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小說」而非「表演寫小說」——我眼中的作家錢鍾書

2021-01-08 環京津網

「寫小說」而非「表演寫小說」——我眼中的作家錢鍾書

作為錢鍾書的讀者,我想從個人的閱讀經歷談談對這位「老文化人」的一點兒感受——在這兒得說一句,所謂「老文化人」指的是「老的文化人」而非「老文化的人」,這種辨析就來自於錢鍾書本人在《圍城》裡發明的句式,最初說的是「老科學家」高松年校長。

又很慚愧,我缺乏嚴格的學院訓練,儘管也知道錢鍾書寫過許多充溢著學問乾貨的巨著,《談藝錄》《管錐編》什麼的,但讀那些東西,往往會進入我認識字兒、字兒不認識我的境界。相信除了少數以學問為業的書齋中人,大多數人的錢鍾書閱讀史莫不如此。也聽說過錢鍾書有著遠超常人的智力水平,說老先生相當於一個「活電腦」外加「快譯通」,比如能說若干種外語,再比如誰說錯了話立刻讓人家去查哪本書的第幾頁,這些事跡我當然也相信,只不過在我長大成人的年月,網絡搜索的發明已經讓博聞強識並不能被稱為多麼令人驚奇的神話了。

對於錢鍾書,我想我能夠認識、願意認識的,還是那個「作家」錢鍾書。

說到這個錢鍾書,當然又得提到那本《圍城》。說來也算緣分,在我上班的人民文學出版社,經久不衰的暢銷圖書品種裡永遠都有《圍城》。甚而還可以這樣理解,單位工會逢年過節發蘋果、發花生油,這其實都是部分拜了老先生所賜。

而我最早讀這書的時候大概十來歲——至今清楚地記得第一句話,「紅海早過了」——順順噹噹就讀進去了,讀完之後也很驚奇。當然那時候比較幼稚,只覺得人家怎麼能把話說得這麼漂亮。要知道,我所在的城市歷來有著玩兒嘴的傳統,偏偏論起這套功夫,人家一個南方人倒比我們道行深。又很奇怪,對於被人稱為「哲思」的「出來的想進去,進去的想出來」這類警句,我倒感覺頗有幾分《讀者》的味道——這種雜誌最常引用的還有一句「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我們同樣不能說,這話足以證明託爾斯泰是個偉大的作家,對吧?

又等大了一點兒,開始關心所謂文學的分類,記得有種叫作「智性寫作」的說法,代表人物當然是錢鍾書。後來又學文學史,知道對於有類作家擅於塑造「知識分子形象」,首先指的還是錢鍾書。這當然也是題中應有之義——以錢鍾書的經歷而言,似乎很難再去塑造一些別的什麼「形象」。當然也不是沒有,比如《人·獸·鬼》那個集子裡有個短篇小說《紀念》,寫戰鬥英雄的,但蒙上名字很難讓人相信是錢鍾書所作。而一定要說錢鍾書對於「知識分子」題材的獨特貢獻,我覺得在於他創造了一種寫作上的「範式」,那就是在錢鍾書之後,中國的現當代小說再寫起知識分子,多少都帶著點兒錢鍾書的味兒。就像老舍之後的「人藝」話劇,不管是20世紀80年代、90年代還是新世紀以後的,多少都帶著點兒老舍味兒。還像張愛玲之後的某些情感小說寫作,似乎也很樂於帶上些張愛玲的味兒——再多說一句,張愛玲的味兒也是最容易學串了的味兒,其原因大概在於一幫張愛玲的筆下人物自以為變成了張愛玲,沒體驗到張愛玲的蒼涼,倒先學會了張愛玲的自戀。

話再說回來。「錢鍾書味兒」又是一個什麼味兒呢?好像也不難理解,首先是暴露了「高尚者的低劣」和「智慧者的愚蠢」。而對於如何顯得高尚、如何偽裝智慧的那些套路,錢鍾書又比誰都門兒清,因此他所呈現出的反差格外強烈——不僅強烈,而且微妙。方鴻漸的怯懦、蘇小姐的矯情,這些特質說來都是屬於常人的,但常人的特質成了那些自詡為非常之人的本質,難免讓人感到諷刺。也不免讓人多想,《圍城》受到知識分子之外群體的廣泛喜愛,是否也是因為在一定意義上迎合了社會上的某些既定意識呢?又不免讓人多想,偏偏是這個對知識分子最「看不上」的錢鍾書,一度卻被視為「理想的知識分子」的典型代表——直至20世紀末,你去大學食堂門口採訪一個孤僻、執拗、滿頭油漬的學術青年,他們的偶像除了陳寅恪,多半還得加上一個錢鍾書——這是否也是一種意料之外的戲劇效果呢?

這點兒多想最後還變成了感慨:《圍城》與錢鍾書,似乎恰恰象徵著若干年來「知識分子」這個群體的處境。錢鍾書還是錢鍾書,亂了方寸的是我們自己。

而隨後,也就不得不佩服老先生的聰明了。「錢鍾書味兒」的另一個特點是抽離,將作者的角色從小說中淡化出去。在《圍城》裡,你幾乎無法找到作者本人在某個人物中的投射,作者甚至不在暗處,而在遙不可及的高處。在我看來,錢鍾書的抽離與其說是為了俯瞰,倒不如說是為了靜觀。這種靜觀的對象可能包括他自己,也可能不包括,他可能離世界極近,也可能離世界極遠,他可能對人類是冷淡的,也可能是熱忱的——而這一系列的可能,或許才是《圍城》這樣的小說裡最大的懸念。

對於這個懸念本身,錢鍾書的態度也是懸置的。假如治學上的原則是「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那麼最高級的懸念歸根結底沒有答案。不過我也相信,這種無解並未給錢鍾書造成多麼大的焦慮,因為在他的觀念裡,寫小說終究算不得多麼要緊的事。這樣的心態反而貫徹了一種小說藝術的辯證法:你太較勁,也就沒勁了,因為即使對於小說創作而言,還存在著一些東西比小說更有價值。因此最後還是要回到錢鍾書的學者身份上,他更加認可的自己是個學問家而非小說家。所以他反而避免了職業小說家的種種陋習。他做到了「寫小說」而非「表演寫小說」,更非「假裝寫小說」。

對於我們這些註定成不了學問家的小說家而言,那個「更有價值」的關切又是什麼呢?它該是社會觀察還是生活本身?是抽象的高遠情懷還是某個具體愛好?在今天背景下,這的確是令人困惑的。好在優秀的前輩總會走出獨特的路來供後人借鑑,錢鍾書有錢鍾書的方法,茅盾、柳青、趙樹理也有他們的,找到那樣一條路,你也許還是個「匠人」,但總歸能夠超越一些「匠氣」吧。

(作者:石一楓,系《當代》雜誌編輯、青年作家,曾獲魯迅文學獎) 【編輯:丁寶秀】

相關焦點

  • 黑道小說寫得好好的,非跑去寫玄幻,這是我見過最作死的大神作家
    黑道小說寫得好好的,非跑去寫玄幻,這是我見過最作死的大神作家(以下圖片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告之則刪!)曾經也有一位網絡作家,黑道小說寫的,那才叫一個厲害,或者說現在的黑道小說,都是被他給帶火的的,而這位大神作家,就是六道!十幾年前,他憑藉著一部《壞蛋是怎樣煉成的》,一舉成名,成了最炙手可熱的網絡作家。
  • 除顧漫,還有一位言情小說作家也喜歡寫暖文,堪稱言情小說界清流
    其實在小編的眼中,寫暖文的作家都能被稱之為治癒系的小天使。看暖文的讀者更喜歡在看的過程中,感知小說中的暖心故事。看多了暖文小說能更好地彌補被愛情傷害的心,若是心境不佳的時候能看看溫暖的文字和小說故事,能夠治癒我們被傷害的心。
  • 扯掉錢鍾書小說《圍城》神化的面紗
    無聊之餘,便從書架上抽出來這本《圍城》,想看個究竟,結果除了錯別字還發現了別的一些問題,徹底改變了我對這本小說的最初看法。我原來懷疑買的是一本盜版書,經過多方查證不是,因此就決定寫這篇書評。錢先生在本書《重印前記》裡說「初版時的校讀很草率,留下不少字句和標點的脫誤」;1981年,他說「本書第二次印刷,我又改了幾個錯字」;1982年,他說「我乘第三次印刷,修訂了一些文字。
  • 評論家夏志清安詳離世 曾錯寫錢鍾書悼文
    夏志清的代表作《中國現代小說史》在上世紀60年代最早向英語世界介紹中國文學,並發掘推崇張愛玲、錢鍾書、沈從文、張天翼等重要作家。本報第一時間採訪了相關文學評論家和文學理論家,請他們介紹夏志清的文學研究貢獻。
  • 被川普常常引用的作家到底寫了什麼小說?
    另一個未來通過小說,巴特勒學會了為她想像中的單調的生活描繪出另一種未來:妻子、母親、秘書。她在1999年寫道:「我幻想過一種不可能但很趣的生活——在這種奇幻的生活中,我可以像超人一樣飛翔,與動物交流,控制人們的思想。」12歲時,她認識到了科幻小說,這個文章體裁深深吸引她成為一名作家。
  • 第二十四講:如果你不會寫小說,就不能成為作家了嗎?
    在一次線下寫作分享活動中,有一位書友問我:「我沒有寫小說的天分,平時喜歡寫書評、隨筆和論文,可以成為一名作家嗎?」我回答說當然可以,並不是你不會寫小說,就不能成為作家。我們常說的作家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虛構類作家,如小說家、詩人、劇作家等;一類是非虛構類作家,如隨筆作家、傳記作家、科普作家等。如果你跟那位書友一樣沒有閱讀小說的習慣,也沒有想過寫小說,就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寫作之路,同樣有成為一名作家的可能,比如非虛構類作家中的隨筆作家。
  • 拼課分享:弘丹·小說作家帶你30天寫小說
    安萌萌·好課分享拼課分享:弘丹·小說作家帶你
  • 寫暖文的言情小說作家不僅有顧漫,還有一位是言情小說界的清流
    其實能寫暖文的言情小說作家都是「天使」,他們用治癒系的愛情故事教會我們去愛,教會我們理解愛。閱讀暖心言情小說的時候能讓我們感覺到一股暖流徐徐而來。記得看《九州》這部小說時候,鮫人曾經說過愛情是美好的東西,但是你們人類不喜歡,卻喜歡沒有溫度冷冰冰的東西。我很喜歡這句話,愛情是讓人溫暖的。
  • 有哪些好看的文學小說 推薦五本好看的經典小說
    在文學領域中,小說的發展是非常迅速的,那麼,有哪些文學小說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錢鍾書《圍城》《圍城》是錢鍾書所著的長篇小說,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圍城》並不僅僅是一部愛情小說,它的內容是多方面的,它的主題和象徵是多層次的。錢鍾書的《圍城》,陸續看了好幾遍,少年時代看只覺得搞笑。後來再看,非常不喜歡錢的掉書袋和優越感,再到今年讀,只覺得頭髮麻,滿心無奈。
  • 弘丹·小說作家帶你30天寫小說【好課分享】
    你需要的,我恰好有《弘丹·小說作家帶你30天寫小說》並且願意推薦給您《弘丹·小說作家帶你30天寫小說》:「你是否滿世界找低價課程資源?」 ~~ 聯繫我進群學習,還有更多,百度雲網盤分享,上萬G課程加入社群可以一直免費看,每天會有上新課程提醒,隨時隨地隨心看。歡迎喜歡學習的朋友加入,這裡有一群愛學習的夥伴圈子,陪你學習,共同成長進步!讓我們戰勝未知,不在彷徨願知識如流水,滋潤你我願時間如雨滴,握在手裡我們一起成長,終身進步!~
  • 「不套路」的懸疑小說怎麼寫?作家蔡駿分享感悟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29日電(記者 上官雲)得益於改編影視劇的火爆,這兩年懸疑小說仿佛成了圖書圈的新晉「網紅」,吸引了不少新粉絲。  懸疑作家蔡駿的精選集《最漫長的那一夜》也趕上了這股風潮。有讀者說,從中讀到了懷舊的味道,但也有讀者說,這部書裡的故事比較「燒腦」,不太好懂。
  • 作家金宇澄獲臺北書展小說類大獎
    作家金宇澄獲臺北書展小說類大獎 金宇澄「2018臺北國際書展大獎」得獎名單1月9日公布,上海作家金宇澄以三冊一輯的《金宇澄作品選輯:輕寒·方島·碗》獲得小說類首獎
  • 錢鍾書與林徽因為何結怨?小說裡的諷刺,原來都是映射的真事
    但問題是,林徽因家的貓也是寶貝啊,她自己都捨不得打一下,被錢鍾書打了,自然是要不高興的。楊絳比較理性,她怕兩家因貓失和,還專門勸錢鍾書說:「打狗要看主人面,那麼,打貓要看主婦面了!」意思就是,看在林徽因的面子,就不要去打她家的貓了。但是,錢鍾書愛貓心切,依然我行我素。
  • 哈金:小說比非虛構高級
    我比他們稍年輕,我起步晚,讀完研究生才開始創作。他們都是很小就移民英國了,在那邊成長。毛翔青過去號稱香港最偉大的作家,中英混血,寫關於華人移民的小說,《甜酸》堪稱小經典。但他走的路不一樣,脾氣不好,公開講為什麼布克獎不給我,我寫的比別人好。石黑一雄大部分寫白人世界的事情。後來創作很多實驗小說。雖然都叫「移民作家」,我們的軌跡完全不一樣。尤其我,我完全是另一類,我屬於另類作家。
  • 科幻作家韓松:所有科幻小說都應該是推理小說
    日前,在上海書展「科幻推理:21世紀娛樂作品的發展方向」活動現場,科幻作家韓松與推理作家時晨、趙婧怡討論了科幻和推理兩者之間藕斷絲連的關係,以及娛樂作品的新方向——「科幻推理」。韓松說,愛倫·坡被視為推理小說的鼻祖,其實他也是科幻小說的鼻祖之一,因此科幻和推理是「上個世紀就認識的朋友在今天終於重逢,突然在這一瞬間就認出了彼此」。
  • 金牌網文作家姒錦:寫小說之前是婚姻登記員,離婚的人哭我也哭
    在數以百萬計的寫作者中,「網文作家」依舊是稍顯特殊的職業身份。而在這個龐大的群體中,女性網文作家佔據半壁江山,產出被統稱為「女頻小說」的文字作品。她們為什麼寫作?又通過寫作改變了什麼?為此,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採訪了四川作協會員、閱文瀟湘書院金牌作者李瑤。李瑤,更被讀者所熟知的是她的筆名——姒錦。
  • 從來不迎合讀者的大神作家,小說想怎麼寫怎麼寫,所以現在被罵了
    從來不迎合讀者的大神作家,小說想怎麼寫怎麼寫,所以現在被罵了(以下圖片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告之則刪!)網文界有不少的網絡作家,有些人僅憑著一部書就封神網絡,有些人寫了十幾年依舊還是個小萌新,不知道讀者的閱讀興趣!很多時候,你寫的小說要想火起來,就必須得要知道讀者喜歡看什麼風格的小說!
  • 盤點十大網絡小說作家
    隨著近年來網絡文學的發展,成名的網絡小說作家越來越多。網絡文學界有「中原五白」,也就是所謂的五大白金寫手,還有就是「十二主神」,也是十二位網絡作家,不過,對於這些排名,並不是每個人都認可的。筆者根據這兩年閱讀網絡小說的經驗,和對相關網絡作家的了解,也排出自己心中的十大網絡小說作家,僅是個人觀點,歡迎各位朋友多多指教。
  • 如何寫小說?
    第四點:作家十二戒 1﹐忌跟風「不要修真受歡迎就寫修真﹐三國好看就寫三國。」本人不認為愛情的因素不應出現在男性讀物中﹐不過我看到很多的人都將小說中的愛情成份比例調得高得離譜﹐明明是君王類的小說硬要與情愛拉上關係﹐鐵血類的非要弄得像過家家﹐似乎比起國家而言女人更重要。哈﹗所謂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有的時候必須在女人與國家之間作出選擇﹐但很多的作者硬是寫成完美結局﹐好嘛﹗只愛美人而不愛江山這句話夠經典了吧﹐是這些讀者們諷刺的寫照﹐硬要寫成完美是不可能的。
  • 梁鴻:我不是鄉土作家,我寫的是人
    在我和世界之間,究竟誰錯了?這是個永遠值得追問下去的問題,從梁莊到吳鎮,從非虛構到小說,梁鴻依然在追問著它的答案。  我不是鄉土作家,我寫的是人  北青藝評:您一直在寫梁莊,何時進了吳鎮?  梁鴻:我以前就很想寫小鎮,每次回老家,都會產生這種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