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命換錢的打工人,下一個「過勞死」會不會是你?

2021-01-09 澎湃新聞

原創 jiu 丁香醫生 收錄於話題#過勞1#猝死1#健康新事3

長期疲勞,熬夜加班,上班猝死……太多類似的新聞不斷重複。死亡陰影下,每個黑著眼圈的職場人,都會在加班的深夜思考一個問題:

「下一個倒在路邊的,會是我麼?」

■ DEPTH

科技解放生產力?

不,是科技讓我們加班

新一代的職場人,以為自己靠著努力拼搏,逃離了老一輩的辛苦勞作,能夠坐在辦公室裡辦公,過上舒適的「中產生活」……

但,真的有區別嗎?

■ DEPTH

十年前的流水線上。

工人從下午 7 點鐘工作到第二天早上 7 點,中間只有一頓飯的休息時間,整周無休。廁所可以上,但流水線不能停,10 個小時只去 2 次廁所是正常情況。

現如今的網際網路大廠裡。

員工過著 996 甚至 007 的生活,一邊喝著「福報」、「拼搏」的雞湯,一邊憋著不敢上廁所,畢竟一千人的樓層,只有 8 個坑位。

長時間高強度的工作,不僅沒有隨著科技進步而減少,反而成為了越來越多中國人正在遭遇的健康危機。

基建、設計、廣告、醫療、教育……眾多行業都是熬夜加班,超長工時的重災區。

根據《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2020 年,除去工作和睡覺,中國人每天的休閒時間僅為 2.42 小時,比 2018 年還要少了 25 分鐘。

時間都去哪兒了?工作,才是生活的主旋律。

根據 2019 年 3 月國家統計局數據,中國人每周的平均工作時間達到 46 小時。對照《中國勞動統計年鑑》,這十幾年間的情況基本沒怎麼變過。

而按照《勞動法》的規定,標準工時是每周 40 個小時;特殊情況下,也得保證每周至少休息一天,每周的工時不能超過 44 個小時。

也就是說,我們中的大多數都不得不「違法」了。

■ DEPTH

被加班和奮鬥「掏空」的打工人

2020 年有兩個詞很火:內卷和奮鬥*。

充滿激情的年輕人,有青春和健康做資本,覺得「用時間換金錢」是一場非常公平的交易。

但很少有人會在年輕時注意到,熬夜通宵、24 小時在線、完不成的 KPI……這些不得不遵守的工作模式,正在對我們的精神和身體做些什麼。

研究顯示,與每周工作 35~40 小時相比,當每周工作超過 55 小時,或者說,每天工作 11 小時,連續 5 天,焦慮和抑鬱的機率就會升高。

世衛組織和國際勞工組織的全球研究認為,工作超過一周 55 小時,是導致中風和缺血性心臟病的「足夠有害證據」,而它們都是常見的猝死風險因素。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一周 55 小時什麼概念?比「996」還要少 17 個小時。

隨著工作時間的延長,健康問題將會更嚴重。

那些每周工作超過 80 小時的人,抑鬱的機率是每周工作少於 60 個小時的人的 2.83 倍,心腦血管等疾病的風險也會持續上升。

這才是眾多「快速發展,硬核突破」的企業的工作強度,也是它們背後看不見的,分攤給員工的真實代價。

除了猝死,糟糕的工作模式還打破了規律的作息,給了癌症可趁之機。

早在 2007 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就把「熬夜倒班」(Night Shift Work)定義為 2A 類致癌因素,也就是「很可能致癌」。

不規律作息帶來的癌症風險已經被多個大人群研究證實,關係最密切的是乳腺癌和結直腸癌。

倒時差是家常便飯的空姐,常常三班倒的護士,乳腺癌的發病率都要高出普通人。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過勞的健康威脅,不僅僅在加班帶來的熬夜,更在坐著不動的工位上,以及獎賞自己的加班夜宵裡。

畫完圖紙,去樓下吃個燒烤;

加班太累,抽根煙放空自己;

熬完大夜,回家喝點酒助眠。

熬夜 + 喝酒 + 抽菸 + 久坐 + 糟糕的飲食,這一切,都是過度工作附帶的癌症高危因素大禮包。

讀到這裡,不如想一想,長期加班後的你,做過上面的哪幾件事?

也可以算一算,你一周的工作時間超標了多少。

■ DEPTH

現在拿命換錢

未來拿什麼買命?

「我還年輕,我還能拼。」

「不管怎樣,想想工資就還行。」

這些想法,你或許也有過吧。但一個常常被大家忽視的真實問題是:你的加班費,夠支付未來的醫療費麼?

對絕大多數中國人,這個答案都是否定的。

醫療支出已經成為了一筆沉重的負擔。

2019 年,中國的人均衛生總費用是 4656.7 元。這個數字看起來還好,但如果考慮同一年中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只有 21559 元,這筆醫療費用已經相當高昂。

不說聽起來就覺得很燒錢的癌症治療,就說最常見的流感。

2013 年,一項針對流感治療花費的研究顯示,在中國,流感的平均住院費達到了 9700 元。如果以城鄉劃分,這筆花費分別佔到城鄉人均可支配收入的 31% 和 113%。

也就是說,一次流感住院,就可能讓一個城市家庭蒸發當年三成的可支配收入,也可能讓一個農村家庭超過一年的努力付諸東流。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而被稱為「人生最貴一張床」的 ICU 更是以收費高著稱。

考慮到運營,用藥成本,儀器成本等多方因素,ICU 的收費是合理的,但也是高昂的。

以年初的新冠肺炎為例,住進 ICU 的病人,每天的固定藥物費用就超過 5000 元,其他藥物,人力更是不計其數。最後出院的帳單達到了 70 餘萬。

感謝國家,這筆新冠的治療費用可以被報銷,但那些不能被報銷的疾病呢?看看錢包餘額,住得起嗎?

每當 ICU 的高收費新聞爆出,往往有人質問:

「五千塊買一天命,貴麼」?

而這個質問,同樣適用於當下處在高度內捲化社會中的我們:

「雙倍工資買你的健康,值麼」?

科學審核 馬騰

北京協和醫學院公共衛生 碩士

策劃 jiu

作者 jiu

封面圖來源 站酷海洛

參考文獻

[1]新華網.(2020).超長時間工作影響健康,工作效率也高不了.http://www.xinhuanet.com/fortune/2020-08/17/c_1126375710.htm

[2]新京報.(2019). 我們真的太愛勞動了.http://www.bjnews.com.cn/graphic/2019/05/01/574522.html

[3]Virtanen M, Ferrie JE, Singh-Manoux A, et al. Long working hours and symptom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 5-year follow-up of the Whitehall II study. Psychol Med. 2011;41(12):2485-2494. doi:10.1017/S0033291711000171

[4]Ogawa R, Seo E, Maeno T, Ito M, Sanuki M, Maeno 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ng working hours and depression among first-year residents in Japan. BMC Med Educ. 2018;18(1):50. Published 2018 Mar 27. doi:10.1186/s12909-018-1171-9

[5]Li J, Pega F, Ujita Y, Brisson C, Clays E, Descatha A, Ferrario MM, Godderis L, Iavicoli S, Landsbergis PA, Metzendorf MI, Morgan RL, Pachito DV, Pikhart H, Richter B, Roncaioli M, Rugulies R, Schnall PL, Sembajwe G, Trudel X, Tsutsumi A, Woodruff TJ, Siegrist J. The effect of exposure to long working hours on ischaemic heart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from the WHO/ILO Joint Estimates of the Work-related Burden of Disease and Injury. Environ Int. 2020 Sep;142:105739. doi: 10.1016/j.envint.2020.105739. Epub 2020 Jun 5. PMID: 32505014; PMCID: PMC7339147.

[6]Descatha A, Sembajwe G, Pega F, Ujita Y, Baer M, Boccuni F, Di Tecco C, Duret C, Evanoff BA, Gagliardi D, Godderis L, Kang SK, Kim BJ, Li J, Magnusson Hanson LL, Marinaccio A, Ozguler A, Pachito D, Pell J, Pico F, Ronchetti M, Roquelaure Y, Rugulies R, Schouteden M, Siegrist J, Tsutsumi A, Iavicoli S. The effect of exposure to long working hours on strok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from the WHO/ILO Joint Estimates of the Work-related Burden of Disease and Injury. Environ Int. 2020 Sep;142:105746. doi: 10.1016/j.envint.2020.105746. Epub 2020 Jun 3. PMID: 32505015.

[7]Haus E, Smolensky M. Biological clocks and shift work: circadian dysregulation and potential long-term effects. Cancer Causes Control. 2006 May;17(4):489-500. doi: 10.1007/s10552-005-9015-4. PMID: 16596302.

[8]菠蘿因子.(2020).經常熬夜,會不會致癌?https://www.huxiu.com/article/380237.html

[9]規劃發展與信息司.(2020).2019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10]Yang J, Jit M, Leung KS, Zheng YM, Feng LZ, Wang LP, Lau EH, Wu JT, Yu HJ. The economic burden of influenza-associated outpatient visits and hospitalizations in China: a retrospective survey. Infect Dis Poverty. 2015 Oct 6;4:44. doi: 10.1186/s40249-015-0077-6. PMID: 26445412; PMCID: PMC4595124.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聖經》說:不要拿命換錢
    文:仇多方Samuel《聖經》說:不要拿命換錢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呢?《聖經》(馬太福音 16:26 和合本)在基督徒的認知觀裡,生命分兩部分,身體的命,靈魂的命。有的人身體活著,但靈魂死了。有的人身體死了,但靈魂活著。
  • 27歲國美員工過勞猝死:拿命換錢,是這殘酷人間的死循環
    家屬稱法醫鑑定為過勞死。「他一人被安排兩個崗位,每天早出晚歸經常加班,特別是雙十一期間沒有休息,他說很累」。根據家屬講,他們曾看到小唐的加班表。最近3個月排得滿滿當當,每天作息極不規律,經常飯都沒吃幾口,就繼續上班。
  • 時事熱點|國美27歲員工年會上猝死:拿命換錢的年代,你能給家人留點...
    也許你有千般的無奈,萬般的壓力,可是再難也別用命去賭,因為這世間除了生死,其它都是小事! 最近一個令人痛心的新聞登上了熱搜榜:國美電器福州分公司年終誓師大會上,27歲員工猝死,法醫鑑定為過勞死。
  • 拼多多又一員工自殺,11天死2人!拿命換錢,是一場騙局?
    新聞爆出後,拼多多在知乎發了一段話,大意為:底層人民都在拿命換錢,員工猝死是大環境問題。 雖然30秒就刪了,但還是點燃了一眾網友的怒火。 後來拼多多澄清:這是外包員工用錯了帳號。 沒人買帳。
  • 過勞時代:「人肉乾電池」的宿命?
    所以1988年功能飲料Regain的廣告語,是那年島國年度流行語:你能24小時作戰嗎?但很快,過勞死成為日本難以徹底祛除的社會性災難。日本官方對過勞死的定義是:每個月加班80個小時,因過度疲勞造成的死亡。
  • 23歲女員工猝死,拼多多解僱目擊者,如在香港過勞死會如何處理?
    之所以此事熱度不減引起廣大人民共情,是因為加班與每個人息息相關,身邊有很多同事或多或少都在加班,當996、007成為不成文的規定時,沒有人能夠獨善其身。早在2019年馬雲在阿里內部交流活動上提出「能做996,是一種巨大的福氣」的觀點之後,就在社會上掀起軒然大波,從996福報論、996ICU再到拼多多「底層人民哪一個不是用命換錢。」
  • 打工人拿命換錢,在國外也是這樣的嗎?
    網傳截圖顯示,認證為「拼多多官方帳號」的帳號在相關問題下回答,稱底層人民哪一個不是用命換錢,並表示不認為是資本的問題,而是這個社會的問題,這是一個用命拼的時代。該回應引發網民聲討,許多網民在拼多多知乎、微博等帳號下留言,批評拼多多回應冷血。
  • 中國每年"過勞死"60萬人 如何走出過勞的時代?
    ) 「有一個老闆叫大衛,下午六點出現,眼神恰似黑背,手裡端著一壺熱騰騰的咖啡,嘿嘿嘿我們要不要來開個會……求你不要說出那句話,寶貝加班吧,感覺身體被掏空,我累得像只狗。」
  • 「拼」了命,才會錢「多多」:社畜鼻祖日本如何應對過勞死?
    神居點睛#拿命換錢值得嗎?拼多多23歲員工加班到凌晨一點半猝死的新聞在這個年初刷爆了各種社交媒體。加班、996、過勞死在職場上早已司空見慣。如果沒有那句「看似是在陳述事實」的官方回復,或許這件事也不會發酵得如此巨大:你看底層的人民哪一個不是用命換錢我一直不認為是資本的問題而是這個社會的問題這是一個用命拼的時代可是,如果工作都到拿命去拼的程度了,那麼這種奮鬥還有意義嗎?
  • 直播喝辣椒油半年,評論區留下10000條咒罵:拿命換錢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甚至不少人直接明說,「我就是來看你什麼時候死的。」只有極個別人關心他,叫他注意身體,別再做這種事了。對於這些評論,博主都有看,有的也有回覆。他意思很明確,「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你們不用操心,我也是為了賺錢生活。」然後繼續著各種極其傷身的表演。終於在最近一個視頻裡,博主躺在了醫院病床,向粉絲請假1天。
  • 「過勞死」算職業病嗎?
    《徵求意見稿》把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由原來的10類修訂為6類,即粉塵類、化學因素類、物理因素類、放射因素類、生物因素類和其他因素類,並大大細化了職業病危害因素,由原來的133種修訂為460種。但是,我們注意到,在這次修改中,備受社會關注的「過勞死」仍未列入其中。縱觀我國現有的法律法規,並沒有「過勞死」這一法律概念。
  • 午睡對於一個「打工人」到底有多重要
    你覺得一個打工人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呢?有些人也許會回答「錢」,俗語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其實「本錢」是最重要的,不管你承認不承認,即使你想帶病去上班,為了不被扣工資和全勤獎,有的時候還是無法實現的。如何呵護自己的身體是重中之重,因為你一旦倒下,影響的不僅僅是自己,還可能會影響全家的「口糧」。對於身體而言,健康的飲食固然重要。按時吃飯似乎成為了奢侈的事情。我經常聽到加班同事的晚飯前的一句口頭禪,「來乾飯,把命續上」!相信這句話和這個狀態會引起大多數「打工人」的共鳴,現在生活的快節奏,所有的事情都要求效率。
  • 80後怎成「過勞死」主力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的餘少祥看來,過勞死從來不是臨床醫學病名,而是屬於社會醫學範疇。事實也確如此,儘管很多人認為「過勞」引起死亡,可從已有醫學文獻來看,沒有任何流行病學調查證據支持「過勞死」的發生與過度勞動直接相關。 「過勞死」的說法最早來自日本,而在日本,「過勞死」也是以「保障勞動者權利,規範企業責任」的法律概念出現的。
  • 32歲女銷售連續2場應酬,胃痛離世,拿命換錢,到底圖什麼?
    32歲的韓可可(化名)是一個典型的當代年輕打工人的典範,她畢業之後就來到了一家銷售公司,為的就是不要只拿死工資,但是一線城市的工資哪有那麼好掙,工作了這麼些年也不過是在今年年初的時候勉強的付了首付買了房,因此後來的生活壓力還是巨大的房貸問題,為此她也更加努力的工作,儘量多接一點單子
  • 人社部關於「過勞死」是否納入工傷的答覆
    號   你們提出的關於完善工傷保險制度,防止「過勞死」的建議收悉,經商衛生計生委,現答覆如下:   正如你們在建議中所說,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由勞動者長期超負荷、超強度工作引發的「過勞死」現象時有發生,但目前我國關於控制「過勞死」方面的法律還有待完善。
  • 什麼是過勞死-過勞死信號—危險症狀一覽
    「過勞死」十大危險信號為:  一是「將軍肚」早現;  二是脫髮、斑禿、早禿;  三是頻頻去洗手間;    易過勞死的危險症狀  研究者認為;在以下28項症狀和因素中佔有7項以上即是有過度疲勞危險者,佔10項以上就有可能在任何時候發生過勞死.同時在第1項-第9項中佔兩項以上.或者在第10項-18項中佔3項以上者.也要特別注意,這28項症狀和因素分別是:  1.經常感到疲倦,忘性大;  2
  • 日本3成公務員月加班超80小時,突破過勞死警戒線:「你們都去996吧,我已經開始追求穩定了」
    在日本,有三成20多歲的公務員正在突破「過勞死」線。據日本《讀賣新聞》25日報導,日本行政改革擔當大臣河野太郎在當天記者會上發布的一份調查顯示,日本中央政府部門工作的公務員中,有三成20多歲的公務員每月加班時間超過80小時。河野太郎表示,「目前可以清晰地看到年輕人的加班負擔,長時間的工作將造成他們過早離職。」
  • 凌晨1點,23歲拼夕夕姑娘猝死街頭,你一定記住這個血淋淋的教訓
    「這是一個用命拼的時代,你可以選擇安逸的日子,但你就要選擇安逸帶來的後果。」這句話實在是觸目驚心。就是在這樣的論調下,這個時代,太多人都在瘋狂地拿命換錢。因為不拼命加班,就會被認為是選擇安逸。不付出所有,就好像不配得到讚許。於是人被逼出了「狼性」。可人畢竟不是狼,受不了狼的活法。
  • 中國每年「過勞死」達60萬人,誰該埋單?
    央視新聞微信公號12月10日報導,「有一個老闆叫大衛,下午六點出現,眼神恰似黑背,手裡端著一壺熱騰騰的咖啡,嘿嘿嘿我們要不要來開個會……求你不要說出那句話,寶貝加班吧,感覺身體被掏空,我累得像只狗。」 前段時間,這首神曲《感覺身體被掏空》橫空出世,迅速刷遍朋友圈。原因之一是歌詞唱出了當前許多上班族的心聲——過度勞累,透支健康。
  • 凌晨1點,23歲拼夕夕姑娘猝死街頭,這血淋淋的教訓,你一定要記住……
    拼多多很快聲明,說這個回答是一個外包人員擅自發出的,他之前曾登錄拼多多官方帳號,這次本想說說個人看法,沒想到忘了切換帳號,不小心用了官方帳號發言,他發現以後,立刻就刪了。我們且不談此事的真假,只說那段「拿命換錢」的理論。「這是一個用命拼的時代,你可以選擇安逸的日子,但你就要選擇安逸帶來的後果。」就是在這樣的論調下,這個時代,太多人都在瘋狂地拿命換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