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紐約10月30日電 (記者 李秉新)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紀念活動日前在紐約、洛杉磯、舊金山和夏威夷等地同步舉行,廣大華僑華人積極踴躍參與各地紀念活動。此次活動由中共中央統戰部和國務院僑辦發起,美國華僑華人有關社團成立了籌備委員會,美中企業家聯誼會、世界孔子基金會和國際粵商總會聯合舉辦了大紐約地區的紀念活動。與會華僑華人踴躍發言,結合自身體會,深切緬懷中山先生熱愛國家、建設國家的崇高精神。
美中企業家聯誼會副會長林泳莉發言表示,1911年中山先生發動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專制,將中國帶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舉辦此次紀念活動,就是要充分利用主辦單位在當地的影響力,廣邀愛國僑胞學習、繼承和發揚中山先生的愛國思想、革命意志和進取精神,進一步團結海內外中華兒女,增強對國家的認同感,同心實現「中國夢」。希望大紐約地區愛國僑胞把心繫祖國,建設家鄉的良好傳統延續下去,繼續發揮好中美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團結一心,共同為實現祖國統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推動中美各領域友好交流與合作做出更大的貢獻。
香港貿易發展局美洲首席代表周瑞生說,中山先生倡導實業救國,香港在這方面具有很大優勢。香港曾經在內地和海外之間扮演不可或缺的橋梁作用,促進了內地經濟發展。目前,香港更擅長提供良好的品牌服務,用高效的實際行動幫助各國客商進入中國市場,也是讓中山先生的理想繼續發揚光大。
美國世界孔子基金會楊佐仁教授在會上宣讀了宋慶齡基金會的賀信。他說,中山先生繼承了孔子「天下為公」的思想,創立了現代共和制,畢生致力於國家建設,現在我國鐵路、港口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成就都有中山先生的功勞,當初他對此都有規劃,但迫於戰亂未能實現。
美國粵商總會劉子揚表示,中山一生中很多重要時光在海外度過,他曾經讚譽說:「華僑為革命之母」。 這不僅僅是一句讚美之詞,而是對海外華僑華人為振興民族精神,為社會公平正義所作貢獻的高度肯定,是作為中華民族子孫後代的海外僑胞一份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和歷史遺產。在紐約就有中山先生當初工作和生活的足跡,我們應該予以珍惜並應予以保護,使它們成為緬懷中山先生的寶貴遺產。
美國全球策略信息丹尼斯·斯彼德在發言中說,孫中山先生畢生致力於建設中國,今天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們出版了《從絲綢之路到全球大陸橋》,深入闡述了中國將是未來世界經濟發展的火車頭。我們還舉辦了一系列會議推廣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和高鐵項目,相信未來世界各個大陸將會建成完善的鐵路網,中山先生的未竟願望一定能夠實現。
中國高校北美校友聯誼會等與會代表還呼籲全美一切尊崇中山先生偉大思想和革命事業,有志于振興中華,促進祖國統一的華僑華人積極行動起來,凝聚僑界智慧和力量,成為中國夢連結世界夢的紐帶,為世界和平正義事業作出努力貢獻。
會後主辦單位播放了紀錄片《少年中國》,以一位華裔後代尋訪孫中山當年在美國的足跡為主線,全程採訪37位居住美國的辛亥革命先賢后裔、著名大學的專家學者、僑社領袖以及美國國家檔案館、圖書館等,講述孫中山先生以及海外僑胞捐款支持辛亥革命的歷程。
(責編:覃博雅、劉軍濤)
李克強總理出訪亞歐四國:經略周邊 聯通亞歐八天四國五站,李克強此行時間短、日程緊、轉場多。分析人士認為,此訪對引領上合組織以及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機制深入發展、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和國際產能合作、維護我國家安全和利益具有重要意義。【詳細】
吳海濤:中國走出了一條有自身特色成就卓著的人權道路我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吳海濤大使在第71屆聯大三委人權議題一般性辯論時發言稱,「人人得享人權」已成為全人類的共同追求。同時,人權與各國價值觀標準、歷史文化傳統、政治經濟制度息息相關,必須按各國國情和人民訴求加以推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