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大學裡藏著天文館 愛好者可預約參觀

2020-12-23 大洋網

廣州大學天文臺大型天文望遠鏡。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憂子、莊小龍攝

大洋網訊 想觀看浩瀚的星空嗎?想體驗球幕觀影嗎?來廣州大學的天文館和天象廳吧。19日~20日,「金都超星杯」第三屆全國大學生天文創新作品競賽在廣州大學舉行。記者從廣州大學獲悉,該校的天文館和天象廳,作為科普基地對外開放,天文愛好者可以預約參觀。

全國大學生PK天文創新作品

「金都超星杯」第三屆全國大學生天文創新作品競賽是由中國天文學會與教育部高等學校天文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共同主辦,中國天文學會普及工作委員會、中國天文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廣東天文學會、廣州大學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承辦。

競賽旨在通過天文科技與科普創新作品競賽的形式,激發調動全國高校大學生愛天文、學天文、用天文的興趣和熱情,培養提高青年們的科學探索精神與科技創新能力,幫助促進高校天文社團的發展和天文通識教育課程的開展,以期為我國天文科研、教育與科普培養優秀的後備人才。

廣州大學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副院長王洪光介紹,目前,國內高校在本科階段開設天文專業的有十來所,招收天文學研究生的有四五十所高校。他說,全國大學生天文創新作品競賽是全國大學生天文競賽中的最高級別賽事。據悉,此次競賽共收到作品103項(其中有效作品102項),參賽單位46個,經過賽事初賽五位專家評委的評審,結合網絡投票得分,評出科普創新類作品37項、科技創新類作品14項,共51項作品進入決賽。

記者在比賽現場看到,參賽同學們創意新穎,腦洞大開。如,廣州大學的幾位同學花幾個月功夫,將VR技術用在了模擬探索月球上,觀眾只要戴上頭盔,就恍若置身月球。

探秘天文館和天象廳科普基地

在廣州大學理學實驗樓的樓頂,有兩個大大的球。這裡分別是天文館和天象廳的所在地。天文館的那個大大的「球」,可以用來播放電影,看著頭頂球幕上的「浩瀚星空」,仿佛置身無垠的宇宙。在天文館裡,還有酷炫的「太陽系」「宇宙天球」等設備。

與天文館遙相對應的「球」則是天象廳所在地。在天象廳裡,有一個巨大的天文望遠鏡。以前,廣州大學的老師和同學們會用這臺望遠鏡來觀測記錄數據。廣州大學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老師鄧榮標告訴記者,天象廳還有一些稍微小型的天文望遠鏡,一些沒有購買設備的天文愛好者,有時也會到這裡觀測。

記者獲悉,天文館隸屬於廣州大學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天體物理中心。廣東天文學會辦公地點也設在廣州大學校內。天文館屬於廣州市天文科普基地,每年接待公眾參觀人數近1000人,舉行科普講座30餘場。天體物理中心也已連續參與組織了12屆廣東天文學會的品牌科普活動——廣東省中小學生天文奧賽,比賽規模達到5000餘人,是國內目前規模和影響最大、歷史最長的省級天文奧賽。天體物理中心還創新青少年科普形式,與澳大利亞CSIRO聯合舉辦了兩屆中澳射電天文教育活動周(2015、2016)。

廣州大學的天文館和天象廳是對外開放的科普基地,公眾可撥打以下電話進行預約:天文館:020-39366069;天象廳:020-39366896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林霞虹)

相關焦點

  • 北京天文館今起調高每日預約參觀人數
    根據當前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勢,北京天文館決定自10月1日起,提升每日預約參觀人數並逐步恢復開展科普活動,繼續實行分時入館、預約購票等限流措施。10月1日起,北京天文館調整每日參觀限額至7200人(上下午各3600人)額滿為止。
  • 北京天文館16日起有序開放 憑票進館參觀
    北京天文館5月16日起有序恢復開放,並實行分時入館、預約購票等限流措施。防疫期間,北京天文館開放玩轉星空、熒惑不惑、太陽家族、月球與隕石、巨眼觀天、宇宙探秘、宇宙穿梭、太陽廳等八大展區。根據防疫要求,劇場、教室、遊客中心、遊客餐廳、文創商店暫不開放。
  • 北京天文館今日恢復開放,每日預約限額1600人
    「這是我頭一次來天文館,這也是我頭一次見到隕石。」在月球與隕石展廳內,小名兒「大象」的男孩告訴記者,他是培新小學三年級的學生,這次來天文館,是因為學校布置了「博物館日前後參觀或『雲參觀』博物館」的課外活動。「以前沒發現『星星』這麼有趣,下次我還想來!」記者了解到,今天北京古觀象臺也恢復開放了,觀眾可提前預約到館參觀。
  • 重慶唯一的天文館藏在學校裡
    西南大學天文館,折射望遠鏡擺放在了天文臺頂部,將天窗打開,把望遠鏡調到合適的位置就可以進行觀測  天文館定期組織市民參加天文觀測活動你知道銀河系裡有上千億個太陽一樣的恆星嗎?而太陽幾十億年後也會老死……這些肉眼無法觀測到的天文知識,在西南大學天文館都能了解到。  西南大學天文館建於2007年,藏匿於地理與科學學院大樓裡,下設展覽廳、天象廳和天文臺,是重慶科普基地中唯一的一個天文館。
  • 參觀高魯天文館(組圖)
    東南網6月17日訊(記者吳頌潔) 6月17日,「第五屆中國網絡媒體海峽西岸行」大型採訪活動記者團參觀了高魯天文館。高魯天文館是為了紀念高魯先生不平凡的一生而建立的。高魯,字曙青,號叔欽,1877年5月出生於長樂航城龍門村。1898年考入馬尾船政學堂。
  • 北京天文館10月1日起調整每日參觀限額至7200人
    記者從北京天文館獲悉,北京天文館將提升每日預約參觀人數並逐步恢復開展科普活動。自10月1日起調整每日參觀限額至7200人(上下午各3600人)額滿為止。2020年中秋、國慶節假期開放時間為9時至17時30分(16時30分停止入館)。
  • 北京天文館每日參觀人數限額升至7200人,恢復開展科普活動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記者今天(9月27日)獲悉,從10月1日起,北京天文館將調整每日參觀限額至7200人,上午、下午各3600人。同時,逐步恢復開展科普活動,繼續實行分時入館、預約購票等限流措施。根據當前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勢,北京天文館決定自2020年10月1日起提升每日預約參觀人數。十一期間將恢復「天文小講堂」活動,同時有新活動「宇宙觀察員」「略說天文」與觀眾見面。科技輔導員也將逐步走進展廳,為觀眾提供免費講解。北京天文館開放時間為周三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館)。
  • 千名天文愛好者天文館裡迎新年,看2019最後一夜的月亮
    夜幕降臨,近千名天文愛好者聚集在北京天文館,度過2019年的最後一個夜晚。這裡,一個精彩紛呈的天文主題新年夜活動正在上演。「撥動『時光機』,我們把頭頂的星空轉動到今天凌晨。在廣場的一側,專業工作人員指導天文愛好者們親自用望遠鏡進行觀測昴星團。工作人員介紹,昴星團又叫「七姊妹」,在中國古代用來「檢測視力」,因為「用肉眼最多能看見7顆星星。」而另一側,則有不少天文愛好者排隊等著用望遠鏡仔細看看月亮。在專業設備的映像下,跨年夜的美麗月球褪去了神秘的面紗,月海、環形山,一覽無餘。「我想看看2019年最後一天的月亮。」
  • 北京天文館周六開放夜場參觀,本周起至9月底每周六延時閉館
    北京天文館將有計劃地開放夜場參觀,自本周起至9月底,每周六延時開放至20時30分。資料圖 安旭東 攝觀眾可通過提前預約,到館欣賞《奇妙的星空》、《天上的宮殿》、《撞擊與生命》等多部精彩科普影片。科普劇場根據疫情防控要求,上座率上調至50%,最多可容納400餘名觀眾同時觀影。全新科普展覽「尋找另一個地球——從系外行星到地外文明」主題展覽也已開展。為配合北京消費季,北京天文館還連續推出了一系列文化科普活動和文創產品服務。其中,「月球·撞擊與生命」主題直播將於9月3日登錄網絡直播平臺快手;多款天文文創產品陸續上架,官方網店及微店正式投入運營。
  • 北京天文館開啟周六奇妙夜 觀眾可以提前預約購票
    本報訊(記者 雷嘉)看北京天文館的鎮館之寶,聽天文專家講天文知識、在戶外用天文望遠鏡觀測月球和火星、自己動手製作行星模型……本周末起,北京天文館將連續四周開啟周六夜場參觀,每周六17:30-21:00的夜場時段,大小觀眾可以提前預約購票,來參加和體驗四大主題活動。
  • 參觀天文館
    河南商報小記者  二七區永安街小學三(1)班 諶雲曦  2017年12月9日,我跟隨河南商報小記者團參觀了河南省婦幼活動中心的天文館。  天文館的外觀看起來像是一個巨大的地球,「在這裡,我們將通過看電影的方式來了解天文知識——躺在地上看電影,你們體驗過嗎?」
  • 北京天文館又啟夜場
    10月24日晚上,北京天文館又啟夜場,「今夜星空」主題活動帶觀眾們領略秋季星空,探索神秘天象。「大家抬頭看,這就是此時此刻你頭頂的星空。」天象廳中,天文館鎮館之寶——蔡司九型光學天象儀為觀眾們打造了一片秋夜星空的夢境。
  • 北京天文館周六起有序恢復開放
    北京天文館5月16日起有序恢復開放,並實行分時入館、預約購票等限流措施。防疫期間,北京天文館開放玩轉星空、熒惑不惑、太陽家族、月球與隕石、巨眼觀天、宇宙探秘、宇宙穿梭、太陽廳等八大展區。根據防疫要求,劇場、教室、遊客中心、遊客餐廳、文創商店暫不開放。
  • 北京文化場館陸續開放,天文館今日復開,觀眾都提前預約而來
    今天是北京天文館恢復開放首日,記者看到不少市民帶著小孩進館參觀,寓教於樂。館方介紹,截至昨日,500名觀眾已通過實名預約購買了今日門票。 在土星展區,張先生在讀小學的兒子正掂量兩支不同重量的槓鈴,提一個時憋得小臉通紅,另一個卻輕鬆提起。望著孩子不解的眼神,張先生說:「同樣的槓鈴,如果在火星會輕得多。這是因為地球比火星質量更大,對物體的引力也更大。」
  • 北京天文館5月16日起有序恢復開放公告
    北京天文館各位觀眾:根據當前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勢,北京天文館決定自2020年5月16日起逐步恢復開放,並實行分時入館、預約購票等限流措施三、預約購票方式1.請觀眾提前通過「北京天文館」微信公眾號實名預約購票,配合填寫姓名、身份證或護照、聯繫電話等信息。購票成功後,請攜帶身份證憑取票碼至北京天文館東門自助取票廳取票入館。目前可購買7日內展廳票。
  • 北京天文館對醫務人員免費開放
    本報訊(記者孫樂琪)北京天文館昨天發布關於面向全國醫務工作者免費開放的通知。通知稱,為向戰鬥在抗疫一線的「白衣戰士」表達敬意,北京天文館將在疫情結束後,面向全國所有醫務工作者推出免費參觀遊覽政策。  今年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防控阻擊戰驟然打響。
  • 身在鬧市可觀測雲嶺星空 西南首個社區天文館將在蓉開館
    4月中旬,「錦悅星辰」社區天文館將正式開館。屆時,這些棲居在城市的憶鄉者們,看星星的願望將會實現。  小社區大宇宙 色彩豐富的星空格外美麗  李鑫不曾料到,籌備兩年的社區天文館,「被動」蹭了電影《流浪地球》的熱點。還未正式開館,已有不少人帶著孩子過來參觀。
  • 北京天文館本周六起恢復開放,實行分時入館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北京天文館今天(5月14日)發布公告,根據當前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勢,北京天文館決定自5月16日起逐步恢復開放,並實行分時入館、預約購票等限流措施。觀眾需攜帶身份證,按預約時段經非接觸式體溫測量後,向安檢員出示本人實時健康碼,接受健康監測,未見異常後接受安檢,取票入館。體溫超過37.3℃或健康碼異常者謝絕入館參觀。觀眾入館參觀時須全程佩戴口罩,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離。北京天文館(含古觀象臺)會根據疫情防控形勢變化,及時調整每日限額人數。
  • 中國科技館老館變身北京科學中心,本周可預約參觀
    中心官網今天下午上線,市民可實名預約。北京科學中心位於北三環中路安華橋西北角,北京科學中心佔地5.7公頃,建築面積4.4萬平方米,在中國科技館老館基礎上裝修改造而成。中心共4座主體建築,常設「三生」(生命、生活和生存)主題展、兒童樂園館、首都科技創新成果展示館、球幕影院、科技教育專區等。
  • 北京天文館開啟周六奇妙夜
    本報訊(記者 雷嘉)看北京天文館的鎮館之寶,聽天文專家講天文知識、在戶外用天文望遠鏡觀測月球和火星、自己動手製作行星模型……本周末起,北京天文館將連續四周開啟周六夜場參觀,每周六17:30-21:00的夜場時段,大小觀眾可以提前預約購票,來參加和體驗四大主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