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社會實踐為什麼選擇到紅色革命老區?聽聽周口師範學院的師生...

2020-12-24 大河客戶端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於揚 李玉坤

「這跟我們平常耳濡目染的教育密不可分,當時一聽說報名去革命老區,大家的積極性都很高,一上午就報了200多人,但是名額有限,我們也只好分批安排去革命老區參加社會實踐。」9月8日下午,周口師範學院團委書記楊甜甜向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揭秘」大學生社會實踐為何選擇去革命老區進行社會實踐。

2018年以來,周口師範學院每年暑期的社會實踐中,都安排有去紅色革命老區的項目,每次都會出現大學生爭相報名的情況。幾年來,同學們的足跡走過了井岡山、延安以及省內的信陽、濮陽、周口等地的革命老區。如今,赴革命老區參加社會實踐接受紅色教育,已經成為該校的一面旗幟。

為什麼要到革命老區參加實踐?

「那是我們心之嚮往的地方。」9月8日下午,周口師範學院政法學院大三學生元攀宇、常源、張晨茜異口同聲地說。大二暑假,他們一起參加社會實踐,選擇奔赴延安、南泥灣、梁家河等革命老區。

關於延安的紅色基因,從小就印在他們的骨子裡。至今,元攀宇清晰地記得中學課本裡《回延安》的內容,「幾回回夢裡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千聲萬聲呼喚你——母親延安就在這裡!」

到了大學後,學校開展的紅色教育更加豐富多彩。每年「一二九」、「五四」紀念日,周口師範學院團委都會組織紅歌賽、紅詩賽,通過多種形式讓學生們學習感受革命老區所傳承的精神。三位大學生記得,2019年的五四青年節期間,他們參加紅歌賽的曲目就是《延安頌》,因此,當年暑假,他們毫無猶豫而且爭先恐後報名去了延安。

「去之前和去之後的感受真的變化很大,以前對楊家嶺、棗園、南泥灣的了解停留在書本上、電影裡,真正去了之後才發現革命老區帶來的那種震撼,直擊心靈。那種家國情懷的責任感、使命感非常強烈,回來後我就寫了入黨申請書,我覺得我要向革命前輩那樣,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什麼事情都衝鋒在前。」周口師範學院學生常源說。

在同學們的記憶裡,當年的窯洞、七大會議舊址還有南泥灣的那些生產勞動工具,都讓他們印象深刻。在梁家河,他們還對習近平總書記曾經的住所難以忘懷。

「我們看到習總書記當年居住的簡陋條件後特別心酸,思緒難以平靜。我就認真思考應該從中學到些什麼,後來就發現從總書記身上學到了『腳踏實地』四個字。所以說作為當代大學生,有機會的話一定要去一次革命老區參加實踐,這對以後的成長很有幫助。」大學生張晨茜說。

大學生該如何傳承紅色基因?

2019年9月20日下午,周口師範學院5號樓報告廳,一場「實踐歸來話收穫」的宣講正在進行。來自全校各學院的數百名團學幹部聚集在這裡,聆聽實踐團隊講述紅色故事。

「一次延安行,一生延安情。從革命紀念館到學習書院,從楊家嶺舊址到梁家河,從寶塔山到壺口瀑布,從歷史文物到時代精神,我們被滿腔熱血奔赴延安的各地青年的紅色信仰所感動,被歷久彌新的延安精神吸引,如果說一定要去一次革命聖地,我想那就是延安。」飽含激情,慷慨激昂,當以主講人的身份站在臺上時,參加革命老區實踐活動的大學生常源依舊心潮澎湃。

從革命聖地回來後,根據周口師範學院黨委和團委的安排,實踐小分隊利用1個多月的課餘時間,開展多場宣講活動,主要講述他們在革命老區的實踐生活以及各自感悟。「我想,這樣的宣講,它的意義遠遠大於我們參加實踐活動的本身,傳承才是對革命精神最好的發揚。」學生張晨茜說。

周口師範學院團委書記楊甜甜告訴記者,不僅是通過宣講,他們還採取紅色微課堂的方式,利用新媒體平臺,築建紅色陣地,組織赴革命老區實踐團隊的骨幹力量和團學幹部錄製微團課,讓紅色基因在青年學生心中生根發芽。

「在今後的實踐活動中,我們還將安排赴革命老區的實踐活動,讓當代大學生牢記總書記關於『吃水不忘挖井人』『 不能忘記紅色政權是怎麼來的』諄諄教導,引導教育青年一代傳承紅色基因,牢記時代使命。」楊甜甜表示。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程永兵

相關焦點

  • 大學生社會實踐為什麼選擇到紅色革命老區?聽聽周口師範學院的師生怎麼說
    9月8日下午,周口師範學院團委書記楊甜甜向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揭秘」大學生社會實踐為何選擇去革命老區進行社會實踐。2018年以來,周口師範學院每年暑期的社會實踐中,都安排有去紅色革命老區的項目,每次都會出現大學生爭相報名的情況。幾年來,同學們的足跡走過了井岡山、延安以及省內的信陽、濮陽、周口等地的革命老區。如今,赴革命老區參加社會實踐接受紅色教育,已經成為該校的一面旗幟。
  • 情系革命老區 傳承紅色基因
    原來,為應對當前疫情防控要求,10名江漢大學師生和幾名三河口中學教師在學校校門口舉行了這場特別的捐贈儀式。」團隊,還專程前往麻城市烈士陵園、閆家河鎮柏子塔、三河口鎮天台寺革命烈士紀念碑等紅色教育基地進行革命洗禮。
  • 挖掘江蘇紅色資源 賦能革命老區振興
    紅色基因,薪火相傳。進入7月,南京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學生積極參加第十二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充分運用江蘇革命歷史和紅色資源,在暑期開展紅色文創社會實踐活動。在該院王剛教授指導下,項目團隊成員實地考察調研了南通如皋紅十四軍紀念館和鹽城新四軍紀念館,深入挖掘其中蘊含的紅色基因、文化內涵和革命精神,設計創作了帶有「紅色元素」的鑰匙扣、便籤本等系列文創產品,以期拉近紅色文化和青少年的距離,同時助力革命老區鄉村振興發展。
  • 我省近九萬師生參與暑期社會實踐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省扶貧辦聯合開展2020年「攜手奔小康 共築中國夢」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共有6000多支隊伍、近9萬名師生參加。疫情防控常態化下,今年的社會實踐以線上為主、線下結合的形式進行,線下活動主要在粵東粵西粵北地區開展。
  • 傳承紅色基因!文山州將從五方面振興發展革命老區
    4.打造紅色文藝精品。加大紅色主題戲劇、影視、音樂、舞蹈、美術、攝影、書法、曲藝、圖書等文藝精品創作,重點抓好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重大現實題材文藝創作,打造一批極具文山辨識度、社會反響大、群眾認可度高的紅色文藝佳作精品,把文山革命老區的「紅色故事」講深講好。5.抓實紅色資源保護傳承。
  • 山藝電影學院「大學生紅色教育與社會實踐基地」落戶平邑
    12月18日,電影學院「大學生紅色教育與社會實踐基地」揭牌儀式在臨沂市平邑縣溫水鎮永安村舉行。臨沂市文聯副主席、市美術家協會主席侯鈞,平邑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以剛,平邑縣文聯及溫水鎮相關領導,「新時代沂蒙紅嫂」「兵媽媽」包慶榮女士及家屬,電影學院師生代表參加活動。
  • 濟南大學生暑假社會實踐 探尋紅色基地
    人民網-山東頻道人民網濟南8月30日電 今年暑假,山東政法學院傳媒學院實踐隊員來到南梁紅色革命紀念館、華東革命烈士陵園和狼牙山,開展了以「追憶紅色之旅,弘揚革命精神」為主題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沂蒙紅色之旅」的成員探尋紅色革命文化7月23日,傳媒學院社會實踐隊開啟了狼牙山紅色之旅。在狼牙山腳下的英雄陳列館內,擺放著當年狼牙山五壯士的一些歷史資料。
  • 周口師範學院「大美學工」投票開始啦~
    所帶班集體連續多年獲省級優秀班集體稱號,2011年、2013年、2015年獲周口師範學院優秀輔導員稱號。主持結項省教育廳課題四項,發表核心論文1篇,一般CN多篇。指導學生參加大學生金融大賽獲獎多項。通過近幾年的工作,他感到作為一名輔導員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處處為學生著想,用心關愛學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得到學生的認可,才能向黨和人民交出滿意的答卷。
  • 湛江高校學子進行紅色教育實踐活動 讓紅色精神記於心
    為響應團中央號召,組織青年大學生骨幹深入了解中國革命歷史、革命事跡和革命精神,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嶺南師範學院共青團組織青馬學員開展以「激情紅色旅,燃點青春夢」為主題的紅色教育實踐活動。青馬學員冒雨尋訪革命老區兩位村民——牟光偉和王治強,並在天龍古鎮進行民情考察與民風調研。    現已78歲高齡的牟光偉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花茂村人,從事制陶業已經長達64年。牟光偉勉勵學員身為國家棟梁與共產主義接班人,要珍惜機會,好好學習,到祖國組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業,為全面實現小康社會貢獻力量。
  • 讓紅色旅遊「紅」遍革命老區
    紅色革命的火種未曾熄滅。84年後的今天,紅軍戰士以血肉之軀譜寫的這首壯麗史詩,依然閃耀著奪目光輝,照耀著當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長徵之路。  8月27日,「70年 瞰四川」——第三屆全國主流媒體航拍四川大型採訪團走進雅安天全縣仁義鄉紅軍村,探訪往昔印記,感受今日規劃發展,當地的紅軍文化及文旅融合發展之路讓來自全國各地的媒體記者們感慨不已。
  • 重慶第二師範學院舉行「傳承紅色基因 爭做時代新人」紅巖精神特色...
    活動現場 重慶第二師範學院供圖 華龍網發來自紅巖聯線的藝術家們用話劇、朗誦、音樂劇等多種形式為現場的幹部師生講述紅巖故事,學習革命先烈、追尋革命足跡、弘揚革命精神、傳承革命文化,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立志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踐行者
  • 百色市老年大學立足革命老區紅色教育資源  推動老年大學"紅色校園"建設
    百色市老年大學立足革命老區紅色教育資源 推動老年大學&34;建設近年來,百色市老年大學注重深入挖掘百色革命老區豐富的紅色教育資源,不斷強化政治引領,將紅色文化融入學校教學管理、校園活動和學員作用發揮的各個方面,把老年大學建成政治思想性強、理論學習氛圍濃厚、示範引領作用明顯的&34;。
  • 山西師範大學書法學院社會實踐隊走進紅色呂梁
    黃河新聞網呂梁訊(李竹華、戴瑤)為加深對革命老區呂梁歷史的了解,弘揚革命精神。八一前夕,山西師範大學書法學院「小火苗」暑期社會實踐隊赴呂梁孝義、汾陽、文水三地開展了一系列紅色記憶尋訪社會實踐活動。在孝義紅軍東徵兌九峪戰役紀念館,大學生們懷著追思和敬仰之情,認真聆聽了解說,他們用心體會,用筆記錄,仔細參觀每一件展品。一幅幅珍貴的照片和遺物,仿佛在向人們訴說著當年這片土地無盡的故事。隊員們通過參觀實地考察調研,全面了解了兌九峪戰役在中國抗戰歷史中的地位和重要意義。
  • 「東縱邊縱後代」革命老區尋訪團到古竹鎮進行紅色革命足跡尋訪...
    10月22日,「東縱邊縱後代」革命老區尋訪團到江東新區古竹鎮進行紅色革命足跡尋訪調研活動。江東新區黨委書記孫宇紅接待了尋訪團。尋訪團一行先後參觀了古竹鎮廣東青年抗日先鋒隊紫金支隊隊部舊址陳家祠、東江特委第一次黨代會舊址、黃沙坑幹部培訓學校、中共東江特委舊址等紅色革命遺址,認真觀看了古竹鎮紅色革命遺址群的展覽介紹,追憶先烈英雄事跡。隨後,尋訪團在古竹鎮召開座談會。會上,尋訪團觀看了河源市宣傳片、江東新區紅色文化宣傳片,聽取了江東新區在推動老區蘇區振興發展工作情況介紹。
  • 各地各高校深入開展2016年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2016年暑期,各地各高校組織大學生開展形式多樣、內涵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廣大青年學生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理想信念,大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智慧和力量。
  • 南陽師範學院:開展暑期社會 實踐研修活動
    龍騰南陽訊近日,南陽師範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赴新縣開展2020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暑期社會實踐研修活動。該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專兼職教師等參加研修活動。本次社會實踐研修活動採取專題講座、現場教學、小組討論、撰寫報告等形式,就鄂豫皖蘇區的革命歷史和革命精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南陽師範學院開展暑期社會實踐研修活動
    近日,南陽師範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赴新縣開展2020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暑期社會實踐研修活動。該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專兼職教師等參加研修活動。本次社會實踐研修活動採取專題講座、現場教學、小組討論、撰寫報告等形式,就鄂豫皖蘇區的革命歷史和革命精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老區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傳統村落的保護發展等專題進行了深入學習,以幫助廣大思政理論課教師進一步提升思想水平,開闊學術視野,增強歷史思維,豐富教學案例。
  • 走讀紅色江西 傳承紅色基因——上饒師範學院以研學活動強化大學生...
    來自上饒師範學院教育科學學院方志敏班的王彥歡同學在暑假期間,不僅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全省高校「紅色走讀」競賽活動海選競賽活動,這次參加夏令營研學活動有了更深的感觸。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時關於「推進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要求和《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紀念革命先輩、弘揚方志敏精神,8月26日至30日,上饒師範學院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開展「紅色走讀」競賽活動的基礎上,組織開展第二屆「可愛的中國」全國大學生研學夏令營活動。
  • 河工大學生赴南陽市、鄭州市開展紅色基地社會實踐
    2020年8月,河南工業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舉辦了暑假社會實踐活動,由電信專業的張雲鶴擔任隊長,郭若星,白雪傑,彭銘宇,物聯網專業的王兆,趙凱,王佳鑫成立了社會實踐隊伍「電網小分隊」,此隊伍秉承著「傳承紅色基因,踐行實踐精神」的主旨開展了社會實踐活動,並通過這次實踐參觀了紅色革命老區,學習了革命精神。
  • 周口師範學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
    【周口師範學院教育科學學院7月30日訊】(通訊員:韓文平)為激發和培養孩子們學習英語的興趣,7月30日,教育科學學院「疫後重啟,助育夢想」教育關愛服務團線下教學的第二天,志願者來到河南省項城市高寺鎮英聯教育課外輔導中心,志願者王夢曉開展了英語教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