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泛亞事件成為市場的焦點,超過400億元資金無法兌付,22萬投資者想找個討說法的地方都沒有,只能無奈集會於靜安寺,祈求佛祖的保佑。
泛亞騙局的套路並沒有特別出彩,會長簡單理了下思路:
整個騙局分成5步:
1、投資者名義上將資金借貿易商,實際上是借給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獲得萬分之3至萬分之3.75每日的收益。
2、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作為實際借出人將資金借給貿易商,收取萬分之5每日的利息。這麼一來一回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賺取萬分之1.25至萬分之2每日的收益。
3、貿易商用借來的錢支付貨款,取得貨物,並支付給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每日萬分之5的利息。
到了這一步,絕大多數投資者都明白了,實際上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很像傳說中的小貸公司,賺利差的。
在每日利差一定的情況下,當貿易商與生產商的交易規模就決定了貿易商的融資需求,進一步決定了泛亞的總資金規模。因此,在市場進入飽和狀態時,泛亞的收入也就無法增長了。怎麼辦呢?機智的泛亞領導人決定開始最重要的第4步:
4、「沒人買有色金屬我來買,我是為國收儲」。於是泛亞將從投資者手中集資來的錢直接從生產商手中買入有色金屬。這一步是問題的關鍵所在,隨著泛亞本身擔當起了貿易商,它就需要支付給投資者每日萬分之3-萬分之3.75的利息。
這時擺在泛亞面前有兩條路:
第一,做好一個貿易商該做的事情,把收來的貨高價賣出去,用賺取的利潤支付利息。
第二,吸引更多的客戶,用新客戶的錢支付給老客戶,以新還舊。等到自己把市場中的有色金屬收的差不多的時候,就可以形成壟斷,奇貨可居了。
顯然,泛亞領導人毫不猶豫走上了第二條路。
根據統計,泛亞囤積了3600噸銦,而我中華泱泱大國每年也就消耗個20噸。而且泛亞向來只進不出,一年內,銦的市場價格下跌了70%,而泛亞銦價格卻每年調高20%,因此實際上根本就沒有買盤。
5、壟斷地位沒有如期到來。隨著2015年來股市轉好,大量資金贖回,泛亞終於無法完成兌付,開始限制每日兌付額度,到最後一分錢也拿不出來。
如此老套而又簡潔的方法之所以能夠吸引如此多的投資者上當,主要有幾方面的原因:
1、高收益率,按照萬分之3每日的收益率計算,在不算複利的情況下投資者的年化收益都可以達到10%以上,這個收益率在當前的市場中是驚人的。
2、泛亞在宣傳時宣稱自己有政府背書,同時銀行端的銷售也使得投資者誤以為該產品有銀行的隱性擔保。
3、投資者對於風險的認識不足。
最後,會長再次提示,貴金屬交易正規的只有「兩所一櫃」,即上海黃金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和銀行櫃檯。另外,證券帳戶擁有者(就是你買賣股票的那個帳戶),可以直接通過輸入代碼518880買入黃金ETF,黃金ETF(518880)是目前國內場內規模最大最為活躍的商品ETF品種,並且實現T+0迴轉交易。直接掛鈎上海黃金交易所的現貨黃金,是真正的國家信用作為擔保。此外黃金ETF還有租賃黃金給黃金交易所會員的的權利,以此獲得的利息計入基金資產,反哺客戶,使得其長期走勢優於實際的黃金現貨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