做一些高尚的事,發表高尚的言論;也不必刻意的去追求所謂的正能量,本末倒置的做法並不可取。
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環境,環境也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但只要我們有樂觀積極的心態則必然可以為社會傳遞更多的正能量;但當我們開始刻意的去追求所謂的正能量的那一刻開始我們所傳遞的就不再是正能量了。
古人云君子和而不同,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著自己的思想和理念,堅持做好自己,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而有時候己所欲亦勿施於人,我們應當約束自己的言行,而少在思想上指責,施教於他人,做好自己才能更好地傳遞社會正能量,切勿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