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擠掉」優衣庫的Ubras、蕉內、內外等新內衣品牌們,到底牛在哪?

2021-01-12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螳螂財經,作者 | 圖霖

在2020年爆紅的一眾新消費品牌中,以Ubras、蕉內、內外等為代表的新內衣品牌可謂賺足眼球。

從「性感」到「舒適」,國內內衣市場的風向在這幾年發生了很大改變。而正是這股「風」助推了這些新內衣品牌的崛起。在短時間走紅以後,新品牌們紛紛對標「老前輩」,想要成為下一個優衣庫。

但放眼望去,整個內衣市場的競爭壓力並不小。

一方面,優衣庫作為曾經締造銷量神話的品牌,短時間內很難掉落神壇。另一方面,南極人、紅豆等傳統品牌憑藉著多年的市場經驗以及品牌效應,仍舊在整個內衣市場維持著較高的市場份額。

在新老品牌混戰的國產內衣市場,究竟誰會更有機會呢?

新內衣品牌們為何會在2020年強勢崛起?

新事物的流行往往並非突然發生,而是慢慢演變而來的。

新內衣品牌們主打的「無鋼圈內衣」這股風就是這樣的。「螳螂財經」打開蕉內、內外、Ubras這幾家店鋪的天貓旗艦店,不難發現,這些所謂的「無尺碼、無鋼圈內衣」和前幾年很火的「無痕內衣」極為相似。

只不過,在彼時的內衣市場,以都市麗人為代表的品牌宣揚的都是「性感、聚攏、塑形」。無痕內衣雖然因為舒適度較高獲得了一部分人的青睞,但更多女性因為擔心「下垂」的問題,依舊傾向於選擇傳統的有鋼圈內衣。

消費風向的變化往往與消費人群有很大關係。z世代年輕人們對於內衣的要求發生了很大變化,相較「費力達成的性感」,他們更崇尚「毫無束縛的自由」。這就給了「無鋼圈內衣」崛起的可能。

當大半市場都開始追求無鋼圈內衣的時候,屬於新品牌們的商機也就來了。因此,維密宣揚的「性感風」並不是在這兩年突然就不流行了,而是整個女性內衣市場的審美逐漸多元化了。

再者,傳統內衣品牌多在線下布店,消費者購物習慣的變化對它們影響很大。

「螳螂財經」看到,以都市麗人、曼妮芬為代表的傳統內衣店,多是走線下加盟的形式,它們曾在短時間內佔領了大半的線下內衣市場。

在網購還不夠發達的時代,這些店鋪在線下市場可以說「如魚得水」。但隨著電商的發展,以及網際網路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流量轉移到了線上。儘管線上店鋪難以獲得線下店鋪的體驗優勢,但新品牌們已經學會了用其他營銷手段避開這一痛點。

蕉內、內外以及Ubras主打的都是無鋼圈的內衣,它們要麼就是將過去相對複雜的內衣尺碼轉換成了「S、M、L」這些更簡單的尺碼標準。要麼就是像Ubras這樣直接打出「無尺碼」的理念,讓消費者完全不用操心「尺碼挑選」的問題。

當新品牌們「化繁為簡」,並且營銷給力的時候,舒適度不高、挑選過程繁瑣的傳統品牌們,再想提升關注度,就顯得有些吃力了。

最後,和其他在2020年走紅的新品牌一樣,新內衣品牌同樣趕上了「直播+種草」的風口。

原本女性內衣算是一個較為敏感的話題,全網大面積營銷放在以前幾乎是不可能的。但由於「性感」不再是女性選擇內衣的唯一標準。主打「舒適」的無鋼圈內衣們,不管是背心式還是吊帶式,都與可外穿的運動內衣無異,這就給了這些品牌走到「臺前」的機會。

從歐陽娜娜代言Ubras的廣告圖也能看出來,品牌方宣稱的「內衣外穿,不懼目光」並非空穴來風。當內衣不再「敏感」,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就順理成章了。

當然,在具體的傳播效果上,並不是每個品牌都表現得很好。例如內外儘管有了杜鵑、王菲這樣聲量較大的代言人,可銷量提升卻並不明顯。而選擇用歐陽娜娜這類年輕小花的Ubras卻一舉拿下了今年天貓雙十一內衣品類的冠軍。

總之,新內衣品牌的崛起看似突然,實則與審美風尚的變化、傳統品牌發展受限、直播電商的助推都脫不開關係。它們的走紅,更大程度上是因為趕上了好時機。

都想做中國的優衣庫,誰更有希望?

在新品牌之前,國內的「無鋼圈內衣」市場,其實是優衣庫、曼妮芬這些品牌更被人熟知。而Ubras、蕉內以及內外等新品牌似乎都有向優衣庫這位「老前輩」靠攏的意思。

畢竟,在其他快時尚品牌紛紛「退軍」中國市場之際,優衣庫靠著高密度的聯名、銷量王牌U系列等,在國內的服飾和內衣市場依舊位列前茅。新品牌們選擇對標優衣庫也無可厚非。

那麼,在這幾個品牌中,誰更有潛力成為「中國優衣庫」呢?

優衣庫的內衣系列被追捧的一個很大原因就是「舒適」。由於無鋼圈內衣本來在舒適度上就優於傳統的有鋼圈內衣,因此,為了提升品牌差異性,新品牌們紛紛將原本的「舒適」升級成了各具特色「新標籤」。

從去年榜上無名到今年一躍成為雙十一內衣銷量冠軍的Ubras,主推的爆款是「無尺碼內衣」。在內衣尺碼已經簡化至「S、M、L」這些簡單標準的基礎上,Ubras直接將尺碼全部「丟」掉了。

這就大大節省了繁忙的都市女孩們挑選內衣的時間,屬於從挑選時長上提升了「舒適度」。而且,從用戶評價來看,Ubras的內衣穿上之後,確實有宣傳所說的「猶如人體第二層肌膚」的感覺。所以不論是新客還是回頭客都較為滿意。

Ubras帶火的無尺碼的這陣風,內外和蕉內也沒有錯過。不過這兩者在舒適度上都使用了新概念來提升品牌差異性。

為了利用無尺碼提升用戶關注度,內外打出了「內外無尺碼,生活更自在」的口號。只不過,在舒適度上,內外沒有鼓吹「肌膚感」,而是從輕盈度出發,選擇用「雲朵感」作為無尺碼系列的新標籤。

相較之下,蕉內的新標籤「無感託科技」就要顯得「科技感」許多。雖然同樣是在體現「舒適度」,但加上「科技」這類字眼,就能和同類品牌拉開明顯的差距。

值得關注的是,蕉內品牌的畫風整體「科技感」很濃,與前面二者甚至傳統內衣店鋪的風格的區別都很大。

當然,要成為優衣庫,從產品品類而言,肯定不能只聚焦於女性內衣。畢竟,即便是傳統內衣店鋪,也是男女士內衣褲均有涉及。

三個品牌中,在女性內衣之外,Ubras推出了「少女系列」,內外推出了「男士系列」,而蕉內則是「男性、女性、兒童」均有涉及。因此,僅就品類而言,蕉內的覆蓋人群更廣,較其他兩個品牌是要略勝一籌的。

再來看對標優衣庫需要搭建的渠道優勢。

線上方面,成立於2012年的內外在同年就入駐了天貓,而都在2016年誕生的蕉內和Ubras則分別於2016年和2017年才入駐天貓。

而在線下方面,成立最早的內外目前門店數量是最多的。其已經在全國23個一二線省會城市開出了近100家門店。Ubras當前的門店數在10家左右,而蕉內直到2020年底才在深圳開了首家門店。

顯然,成立最早的內外,在渠道優勢上,相較蕉內和Ubras要更明顯一點。

最後來看看資本市場的態度。

據公開資料顯示,Ubras已經完成兩輪融資。其中,A輪融資金額5000萬元,B+輪融資金額數億元。內外於2019年完成了1.5億元的C輪融資。蕉內方面,也於2020年11月正式完成數億元A輪融資,投後估值達到25億元。成了近十年來估值最高的內衣公司。

綜合來看,資本市場對於新內衣品牌們還是十分看好。

據「艾媒諮詢」2019年發布的《2019-2021年全球內衣產業運行狀況與中國內衣市場監測大數據報告》,近十年,適於穿戴內衣的女性(15—64歲)人口不斷增長,目前穩定在4.5-4.6億人左右,這為內衣市場奠定了良好的人口基礎。

市場大環境是好的,但是從以上三個品牌的整體實力來看,內外已經建立起了屬於自己的渠道優勢,蕉內在品牌差異性以及品類豐富度上做得都不錯。而Ubras雖然在2020年風頭最盛,但不論是渠道建設能力還是品類豐富度,都要略遜於前兩者。

而要想成為中國的優衣庫,對這些新品牌們而言,路都還很長。

要「稱霸」中國的內衣市場,並不簡單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新品牌們有成為「優衣庫」的野心並非壞事,但整個內衣市場的競爭壓力其實並不小。

一方面,國內的內衣市場還有很多依然「堅挺」的老品牌,它們的綜合實力並不低。老品牌們雖然暫時被搶了風頭,但它們並未落後太多。這一點,從最近幾年天貓雙十一內衣品牌排行榜的變化就可以看出來。(2018年內衣品類未單獨陳列榜單)

一直到2017年,「老網紅」都市麗人都還榜上有名。而即便是在新內衣品牌崛起的這兩年,傳統品牌芬騰、恆源祥、南極人都依然在榜。就連同為老品牌的紅豆今年也首次登榜,並且一舉拿下了第六名的好成績。

實際上,就整個製造工藝的成熟度以及品類豐富度而言,老品牌其實是要更勝一籌的。它們缺的只是外觀上的改變以及營銷力度的加強。

這兩年,老品牌翻紅的例子不在少數。對於新品牌們而言,這些老品牌們是需要「警惕」的。

另一方面,「螳螂財經」看到,在同樣的「網紅邏輯」下,還會「長」出更多新品牌。

「爆款邏輯」能打造的絕對不止一個爆款,這是所有網紅品牌都應該關注的問題。

誠然,在女性內衣市場再造一個「無尺碼」或者「無鋼圈」的內衣品牌有些沒有必要,畢竟市場競爭已經很激烈了。但就胸型而言,內衣市場其實還有其他想像空間。比如同為新品牌的蒛一主打的是「小胸型」,而奶糖派則盯上了C罩杯以上的「大胸型」市場。

而在前面三個品牌中,Ubras是靠單個爆品火起來的。儘管它幫助品牌提升了知名度,但也無疑增高了其未來拓展新品的門檻,因為大眾對它們會抱有更高的期待。例如Ubras前段時間推出的結合「優雅+舒適」的新品,反響就並不好,不少用戶都表示「磨皮膚」。

因此,對於想要藉助爆品進一步塑造品牌的Ubras而言,未來的新品迭代之路怕是沒那麼好走。而一旦以蒛一和奶糖派為代表的品牌進一步加強宣傳力度,獲得和Ubras同樣的關注度也不是沒有可能。

總體來看,Ubras、內外、蕉內這些新品牌,乘著新消費的東風,慢慢在國內的內衣市場走起來了。但接下去,不論是產品更新迭代還是品牌口碑升級,都需要加快速度了。否則,被老品牌再度碾壓或者被更新的品牌替代,都只會是遲早的事。(本文首發鈦媒體APP)

相關焦點

  • 4年15億,蕉內會成為下一個優衣庫嗎?
    去年底蕉內正式進軍線下,12月31日,品牌首家體驗店在深圳壹方城開業:無感自由購物體驗、大量應用的金屬材質、裝有晶片的商品包裝……蕉內顯然要把招牌的「科技感」貫徹到底,開出了一家可能是「最不像內衣店的內衣店」。蕉內000號體驗店一系列亮眼的成績同時吸引了資本的關注。
  • 抓住直播風口,Ubras、蕉內衝上天貓雙11內衣銷售榜前二
    Ubras和蕉內,一個創立於2016年初,主打無尺碼、無鋼圈的女性內衣;另一個2016年底入駐天貓,主推具有「科技感」的內衣。年輕品牌傲人的雙11戰績背後,驅動力來自哪裡?   而在新品牌崛起的同時,南極人、恆源祥們卻大有跌落之勢。內衣品類是否正面臨洗牌?
  • 天貓雙11,優衣庫們和Ubras們發生了什麼?
    老霸主們穩住江山,新銳品牌們集體出道。包括男女裝、內衣、戶外運動、配飾、箱包、奢品等品類在內,服飾時尚品牌們在天貓的土壤裡實現了前所未有的加速度。大牌商家成績依然拔尖。11月1日至11日,耐克、阿迪達斯、優衣庫、安踏、李寧等品牌的銷售均超10億。黑馬商家強勁衝出。
  • 讓內衣「無感」,蕉內如何成為國內估值最高的內衣品牌?
    而從品牌上來看,內衣行業無一家獨大的局面,也讓Bananain蕉內、Ubras、內外NEIWAI等新銳品牌後來居上,被消費者追捧,被資本方青睞。根據不完全統計,自2018年開始,內衣行業發生融資14起,涉及到的多為新銳品牌。就在最近,Bananain蕉內正式完成數億元A輪融資,融資後蕉內的估值將達到25億元,成為近10年來國內估值最高的內衣品牌。
  • Ubras是如何成為天貓第一內衣品牌的
    核心提示:這個「平平無奇」的內衣品牌到底是什麼火起來的?它是如何通過有效的營銷手段實現從0-1爆發的? 雙11已經結束了。
  • Ubras是如何成為天貓第一內衣品牌的?
    (數據來源:淘榜單資料庫)成立僅4年銷售額就突破10億大關,內衣銷量排名更是名列全網第一,遠超老牌內衣品牌都市麗人、曼妮芬、愛慕等,更將知名新秀品牌內外、蕉內等甩在身後。其實,早前Ubras就頻繁登上薇婭、劉濤等頭部主播的直播間,還在大部分品牌都遭遇寒冬的2020年,創造出近100萬月銷量、文胸市場佔有率94.1%的佳績,更在今年9月拿到紅杉資本領頭的數億元B+輪融資。這個「平平無奇」的內衣品牌到底是什麼火起來的?它是如何通過有效的營銷手段實現從0-1爆發的?
  • 蕉內聯合五大品牌,帶你玩轉跨品類直播
    新消費品牌蕉內在今年9月也開始了每晚固定店播,還在雙11期間搞了一波新玩法,聯合斯凱奇、鍾薛高、拉麵說、潮宏基、林清軒五大品牌,以直播連麥的方式,解鎖多場景、跨品類嗨購新玩法,設置PK、抽獎、主播互動等給粉絲帶來超多驚喜,在雙11期間累積近300萬觀看量。
  • 蕉內4年賣了10億,除剪掉內衣上的標籤外還做對了什麼?
    記者 | 盧奕貝編輯 | 昝慧昉1內衣行業發生了一場變革。維密黯淡、都市麗人掙扎於轉型,「售賣性感」不再是無往不利的銳器,傳統行業巨頭們的規模優勢在線上電商的圍剿下,被打得難以喘息;但與此同時,在原有賽道中找到痛點的新內衣品牌,正在嶄露頭角。Bananain蕉內便是其中之一。
  • 獨家|蕉內完成數億元A輪融資,成國內近十年估值最高內衣公司
    蕉內熱皮 羊毛保暖衣概念海報,圖據官網舒適度和功能性是內衣品牌核心競爭力,也是蕉內著力提升的方向。據悉,蕉內過去四年間在全球整合併購科技資產,同時擁有多項纖維面料技術專利。針對日常通勤、戶外、居家等場景和需求,蕉內最初於2016年11月獨創Tagless無感標籤技術,一改過去內衣行業縫製標籤的糟糕體驗,將標籤印於內衣外部,成功從內褲單品切入。
  • 優衣庫+ACNE?這個內衣品牌想讓你告別老派性感——NEXT新國貨
    2015年袁小曦即將大學畢業,市面上可供自由選擇的內衣品牌已經多了太多——除了當年百貨商場裡媽媽最熟悉的「老一輩」們,海外平價快時尚內衣品牌OYSHO和6IXTY8IGHT、主打日系可愛風的PEACH JOHN都已進入中國市場,大熱二十年的維密秀也成功將美式性感風吹入中國。
  • 無鋼圈內衣盛行:誰抓住了風口,誰又錯失良機?
    CBNData發布《內衣行業趨勢研究》顯示,2018年,優衣庫無鋼圈內衣位列中國市場內衣銷售榜中TOP5。新興無鋼圈內衣品牌迅速「圈地」,維密、都市麗人業績下滑在國內市場,主打無鋼圈的初創內衣品牌也在迅速崛起和擴張。
  • 請王菲來代言,這家內衣品牌要打響升級戰了
    文|新博弈 楊怡編輯丨雷雲霆8月19日一早,NEIWAI內外公布了新一任品牌全球代言人王菲。當賴以起家的無鋼圈內衣不再是獨家優勢,內外的品牌升級之路勢在必行。根據CBNData發布的《內衣行業趨勢研究》顯示,在整體呈現消費升級趨勢的中國內衣市場,無鋼圈內衣的消費熱度格外突出。2017年,無鋼圈內衣市場迎來爆發,市場規模增速接近五成;同年雙十一,內外日銷10萬單,達到上一年的6倍,成為唯一進入天貓文胸類榜單top10的國內品牌。2018年,內外以僅次於優衣庫與曼妮芬的成績,躋身於年度無鋼圈內衣銷售額排行榜top3。
  • 內衣市場融資、關店齊飛,維密、都市麗人們老了
    「豐滿為美」的單一審美已經過時,與以往繁複性感、凸顯線條的內衣相比,女性更喜歡舒適無束縛的無鋼圈內衣。加上優衣庫對無鋼圈內衣市場的「教育」,中國開始掀起一陣「無鋼圈內衣革命」。乘著這股東風,蕉內迅速將產品延伸至女士無鋼圈內衣、內褲等品類,快速成長。
  • 2020年中國內衣行業市場現狀及品牌競爭格局分析 新銳品牌備受關注...
    中國內衣市場空間潛力巨大,據iimedia數據顯示,中國內衣市場規模的增長速度相對明顯,到2019年的市場規模約為2000億元,內衣需求大,供給市場開發空間大,企業競爭加劇,2020年雙十一,新銳內衣品牌Ubras趕超優衣庫登雙十一Top1,布局線上渠道的內衣品牌抗風險能力強,多家新銳內衣品牌獲得融資
  • 2020年中國內衣行業市場現狀及品牌競爭格局分析新銳品牌備受關注...
    中國內衣市場空間潛力巨大,據iimedia數據顯示,中國內衣市場規模的增長速度相對明顯,到2019年的市場規模約為2000億元,內衣需求大,供給市場開發空間大,企業競爭加劇,2020年雙十一,新銳內衣品牌Ubras趕超優衣庫登雙十一Top1,布局線上渠道的內衣品牌抗風險能力強,多家新銳內衣品牌獲得融資
  • 2020年中國內衣行業市場現狀及品牌競爭格局分析
    中國內衣市場空間潛力巨大,據iimedia數據顯示,中國內衣市場規模的增長速度相對明顯,到2019年的市場規模約為2000億元,內衣需求大,供給市場開發空間大,企業競爭加劇,2020年雙十一,新銳內衣品牌Ubras趕超優衣庫登雙十一Top1,布局線上渠道的內衣品牌抗風險能力強,多家新銳內衣品牌獲得融資。
  • 「Bananain蕉內」首店開幕,這個4年15億的品牌要進軍線下了
    「Research &Query」關注我們,發現實體商業的一切從線上到線下;從內衣到生活全品類。蕉內會成為「下一個優衣庫」嗎?封面:蕉內000號體驗店大家好,新年新氣象!2021年第一篇,為大家介紹一個「新朋友」:Bananain蕉內。
  • 優衣庫快成日本女性內衣市場佔有率最大的品牌了
    快時尚品牌優衣庫可能快成為日本女性內衣市場佔有率最大的品牌了。根據市場研究機構歐睿國際的數據,優衣庫母公司迅銷在日本女性內衣市場的市場佔有率達到了20.03%;而五年前僅有15%左右,它已經緊緊逼近日本內衣第一品牌華歌爾20.11%的市佔率。優衣庫賣得好的原因包括價格便宜——內衣加上短褲一套價格不到3000日元(相比之下華歌爾在日本文胸的價格就在4000日元左右)。
  • 深扒王菲代言的「平價」內衣品牌:淘寶店年銷過億、叫板優衣庫
    長期以來,中國的內衣市場一直被愛慕,曼妮芬,黛安芬,華歌爾等傳統一線品牌把控,但發展至今,更多還是圍繞聚攏、上託等效果來設計產品。 隨著女性獨立的主張越來越主流,年輕一代的女性消費者,不再單純追求聚攏、事業線,她們更追求內衣的舒適,無鋼圈內衣品牌開始嶄露頭角。
  • 內衣品牌混戰,到底誰最能俘獲女人們的芳心?
    2008年天貓的前身淘寶商城試運行,當傳統大品牌還在觀望,一批新創立的、多數沒有實體渠道的中小企業紛紛進駐,「淘品牌」由此誕生。線上內衣十大品牌中,歌瑞爾和潤微兩個內衣品牌便是典型的淘品牌出身,有著穩定的線上購買受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