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學生開自拍館創業,第一個月就賺了10萬元

2020-12-20 創業家

自拍也能創業?這似乎有點讓人不敢相信,但95後大學生路璐就通過「自拍」成功創業了。一次偶然去影樓拍照的機會讓路璐有了創業的想法。路璐說:「自拍照相館誕生於21世紀初的歐美,隨意的自拍風潮,在很短的時間內即遍布五洲,深受追求個性的年輕人的青睞,自拍攝影在歐美發達國家已經成為一種主流的拍攝方式。2012年,自拍照相館首次登陸中國,延續了歐美的自拍風潮,迅速在國內形成了一種新的娛樂訴求——自由、隨性、灑脫。我平時也很喜歡自拍,但是去影樓拍攝價格昂貴,自己用手機自拍效果不太理想,於是想著將二者合二為一也許是個商機。」

2016年3月,「咔嚓自拍館」正式營業,很受學校女生歡迎。店內還準備了很多服裝,為追求個性的人提供了便利。讓她們可以打造自己最滿意的造型。

創業初期璐璐身兼數職,既要為顧客打光,也要服務顧客。

看到自己的自拍店如此火爆,璐璐不僅沒有驕傲反而更加努力,學習專業知識設計了一個自拍棚。棚內有專業燈光、相機、屏幕、遙控器,自拍的人可以通過大屏幕看到自己,擺出滿意的動作後按下遙控器拍攝,記錄自己美麗的影像。店鋪受到一致好評,很多校外愛美人士慕名而來。開店僅僅一個月就賺到了10萬餘元。

甚至有時璐璐也會在影棚內自拍,一方面滿足自己的愛美之,另一方面也能站在顧客的角度發現不足。除了自拍館,路璐還註冊了另一家公司,開始同時經營另一番事業。

本文來自生意小哥,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相關焦點

  • 95後女大學生路璐開「自拍館」創業,月入萬元_大學生創業
    95後女大學生路璐開「自拍館」創業,月入萬元_大學生創業 創業第一步網2017-07-25 14:12:05 閱讀(735)
  • 大學生創業開自拍照相館 無攝影師引大批粉絲(圖)
    不管何時何地,只要手中有一部智慧型手機,隨時都能自拍一張滿意的照片。從十年前風靡一時的大頭貼到現在的自拍神器,自拍大概就是永不過時的潮流。  而今,在下沙,又流行起被贊「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大頭貼升級版自拍照相館。這家自拍照相館的老闆是三名大學生,均來自中國計量學院。
  • 自拍還能這樣玩,她開自拍館旺季月賺3萬元
    她開了武漢第一家自拍店,專門提供給那些愛美,愛自拍的女孩子一個自拍的場所。1989年出生的柳翠來自羅田,本科畢業後在深圳一家金融機構做投資顧問,3年的磨練讓柳翠迅速成長,由於是家裡雙親掛念,2012年柳翠放棄了「財源廣進」的工作回到武漢。
  • 揭秘:解析90後大學女生開「自拍相館」月入上萬
    在自拍館裡,自己不僅能當攝影師,又可以當模特,選好輔助道具,自己按快門,想怎麼拍就怎麼拍,這就是自拍館。它迅速成為年輕人的一種新的娛樂時尚方式,對於追求個性、自由、隨性、灑脫、自我的年輕來說是比較不錯的一種方式。96年大學在校女生王佳就玩起了「自拍館」創業,現月收入已突破萬元。玩自拍也能賺錢?
  • 九五後大學生開自拍照相館,月入過萬
    自拍這種東西只要有手機就能做到,還能有人把它拿來創業?這位九五後女大學生路璐還真的拿來創業了還能有月入過萬的好成績,這是如何做到的呢?她產生創業想法源自於她一次去外面照相館的經歷,在外面拍藝術照,又貴還要服從於攝影師的安排,照出來的照片有時候花了大價錢還不如人意,於是她想到大家都喜歡自拍,她何不開一家可以自拍的照相館呢?
  • 90後青年棄10萬年薪追夢 創建自拍照相館
    90後青年棄10萬年薪追夢 創建自拍照相館     原標題:90後青年棄10萬年薪追夢 創建自拍照相館    兩年之後,曾俊的年薪升至10萬元,但他感覺並不開心,「每天坐在電腦前看圖、畫圖,看不到未來」。深有同感的袁純紫,則是天天帶著遊客看那些固定的線路、景點,說著同樣的解說詞。他們都覺得,生活不該這樣過。    某日,曾俊上網看到一則大學生開辦自拍攝影館的新聞,「顛覆傳統拍攝模式,你就是自己的攝影師」,追求「自由、隨性、灑脫」,曾俊眼前一亮,這不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嗎?
  • 微信賣粥每月賺萬元 安徽省大學生創業大賽舉行
    大學生在微信上「叫賣」養生粥,月賺上萬月;通過技術革新讓傳統剪紙和麵塑煥發新生命……12月13日,安徽省大學生職業規劃設計大賽暨大學生創業大賽在合肥舉行,諸多創業作品讓評委們眼前一亮。賣粥、剪紙……這些看起來很傳統的東西都因為大學生們的奇思妙想,有了新的生命力。
  • 成都大學生開網店可領創業補貼 最高10萬元
    四川在線消息(四川日報記者 張明海)11月26日,記者從成都市人社局獲悉,11月25日成都市人社局、財政局、教育局出臺通知,調整高校創新創業平臺內創業補貼審核發放相關工作事項。根據這一調整,成都大學生開「網店」也可以領取創業補貼,大學生創業補貼最高金額為10萬元。
  • 四個女大學生校內創業開文具店,月賺近4萬元
    「為什麼不開一個文具店呢?」。在校內開個文具店,至少會有很多不想走遠路的人上門。在賣文具的同時在賣一些女生喜歡的小飾品,布娃娃,應該還是會有不錯的市場。張玲當日便將想法告知了室友,同寢室的小夥伴多數表示支持。當天就向學生會提交了申請,幾次的創意比賽後,張玲的創業方案得到了校方的肯定,四位美女一起攜手開創了校內唯一的文具小店。
  • 90後女大學生自主創業,開眼鏡廠年賺100萬
    90年的女孩李晴瑩來自台州杜橋鎮大豐村,2009年,她曾就讀於義烏工商學院創業學院,大學期間她就自己開始創業,解決生活費問題,如今她已經是一家眼鏡廠的女老闆了。她的眼鏡廠裡共有100多名工人,目前他們正在為一筆來自美國的訂單而忙碌,僅這一筆訂單就有500多萬元,日前,在經濟總體下滑的形勢下,李晴瑩的眼鏡廠生意卻格外地紅火。入學第一個月,李晴瑩用家人給的900多元生活費開網店。第一筆單子,她賺了10元錢,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 女大學生自己創業開網店,年賺可達30萬
    2012年4月,小魏還是在上大三大學生,她便投入5000元開起了網店。當時,小魏沒有經驗,但是網店的攝影、美工、售前售後等都需要技巧,她只能一步一步摸索,失敗了再重來。當時,她每天打理網店,從早上9點一直坐到晚上11點,壓力非常大,提起前期的艱辛,小魏現在還有點叫苦不迭。
  • 對著鏡子拿著遙控器 去照相館自拍成「潮人」新玩法
    浙江在線01月10日訊 喜歡手機自拍的人越來越多,自拍成了不少「80後」、「90後」的娛樂新方式。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發布的2013年度熱詞中,「自拍」(selfie)赫然在列。  隨著傳統照相館式微,杭城的自拍相館也以多元化經營逐漸贏得了年輕人的心。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杭城自拍相館越開越多,盈利情況也趨於穩定。
  • 柳翠開辦自拍照相館,創意滿滿月入4萬元
    90後的姑娘愛漂亮,很多的時候人們更願意用照片的形式來留在自己的美好時代,但是寫真有點貴,自拍迷之角度不真實,於是柳翠便抓住了這個商機。不想再承受金融證券行業的壓力,於是轉行開起了自拍照相館。傻瓜式的設備、新奇的服裝、自由的拍攝環境受到畢業學生的爭相「追捧」。據統計,武漢目前自拍照相館數量已達十幾家,多分布於學生密布的地段。自拍是90後的鐘愛,金融女突發其想,將「自拍神器」變成了「賺錢神器」。
  • 要幫大學生創業賺更多錢
    年僅18歲的農家少年初涉商海,就受騙欠下十餘萬元債務;他南下闖蕩絕處逢生,22歲就身家千萬;不久之後的投資失敗讓他重新跌入人生谷底,兩年之後,27歲的他重新復出,並「揚言」要幫助大學生創業、就業,賺更多的錢。    他就是郭俊峰。幾經創業的高峰與低谷,他對創業有了不少的心得。現在,他在經營著越眾創業網,目的就是幫助大學生圓他們的創業夢。
  • 現在的年輕人有多愛自拍?杭城換裝自拍館刷爆社交圈
    「最近換裝自拍館好像自帶流量,有些顧客把照片發到小紅書上後,能獲得2000多個點讚數,對於素人的她們來說,這是很不錯的成績了。」劉大頭說。自己設計自己裝修店主多是兼職創業說著一口京腔的劉大頭,是一位95後,交談中記者了解到,他的本職工作是淘寶店主,換裝自拍館算是他的兼職項目。
  • 大學生借錢開公司 管理遊泳池5個月賺20萬元
    兼職產生創業想法  蔡瑞今年25歲,重慶大學體育教育專業的大四學生。「我從上大學以後就一直在做兼職,給教育公司當過代理,和朋友一起開過餐館,還兼職做救生員。對於創業我一直很感興趣,也一直把它作為自己的目標。」
  • 大學生創業開快遞超市,一年賺了80萬
    馬帥是一名大三學生,一直都有創業的夢。大二開始琢磨做學生快遞。選址有門道,如果選址不當,可以說看著錢放到那裡就是賺不到。快遞超市一定要開在教學區與宿舍區之間的位置。照顧到師生兩類客戶。有快遞需求的教師多以單身住在學校的為主,畢竟有家的教師完全可以讓快遞送到家裡,這樣效果最為好。
  • 95後大學生靠轉賣二手教材,賺到第一個10萬元的傳奇經歷
    大學裡經常有各種各樣的學長幫忙推薦二手書,你知道這些學生都能賺多少錢嗎?我大學時候也搞過二手書的生意,但是當時沒搞大,因為自己太善良了,廢品價收過來的教材,就1元,1.5元賣出去了,所以賺到的錢非常少。直到有一次社群活動,聽了95後小哥寒食君的分享,才直到二手書賺錢的正確姿勢是什麼樣了?
  • 年輕人流行去自拍館「打卡」
    ▌少女創業打造「治癒空間」90後女孩小漁,原本在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從事設計工作,拍攝是她的業餘愛好。「因為喜歡所以自學了攝影,這幾年利用業餘時間,會兼職幫人拍拍寫真。」小漁說,幾年前,自己第一次在外地看到有人開設自拍館,就動了創業的念頭,「那時的自拍館剛剛起步,自拍系統比較初級,美顏等效果一般。
  • 大學生開翻譯公司 4個月賺10萬
    本報記者 徐楚雲 攝長江商報消息 為擴大客源和影響力,願意「吃虧」;面對競爭,升級做專業體育賽事翻譯10月1日清晨的武漢體育學院格外清靜,學生們早已拖著行李箱回家過節了,而90後學生曾子軒卻早早地趕到了位於武漢體育學院奧星苑404的辦公室,開始了他一天忙碌而緊張的工作。瘦瘦高高,戴著一副眼鏡,整個人看起來很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