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花草植物,雖然能夠不受季節的限制,在不同的季節都輕鬆擁有"詩情畫意"的美感,但是土壤結塊,或者長毛,往往就會令一些新人花友感到手足無措,不知道此時的花草植物是否還有救!
其實,土壤結塊、長毛的問題,時刻都會出現,所以每個合格的養花人,在開始園藝的初期就得了解這方面的知識,如此才能"臨危受命",幫助花草植物度過危機,恢復正常的狀態。因此,接下來就教大家1招,保證能夠分分鐘搞定難題,把花草搶救回來。
此招就是"換盆土"。
因為土質遭到破壞後,其中的營養物質就會減少,而細菌會增多,非常不利於花草的成長,因此想要其順利地長大,在未來的日子裡時刻都處於"生機勃勃"的狀態。因此,一旦發現土壤結塊、長毛就得馬上換盆土,而不是糾結於"病灶所在",錯過最佳的搶救時機,讓花草植物最終一盆不剩。
換盆土的要點:
想要讓花草的 根部脫離花盆,最簡單的方法則是摔破花盆拿出來,但相信絕大多數的人都不樂意這麼做。因此,就只能多加注意,小心翼翼地從花盆邊緣位置深入,用筷子或者小鏟子等工具撬動下土壤。
等到四周的土壤絕大多數都和花盆"分離"後,即可一手抓住植株,一手拿緊花盆,然後左右晃動植物後,就將其稍微傾斜或者倒立,如此就能輕鬆地將植物連帶著土壤,從花盆中拿出來。
而此後,則需要慢慢清理上面的土壤,避免扯斷花根,當然,清理完之後則需要對花根的傷口處塗抹藥水,殺死細菌,預防疾病,同時還需將其在上盆前浸泡在生根水中刺激細胞,讓主根能夠儘早地衍生出更多的根須,增強植物的生命力。
日常養護,如何預防土壤結塊、長毛
雖然植物根部受損之後,緩苗需要更久的時間,但是只要小心養護,株苗還能能夠很快地恢復元氣。但,若是想要讓植物遠離土壤結塊、長毛的現象,最好還是從澆水習慣以及追肥的事情上著手。
畢竟土壤的表層長毛,主要和澆水的不良習慣有關。我們在澆水的時候需要事先選擇一個通風良好的位置,如此澆完水後,多餘的水分就能很快地蒸騰掉,不再滯留土壤裡。等到土壤半乾的狀態下方可將其移入室內,尤其是冬季,開窗透氣比較少的條件下,只有如此做才能讓土少長毛。
除此之外,土壤鹽鹼化是其大面積結塊的"主兇",所以,在平時追肥的時候需要側重追加弱酸性的肥料,而且多以水溶肥的形式追加,避免積肥現象的發生。另外,還需定期追加微生物菌群,其具備一定的活性,可長期在土壤裡活躍,疏鬆土壤。當然,還不會對花根造成負面的影響。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文案編輯】目海志園藝老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