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 (編輯 陳顯婷 通訊員 杜曉哲 徐溶苑)獎學金拿到手軟、學生工作得心應手、擁有美好的校園愛情、考上心儀的研究生學校……這是多少大學生的「終極夢想」啊。在溫州大學甌江學院就有這樣的一對「學霸情侶」。在近日舉行的溫州大學甌江學院第二十五期博享薈上,他們一起為在校生分享了自己大學四年的學霸養成記,吸粉無數。
這對學霸情侶是文法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的陳夢娜和建工學院土木工程專業的黃鵬琦。他們不僅都是省級獎學金的獲得者,還都考上了研究生。
而陳夢娜不僅考上了研究生,還通過了雅思考試,收到了來自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學研究生院的Offer,經過綜合考慮後,她選擇去香港教育大學的進行深造;黃鵬琦被「建築老八校」之一的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生院錄取,且在複試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優異成績。在擁有一份美好愛情的同時,這兩個年輕人為自己的人生探索出了更多的可能性。在這段旅途中,他們相互鼓勵、相互扶持也相互陪伴。
學習 為夢想一起努力
翻開陳夢娜和黃鵬琦各自的簡歷就會發現,在他們大學四年的學習生活裡,不論是自己專業方面的相關比賽還是學校裡的獎學金,他們都有著滿滿的收穫。他們學習刻苦認真,成績優秀,品學兼優,每學期獲得學院獎學金;在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學院結構模型大賽等比賽上都斬獲佳績,還雙雙獲得浙江省政府獎學金。
陳夢娜說:「我的夢想就是當一名教師,而且我又是學習漢語言文學的,所以我對自己在專業上的要求就是要拿到獎學金,這算是一個檢驗方式吧!」
看到他們滿滿當當的獲獎經歷,不少在校生都十分羨慕。可是優秀這件事並不是外人看上去那麼容易,所有的收穫都源於提前準備好的付出。據了解,陳夢娜和黃鵬琦在校時,一有空就會泡在圖書館裡,校園裡也經常能看到他們相伴學習的身影。
工作 一起「吃苦」的幸福
除了學習之外,在工作方面,他們更是收穫滿倉。陳夢娜是文法學院團委副書記、黃鵬琦是建工學院學生會副主席,兩個人都是黨員。他們日常生活相較於普通的大學生來說,還是很忙碌的。「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學生工作和一些課外實踐,我的大學生活才過得比較充實,在時間的運用上也更高效了。同時也讓我接觸到了更多優秀的人和事,開闊了思維和視野。」黃鵬琦笑著說,最重要的是遇到了他的女朋友!
黃鵬琦和陳夢娜都表示,平時的學生工作培養了他們的抗壓力。這一點在考研過程中,在心態上對他他們有很大幫助的。黃鵬琦說:「誰能想到我考研的前三天,同時還在準備材料呢?要是心態不好,是容易崩的。」
除了工作,黃鵬琦和陳夢娜還積極參加志願者服務活動。作為黨員,他們積極參與黨員義工活動、新青年下鄉活動,志願服務時長都超過 了150 小時,陳夢娜還獲得過溫州市「新青年下鄉」活動「先進個人」和溫州市「優秀志願者」稱號。黃鵬琦還曾擔任溫州大學甌江學院「築夢遠航之危房拯救」暑期社會實踐隊隊長,助力溫州「大拆大整大建大美」行動。
愛情 在「異地戀」中孤獨成長
一說到校園戀愛,閃現在人們腦海中的字眼是什麼?有人說是怦然心動,有人說是甜甜蜜蜜,有人說是相互慰藉,但卻從來不會將「孤獨成長」與校園戀愛聯繫在一起。
在大學三年級的時候,陳夢娜申請去臺灣國立中央大學,進行為期一個學期的交換。在這段時間裡,他們成了名副其實的異地戀情侶。到了臺灣,陳夢娜的身邊沒有太多熟悉的人,也少了很多繁雜的事,全心全意地去投入到學習中,成了她最重要的事。課堂、圖書館和寢室,成了陳夢娜規律生活的「鐵三角」模式。她享受開放式的教學模式,也沉浸於高效的學習生活,她說:「我發現優秀的人總是孤獨的,而且他們享受這樣的孤獨。開始我是很羨慕的,後面慢慢的我也能做到享受孤獨,這讓我更能靜心下來去專注於一件事情。可以說,來了臺灣後,我沒有一刻鬆懈過自己。」
在短暫的「異地戀」中,在溫州的黃鵬琦和在臺灣的陳夢娜,他們之間看似隔著一道海峽的距離,但其實相愛的心、為自己和對方相互奔跑的心,卻一刻也沒有分開過。他們都在各自的孤苦歷程中,遇見了更好的自己,也在結束了這段孤獨後,更好的重逢了彼此。
「真正美好的愛情是什麼?就是兩個人,假如相互看見了對方的未來,他們就一定會為對方拼命地奔跑,最後一起牽手走向共同的美好未來。」陳夢娜和黃鵬琦的愛情,用這句話來形容再合適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