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小編介紹了甲午海戰前,日本派出大量間諜滲透至中國境內,他們往往改頭換面,多以商人、浪人以及中國平民等身份潛伏下來。在這些特務當中,有2個人最具代表性,一個就是日本諜報界的鼻祖荒尾精,另一個是日本諜報界的天才岸田吟香。
1886年,日本軍方派遣荒尾精到中國執行間諜活動,他第一站就來到上海一家叫「樂善堂」的日企,密會了日本右翼組織「玄洋社」的成員岸田吟香。二人經過商討,決定在湖北的漢口新成立一家「樂善堂」漢口分會,以商業為背景從事間諜活動。
1886年5月,荒尾精來到漢口,並在華洋街上租下一座西式洋樓,作為「樂善堂漢口分會」的經營之所。開業的當天,荒尾精就在他自己編撰的《同志須知書》裡,開篇首頁中寫道:我堂任務艱巨,可謂任重道遠,並非易事,這關乎帝國興亡,國家崛起。
接下來,荒尾精開始著手整合散落在中國各地的日本諜報人員,並向他們發出邀請到漢口樂善堂集結。很快,得到了石川伍一、山崎羔三郎、根津一宗和方小太郎等眾多潛伏在中國境內的日諜響應,他們紛紛從四面八方趕到湖北「漢口樂善堂」的旗下。
這個時期,在中國各地潛伏有大量日諜,這些人當中有一半是右翼團體背景的志願者,另一半是日本官方背景的情報人員,這兩種背景的日諜構成了中國境內的諜報網絡。而且,日諜在竊取情報的行動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代號,把樂善堂作為中國的「梁山泊」。
如今,在日本一些檔案史料中記載了大量關於中國《水滸傳》的內容,比方說:當年分布在中國境內的日諜人員,他們都以水滸傳中的人物命名,像有人叫花和尚魯智深,有人叫大刀關勝,有人叫武松武二郎等等,其實,這是樂善堂為諜報活動提供方便。
那時,日諜外出搜集情報是十分艱苦的差事,當時中國既無火車,也無公路,日諜外出調查和探測,只能騎馬或者乘船,而且,每一個小組還要僱傭挑夫,負責炊具、鋪蓋以及圖書等物品的運輸。而沿途所花費用,只好靠賣書、賣藥等賺來的錢來補充。
1888年,漢口樂善堂派出3人組的日諜,到新疆進行實地考察探測,他們在出發前拉了幾車書,明面上他們是去新疆販書,以此作為掩護的手段。行動期間,經費全靠賣書所得解決。其實,日諜一般外出執行任務是不允許身上帶很多錢,以免引起注意。
正是在這一基礎上,荒尾精指揮著他麾下的情報人員,制定了自打情報機構設立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對中國全方位情報探測的「400餘州探險」計劃。當然了,這也成了日本間諜史上在中國的一次「上山下鄉運動」,為日後日本掠奪中國資源提供了保障。
當時,樂善堂的諜報人員多以商人身份作幌子,南下湖南、湖北以及雲、貴、川等省市,北上陝、甘、寧、新疆和西藏等地。每到一處,當地風俗人情、地形地貌、氣候狀況、交通設施、軍事設施及軍事要塞等,都是他們探測的範圍,而且持續了3年時間.
在「400餘州」的南下、北上行動裡,荒尾精對各地特產有著極大興趣,尤其是四川產的銀耳,在那個年代,銀耳十分名貴,經濟價值突出。所以,日諜在四川探測的時候,對銀耳的產量、採收、價格等做了十分詳細調查,為日後對中國經貿戰做準備。
在日常生活當中,樂善堂的情報人員對於中國的經濟、文化、政治和軍事等各領域,都展開了大規模地調查、偵測、研究等收集工作。比方說:中國每個季節需要什麼東西,什麼樣的棉紗受到歡迎,中國哪個地區礦產豐富,中國各地都有什麼特產等等。
突然,小編想起小時候聽過的一個關於日本間諜的故事,事情發生在20世紀的60年代,國內一家著名的雜誌,有一期的封面刊登了一張一名身穿工作服的男性工人,站在一個公交站的牌子下面,手裡拿著一個小紅本,臉上洋溢著幸福微笑的照片。
這樣一張歌頌勞動工人的普通照片,在我們大數人眼裡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這張照片卻引起了日諜的關注,他們從照片上看出男人不是煉鋼工人,一定跟油製品相關,再通過照片裡站牌上面的站名分析,日諜很快得出結論,在中國黑龍江一帶發現了油田。
接下來,日本人馬上行動起來,對中國展開了一系列針對開發油田所需設備以及煉油廠所需設備等推銷活動。果然,在中國黑龍江的大慶地區,發現了世界上都能排上號的特大型油田「大慶勝利油田」。當然,日本提供的石油設備如願成功打入中國市場。
我們話題回到日本情報機構「樂善堂」,日諜在情報偵察的過程裡,也常常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件。
有一次,一名年僅19歲的日諜,名叫藤島五彥。他奉命帶領一個小隊到新疆、西藏執行搜集情報任務,當時,他們同樣以書商作為掩護手段,並帶了一船的圖書,他們從漢口坐船出發,向西方深處駛去。可是,沒想到他們途中卻遭遇水匪的打劫。
藤島五彥十分鎮靜地走上前去,跟水匪的頭目進行協商,他說:閣下不像是打家劫舍之人,我看閣下是一身英雄氣概。水匪頭一聽非常高興,兩人就攀談起來,最後二人聊成了朋友。臨走時,藤島五彥送給水匪頭一把短槍,而水匪一路護送藤島五彥遠去。
誰知兩人分手沒幾天,水賊被官府抓獲並砍頭,腦袋掛在了城頭之上。藤島五彥得知消息後,決定將水賊首級偷回送交給匪頭的同夥,以便收買這幫水匪。於是,藤島五彥趁夜爬上城樓把首級取下來,不料被守軍發現一路追趕,他跑到江邊縱深越入漢水。
當藤島五彥遊了一段時間,體力不支暈了過去,順著水流往下漂去。當他醒來的時候,他已經被衝上了岸邊,於是,他把腰上的匪頭首級,在周圍挖了一個坑埋了,並做上記號。然後,他派人通知水匪一夥,告訴他們匪頭的首級他已經拿到,埋在哪裡等等。
另外,為了解決諜報人員急缺難題,荒尾精又在上海創建了一家情報組織,叫「日清貿易研究所」,這是一家專門培訓間諜的機構。甲午海戰發生後,僅「日清貿易研究所」就有70多名學員投入對華諜報行動,給中國造成了極大的、全方位的損失和危害。
1889年,荒尾精將這次探險所竊取的情報,按類別寫了一份上萬字的《復命書》,遞交給日本軍方。不久,樂善堂又重新整理彙編了一部《清國通商總覽》的著作,全書分2篇3冊,2000多頁,內容詳盡,顯然是一部中國大百科全書,成了日本侵華的指南。
甲午海戰以來,「漢口樂善堂」徹底浮出水面,當時朝廷從上海法租界逮捕的2名日諜身上,了解到開設在中國境內的「樂善堂」的真實面貌,隨著這2名日諜被槍決,上海、漢口的樂善堂相繼被查封,其出資人兼老闆的日諜岸田吟香,則在上海被捕入獄。
不過,隨著甲午戰爭的結束,由於大清政府戰敗,關在獄中的岸田吟香獲釋,並得到了一筆所謂的賠償金。出獄後,他仍留在中國繼續以出售「精錡眼藥水」為名,行間諜之實。1905年,他病死杭州,終年72歲。輝煌一時的樂善堂,也隨之落下大幕。
而狡猾如狐的特務頭子荒尾精,則成功擺脫了官兵的追捕,偷偷潛回至日本。可是,沒過多久他又被派往中國臺島,依然從事他的諜報生涯。不過,1927年9月,荒尾精不幸在島上染上了鼠疫,最終不治身亡。目前,日本拜鬼神社裡還供奉著他的靈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