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球比賽並不複雜。板球可以說是一項對抗性的比賽,球員們在球場上的目標各不相同。擊球員想要比對手獲得更多的跑分,而投手和防守隊員則要阻止擊球方得分並把擊球員淘汰出局。通常是每隊有11名隊員,上、下兩個半場(球局),兩隊輪流進行攻守。第一隊為擊球方時,另一隊為防守方。攻方球員也稱為擊球員,比賽時要始終保持有兩人在場上,每人手握一塊球板,儘可能地擊球得分,為本隊獲勝而努力。防守方11名球員同時上場,其中1人為守樁員,負責把投手的球接住。1人為投手,負責把球投中擊球員身後的三柱門,力圖將他淘汰出局。
每投完一個回合後換一名投手,多名投手可輪流投球。其他球員為外場防守隊員,負責把擊球員打出的球接住,互相配合把擊球員淘汰或阻止攻方得分。當攻方的擊球員全部被淘汰出局或者完成規定的回合數後,攻方的擊球局結束,兩隊攻守對調。最後,得分較高的一方即為勝方。
在比賽開始之前,雙方隊長拋硬幣決定哪方進攻、哪方防守。擲幣的方法是:雙方隊長一同站在球場的中心,主場球隊的隊長拋出硬幣,客場球隊的隊長決定正面或反面代表己方。通常,猜對的一方會選擇先防守。當然,隊長也可以有強隊想練擊球等理由選擇先進攻。
比賽至少有兩名裁判。在場上執裁時,一名裁判站在一端三柱門之後,另一名站在擊球員身後20米左右,兩名裁判相隔30米左右。裁判是球場上最重要的兩個人物,他們組織比賽合理有序地進行,他們的裁定應該始終被給予尊重。比賽入場順序也有規定。兩名裁判最先進入場地,在裁判員之後,11名防守方隊員陸續入場。接下來,兩名擊球員在11名對手的注視下人場。包括投手和守樁員在內的防守方隊員的任務就是把擊球員殺出局,而擊球員的任務則是儘可能多得分。
一個擊球員站在球場的一端,另一個擊球員站在另一端準備擊球。這樣的擊球員有一點像現代版的鬥士,全副武裝,以保護自己免受力量大的球的傷害。擊球員穿戴有腿部防護,叫做護腿,這是從踝部到大腿中部的一套防護裝備。帶著手套以保護手,戴著頭盔以保護頭部。擊球員通常還要穿保護髖部的護胯,以保護投手給予的額外傷害。所有的男性運動員還會穿戴其他的護具,稱為護體。
比賽時所使用的球板是木質的。手柄是用特製的柳木做成的槳形,有一個扁平的表面,用來擊球。而球板的背部有個脊,總長度不大於96.5釐米(38英寸),寬度不大於10.8釐米(4.25英寸)。開始投球時,隊長給最好最快的投手一個嶄新閃亮的板球。投手的職責是向擊球員方向投出球。一旦投手已經投了6個球之後,在投手一邊的裁判會叫OVER(回合結束),裁判和守方人員都移動換位。另一名投手從另一端開始投球。守方隊員會做出相應的位置變換。每隔6個球就會重複一次這樣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