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季,學生重回校園再相聚肯定是非常高興,但男女同學相聚久了後,很容易產生感情,有些家長和老師將這種感情稱為是「早戀」。
學校為了讓學生能更好地投入到學習環境中,都三令五申地告訴學生「禁止早戀」,如有此類現象,則按班規、校規處理,甚至某些學校曾禁止男生和女生坐在一起、一起吃飯。
早戀這樣的問題,有些家長談「虎」色變,在學校,理論上根本無法杜絕早戀的情況的發生,因為在校內的課文中經常會都讀到一些文學內容,內容中又包含各種浪漫主義的戀愛文學,由此可見,禁止早戀以一刀切的方式顯然是行不通,那麼,不妨站在積極的角度去看待問題,然後去正面引導和開導。
1、一刀切不如做朋友
當發現學生有早戀的行為時,如果強行幹預,反而會影響學習,理由很簡單,當你讓他失去了他認為最重要的人或時,在上課或晚上都會不自由主的去思念,導致上課分心,因此,應該以循序漸進的方式來引導,進行說服教育,告訴她保持朋友的關係可以,但不能有進一步的發展,現在的主要目標是學習,明白早戀的危害即可,進一步觀察。
如果能減少聯繫就減少聯繫,若是同班同學或校友,讓他們保持距離繼續做朋友要比一刀切更好,強行制止只會激發矛盾,不利於學習,反之,能成為學習的夥伴,有利於一起考入理想的學校,並不會影響學習。
2、教育科普很關鍵
出現早戀行為多是「好奇心」作祟,有必要讓孩子了解生理知識,消除生理變化和異性的神秘感,防止發生無意的探索行為,進行道德教育,讓他們明白人類的感情和身體結構,增強道德意識,給予合理的引導才能有效杜絕早戀帶來的危害。
作為新一代的年輕家長和教師,不要談「虎」色變,不要當不該發生的事情發生後才想起自己沒有盡到教育的義務,世界上沒有後悔藥,少說「早知道」。教育不僅僅是學習書本上的內容,書本以外的知識也要適當的科普教育。
總說早戀可怕,要讓他們知道早戀的可怕之處,而不是恐家長和恐老師,這樣會激發他好奇心,你不讓早戀,我就偏偏早戀。
一個班級中男生和女生的比例幾乎都為四六或五五,男女做同桌是很常見的現象,相處得越久,越容易產生感情,在所難免,當同桌「喜歡」你時,會有以下這三種信號,礙於面子,不會說「我愛你」,都是比較含蓄的信號,這樣的話太肉麻,也不適合學生說,作為家長和老師就應該了解一下,多了解他們的生活習慣和暗示方法。
信號一:我請你吃飯、看電影
學生表達自己的感情不像是成年人那麼直接,都是很純真的表現。
在學校有些女生臉皮較薄,很容易害羞,她們表達自己感情無需用語言來表達,而是通過行為信號來表現,例如女生請你吃飯、看電影等消費活動,真是羨煞旁人,有些較為「愚鈍」的學生還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兒,其實這是女生表達感情的一種方式,她們願意為自己喜歡的人付出。
請對方消費看似很平常的一個行為,雖然在成年人的世界中根本稱不上一回事,但放在校園中卻顯得非常浪漫,不過學生應該明白學習的重要性,要跟對方即使溝通,最好嘗試拒絕,因為不是她自己賺的錢,也許她是餓肚子省錢請你看電影呢?有時候,拒絕也是在保護對方。
信號二:我成績不好,你幫我補補課吧
當遇到了喜歡的人,總是需要一個合理的理由前去搭訕,成年人也是如此,合理的理由可以讓對方消除警惕。
在學校,學生的成績就是一個很好的理由,當你的同桌說出讓你幫她補課後,其實這也是在暗示你,因為補課可以提供交流的機會,也能增加在一起學習的機會,能與你保持更多的聯繫,只有對方與你產生了好感後,才希望跟你多在一起,因此,這一類其實有助於提高學習,但自己要注意,不要做出不適合的行為,應保持純真的友誼。
信號三:放學,一起走吧
放學,一起走吧,當有你的同桌對你說出了這樣的話,說明了「分離」的不舍。
在學校與同桌相處的時間很長,只有在晚上見不到,短暫的分離會讓對方產生傷感的情緒,希望在放學後也能多陪伴一會,如果對方對你發出這樣的信號,說明對方已經喜歡上你了,畢竟沒有人願意和討厭的人走一路。
作為同桌,除了有幫助對方學習的義務,也應該多關注對方心理變化,不要礙於面子就默默地放在心裡,應該與對方講清楚目前的任務是學習,應該講目標放在學習上,但要以側面角度來說明,不可直接正面談「早戀」的話題,會引起對方反感和抗拒,認為你自作多情,學生都比較重視面子,因此,通過間接委婉的形式能更好的解決早戀的問題,也容易消除對方早戀的心理,更有利於學習,促進朋友之間的關係。
在校園出現早戀是必然事件,學生應該明白校園戀愛的未知性,很有可能因為你「喜歡」對方,但最後導致連朋友都沒得做,因此,心生好感不如轉化為好朋友的身份,這樣就能維持一輩子的友誼,還不會影響學習,更是自己終身的朋友。
作為家長和老師同意要留意這三個信號,一旦有類似的情況就要多留意,確定後也不要打罵呵斥,應站在積極的觀點看待和引導,畢竟,誰都戀愛過。我認為早戀不可怕,可怕的是只看到了早戀的危害,那麼,作為看客的你,如何看待早戀?你曾經是如何暗示你的同桌呢?作為家長,早戀支持還是反對呢?