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最近流行一句」「北上廣不相信眼淚,江浙滬曬不幹棉被,你在北方的豔陽裡大雪紛飛,我在南方的陰雨裡四季發黴。」 而作為土生土長的南方人,確實是深有感觸。特別是5月底,整個6月份,每天感覺身體都不舒服了,如果沒能在「入梅」前曬曬被子,雖然是夏天,蓋著總感覺潮膩膩很難受。而且今年的「梅雨季」特別的長,寫文的今天七月都已經過半了,但依然沒有出梅的跡象,特別是地下室,就好像進了水一樣,一直幹不了。雖然,最近疫情已經被控制住了,但往年梅雨季也是很容易得感冒,和一些呼吸道疾病,過敏等,往年常常會用空調除溼,但電費確實是不小的負擔,後來朋友介紹說可以用用除溼機,不僅電費更省,而且畢竟術業有專攻,在實際使用效果顯現上也更加的明顯。
經過性能和價格的綜合對比,選擇了伊島D15除溼機。整個的個頭不大,而且兩邊設計了把手,容易移動,整體的外觀造型也很能融入現代家居設計中。這年頭,誰還不講究個顏值呢!
具體的開箱這裡就省略了,直接上產品。純白色的外觀,前端是產品的英文LOGO「ISHIMA」,老婆學日語的,說這個是日語羅馬音。不知道是有出口日本還是說對標日本品牌,但從外觀設計上,確實有點那種「MUJI'的風格。但不要小看這個白白淨淨的小傢伙,還確實有點分量,在拆箱時還以為和差不多個頭的空氣淨化器重量一樣,誰知道第一把沒用力還提不起來,整個機身估計有10多公斤重。
頂部和空氣淨化器差不多,頂部是一個柵格設計,也是出風口,在頂部邊緣是四個實體按鍵分別是睡眠檔、定時、溼度設定和開關機,長按睡眠檔還可以進入兒童模式。中間是一塊顯示屏。主要顯示當前溼度和工作狀態。
頂部的柵格是一個波浪形設計,柵格條幅之間的間隙不大,可以有效的防止生活中一些物體掉進去,也可以防止家裡孩子將手指伸進裡面。而且波浪形的起伏,也確實有一定的設計感,增加美觀度。
除溼機的背面上方是冷凝片及防塵網,網可以輕鬆卸下,方便後續清洗。
而在下方,則是一個2.2L的水箱,一個抽屜式的設計,水滿了直接外拉就可以取出水箱了。這個水箱不是很大,如果並不是24小時運轉的,可以不用外接水管,但如果是需要長時間使用的,可以在水箱上方看到排水孔,需要自己接排水管。
伊島D15除溼機採用的是目前時下流行的冷卻除溼機模式,工作原理是將潮溼空氣抽入機內,通過壓縮機帶動熱交換器(蒸發器和冷凝器),將空氣中的水分冷凝成水珠收集,再將處理過後乾燥的溫熱空氣排出機外,如此循環使室內溼度降低。這個技術目前還是非常成熟的,當然,也有缺點,那就是冬天容易結霜。如果冬天用到比較多的,建議選擇採用轉輪式除溼機,不過在價格上會翻一番,成本更大。
經過幾天的使用,還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每次重啟,伊島D15都會預熱3-5分鐘左右才會真正開機,而且關機時也是一樣,需要有個預熱緩衝過程。
雖然最近黃梅天,整個人感覺不好,開了除溼機後,總覺得開上個半小時一小時,效果並不會太明顯,不過實際測了下,在衛生間,當我並不抱太大的意願的時候,發現僅僅半個小時,水箱底部已經有1/4箱水了,而要滿一箱水,大概四個多小時就可以了。而且在水箱滿了後,並不會一直工作下去,會自動關機並提醒倒水。
現在除了下雨,就是悶熱的天氣,陽臺上的衣服一曬就是好幾天,那伊島D15除溼機放在陽臺上,發現乾衣效果還不錯,陽臺上的空氣乾燥了,自然乾衣的效率就大大增加了。
衛生間也是一個除溼很重要的區域,在衛生間裡很多時候如果毛巾沒有徹底擰乾,或者窗戶沒開,洗臉毛巾都有扔掉的衝動,洗臉的時候一股黴味。很多時候人們會在廚房裝一個大幾千元的電熱毛巾架。但如果有了伊島D15除溼機,衛生間再也不用擔心裝修柜子發黴,毛巾發臭滋生蟎蟲了。
用了幾天,其實家裡人一開始並不知道這個機器的作用,即使是開著也並沒有多大的聲音,密封環境下測試日常工作噪音僅35dBA,而我家因為鄰近馬路,環境噪音都在45-50dBA左右,所以,機器的噪音完全可以被忽略。即使是放在孩子的房間,也不會影響到孩子休息。
體驗小結:
使用了幾天,最近的溼度每天都是90%以上,其實如果長時間這樣,不僅人體健康、心情有影響,家裡剛裝修的地板、牆面等裝修也是極大的考驗,而除溼機對於南方人來說真的太有必要了,用了之後,心情都明顯好多了。伊島D15除溼機應該說外形設計上個人比較喜歡,這類風格也很能容易不同的家居風格中,除溼效果也是立竿見影的,當然,也並非十全十美,下面就來總結下優缺點吧。
優點:
1、外觀設計美觀,有顏值。
2、體積小巧,不佔空間,佔地僅A4紙大小。
3、除溼效果明顯,立竿見影。
4、靜音設計,不影響家人休息。
不足:
1、有設計外接出水口,沒有配管子。
2、機子自重10kg左右,如果對於女生就不容易搬動,底部的輪子設計還是很有必要。
好了,這次評測就到這裡,對於南方小夥伴,除溼機還是真的很有必要,也希望本次評測文能對你購買提供參考,也歡迎留言討論,咱們下個產品評測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