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張單程票,生老病死是常態,我們每個人都會衰老,最終的歸宿都是一樣的,所以對於死亡這件事,我們要有一個科學的認識,不用懼怕,但是當真正面對的時候,當自己的親人離去時,心情還是很沉重的,甚至會留下遺憾。
人體並非各個部位組織都在同一時間死亡,而是一個進展的過程,生命終結之前,是會有徵兆的,若是能抓住最後的機會,留意老人身上的異常表現,彼此或許都能少留點遺憾。
生命即將進入倒計時前,老人的身體會發涼,尤其是手腳異常的冰涼,此時,體內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的速度已經很慢了,身體供血的能力在下降,就會失去血液的供給,隨著時間的推移,整個身體會慢慢發涼。
意識開始模糊,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地,也記不清身邊的人都是誰,自己想說些什麼,但說不清楚,即便說出來了,別人也很難聽懂,需要猜測。
還會嗜睡,接近於一個休眠的狀態,很難醒來,說明身體各方面機能已經快消失殆盡了,也有的老人會在睡夢中安靜地離開。
這些都是異常的表現,也有些老人在即將離去前,身體和精神狀態會恢復很多,滿面紅光的,家人可能以為是好轉了,但其實並不是,這只是迴光返照,不會維持太久。
跟體內的一種特殊物質有關,一旦身體受到強大刺激時,平時體內儲存的它就會變成另一種物質,竭盡全力提供能量給身體,但是這點能量畢竟是有限的,一旦消耗了,人就會油盡燈枯。就像是蠟燭的燃燒一樣,當快要熄滅時,最後的火苗是最大的。
迴光返照的這段時間裡,老人的意識是比較清晰的,也許能吃下飯了,力氣也恢復了些,有的人可能只有幾個小時,有的人能持續兩三天左右。
出現迴光返照是一件好事,至少能讓家人有些心理準備,抓住這最後的機會,如果老人有未能完成的願望或想見的人,應當儘量讓他如願,不帶著遺憾離開。
而面對即將離去的老人,雖然很傷心,但也要理性,此時已回天無力,家人要做的應該是好好陪伴老人,好好告別,照顧好他。
此時不建議一個勁的餵飯,不要一大群人圍著老人,空氣要流通,有些子女擔心老人冷,會給他蓋很厚的被子,但其實已經沒必要了,老人已經難以感受到冷熱了,蓋得太厚,反而會影響到正常的呼吸。
可以握住老人的手跟他說話,聽覺是最敏銳的,也是最後消失的,所以老人不能正常說話,但或許能聽到。
去者善終,留著善別,能者善生,這或許才是對生命的尊重。家人應該讓老人以自己的方式走完人生最後一程,就是莫大的支持了,而我們要學會珍愛生命,珍惜與家人相處的點滴時光。
綜上所述,生命終結之前是有預兆的,如果老人身上出現以上幾個異常表現,或許暗示時日不多了,家人應做好心理準備,在最後的時間裡,陪伴與告別。最後,也希望大家要努力生活,活好當下,保持一個好心態,不要過度恐懼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