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文言練習素材:精短翻譯練習21篇

2020-09-17 杭州祁績教育培訓學校

這是2020年杭州祁績教育發的第95篇頭條文章,以後每天會更新教育類的政策,以及各學科的一些學習技巧、知識點等相關內容,希望大家會喜歡!一起加油,做最好的自己!

文言文精短翻譯練習21篇

1、石勒不計前嫌


原文:後趙王勒悉召武鄉耆舊詣襄國,與之共坐歡飲。初,勒微時,與李陽鄰居,數爭漚麻池相毆,陽由是獨不敢來。勒曰:「陽,壯士也;漚麻,布衣之恨;孤方兼容天下,豈仇匹夫乎!」遽召與飲,引陽臂曰:「孤往日厭卿老拳,卿亦飽孤毒手。」因拜參軍都尉。


譯文:後趙王石勒請武鄉有聲望的老友前往襄國(今河北省邢臺市),同他們一起歡會飲酒。當初,石勒出身貧賤,與李陽是鄰居,多次為爭奪漚麻池而相互毆打,所以只有李陽一個人不敢來。石勒說:「李陽是個壯士,爭漚麻池一事,那是我當平民百姓時結下的怨恨。我現在廣納人才,怎麼能對一個普通百姓記恨呢?」於是急速傳召李陽,同他一起飲酒,還拉著他的臂膀開玩笑說:「我從前挨夠你的拳頭,你也遭到了我的痛打。」隨後任命李陽做參軍都尉。


2、韓信袴下受辱


原文: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眾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於是信孰視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


譯文:淮陰屠宰場裡有侮辱韓信的年青人,對韓信說:「你即使長得高高大大,喜歡佩帶刀劍,內心還是膽怯的。」他當眾侮辱韓信說:「韓信如果不怕死,用刀刺我;如果怕死,從我褲襠下鑽過去。」於是韓信仔細看著他,俯下身子從他褲襠下匍匐鑽過去。整個市場中的人都嘲笑韓信,認為他是膽怯的。


3、世評華歆王朝


原文: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慾依附,歆輒難之。朗曰:「幸尚寬,何為不可?」後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曰:「本所以疑,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託,寧可以急相棄邪?」遂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劣。


譯文:華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難,有一個人想搭乘他們的船,華歆很為難。王朗卻說:「幸好船還寬敞,有什麼可為難的。」 一會兒賊寇要追上來了,王朗想丟下剛才搭船的人。華歆說:「剛才我所以猶豫,正是這個原因。既然已經接納了他來船上託身,哪裡能因為情況危急就丟下他呢。」於是就繼續帶著他趕路。世人也由此判定華王二人的優劣。


4、周處改過自新


原文:周處年少時,兇強俠氣,為鄉裡所患。又義興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額虎,並皆暴犯百姓。義興人謂為三橫,而處尤劇。或說處殺虎斬蛟,實冀三橫唯餘其一。處即刺殺虎,又入水擊蛟。蛟或浮或沒,行數十裡,與處之俱。經三日三夜,鄉裡皆謂已死,更相慶。竟殺蛟而出。聞裡人相慶,始知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吳尋二陸。平原不在,正見清河,具以情告,並雲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終無所成。清河曰:「古人貴朝聞夕死,況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憂令名不彰邪?」 處遂改勵,終為忠臣孝子。


譯文:周處年少時,為人蠻橫強悍,打架鬥歐,為當地一大禍害。此外,義興水中有條蛟龍,山上有隻白額虎,一起禍害百姓,百姓將他們並稱為「三害」,三害當中屬周處最為厲害。於是有人便問周處:既然你這麼有本事,何不去殺死猛虎蛟龍,證明一下你的實力呢?實際上是希望三害相拼,最後只剩下一個。周處聽後立即上山擊斃了猛虎,又跳入水中與蛟龍搏鬥,蛟在水中或浮或沒,漂流出數十裡遠。經過三天三夜,百姓們都以為蛟龍和周處一併死了,紛紛出來慶祝。結果周處殺死蛟龍,提著它的腦袋從岸邊爬起。聞聽鄉人以為自己已死,表示慶賀的事,才知實際上大家也把自己當作一大禍害,不禁滿面淚流,萌生悔改之意。遂往吳郡尋找陸機、陸雲這兩位當時東吳的名士。恰巧陸機不在,只見到陸雲。周處就把全部情況告訴了他,並說:「自己想改正錯誤,可歲月皆已荒廢了,怕最終沒有什麼成就可言。」 陸雲說:「古人珍視道義,認為『哪怕是早上明白了道理,晚上死去也便甘心。』況且你的前途還是有希望的,再說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並努力去做,又何必擔憂好名聲得不到傳揚呢?」周處聽後決定改過自新,最終成為一代忠臣孝子。


5、齊宣王好諛


原文:宣王好射,說人之謂己能用強也,其實所用不過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試之,中關而止,皆曰:「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宣王說之。然則宣王用不過三石,而終身自以為九石。三石,實也;九石,名也。宣王說其名而喪其實。


譯文:齊宣王喜愛射箭,喜歡人家誇耀他能夠使用強弓,其實他用的弓只要三百多斤的力氣就可以拉開。他在大臣面前顯示弓,大臣們都拉著弓試一試,都只拉到一半,便說:「拉開它至少要一千多斤的力氣,不是大王,誰能拉得開?」宣王非常高興。但是,宣王用的不過是三百多斤的弓,但是他一輩子都以為自己拉開了一千多斤的弓。三百多斤是實,一千多斤是名,宣王喜歡的是名而失了實。


6、曉喻梁上君子


原文:(陳)寔在鄉閭,平心率物。其有爭訟,輒求判正,曉譬曲直,退無怨者。至乃嘆曰:「寧為刑罰所加,不為陳君所短。」時歲荒民儉,有盜夜入其室,止於梁上。寔陰見,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孫,正色訓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惡,習以性成,遂至於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盜大驚,自投於地,稽顙歸罪。寔徐譬之曰:「視君狀貌,不似惡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當由貧困。」令遺絹二匹。自是一縣無復盜竊。

譯文:陳寔在鄉間,以平和的心對待事物。百姓間出現爭執官司時,陳寔判決公正,告訴百姓道理的曲直,百姓回去後沒有埋怨的。大家感嘆說:「寧願被刑罰處治,也不願被陳寔批評。」當時年成不好,民眾沒有收成,有小偷夜間進入陳寔家裡,躲在房梁上。陳寔暗中發現了,就起來整頓衣服,讓子孫聚攏過來,正色訓誡他們說: 「人不可以不自我勉勵。不善良的人不一定本性是壞的,(壞)習慣往往由(不注重)品性修養而形成,於是到了這樣的地步。梁上君子就是這樣的人!」小偷大驚,從房梁跳到地上,跪拜在地,誠懇認罪。陳寔慢慢告訴他說:「看你的長相,也不像個壞人,應該深自克制,返回正道。然而你這種行為當是由貧困所致。」結果還贈送二匹絹給小偷。從此全縣沒有再發生盜竊。


7、蕭何追韓信


原文:(韓)信數與蕭何語,何奇之。至南鄭,諸將行道亡者數十人,信度何等已數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聞信亡,不及以聞,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 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來謁上,上且怒且喜,罵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誰何?」曰:「韓信也。」上復罵曰:「諸將亡者以十數,公無所追;追信,詐也。」何曰:「諸將易得耳。至於信者,國士無雙。王必欲長王漢中,無所事信;必欲爭天下,非信無所與計事者。顧王策安所決耳。」


譯文:韓信又多次和蕭何談天,蕭何也很佩服他。(漢王的部下多半是東方人,都想回到故鄉去,)因此隊伍到達南鄭時,半路上跑掉的軍官就多到了幾十個。韓信料想蕭何他們已經在漢王面前多次保薦過他了,可是漢王一直不重用自己,就也逃跑了。蕭何聽說韓信逃跑了,來不及把此事報告漢王,就逕自去追趕。有個不明底細的人報告漢王說:「丞相蕭何逃跑了。」漢王極為生氣,就像失掉了左右手似的。隔了一兩天,蕭何回來見漢王,漢王又是生氣又是喜歡,罵道:「你逃跑,是為什麼?」蕭何答道:「我不敢逃跑,我是追逃跑的人。「你去追回來的是誰?」蕭何說:「韓信啊。」漢王又罵道:「軍官跑掉的有好幾十,你都沒有追;倒去追韓信,這是撒謊。」蕭何說:「那些軍官是容易得到的,至於像韓信這樣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個來的。大王假如只想老做漢中王,當然用不上他;假如要想爭奪天下,除了韓信就再也沒有可以商量大計的人。只看大王如何打算罷了。」


8、漢高祖論「三傑」


原文:帝置酒洛陽南宮,上曰:「列侯、諸將毋敢隱朕,皆言其情: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對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與之,與天下同其利;項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此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張良字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供給軍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項羽有一範增而不用,此所以為我所禽也。」


譯文:劉邦在洛陽南宮擺酒宴,說:「各位王侯將領不要隱瞞我,都說這真實的情況:我得天下的原因是什麼呢?項羽失天下的原因是什麼呢?」高起,王陵回答說:「陛下讓人攻取城池取得土地,因此來親附他們,與天下的利益相同;相與卻不是這樣,殺害有功績的人,懷疑有才能的人,這就是失天下的原因啊。」劉邦說:「你只知道那一個方面,卻不知道那另一個方面。(就拿)在大帳內出謀劃策,在千裡以外一決勝負(來說),我不如張良;平定國家,安撫百姓,供給軍餉,不斷絕運糧食的道路,我不如蕭何;聯合眾多的士兵,打仗一定勝利,攻佔一定取得,我不如韓信、這三個人都是豪傑的人,我能夠利用他們,這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項羽有以為範增而不利用(他),這就是被我捉拿的原因。」


9、東吳四英傑


原文:孫吳奄有江左,亢衡中州,固本於策、權之雄略,然一時英傑如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四人者,真所謂社稷心膂,與國為存亡之臣也。自古將帥,未嘗不矜能自賢,疾勝己者,此諸賢則不然。孫權初掌事,肅欲北還,瑜止之,而薦之於權曰。「肅才宜佐時,當廣求其比,以成功業。」後瑜臨終與權箋曰:「魯肅忠烈,臨事不苟,若以代瑜,死不朽矣!」肅遂代瑜典兵。呂蒙為尋陽令,肅見之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遂拜蒙母,結友而別。蒙遂亦代肅。蒙在陸口,稱疾還,權問:「誰可代者?」蒙曰:「陸遜意思深長,才堪負重,觀其規慮,終可大任,無復是過也。」遜遂代蒙。四人相繼,居西邊三四十年,為威名將,曹操、劉備、關羽皆為所挫。雖更相汲引,而孫權委心所之,吳之所以為吳,非偶然也。


譯文:孫吳之所以擁用江東,抗衡於中國,根本是因為孫策、孫權的雄才大略。當時東吳的英傑,(如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四個人,是當時的(東吳)的所謂社稷心膂,)都是能與國家共存亡的大臣。但是因為自古將帥,大都認為自己是賢能之人,害怕有勝過自己的。但是上面這些賢能的人則不是這樣。孫權剛接執掌政權,魯肅(北方人)欲去江北(投靠曹操),瑜止之,而向孫權推薦:「肅才宜佐時,當廣求其比,以成功業。」後瑜臨終給孫權寫信推薦:「魯肅忠烈,臨事不苟,如果能用他來代替我,我死不後悔!」肅遂代瑜治軍。呂蒙為尋陽令,肅見之曰:「你現在的才略不再是當年吳下阿蒙(因為呂蒙已學習了大量的知識)。」遂拜蒙母,結友而別。呂蒙後來也代替了魯肅執掌軍權。呂蒙在陸口,因有病辭職,權問:「誰可代你?」蒙曰:「陸遜意思深長,才堪負重,觀其規慮,終可大任,無復是過也。」遜遂代蒙。四人相繼,居西邊三四十年,為威名將,曹操、劉備、關羽皆曾被他們打敗。雖然他們互相推薦引見,而孫權又能委心聽之,東吳之所以為吳,並非是偶然的。


10、治本在得人


原文:苻堅召見(高泰),悅之,問以為治之本。對曰:「治本在得人,得入在審舉,審舉在核真,未有官得其人而國家不治者也。」堅曰:「可謂辭簡而理博矣。」

譯文:符堅召見高泰,很喜歡他,向他請教治國的根本辦法。高泰回答說:「治國的根本辦法在於得人才,得人才在於慎重推薦,慎重推薦在於考察這人的真實情況。每個官位得到合適人選,國家卻治理得不好的情況,是不會有的。」苻堅(聽後)說:「說的真是言詞簡略而道理深廣啊。」


11、齊桓公登門訪士


原文:齊桓公見小臣稷,一日三至不得見也。從者曰:「萬乘之主,見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不得見,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之傲爵祿者,固輕其主;其主傲霸王者,亦輕其士。縱夫子傲爵祿,吾庸敢傲霸王乎?」五往而後得見。天下聞之,皆曰:「桓公猶下布衣之士,而況國君乎?」於是相率而朝,靡有不至。


譯文:齊桓公召見小臣稷,一天去了三次沒被允許見面。跟隨的人說:「有萬量馬車的國君,召見平民百姓,一天去三次都沒被允許見面,也該停止了。」齊桓公說:「不是這樣的。讀書人輕視有權有錢的人,所以一定輕視他的國君;他的國君(如果)輕視其他國君,也輕視他的城民。即使稷輕視有權有錢的人,我又怎麼敢輕視其他國君呢?」去了五次之後,終於允許見面。天下人知道後,都說:「桓公尚且放下架子對待平民百姓,何況我們這些國君呢?」於是一同前往朝拜齊桓公,沒有不前往的。


12、陸論人才


原文:人之才行,自昔罕全,苟有所長,必有所短。若錄長補短,則天下無不用之人;責短舍長,則天下無不棄之士。加以情有愛憎,趣有異同,假使聖如伊、周,賢如墨、楊,求諸物議,孰免譏嫌?昔子貢問於孔子曰:「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蓋以君子小人意必相反,其在小人之惡君子亦如君子之惡小人。將察其情,在審基聽,聽君子則小人道廢,聽小人則君子道消。


譯文:人的才能和德行,從古代到現在就很少 (有人)全部具備,如果任用長處然後補充缺點,那麼天下沒有不能被錄用的人,只看見短處就捨棄長處,那麼天下就沒有可以錄用的人了,再加上感情有愛恨之分,志趣有所不同,如果聖明的像伊尹、周公,賢德像墨翟、楊朱,求他們好壞,誰能避免被譏笑?從前子貢問孔子:「一個鄉村的人都喜歡,那該怎麼辦?」孔子說:「不能肯定。」「一個鄉村的人都討厭,那該怎麼辦?」「不能肯定。不能因為鄉村的人喜歡就認為好,不喜歡就討厭他.」那是因為好人和壞人行事必定不同,就好像小人討厭君子也像好人討厭壞人,要認真調查清楚實情,聽君子的話那麼小人之道就會廢止,聽小人的話那麼君子之道就會消失。


13、物各有短長


原文:甘戊使於齊,渡大河。船人曰:「河水間耳,君不能自渡,能為王者之說乎?」甘戊曰:「不然,汝不知也。物各有短長,謹愿敦厚,可事主不施用兵;騏驥、騄駬,足及千裡,置之宮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狸;幹將為利,名聞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今持楫而上下隨流,吾不如子;說千乘之君,萬乘之主,子亦不如戊矣。」


譯文:甘戊出使齊國,要渡過一條大河。船戶說:「河水那麼淺,你都不能靠自己的力量渡河,又怎麼能做出使齊王高興的事呢?」甘戊說:不是這樣的,你不知道這其中的道理。事物各有長處和短處;老實謹慎地做事,輔助主人不戰而勝;騏驥、騄駬這樣的好馬,可以日行千裡,而把它們放在家裡,讓它們去捕老鼠,還不如小貓;幹將這樣鋒利的好劍,工匠用來伐木還不如斧頭的作用大。而現在在河中搖船,進退自如,我不如你;遊說那些國君,國王,你就不如我了。


14、漢武帝下詔求賢


原文:詔曰:「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馬或奔踶(dì)而致千裡,士或有負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駕之馬,跅(tuò)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才異等可為將相及使絕國者。」


譯文:漢武帝下詔書說:「大概有異乎尋常的事業,一定要依靠不同一般的人才能完成。因此,有的千裡馬飛速奔馳而卻能日行千裡,有些有本事的人背著世俗譏議的包袱,卻能建立功名。難於駕馭的馬,放縱不羈的人才,只不過在於人們如何駕馭、如何使用他們罷了。命令州郡長官考察並向上推薦當地官民中具有超等傑出的才能、可以作為將相以及能出使極遠國家的人。」


15、宋仁宗重用王安石


原文:帝欲用安石,唐介言安石難大任。帝曰:「文學不可任耶?經術不可任耶?吏事不可任耶?」介對曰:「安石好學而泥古,故議論迂闊,若使為政,必多所變更。」帝不以為然,竟以安石參知政事,謂之曰:「人皆不能知卿,以卿但知經術,不曉世務。」安石對曰:「經術正所以經世務。」帝曰:「然則卿設施以何為先?」安石對曰:「變風俗,立法度,正方今之所急也。」帝深納之。


譯文:皇帝(宋仁宗)想啟用王安石,唐介說:「安石難以擔當大任。」皇帝說:「(他)文學方面不可信任嗎?經術方面不可信任嗎?吏事方面不可信任嗎?」唐介答: 「安石好學但是思想古板,以前討論的時候,他的思想行為不切實際事理,如果他做了官,(他的)政策肯定經常變更。」皇帝卻不這樣認為,最終(還是)任命王安石為參知政事,對(王安石)說:「別人都不了解你,認為只知道儒家經術,不清楚世務,」王安石答道:「儒家經術正是用來規劃處理世務。」皇帝說:「你認為現在應該先實施什麼政策?」王安石說:「要改變現在的風氣、禮節、習慣,公布新的法令,(這)正是現在所急需要做的事。」皇帝深信並採納了(他的意見)。


16、唐太宗論舉賢


原文:上令封德彝舉賢,久無所舉。上詰之,對曰:「非不盡心,但於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長。古之致治者,豈借才於異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誣一世之人!」


譯文:唐太宗讓封德彝舉薦有才能的人,他過了好久也沒有推薦一個人。太宗責問他,他回答說:「不是我不盡心去做,只是當今沒有傑出的人才啊!」太宗說:「用人跟用器物一樣,每一種東西都要選用它的長處。古來能使國家達到大治的帝王,難道是向別的朝代去借人才來用的嗎?我們只是擔心自己不能識人,怎麼可以冤枉當今一世的人呢?」


17、何充直言不諱


原文:王含作廬江郡,貪濁狼籍。王敦護其兄,故與眾坐稱:「家兄在郡定佳,廬江人士鹹稱之。」時何充為敦主簿,在坐,正色曰:「充即廬江人,所聞異於是。」敦默然。旁人為之反側,充晏然,神意自若。

譯文:王含作廬江郡郡守的時候,貪汙很厲害。王敦袒護他的哥哥,有意在與很多人說話時誇口說:「我的哥哥在廬江郡一定做得很好,廬江郡的人都稱讚他。」當時何充擔任王敦的文書,也在座,就臉色嚴肅地說:「我何充就是廬江郡的人,我所聽到的與這種說法不同。」王敦一下子沒話可說了。在座的其他人都為何充擔心,很不安。而何充顯得態度平和,神色自如,和平常一樣。


18、呂僧珍不仗勢


原文:僧珍在任,平心率下,不私親戚。從父兄子先以販蔥為業,僧珍既至,乃棄業欲求州官。僧珍曰:「吾荷國重恩,無以報效,汝等自有常分,豈可妄求叨越,但當速反蔥肆耳。」僧珍舊宅在市北,前有督郵廨,鄉人鹹勸徒廨以益其宅。僧珍怒曰:「督郵官廨也,置立以來,便在此地,豈可徙之益吾私宅!」姊適于氏,住在市西,小屋臨路,與列肆雜處,僧珍常導從滷簿到其宅,不以為恥。


譯文:呂僧珍在位期間,公平對待屬下,不徇私情。堂兄的兒子呂宏起先以販蔥為業,在呂僧珍就任以後,就放棄販蔥業想求他在州裡安排個官噹噹,呂僧珍說:「我蒙受國家大恩,沒有什麼可以報效的。你們本來有適合自己身份地位的職業,怎麼可以胡亂要求得到不該得的職份!還是應當趕快回到蔥店去吧。」呂僧珍老家在市北,前面建有督郵的官署,鄉人都勸他遷移官署來擴建住宅。呂僧珍惱怒地說:「督郵這官署,從建造以來就一直在這裡,怎麼可以遷走它來擴建我的私宅呢?」他姐姐嫁給于氏,住在市西,小屋面臨馬路,又混雜在各種店鋪中間,呂僧珍經常引帶著儀仗隊到她家,並不覺得辱沒了身份。


19、劉庭式娶盲女


原文:
齊人劉庭式未及第時,議娶其鄉人之女,既成約而未納幣也。庭式及第,其女以疾,兩目皆盲。女家躬耕,貧甚,不敢復言。或勸納其幼女,庭式笑曰:「吾心已許之矣。雖盲,豈負吾初心哉。」卒取盲女,與之偕老。


譯文:齊地人劉庭式還沒中舉時,心想迎娶自己的同鄉的女兒,兩家已草成婚約然而還沒給女方送禮。到劉庭式中舉,自己的未婚女友因患病,兩眼都瞎了。女家是農耕之家,很窮,不敢再提起婚事。有人規勸他迎娶那家小女,劉庭式笑著說:「我的心已經許配給她了。雖然她兩眼瞎了,怎能違背我當初的本心呢。「最後迎娶了盲女,並和她共同生活到老。


20、範式言而有信


原文:範式字巨卿,少遊太學,為諸生,與汝南張劭為友。劭字元伯。二人並告歸鄉裡。式謂元伯曰:「後二年當還,將過拜尊親,見孺子焉。」乃共剋期日。後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請設饌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別,千裡結言,爾何相信之審邪?」對曰:「巨卿信士,必不乖違。」母曰:「若然,當為爾醞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飲,盡歡而別。

譯文:範式字巨卿,山陽金張(今山東金山縣)人。年輕時在太學求學,成為眾多求學者之一,與汝南張劭是同窗好友,張劭字元伯,兩人同時離開太學返鄉,範式對張劭說,二年後我將到你家拜見你的父母,看看你的孩子。於是約好了日期。後來當約好的日期快到的時候,張劭把這件事告訴他母親,請他母親準備酒菜招待範式。母親問:你們分別已經兩年了,相隔千裡,你就那麼認真地相信他嗎?張劭回答:範式是一個講信用的人,他一定不會違約的。母親說,如果真的是這樣,那我就為你釀酒。到了約好的那日,範式果然來到。大家一起飲酒,盡歡而別。


21、王坦直言驚益王


原文:王,帝第五子元傑也。嘗作假山,召僚屬置酒,眾皆褒美,坦獨俯首。王強使視之,坦曰:「但見血山,安得假山。」王驚問故,坦曰:「坦在田舍時,見州縣督稅,上下相急,父子兄弟鞭笞苦楚,血流滿身。此假山皆民租所出,非血山而何!」時帝亦為假山未成,聞之亟毀焉。


譯文:益王是宋太宗的第五兒子,叫趙元傑。曾經修建了一座假山,召集僚屬飲酒,眾人都誇讚假山,而王坦卻獨自低著頭。益王強迫他看(假山),他說:「我(在這裡)只看到血山,根本沒看到什麼假山。」益王很驚訝,問他(只看到血山的)原因,姚坦說:「我在田間時,看見州縣的官吏督促交稅,上下一起逼迫,父子兄弟被鞭打痛苦不堪,血流滿身。這座假山都是用百姓租稅築成的,不是血山又是什麼呢?」 當時(太宗)皇帝也在修建假山,還沒完成,聽到王坦的話之後馬上命人砸毀(假山)。


寫在最後

期待同學們在下方留言「每日打卡」,讓我看到你們的堅持!有任何問題可以留言在下方!

相關焦點

  • 高中語文:文言文練習素材!精短翻譯練習50篇(高三複習必備)
    小可愛們你們好呀,高考語文大多數都是主觀題,大多數的分數都是不可控的所以高中生們一定要把可控的分數全部抓住高考語文中:文言文是高考語文的必考題型,也是一個必得分的題型而且從2014>年開始出現一個新題型:理解性默寫文言文比起直接默寫多了對古詩文情感含義的要求,難度也提高了一些所以今天學姐為高中生們整理的是高中語文:文言文練習素材
  • 一份關於高中語文獨白,文言文的練習素材:精短翻譯練習50篇
    課本上需要背誦的課文做到倒背如流;課本上以及補充教材中的文言文,要能做到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能準確翻譯;要求就是:能夠在不參考教輔書的情況下,熟練地對課文逐字逐句翻譯,並且能夠極其熟練地掌握課文腳註中的注釋,不靠猜和蒙。
  • 高考語文:文言實詞100字練習+答案!附高考64篇古詩文+寫作素材
    童鞋們周日好哇,高考倒計時175天語文作為高考第一個考的科目,不僅分值很大,而且語文這個科目的考試情況完全影響了其他科目的答題情況(童鞋們心態要穩住哦)>學姐認為,高考語文中最難啃的就是文言文古詩和作文所以學姐今天為高中生們準備了高考語文:文言實詞100字練習+答案!
  • 高中語文:文言文翻譯練習100篇,高考翻譯題滿分從此不再愁!
    #高中語文其實高考文言文所選文段的難度都不會太大,根據考綱要求,對文言文閱讀的要求是:理解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用法,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篩選文中的信息,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 高考語文:文言文翻譯練習100篇,翻譯題滿分從此不再愁
    ,其實除了最基本的實詞、虛詞、詞類活用、特殊句式等,最有效的學習方法就是在文言文閱讀中學文言文,當你看到一篇文言文閱讀,從一開始的一知半解到最後的能對照原文翻譯出來的時候下面的文言文精短翻譯練習100篇能幫你快速成長為小司機
  • 高中語文「文言文」100篇,高考翻譯滿分不愁
    經常有同學問高中語文的文言文怎麼學,其實除了最基本的實詞、虛詞、詞類活用、特殊句式等,最有效的學習方法就是在文言文閱讀中學文言文。當你看到一篇文言文閱讀,從一開始的一知半解到最後的能對照原文翻譯出來的時候,你就已經上道了。
  • 統編版~高中語文:理解性默寫彙編及答案!期末+高考複習列印練習
    高中的童鞋們好哇,距離高考越來越近,期末也不剩一個月了吧高考語文是第一個考的科目,不僅分值很大,而且語文第一科的考試情況完全影響了其他科目的答題情況(學姐的很多同學都是語文沒考好,後面的考試根本都不想去參加了
  • 初高中都適用的訓練方法!【含文言文實詞彙總+課外文言文練習】
    當然,作為語文老師,完全可以用此方法給孩子講文言文,孩子讀懂文義後,後面的題目不用講,自然能做對。這個方法,我們叫它「讀五遍」,具體如下: 第1遍,用文言文通讀文章,讀的時候,把不會不熟悉字詞句子劃出來。
  • 高中語文必背40篇文言文通假字,都是考試重點,建議收藏!
    ▼高中作為學生學習生涯中的一個重要時期,一定要重視起來,尤其是高中語文,不再像小學或者初中語文那樣簡單,進入高中後,語文學習的內容更加的廣泛、豐富,各種的文學形式都需要掌握,而且知識性、系統性更強,高中語文學習要求學生要對所學知識進行系統性的理解,比如學習詩歌不再是背誦默寫,而是要進一步的鑑賞和感悟。其中文言文就是高中語文重點學習的內容之一,也是難點之一。
  • 高考文言文翻譯100練!增強文言功底,培養文言語感,輕鬆拿分
    ❤文言文翻譯,因為語法、句式和語言習慣的不同,從而造成翻譯時會有奇怪的「拗口」感。❤要譯好一個句子,同樣要遵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原則。要把文言語句放到上下文中來理解,放到具體的語言環境中來斟酌。❤增強文言功底,培養文言語感。這是做好翻譯題乃至做好所有文言文題目最根本的一點。文言文閱讀理解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決非一朝一夕之功。
  • 高中文言文精短翻譯練習100篇
    高中文言文精短翻譯練習100篇
  • 初中文言文學習法:3個筆記法把文言文學透,別在語文書上寫翻譯
    文言文是語文學習的一大難點,從小學階段開始,我們在學習文言文的過程中,不斷地遇到各種問題:背誦、抄寫、釋義、閱讀……每一個學習環節做不好,基礎打不好,文言文的學習就會變得越來越難。到了初中,隨著課文難度篇幅的增大,語文是越來越難學了。考試中,文言文再也不是書中的課文節選,有些段落每個字你都認識,卻不知道如何翻譯,根本看不懂。
  • 初中文言文學習法:3個筆記法把文言文學透,別在語文書上寫翻譯
    考試中,文言文再也不是書中的課文節選,有些段落每個字你都認識,卻不知道如何翻譯,根本看不懂。同學們也很困惑:是自己的語文學習能力不行了?還是文言文越來越難,我們已經和會學習的同學拉開了差距?而且不少記號筆、彩筆的油墨性不好,時間一長就消失或者浸透了語文課本,更加影響課本複習。那么正確做好文言文筆記的法則一:用橫線筆記本進行抄寫課文,每一行空一排,空行出寫好翻譯、注釋、學習的重點等相關信息。這樣的抄寫,一方面做好練習,一方面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學習和理解。不用在語文書上「寸土必爭」,寫得密密麻麻最後自己也不認識了。
  • 高中文言文閱讀訓練60篇精選(21—25)
    高中文言文閱讀訓練60篇精選(21—25)就分享到這裡了,更多高考信息請關注新東方網高考頻道!   高中文言文閱讀訓練60篇精選(1—5)   高中文言文閱讀訓練60篇精選(6—10)   高中文言文閱讀訓練
  • 高考語文複習:文言虛詞專項練習
    文言虛詞練習(一)  一、解釋句中「而」字的意義和用法。  12、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  13、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14、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  15、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  16、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17、盛以錦囊,負而前驅  18、徐而察之  19、夫諸侯而驕人則失其國  20、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  21
  • 七年級下冊語文:課內文言文知識大全+練習題,現在練習剛剛好
    七年級下冊語文:課內文言文知識大全+練習題,現在練習剛剛好初中文言文的學習難度較大,同學們一定要從初一就開始打好基礎才行。小編老師建議,小同學們學習文言文一定不能死記硬背,因為考察默寫的地方會很少,因此不少老師都是要求同學們已帶讀為主,然後在結合實詞、虛詞這些文言詞彙來進行翻譯。下面針對於同學們的學習情況,老師將七年級下冊語文:課內文言文知識大全+練習題整理好了,非常值得同學們列印收藏下來勤加練習。
  • 「新舊交替」學文言
    提到文言文大家都會說到120個文言實詞,18個文言虛詞等等等等。這義項加起來有近一千個,其實常考的往往都有教材的影子,我一直覺得「教材是語文教學靈魂」,因此在文言文的學習中一定要重視教材的學習。(一)重視教師的積累。教師應該做一個先行者。
  • 高考語文文言文翻譯之倒裝句篇
    高考語文文言文翻譯之倒裝句篇 2009-12-05 11:09:13 來源:高考網整理
  • 詞彙 | 40篇短文識記高中英語單詞3500(21)A Strange Disease【含練習】
    收藏 | 高中英語詞彙3500(合集)【含練習版】詞彙 | 40篇短文識記高中英語單詞3500(16)A Woman Doctor Lina【含練習】詞彙 | 40篇短文識記高中英語單詞3500(17)A New Farming Way【含練習
  • 掌握了文言文刷題技巧,不擅長背誦也沒關係,中考語文一樣考得好
    但是刷題也不是盲目的,並不是說照著老師推薦的練習冊書目買幾本,就開始文言文的刷題了,我們要從考試考查的方向來有針對性地刷題。文言文的積累學習是需要從小學階段就開始進行了,從《小古文100篇》到課本要求的課外古典文學的閱讀,我們都可以用應試技巧來學習。針對考試的要點,在日常的語文練習中,家長應該把握這3點督促孩子做好文言文的積累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