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尚卿鄉灶美村:從中國茶都走出來的藤鐵「淘寶村」

2020-12-20 閩南網

  閩南網5月27日訊 「一片青山入座,半潭秋水烹茶」。來福建之前,早就聽聞了中國茶都安溪的盛名。然而,在尚卿鄉灶美村,記者見到了茶都安溪的另類風採。層層青翠的茶園裡,掩映著兩三百座傳統的閩南古民居,驚豔的閩南紅鐫刻著思歸的燕尾脊,散發著濃濃的閩南風味。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古城古民居裡卻居住著一群新人類。在不大的村落裡,家家戶戶做起了藤鐵工藝品。小至精緻的桌面擺設物件,大至藤鐵桌椅,在古民居裡隨處可見。記者走訪發現,幾乎每幢民居的底層都是倉庫,裡面放置著各種藤鐵工藝品和紙箱包裝盒。因為藤鐵工藝品的產量、質量頗高,尚卿鄉灶美村又被稱為「中國藤鐵工藝之鄉」。近幾年,頭腦靈活的灶美村村民成功開闢了藤鐵工藝品的電子商務市場。


一到下午,物流公司就忙著打包貨物。(資料圖)

  坐落在大霧頭山南坡的灶美村,人口不多,卻擁有上千家網店和大大小小20多家快遞公司,被評為「淘寶村」。獨特的發展模式,使灶美村成為了安溪的另一張特色名片。

敢為人先做電商 開創「淘寶村」神話

  2013年年底,首屆「淘寶村高峰論壇」授予泉州市安溪縣尚卿鄉灶美村為「中國淘寶村」。安溪在全國20個大型「淘寶村」佔據了一席之地。

  「淘寶村」,顧名思義,它指的是網商數量達到當地家庭戶數的10%以上,且電子商務交易規模達到1000萬元以上的村落。據統計,灶美村共有308戶居民,其中開通淘寶店的超過250多戶,全村擁有上千家網店。灶美村的網商數量遠遠超過了10%的指標。

  事實上,灶美村的電商生意起源於一個「90後」。今年23歲的李江斌初生牛犢不怕虎,最先做起了淘寶。

  2007年,年紀輕輕的李江斌放棄了就讀初中的機會,回到家裡幫父母幹農活,學習做工藝品。偶然的機會下,他萌生了開淘寶店做生意的念頭。他一口氣來了兩家淘寶店,分別經營茶葉和藤鐵工藝品。沒想到,在前兩個月的生意額中,藤鐵工藝品的銷量比茶葉還好。於是,這個「90後」靈機一動,乾脆放棄茶葉,專心賣起藤鐵工藝品,獲得不錯的反響。他的成功推動了其他村民轉變經營思維,轉向電商。

  隨後,李江斌和年齡相仿的李連順和李穎煌三人合夥闖蕩淘寶市場。發展至今,這三個年輕人合夥創辦兩家網絡商城,創下不凡銷售業績。僅去年的「雙十一」,商城的銷售成績達到百萬元,比去年增長了近9倍。

  這種將電商融入傳統加工作坊的模式,在當地引發了關注。很快,灶美村的藤鐵加工場逐漸走上了電商之路,淘寶店開始遍地開花。灶美村的淘寶網店年銷售額在50萬元以上的就有20多家。在灶美村的帶動下,2013年,整個尚卿鄉的電子商務銷售額也突破了3億元人民幣。灶美村成功演繹了「淘寶村」的神話。

規劃藤鐵工藝一條街 打造家居工藝文化產業園

  藉助這種形式,灶美村的藤鐵工藝家居用品行銷全國各地。另一方面,上千家網店也激活了當地的藤鐵製作工藝,解決了村民的就業問題。每個村民可能同時擁有幾家淘寶店,僱傭多名員工。比如李江斌,這位小夥子已擁有7家網店,旗下有20多名員工。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灶美也遇到了不少問題。為了保障「淘寶村」的發展,安溪縣政府正在抓緊建設藤鐵工藝一條街,打造電子商務集中區。尚卿鄉黨委書記汪禮才說,此舉有利於擴大藤鐵工藝企業的生產廠房規模,給網商提供更好的發展環境。他還表示,灶美村準備申請集體商標。這個商標將交付給灶美村裡從事電子商務交易的商戶,便利於統一管理。

  安溪的藤鐵工藝品以其良好的產品質量、優美的外形設計,在全國頗受好評。以藤鐵公益為代表的工藝品行業,已成為安溪第二大民生產業和第二大產業集群。在整合原有藤鐵工藝園區的基礎上,安溪正在抓緊規劃建設安溪縣家居工藝文化產業園。

  該項目總投資60億元,分3期進行,目前一期、二期已建成投產,完成投資46億元,有98家工藝文化企業投入生產運營。三期在建,預計2020年可全面建成。項目建成後,預計產值100億元以上、稅收15億元以上。

  2013年,該園區的總產值近37億元、企業總盈利4.72億元,納稅1.9億元,被認定為泉州重點文化產業園區。(記者 陳玉玲)

相關焦點

  • 安溪:藤鐵工藝上下遊全力以「復」 日出貨50貨櫃
    安溪尚卿每天有50貨櫃的藤鐵工藝品出貨。安溪尚卿鄉灶美村物流集散中心負責人李聯桂說。安溪縣尚卿鄉合興工藝品有限公司廠區門口,管理人員李凱敏戴著口罩,拿著測溫計把住大門口,一絲不苟地對進廠人員先測體溫後登記。而在生產車間內,員工都很自覺戴著口罩,相隔一個工位而坐,注意自已的防護。「目前廠裡面,除了兩名湖北籍員工,所有工人已全部上崗,下屬關聯14個加工點也已經全部開工。」
  • 世界藤鐵工藝之都安溪舉辦藤鐵工藝創新創意大賽_中國經濟網...
    12月22日,世界藤鐵工藝之都·卿創杯創新創意設計大賽在中國藤鐵工藝第一鄉安溪縣尚卿鄉正式啟動。本次活動由福建省工藝美術協會、中共安溪縣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安溪縣家居工藝文化產業管理委員會主辦,尚卿鄉人民政府承辦。
  • 事關安溪5個小城鎮……
    同時,湖頭鎮在生態宜居和文化旅遊方面都有優異成績。 尚卿鄉 推薦理由:中國藤鐵工藝第一鄉,中國首批「淘寶鎮」,是國家級生態鄉鎮,同時也是福建省首批創建特色小鎮
  • 「世界藤鐵工藝之都」花落福建安溪 第三屆中國(安溪)家居藤鐵工藝...
    中國日報11月5日電 (記者 胡美東)11月5日,以「藝術家居品質生活」為主題的第三屆中國(安溪)家居藤鐵工藝文化博覽會在安溪開幕。走過三年的中國(安溪)家居藤鐵工藝文化博覽會,今年因「世界藤鐵工藝之都」花落安溪而更加引人關注。
  • 安溪電商:從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勢——安溪鐵觀音、藤鐵工藝品「觸網...
    一份漂亮的成績單足以說明福建安溪縣電商迅猛的發展速度:2017年、2018年,全縣電商交易額分別達69.94億、82.67億元,其中安溪鐵觀音和藤鐵工藝品交易額分別居烏龍茶品類、藤鐵類第一。先後獲得全國電子商務百佳縣、全國電商創業最活躍縣等榮譽,9個鎮上榜中國淘寶鎮、27個村上榜中國淘寶村。 作為山區縣,安溪電商緣何如此迅猛,成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
  • 福建安溪舉辦中國家居藤鐵工藝文化博覽會 安溪獲授牌「世界藤鐵...
    央廣網泉州11月5日消息(記者杜蘇閩)福建安溪是世界藤鐵工藝之都、中國家居工藝產業基地。今天(5日)上午,作為第四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的聯動活動之一,以「藝術家居·品質生活」為主題的第三屆中國家居藤鐵工藝文化博覽會在福建安溪開幕。
  • 循著茶香自駕遊安溪:「中國茶都」一泡茶,2800!
    離開古城泉州,我們的下一站鎖定了「中國烏龍茶之鄉」——安溪。泉州和安溪兩地雖然僅僅相距五六十公裡,但卻有著兩種完全不同的風格:前者歷史悠久,古蹟豐富,人文薈萃;後者境內山地資源豐富,盛產茗茶,在中國重點產茶縣中位居第一,號稱「中國茶都」。
  • 安溪藤鐵工藝:讓匠心融入每一道工序
    他就是2019年「八閩工匠年度人物」、安溪勞模創新工作基地領銜人、工藝美術大師陳清河。從草根藝術演變而來安溪藤鐵工藝是從民間草根藝術演變而來,萃取傳統文化精華,剛柔並濟、博採眾長,被譽為「指尖上的魔幻藝術」。得益於手工藝人不斷的傳承創新,安溪將「世界藤鐵工藝之都」稱號收入囊中。
  • 我是安溪!
    ↑↑↑中國茶都↑↑↑國外客商到感德購茶 吳承接 提供安溪是中國藤鐵工藝之都、中國家居工藝產業基地,具有悠久的竹藤編歷史,並首創藤鐵工藝新藝種,產品遠銷↑↑↑1991年1月,安溪首創「藤鐵工藝」新藝種----葡萄系列籃子
  • 福建安溪成為「世界藤鐵工藝之都」
    中新社福建安溪11月5日電 (記者 孫虹)世界手工藝理事會主席羅茜·格林麗絲、世界手工藝理事會亞太地區主席嘎達·席佳薇,5日在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共同向該縣授予「世界手工藝理事會手工藝城市——藤鐵工藝之都」牌匾。
  • 「世界藤鐵工藝之都」福建安溪以賽引才 匠心傳承
    10月31日,第三屆「匠心杯」中國(安溪)藤鐵工藝現場創作大賽在「世界藤鐵工藝之都」福建安溪正式啟動。 林楷煜 攝中新網安溪10月31日電 (孫虹 柯寧)第三屆「匠心杯」中國(安溪)藤鐵工藝現場創作大賽31日在「世界藤鐵工藝之都」福建安溪啟動,為海內外藤鐵技藝人員提供展示真才實藝的舞臺,促進創意提升,助推產業轉型升級。安溪縣竹木資源豐富,用竹藤編織工藝品的技藝由來已久。
  • 第三屆中國家居藤鐵工藝文化博覽會舉行
    本屆博覽會積極呼應「一帶一路」倡議,主動融入海藝節,以獲評「世界藤鐵工藝之都」為契機,依託安溪家居工藝特色產業,傳承和發展竹藤編國家級非遺技藝文化,著眼專業化、差異化、市場化、國際化,推動與世界手工藝城市的互學互鑑,打造一個文化交流、合作對接、成果共享的高端平臺。 「世界藤鐵工藝之都」授牌在博覽會上舉行了「世界手工藝理事會手工藝城市——藤鐵工藝之都」授牌儀式。
  • 【記憶尚卿】科名狀元地
    科名,在解放前包括今天的科名村(俗稱「上科名」「上洋」)、科洋村(俗稱「下科名」「下洋」)以及黃嶺等地,本文所說的「科名」即此指。據傳元末起義軍首領李大稱帝時曾在此設科舉考場,取名科名。在如今的科名村上宅祖祠(又稱「科名大宗」「科名大祖」)以及科洋村榮美祖祠金碧輝煌的廳堂上都掛滿「亞元」「會元」「進士」「探花」「文魁」等數十塊匾額,其中尤以一塊紅底鎦金大字的「狀元」匾最引人注目,這是科名黃氏後裔黃培松於光緒六年(1880年)庚辰科武科狀元及第後,回鄉拜祖並分別在科名村上宅祖祠和科洋村榮美祖祠所掛之匾。
  • 安溪:靠自己骨頭長肉 撬開貧困絆腳石
    一個心酸的場景足見老百姓的不易——上世紀80年代中期,時任福建省長在安溪調研時,看到許多學生都赤著腳,衣服上打著補丁,其中一個孩子衣服上的補丁竟有23處之多,眼中噙滿了淚水。脫貧之於安溪,眾志成城。在脫貧攻堅戰場上摸爬滾打多年,安溪深刻體會到「讓貧困戶有事可幹」的重要性。在山溝溝裡該怎樣翻身?尚卿鄉的廖翠蘭一家就從聞名世界的安溪藤鐵工藝產業中找到出路,摘下了「國定貧困戶」的帽子。當地扶貧幹部因地制宜,幫助廖翠蘭量身訂製了「就地解決就業,掌握一門技藝,發展藤鐵電商,增強造血功能」的脫貧方案,實施「電商協會+藤鐵工藝+貧困戶」的幫扶模式。
  • 安溪:靠自己骨頭長肉 撬開貧困絆腳石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一個心酸的場景足見老百姓的不易——上世紀80年代中期,時任福建省長在安溪調研時,看到許多學生都赤著腳,衣服上打著補丁,其中一個孩子衣服上的補丁竟有23處之多,眼中噙滿了淚水。 脫貧之於安溪,眾志成城。尚卿鄉的廖翠蘭一家就從聞名世界的安溪藤鐵工藝產業中找到出路,摘下了「國定貧困戶」的帽子。當地扶貧幹部因地制宜,幫助廖翠蘭量身訂製了「就地解決就業,掌握一門技藝,發展藤鐵電商,增強造血功能」的脫貧方案,實施「電商協會+藤鐵工藝+貧困戶」的幫扶模式。僅用一年時間,這個家庭就迅速脫貧,打了場漂亮的「翻身仗」,擴建起一座200平方米的加工坊,如今年收入近十萬元。
  • 總投資42.18億元 安溪強力推進重點項目
    此次項目包含感德供銷合作社大廈項目、魁星大廈、泉州白瀨水利樞紐工程參內安置區C地塊、參山麗苑安置小區二期工程、南北大道參山段工程、泉州芯谷安溪分園區黨群活動服務中心暨安溪縣臺灣人才協會會址、長卿鎮鄉村振興服務中心、崇德中學學生宿舍樓和運動場項目工程、尚卿鄉石龜橋至徐州公路改建工程、尚卿鄉農村電商創業就業示範基地一期工程等等重點項目工程。
  • 安溪這處宋代冶鐵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具體包括:九日山祈風石刻、市舶司遺址、德濟門遺址、天后宮、真武廟、南外宗正司遺址、泉州府文廟、開元寺、老君巖造像、清淨寺、伊斯蘭教聖墓、草庵摩尼光佛造像、磁灶窯址、德化窯址、安溪青陽下草埔冶鐵遺址、洛陽橋、安平橋、順濟橋遺址、江口碼頭、石湖碼頭、六勝塔、萬壽塔。
  • 成功的淘寶村的模式簡介——《村淘左史.第一章.第六節(新增)》
    2013年12月27日,在首屆中國「淘寶村」高峰論壇上,軍埔村被授予中國「淘寶村」稱號,成為廣東省首個被冠以這一稱號的村莊。—女裝、男裝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飛雲村——運動鞋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高坑村——鞋、跑步機福建省莆田市仙遊縣海安村——服裝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翰卿村——藤鐵家具、工藝品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翰苑村——藤鐵家具、工藝品
  • 「世界藤鐵工藝之都」闖「絲路」
    「世界手工藝理事會手工藝城市——藤鐵工藝之都」授牌儀式在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舉行。 劉伯怡 攝中新網福建安溪11月7日電 (記者 孫虹)一把篾刀、幾根竹條,心靈手巧的手藝人不一會兒就能編出一個精緻的小竹籃。
  • 出則兼濟天 歸則反哺桑梓 ——安溪易氏宗親風採錄
    多年來對品學兼優者,都給予獎勵。據不完全統計,一批又一批易氏學子考上重點大學,學業有成,逐步成長為各行各業的菁英,成為國家棟梁之才。中國高校電教首創的專家之一、來自貞洋村的易昭陽宗親,就是其中一位傑出的代表。1940年1月出生的易昭陽,從貞洋小學到安溪一中,從安溪一中到復旦大學就讀化學系,畢業後留校從事學生政治指導員和教學工作。1975年3月調至校部籌建復旦大學電教組工作,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