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類股票一直是股市中的香餑餑,各路資金的追逐對象,各路消費白馬股備受熱捧,尤其是北上資金,喜歡追逐盈利穩定、現金流充沛的現金牛。
對於普通投資人而言,我們沒有時間盯盤、調研股票,直接購買消費類指數型基金是否可行呢?長期定投的收益如何?下面詳細和大家談談看法。
01 消費類的股票是否值得投資?
第一,歷史來看,消費類股票是孕育牛股的肥沃土壤。參考西方發達金融市場數據,消費行業誕生的十倍百倍的牛股非常多,過去50年間,標普500絕對收益漲幅排名前20的股票裡,有70%誕生於大消費板塊,這一比例,一騎絕塵。
在我們A股市場同樣有這樣的趨勢,消費板塊誕生了很多明星白馬股,例如茅臺、雲南白藥等等,這些股票能在市場牛熊轉換之間,依舊保持穩健收益,長期回報驚人。
從這個角度來看,哪怕提出高估值的影響,消費類股票的利潤增速也處於市場頭部區域。
第二,消費行業的經濟彈性很大,進可攻退可守。消費類股票是距離百姓生活最近的板塊,也是涵蓋投資風格最豐富的板塊。
大消費板塊中,既有高成長的醫藥股,也有呈現周期性的農業股、白酒股,還有偏價值的食品、家電類股票,可以滿足大眾不同風格的投資需求。
更重要的是,在不同的市場行情之下,我們都可以在消費行業中,找到適合投資的股票,它屬於可退可守的行業。
第三,從中國目前的情況看,消費行業潛力很大。消費、投資和出口,三架拉動經濟增長的馬車中,消費對經濟的貢獻率最高,能夠超過50%,是經濟增長的中流砥柱。
從實際情況來看,A股的消費板塊成長空間還很大:一方面,人口結構性紅利潛力大,在消費升級的潮流之下,消費行業增量拓展的空間很足;另一方面,A股的整體估值水平並不高,消費股尤其顯得物美價廉。
在西方成熟資本市場,消費行業的市值佔比約為40%,而在A股,消費行業的市值佔比還不及25%,消費行業的成長空間可見一斑。
02 為什麼說消費類指數型基金值得長期定投?
剛剛我們說了,從歷史數據方面考慮,消費板塊是值得投資的板塊,但是對於投資經驗不足、投資時間有限的投資人來說,消費類指數基金值得長期定投嗎?
這裡我們要關注三個關鍵詞:消費類指數、長期定投和指數型基金。
第一,消費指數的收益率碾壓滬深300。
在A股市場,如果你能準確的抓住茅臺、五糧液或者格力的股票,那麼收益水平一定非常高,但是對普通投資人而言,我們沒有能力抓住大牛股,消費類指數就是很好的選擇。
雖然比不上消費板塊的白馬股,但是消費類指數的收益遠遠高於滬深300指數,對於投資新人來說,能夠獲得消費板塊的平均收益,應該覺得滿足了。
第二,消費行業適合長期投資。消費板塊與其他周期性板塊不同,短期投資操作的空間不大,但是長期投資的收益很高。
對於消費類牛股而言,品牌價值是最大護城河和壁壘,品牌能夠保證企業在市場上立足,獲取超額的利潤。但是,品牌的沉澱需要時間,百年老字號的招牌也需要時間。
消費板塊的特性決定了,消費行業適合長期投資,優質標的持有的時間越長,收益狀況越好,時間是消費股的朋友。
看看股神巴菲特的投資,可口可樂、喜詩糖果都是有品牌護城河的股票,長期持有這些股票,給股神帶來了豐沛的收益。
最後,指數型基金定投對比主動型基金有優勢。一方面,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較小。消費類股票長期投資價值很高,但是市場那麼多消費主題的基金中,收益能夠超越消費指數的並不多。
主動型基金對於基金經理的能力要求很高,股票市場何時買入、何時賣出、倉位如何都會影響最終的投資收益。
相比之下,指數型基金受基金經理投資能力的影響很小,能夠穩健的獲取市場的平均收益。長遠來看,能夠得到平均收益已經是「優秀」的成績單了。
另一方面,投資費用便宜。千萬別小看基金的各類費用,如果打算進行長期投資,每一筆基金費用都會影響最終收益。
相對而言,指數型基金的持有成本很低,在時間因素的作用下,指數型基金的成本優勢會凸顯出來。
此外,指數型基金投資省時省力,方便快捷。主動型基金的投資需要考慮波動和風險,業績起伏比較大,對於投資人來說,需要定期評估基金表現,來判斷買入和賣出的節點。相對來說,指數型基金的波動較小,投資的不用那麼費心。
綜上,消費類指數基金值得長期定投,正確的投資策略,能夠獲取相對穩定的投資收益。
你有投資消費類指數基金嗎?歡迎在留言區一起探討。
我是正好,專注小白理財的80後巨蟹男,請關注@正好的理財筆記,和我一起慢慢變富。
碼字很辛苦,新手求祝福,請您點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